书城保健养生高血压调治养护手册
15165400000085

第85章 踏竹青疗法

为了提高“第二心脏”的机能,我们平时就需要充分活动脚部肌肉,这里提出一种踏青竹的方法。我们知道降低血压,最重要的是使全身血液循环通畅。在我们体内循环的血液通过心脏的“水泵作用”流动至距离心脏比较远的脚部,如果“水泵”的作用达不到脚部,就容易形成血流不畅。

好在脚又被称为“第二心脏”,它本身也具备改善血液循环的功能。脚底的失眠、降压点两穴具有降压的功效,因此踏青竹有时会产生运动与刺激穴位一举两得的功效。失眠穴位于脚后跟中央,常用于治疗水肿,而且有利尿作用。刺激此穴,会使排尿顺畅,高血压病的大敌——盐分随尿排出体外。

要想有效地刺激失眠穴,把脚后跟放在青竹的顶点部分,像踏步一样有节奏地踏在青竹上。早晚各一次,每次10分钟。降压点位于大脚趾根部,就像它的名称一样,这是个降低血压的很有名的穴位。把大脚趾搭在青竹的端角上,有节奏地按压,每只脚1~2分钟,早晚各一次。高压高的人失眠穴很硬,同样低压高的人降压点穴也很硬,所以要重点刺激很硬的部分,这样效果会更好。另外,早晨的踏青竹疗法是为了稳定这一天的血压,晚上睡前的踏青竹是为了降低白天的血压,所以最好早晚都要坚持做下去。

专家出诊:

Q:为什么高血压病患者采用踏竹青可以降压?

A:中医认为,脚底的穴位很多,刺激脚底的穴位可以治疗高血压病。敲打脚低,会刺激脚底血管的扩张,有利于循环和消除积血。这样,血管就会顺利流回到心脏,从而降低血压。

由于脚远离心脏,是人体最底部的器官,所以脚部的血液不容易返回心脏,容易产生血液循环不畅。长时间站立,脚部会有水肿的现象就是这个原因。脚部有积血,会影响全身的血液循环。心脏为了推动血液的循环,就要拼命工作,结果增加了血管压力,使血压增加。

本部分导读:

高血压患者的出院护理也是一门学问,护理不仅对出院患者减少复发次数、促进身体康复,而且对患者提高生活质量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本部分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家庭护理原则、常见危象以及急救处理、突发急病的护理条例、手背、脚部的护理要求、季节护理如夏季护理须知、冬季保健护理等细节条例,通过这些细则,切实维护好患者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