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好口才受益一生
15173000000034

第34章 东方朔&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说服的方式,最巧妙的一种方法莫过于运用对方的观点来攻击对方的观点,这样很容易让其陷入自相矛盾、哑口无言的境地。

东方朔(前154~前93):字曼倩,平原厌次(今陵县神头镇)人。西汉辞赋家。武帝即位,征四方士人,东方朔上书自荐,诏拜为郎。后任常侍郎、太中大夫等职。他性格诙谐,言词敏捷,滑稽多智,常在武帝前谈笑取乐,“然时观察颜色,直言切谏”(《汉书·东方朔传》)。武帝好奢侈,起上林苑,东方朔直言进谏,认为这是“取民膏腴之地,上乏国家之用,下夺农桑之业,弃成功,就败事”(《汉书·东方朔传》)。他曾言政治得失,陈农战强国之计,但武帝始终把他当俳优看待,不得重用,于是写《答客难》、《非有先生论》,以陈志向和发抒自己的不满。东方朔原有集2卷,久佚;明人张溥编有《东方太中集》,收入《汉魏六朝百三家集》中。

英明一世的汉武帝晚年的时候却很迷信希望自己能够长生不老.于是到处搜寻不死药。一天.有人献上不死丹药一丸。当时东方朔正在武帝身边他上前拿起丹药后,假装好奇地问汉武帝“陛下,这药可以吃吗?

武帝回答:“当然可以吃了。”东方朔闻听此话马上把药塞进嘴里,嚼了两下咽进肚里武帝阻止不及,气得脸色发青暴跳如雷,要把东方朔拉下去砍头。

东方朔连忙跪下,说道:“陛下且漫,臣有话要说。”汉武帝本意并不想杀东方朔,就问道:“你有什么要说的?”

东方朔从容地回答道:“陛下,我刚才吃的可是那‘不死丹药’,可现在我却要被陛下砍头了。如果这药能使人不死那我为什么要身首异处了呢?可见那‘不死丹药’是假的。如果这药确实是不死去的灵丹妙药,陛下应该杀不死我啊,自然也不用杀我了。如果杀得死我,就证明了献药之人是在蒙骗陛下。况且我在吃药之前已经问过陛下要是不是可以吃,陛下已经准许,所以臣才能吃此药。假如未经陛下许可,臣怎么敢吃呢?如果陛下今天杀了我,只会向天下证明陛下被人蒙蔽了,恐怕有损于陛下的圣明,而且百姓又怎么敢相信您的话呢?”

汉武帝一听转怒为喜,立刻赦免了东方朔。

在这里,东方朔就运用了逻辑手段。他先是吃了药,以此为前提,然后在回复武帝时,从不死之药出发,逐步演绎推理。第一条逻辑关系:不死之药——吃了可以不死——东方朔吃了不死之药——所以东方朔可以不死,这时武帝如果杀了东方朔——不死之药是假的——东方朔吃了也无罪。如果不死之药是真的,那么武帝杀不死东方朔,杀他也没有用。

举这些例子,只是要说明在人们说话交往的历史与现实中,严谨的逻辑语言是有巨大威力的。众所周知的伟大思想家孟子生活的时代,正是我国百家争鸣的战国时代。在那样一个时代,孟子在与墨家、道家、法家等学派的激烈交锋中,利用自己强大的逻辑语言,很好地维护了儒家学派的理论。这大概也就是为什么儒家学说在此后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始终居于正统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吧!

谈判辩论最巧妙的方法莫过于运用对方的观点来攻击对方的观点,让其陷入自相矛盾、哑口无言的境地。这种方法的巧妙运用不但能使自己的聪明才智得到展示,也能用道理迫使对方承认自己的错误。

谈判辩论中有理不在声高,若想说服对方,最佳方法莫过于“以子之矛,攻子之盾”,让对方陷入进退维谷的两难境地。

欧洲的中世纪是一个黑暗的时代。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大肆宣扬神学,鼓吹宿命论。一次,一位神学家又在鼓吹“上帝是万能的”,这时有一个人站起来,大声问道:“我可以问个问题吗?”

“当然可以,”神学家故作大度。

“上帝果真像你说的那样万能吗?”

“那当然,这是毫无疑问的。”

“上帝能够创造一切吗?”

“是的。”

“那上帝能创造出一块连他自己也搬不动的石头吗?”

“当然可以。”神学家不假思索地回答道。

“那他岂不是举不动那块石头,而你怎么能说上帝是万能的呢?”

神学家到这时已经是哑口无言恼羞成怒了。这个人就是后来被宗教裁判所烧死的无神论斗士——布鲁诺。

我国已故的著名作家张天翼先生写过这样一个寓言一天,老鹰看见一只麻雀在大树上晒太阳,就批评麻雀说“这样的好时光,不努力工作,反倒在这里晒太阳浪费时间,真是可惜。”

麻雀说:“没有的事,我已经准备学一门技术。它应该是没人学过的独家技术,而且方便好学,还可以赚大钱,这样我就可以过安逸的生活了。”

老鹰大笑道“天底下哪有这样的技术啊?假如没有人学过,那么就没有人会这门技术,你向谁去学呢?如果是方便好学的技术,又没有人去学它,那就一定是天底下最没有用的技术。”

老鹰对麻雀的反驳实际上就是运用了同东方朔回答汉武帝一样的方法,只不过一个是正推,一个是反推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