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读懂人生取巧做事
15174200000005

第5章

打破潜规则,走自己的路“无规矩不成方圆。”但在很多时候规矩会成为我们前进的羁绊。如果没有陈胜、吴广的“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也许就没有后来市井无赖刘邦的大汉江山;如果没有毛泽东的“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也许就没有1949年新中国的解放、成立;如果没有邓小平的“走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也肯定就没有如今中国的一片繁荣富强。规则是需要制定的,但是有时候更需要我们去打破它。

1.成事虽在天,谋事却在人

成功创业,“天”的因素固然是最为重要的,但任何人不努力要想获得成功创业都是异想天开。当然,我们在努力奋斗的同时,也不应忽视天时地利对成功的重要意义。

在天时地利上做文章之所以是抓住机遇的关键因素,是由机遇的突出特性所决定的。那么机遇都有什么突出的特性呢?机遇最突出的特性可以说有两点,一是它具有稍纵即逝的时效性,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机不可失,时不再来”,机遇的这种特性就决定了一旦出现就必须要能够抓住它,如果你抓不住它,它就会悄然逝去,我们不能再祈望它重新出现。所以,那些能够成功创业的人一旦发现这样的机会,就会以最快的速度去开发它、利用它。相反,那些难以成功创业的人则对机遇的到来表现得很麻木,不懂得机遇具有很强的时效性,以致机会白白地从自己面前消失,使自己丧失了最宝贵的财富而追悔莫及。

我国古籍《韩非子》一书中,有一则“郑人卖豕”的故事。故事里说,一位郑国的商人到离家较远的市场上去卖猪。由于路远,当这位商人走到集市时已是暮色苍茫之时了。这时恰好有一个买猪的人看见郑国人从自己的面前走过。这位买猪的人心想,如果能现在就买到猪,则明日就可以早早地赶回家中,还能把买来的猪再早早地卖出去。于是这猪贩子就急忙找卖猪的郑国人谈生意。不料郑国人见有人来买他的猪,却十分生气地嚷了起来,他说:“你这人好不懂事,我从很远的地方走了很多的路才到这里,天色都这么晚了,我哪里还有功夫和你谈生意?”郑国人说话时还狠狠地瞪了买猪人一眼。买猪人为了及早地买到猪再三劝卖猪的郑国人,他说:“做生意的目的就是要使生意成交,哪里还分什么天色早晚!”但郑国人毫不理会这一套,气呼呼地把自己的猪赶进了客店。结果,一桩几乎到手的生意硬是让郑国人给错过了。

做生意的目的,无非就是能够尽快地把商品销售出去,以加快资金的周转,资金周转得快了就能够多赚钱。商品长期积压在自己手里就会影响资金的周转,况且还要额外支付库存的开支,就像郑国商人由于天晚就不去交易,而把猪赶进客店,这样无形之中就要多支付一定的饲料款和寄存款,如果能及早成交则可以省下这一笔开支,但他却压根儿没有去想这些问题,真可以说干了一件费力、费钱、费时的大蠢事。而且,对于错失时机造成的损失他永远也无法弥补回来。郑国人所犯错误的根源就在于当机会来到的时候,不能果断出击,而是优柔寡断,结果给自己造成了一定的经济损失。从这个故事中,相信人们一定能够体会到机会的很强的时效性这一特点。因此,任何人要想抓住成功的机遇,就一定要在机会来临的时候,果断出击,去主动捕捉,绝不能听任机会在自己面前溜走。

以上我们所谈论的是机遇的突出特点之一。机遇除了具有很强的时效性这一特点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突出的特征,即很强的环境制约性。也就是说任何机遇都会受到环境的制约,在一定的环境中它有可能是机遇,而在另外的环境中它则不一定是机遇。因此,在捕捉机遇的时候还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影响,一定要培养出因地制宜地捕捉机遇或者因地制宜地创造机遇的能力,这样才能把机遇变成我们成功创业的阶梯。

让我们还是通过一些成功人士的经验,来加深我们的认识吧!

1984年在美国洛杉矶举办的奥运会,无疑是世界体育史上的一次盛会。这次奥运会不但以创造了许多世界纪录而名垂奥运史册,而且这届奥运会还创造了另外一个世界体育史的奇迹,而成为人们传颂一时的佳话,即这届奥运还成了百年奥运史上第一届赚钱的奥运会。而奇迹的创造者就是美国第一旅游公司副董事长尤伯罗斯,他也由于成功地把奥运会变成了赚钱机器而名扬全世界,成了一位家喻户晓的公众人物。

尤伯罗斯何以能够成功呢?说来并不复杂,他的成功就在于他成功地抓住了历史的机遇,他充分地利用了天时地利等一切能够利用的社会资源。他的成功就因为他深深地懂得机遇的奥妙,他是一位因地制宜的创造机遇、捕捉机遇的能手。他认准了美国社会高度商业化的这样一个环境特点,决定充分利用,把奥运会这样的体育盛会变成自己的摇钱树。比如,他利用奥运会这块金字招牌,抓住许多企业都想利用这次体育盛会宣传自己的产品的心理,一方面高价出售电视播放权,一方面加播广告,连火炬传递权都分段出售。仅火炬传递权此一项,他就从那些想出名的人们手里赚取了4500万美元。就是凭着这些有效的招数,这届奥运会非但没有花政府一分钱,反而赢得了25亿美元的巨额利润,从而一举扭转了1984年以前历届奥运会都亏损的历史状况。正因为尤伯罗斯开创了奥运会也可以赚钱的局面,国际奥委会为了表彰尤伯罗斯的功绩还专门为他颁发了一枚特别的金牌。尤伯罗斯真可谓名利双收,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从这件事上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因素的确是制约机遇的重要因素。而真正能够成功的人,真正能够捕捉到机遇甚至创造机遇的人就是那些能够充分利用环境的人,尤伯罗斯的成功之处就是他十分有效地利用了奥运会在美国这个高度商业化的国家,这样一种特殊的环境里举办的机遇。并且他还积极地利用这一特殊环境为自己创造出了许多人都意想不到的机会,从而把这届奥运会办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赚钱的奥运会。

一个人要想依靠机遇取得事业上的成功,就得学会充分利用天时、地利等环境的优势,为自己创造机遇,从而帮助自己取得成功。

2.利用环境,而不是受制于它

环境会塑造一个人的形象,影响一个人做事的方法。做事会取巧的人会让环境帮助自己成功,而不是受制于环境。因为,改变不了环境我们至少可以改变自己。

改变不了环境就改变自己,并不是敦促你改变自己去做环境的奴隶,而是要你在不能改变大环境的前提下,也绝不可做环境的奴隶去放任自己随波逐流,那样你终将一事无成。这也并不代表我们可以忽视环境对我们的影响,我们恰恰需要学会利用身边的环境,因为我们毕竟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之中,不可能不受到环境的影响。

人的大脑是人体各种器官中最为精细、灵巧的器官,它每天都在从周围环境中摄取各种精神食粮。如同人体所需的各种食物会影响人的体型、对疾病的抵抗力乃至寿命一样,不同的精神食粮会使人的大脑产生不同的思维活动,这就需要你自己去把握,取己所需弃之无用。

我们身上的一些微不足道的小事,例如我们走路的样子、说话的语气、拿钢笔的姿势,我们对文学、对衣着、对音乐的爱好等都要受到环境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朋友之间相处的时间长了,你会惊讶地发现,人们之间的生活习惯慢慢地都接近了。一个聪明的人会有目的、有选择性地交一些朋友,而绝不是滥交泛交,那样不仅浪费精力而且浪费时间。更重要的是我们的个性、生活习惯、工作习惯、人生的目标都是由过去和现在的环境所造成的。

环境会塑造我们的形象,也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方式方法。随着岁月的流逝,五年、十年、二十年的情况会有所改变。我们究竟会成为什么样子,你的事业会有多大的发展,跟我们的将来环境,也就是我们将来的精神食粮有着很大的关系。

为了我们将来人生的成功,使我们的形象符合我们人生的理想,能给我们带来满意和成就感,我们现在应该做什么呢?

如果你不想碌碌无为虚度一生,就应该在现有环境中去尽量发展自己,而挖掘自己人生价值的最好办法,莫过于观察分析周围的环境,去结交那些积极、向上、乐观、开朗的朋友,他们对你的影响是颇大的。所谓近朱者赤。虽然就我们所处的环境的主要因素人来说,你周围的芸芸众生可能面孔各异,但是你仔细地分析一下,你周围无非是这么三种人:

(1)安于现状的人

在他们的心灵深处,他们相信成功是幸运儿的专利,自己条件一般,没有这个福分。这些人占据了我们生活的绝大多数,也很容易辨认,因为他们都尽量掩饰自己,使别人相信他们很快乐。

(2)遇到挫折便偃旗息鼓的人

这些人刚刚成年时,非常向往着能取得人生成功,他们会正常工作并制定出一些个人的成功计划,但是经历了几年的磨难之后,他们的工作阻力就会逐渐加大,要再攀上一个新的台阶似乎很艰难,他们就会放弃努力,有些甚至会自暴自弃。可以说,这类人是被失败击倒的人。

(3)永远也不会屈服的人

他们绝不让悲观左右自己的人生,不屈从人生中的各种压力和阻力,不相信自己会浑浑噩噩地度过一生,他们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了成功,而且他们也相信自己一定能获得成功。可惜的是,这类人在你的周围为数不多。

人人都希望自己是最后一种人,因为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获得更大的成功,也只有这些人做事,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

既然环境会塑造你的形象,影响你做事的方法,而你所处的环境中又有着三种人,那么,你若想成功,就要多接近那些积极成功的人,少和消极的人来往。

让环境帮助你成功,而不做环境的奴隶,有以下方法供你参考:

①重视你的环境。因为精神食粮对你的心理健康、培养你积极的心态有滋补作用。

②使你的环境为你工作,而不是拖你的后腿。不要让那些专门扯你后腿的人影响你,使你萎靡不振。不要让那些思想消极、肚量狭窄的人妨碍你的进步。那些幸灾乐祸、喜欢嫉妒的人时时都想看你摔得鼻青脸肿,不要给他们得意的机会。

③尽快请教你身边的成功人士。千万不要到劳骚满腹的人那里去征求意见,他们只会让你丧失信心。

④充实自己的心灵。多参加新的团体,挖掘值得你去做的新鲜事。

⑤消除你所受环境的负面影响,避免谈论是非。你当然可以谈论别人,但一定要是那些积极的事情。

⑥把每件事情尽可能地做到尽善尽美。

环境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若能利用环境,取己所需,弃之无用,乃成大事的策略。反之若随波逐流,甘做环境的奴隶,那么你将一事无成。

3.创新者生,墨守者死

“创新者生,墨守者死”这是一条被无数事实证明了的真理。很多创业者就是不懂得这个规律,稍有成就就裹足不前,坐吃老本,不再创新,不再开拓,妄求保本经营,结果不到几年,就落伍了,被时代前行的波浪淘汰了。

革新与毅力结伴,迎来的会是事业的兴旺发达;保守与畏缩并举,将永远驶不出避风的港湾。

俗语说:“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对于创富的经营者来说必须永葆创新的青春,才能立足于商海。一旦你停止了创新,停止了进取,哪怕你是在原地踏步,其实也是在后退,因为其他的创富者仍在前进,在创新,在发展。

商海中的弄潮儿则永远以创新的姿态搏击风浪。他们是一群思想极端活跃者,他们有无穷无尽的创造性想像力。原因是他们首先进行扩散思考。所谓扩散思考,就如同洒水器喷水一样,它是对一个课题做多方面的联想。在提出足够的办法之后,再加以集中考虑,宛如经过凸透镜上的光聚集于一点的焦点,或组合成许多主意,或加以筛选,然后找出在现有条件下的最佳方案。思想活跃的人,采取的是先做扩散思考,而后再集中思考的两段思考,往往就能想出比他人更好、更可行的主意来。而一般人进行的则是“短路思考”,即把最先浮现的想法不加处理地付诸于实施,因而大多数流于无的放矢。与扩散思考相联系的是想像力。丰富的想像力是思想活跃者的财富、创新的源泉。在想像力中,最主要的又是空想与联想。

文艺复兴时,意大利的天才艺术家、科学家达·芬奇,曾遐想过人类也能像飞鸟一样翱翔在天空,这种遐想在当时被认为是空想,因为当时没有任何人认为是可行的,也没有任何人作过这样的遐想。然而达·芬奇却就此事做了种种空想,并画了草图,其中之一成了现今的日本航空公司社标。未过多久,达·芬奇的其他的一些空想图便具体化了,变为直升机,进而发展为喷气飞机、火箭。

所谓天才,就是指空想力丰富的人。不论是天才还是普通人,他们同样都有着空想力和以现实的道理思考问题的能力。不过,普通人只能以现实的道理去思考问题,因而,他们的空想力便逐渐萎缩;而天才却乐于运用空想力,在他思考事物时,首先求之于空想。他在遥远的空想彼岸抓住启示,然后再返回现实中来,所以,他的思想飞跃度极高。要想成为能够推出飞跃的创造性思维的思想活跃者,就必须学习这种运用空想的天才的思考法。

创新对企业经营的意义,如同新鲜的空气之于生命的意义。经营者应该不断地在管理上创新,产品上创新,技术上创新,企业形象上创新,以确保企业历久不衰。做一个有着天才创新思考的创富者吧!

一个乡下的腌菜店,发展成国际知名的食品加工制造商,而且能全靠个人力量、不拉外股的情形下完成,可算是经营上的一大奇迹。创造这一奇迹的是亨利·霍金士。

食品加工业是一个不太起眼的行业,但对消费者的影响却是直接的。为了时常调换消费者的口味,不让他们有吃腻了的感觉,要时常动脑筋创造新口味的产品,来刺激市场的销路。霍金士在这方面是个大行家。

“我要让所有口味不同的人,都有他们喜欢吃的食品。”这是霍金士的豪语。为达成他的这一理想,他经营的主要方针,一直都是“力求产品多样性”。迎合大众口味的产品要生产,适应特殊口味的产品也要生产。

“所有人都有权吃他自己喜欢吃的东西,不管他的口味是多么与众不同。”霍金士有一次对开发新产品的部门说,“供给每个人喜欢吃的东西,是我们从事食品加工业的义务。也许有些产品销路少,成本高,根本不赚钱,甚至算上积压货物还要赔钱,我们还是要供应。”

这种“赔钱也做”的生意经,公司的高级职员有很多人表示反对,但几十年来,霍金士始终未受这些反对意见左右,为该公司货色齐全的“金字招牌”奠定下良好的基础。据统计,现在该公司的产品种类已超过600种,虽然不能说对人们口味的适应已达到齐全的境地,但不管是酸甜苦辣,你总能找到一两种你喜欢吃的东西。

在开发新产品方面,霍金士有一项超时代性的创造,那就是“速成食品”的研制成功,这是他在一次偶然的事件中得到的灵感。

有一次,他到一个农庄里参加一个老朋友的宴会,在座的有不少主持家务的女士,当这些妇女们知道有一位食品制造专家在座时,她们对他发生了兴趣,所以大家都围在他的四周问长问短。

霍金士不厌其烦地一一回答,他觉得这是为自己产品做市场调查的好机会。因此,在满足她们的好奇心之后,他主动向她们提出了问题。

“各位觉得敝公司的产品哪一样比较好?”

有的说是“咸菜”,有的说是“番茄酱”,答案很多。

“敝公司哪些产品有缺点需要改进?”

这次的回答没有上次活跃了。倒不是她们客气,而是人们对常吃的东西已经习惯,不太容易找毛病。事实上,一种天天吃的东西,也不可能一下就找出它的缺点,因为如果你不喜欢吃它时,你早就不买它了。

冷场一会儿,一位年轻貌美的女士说:“我想在一般食品上,目前的种类和口味都差不多了,你何不在主食上动动脑筋?”

“请你原谅,这位女士,”霍金士笑着说,“我不太懂你的意思。”

“我的意思是,现在罐头食品,不管是果酱、水果,都打开来就能吃,但都是辅助食品,都是佐餐用的。如果能有一种主食,不用洗,不用烧,像罐头一样打开就能吃,不是很好吗?”

霍金士不停地眨动眼睛,沉思着问:“你何以会产生这样的感想?”

少妇有些不好意思地说:“我和我先生都是上班族,而且刚结婚不久,每天做饭都要花很久的时间,麻烦死了!如果能有一种简便的食品充饥,那就省事、省时多了。”

少妇抬头看看四周的人,带点解释的口吻说:“当然了,这只是我这个懒人在异想天开,也许实际上根本办不到,请各位别见笑。”

“说什么见笑,”几位太太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还不是也常有这种感觉。尤其是孩子们临时饿了,或是先生有急事要赶时间,吃的东西做不好,真能把人急死。”

“现在就请我们这位大老板想想办法吧,”一位比较刁钻的中年女人说,“请你研究一种最简便的食物,就像冲泡牛奶一样人人都能做,为我们主妇们省去一些操劳之苦。”

霍金士兴奋地说:“这是个很好的构想!我想我一定可以办得到。”

回去后,霍金士把这一构想告诉了他的研究人员,着手研究速成食品之制造。他认为这是他推行食品多样性的政策中,一个极为重大的变化。

他早就看出,工业愈发达,人们的时间愈宝贵。因此,日常生活中的用品也就要愈简便省时。速成食品如能研究成功,必定会大受欢迎。

他的推测非常正确,当公司的速成食品上市时,的确使人有耳日一新之感。有用开水一冲就可以吃的通心粉,也有用水冲着吃的沙拉粉,为那些每天生活匆忙的人带来了不少的便利,虽然在口味上也许比一般烧做的要差一点。

由此可以看出,霍金士的经营方针走的是纯朴而坚实的路线。但他并不守旧,他以不断求新的精神,使农产品走向企业化经营的远大目标。

在原有的事物的基础上改进与创新,就是一件新发明、新创造。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奇,往往能创造出奇迹。

4.想不如说,说不如做

心中有想法是好事,如果能说出来让大家知道,或鼓励别人去做未尝不可。然而,如果这个想法很好,为何不把做的机会留给自己呢?

法布利奥是纽约城里的一个摄影师,在经营摄影生意的道路上已有十几年,而且在这一行中已小有名气,但后来不知为什么,他突然改行开起美容沙龙了,这让很多人认为不可思议。

从利润方面来看,如果经营得法,摄影生意并不会比美容赚钱少。而且,就发展前途来看,摄影是属于艺术创作范畴,很受上流社会人士的喜爱,假如深入钻研下去,很可能在这一领域取得一定的成果。而做美容生意,整天为女人做头发、化妆,似乎不会有什么大出息,尤其在人力昂贵的美国,想要做这一行赚大钱也困难得很。

但是,法布利奥却采取了逆向而行的方式,竟然舍弃了十几年的老行当,加入到竞争激烈的美容业打天下,这种选择的确令人有些费解。虽然他现在住在纽约,而这里已经成为女人美容创新的领先地区,但仍有很多人为他的改行感到不解。

但是对法布利奥来说,再做摄影这一行似乎已没有什么挑战。几天以来他都为这件事思考着,一天晚上,他翻来覆去睡不着,于是便起身穿好睡袍,走到凉台上。他住在自己设立的照相馆的二楼,从这里眺望出去,纽约城依然灯火通明。这时虽然已是深夜,但街道上仍然有人来来往往,有的是在赶火车赶飞机,有的则是娱乐休闲。

他住的地方不是纽约最繁华的地段,如果要搬到百老汇一带去,夜间将会更繁华,对他开办新的产业也更有利一些……他思考着。

正当他这样胡思乱想的时候,突然,两个女人谈话的声音不经意间传进了他的耳朵。

“你看,我的头发乱得像草一样,连个整理的地方都没有,多寒碜,真让人烦恼。”

“我不也是一样,”另一个女人说,“所以我非常讨厌大清早就出门。”

“你知道美容院什么时候开门吗?”

“最早也要早上八点。”

“天哪!我这样蓬头垢面的坐飞机,到了芝加哥下飞机怎么见人呢?太气人了。”

“不要抱怨了,我们到飞机上,自己随便梳洗一下就算了……”

一会儿,她们的谈话声就被计程车带走了,消失在朦胧的夜色里,而法布利奥却呆呆地站在了凉台上。他的心绪突然被这几句话激活了,思想也开始沸腾起来,思索几天的问题,就在这瞬间找到了答案——他要开一家24小时营业的全天候美容院。

“其实,我早就该想到这个问题的。”法布利奥自言自语道,他的朋友毕林前几天在照相馆里面就提示过他了,而当时自己竟然没有重视,笨得直到现在才想到。

他回到屋里,坐在客厅的沙发上,仔细地思考这个刚刚进入他脑海中的问题。

从经营方式上来说,这个办法的确够新颖的。换言之,这个办法合乎现代创新经营的原则,可以放手一试。

大原则确定以后就应该设计具体的操作程序了。于是他开始分析实施这个计划可能遇到的一些问题和困难,以及如何来克服、解决这些难题。

他最先考虑的就是工作人员,所谓的“美容城”,实际上只有他跟太太两个人是美容师,如果保持一天24小时都营业,那么工作时间如何分配就成了一个大问题。

想来想去,惟一的办法就是赶快培养人手。

对于培养人手,法布利奥立即有了自己的计划和打算。为了追求“美容城”一流的技术和服务,必须提高现有的技术状况。为了保证技术和服务,今后所有的美容师都必须由自己亲自来训练,决不雇用外来的技术人员。另一方面,他还要把自己对“美”的理念灌输给他的工作人员,这是他在从事摄影艺术时就揣摸出来的心得。所谓“美”,并不是突出,而是和谐;也不单指局部,而是整体。

女人天生好美,不仅仅是把脸部化妆得好看就行了,而是要与她的发型、首饰、服装以及整体气质等相配合,才能产生交相辉映的审美效果。首先,法布利奥就为他的新行业立下了创新的工作原则。他认为,这是最重要的一点,一个优秀的化妆师,不是一个唯唯诺诺、一切都听从老板和客人吩咐的工匠,而是要在必要的时候,提出自己的看法,对客人提出积极的建议,同时也应当为“美容城”的发展献计献策。换句话说,一个优秀的化妆师,不仅是为钱而工作,更重要的他要成为每一位顾客的顾问,向那些不知道如何打扮自己的人,灌输追求美和时尚的要领和方法,并且还应当做好老板的“军师”。

其次,法布利奥认为必须加大宣传的力度。因为对于一家24小时都营业的美容院来讲,每一个开业时段都是宝贵的,一定要下大力气做一番宣传工作,让那些习惯夜间生活的人,都知道有这么一家全天候的美容院,在任何时间,都能为他们提供服务。

这时候天已大亮了。

法布利奥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太太,而他太太听完法布利奥的设想后,便立刻对24小时营业的做法抱着一种怀疑的态度。但她也想到这不是需要投下很大资本的经营方式,如果不成功也不会有多大损失。她此时所担心的是,两个人轮班工作,会减少收入。因为轮班工作,就等于白天减少了一个人工作,而夜间的生意,又不知道情况会如何。

当然了,她的这种担心,也只有存在心里,不忍说出来打击她丈夫的积极性。因为法布利奥此时心中的一团烈火,正为即将展开的新事业而熊熊燃烧着,此时说泄气的话,无异于向他心头的烈火泼上一盆冷水,只能白白地引起他的反感,不会起到任何作用。

在生意开张的前两天,法布利奥展开了他的宣传活动。他分析了当地的具体情况,决定采取重点出击的策略,首先在百老汇各大戏院、电影院做广告,其他的广告一律暂时不做。

就这样他的生意开始了,起初生意并不太好,但法布利奥一点也不灰心,一有空闲,他就阅读美容书籍。等有了客人时,他就一面工作,一面琢磨客人的爱好和心理,并尽最大努力满足她们的要求,改进自己的服务。

在短暂的实践中,他摸索出了一定的规律,假如顾客是一个中年妇女,法布利奥总是利用美容方法使她看起来显得更年轻一点。假如顾客是一个艳丽的年轻女人,他就用各种方法使她显得端庄大方。如果是一个陌生客人进门,法布利奥一旦发现她的化妆有一点不足,他总是会很委婉地说:“小姐,你的发型,要不要换一个新式样呢?”但是当客人表示犹豫的时候,法布利奥便会趁机进言:“你看这样好不好?我替你另做一个式样看看,如果你认为不好,我再替你改过来,不必另收费用。”

他的这种方法很有效,很少有人拒绝他。而法布利奥以一个摄影师的审美观点,所修改的发型、所设计的美容形象,多半都能获得客人的赞赏。于是,法布利奥的信心更加坚定了。

随着生意的不断扩大,他发现虽然很多人爱美,但却有很多人不知道应当如何装扮自己,不知道如何化妆才会使自己显得更美丽。而且,有些人还特别固执,需要费很大的唇舌,才能使她们改变对自己不利的审美见解。

法布利奥曾经说:“对我而言,一个很美丽的女人,如果因化妆不当而使她变得丑陋,我认为这简直是暴殄天物,看到这种现象,我会很难过。”正是在这种认真工作的态度下,法布利奥美容城的生意异常的火爆起来,连他自己都不敢相信,“美容城”的名气会在很短的时间内传播得纽约城妇孺皆知。

法布利奥“美容城”的生意异常火爆起来。因为,一天24小时营业的全天候做法,给不少女人带来了很大便利。她们不必再因为美容院会打烊而去赶时间,或者因为做美容而耽误其他的事情,她们现在可以随心所欲地利用自己的便利时间去做美容,因为“美容城”的大门时刻都是敞开的。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经常在夜间去做美容的女人往往都是一些业务繁忙、交际广泛的人,她们的感受会很快地传递给自己的各行业朋友。就这样,在很短的时间里,几乎全城的女人都知道了法布利奥的“美容城”。

几年下来,经过法布利奥的不断努力,他终于成为纽约最大、最有名的美容院的老板。他也因一次偶然的机缘完成了他人生的一次重大转变。世界上不是缺少机会,而是缺少发现机会的眼睛。当一个人只有经常睁大眼睛去观察周围事物的时候,他才能深切地了解到一个行业所具备的真正潜力,或者了解到整个行业的经营趋向,从中开掘出新的属于他自己的创业机会。

一个人的潜力是无限的,只有把全部的精力和热诚放在他所从事的事业上,既要多想,更要多做,他才有超越自身的可能,才能成为被命运之神垂青的宠儿。

5.不要传统,要灵活

传统的理念总会束缚着人的神经,使人做起事来畏首畏尾,但有那么一部分人根本不受传统的桎梏,他们能突破传统的局限,把事情做得非常好。

现在分期付款买汽车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在汽车销售行业仍是一条极其有效的销售策略。最先用这种方式销售汽车的人就是打破传统的人,事实证明了它的可行性。而这不算高明的“高明策略”也引领了一个时代的发展。

推销是一切经营活动的起点,这是任何一名推销人士必须承认的市场规则。

艾柯卡从做推销员的第一天起,就明白没有推销就没有经营的道理。而他本人在实践中也身体力行,丝毫不苟。他的事业的成功正是得益于他扎实的推销基本功和敏锐的思维,关于这一点,他从来都没有否认过。

艾柯卡一直都有一个梦想,那就是有朝一日能够成为福特公司的一员。1947年6月他终于如愿以偿,来到美国汽车制造业中心——底特律城,成为一名福特公司的见习工程师。

福特公司有一个传统的制度,这个制度规定每一个见习工程师必须在全公司各个部门锻炼,它的目的是要求工程师们在每个部门停留几天,熟悉制造汽车的每一个步骤。

艾柯卡对公司的安排表示理解,他很愉快地和同行们被分配到全球最大的制造厂锻炼学习。但是,现实远远没有他想像的那样美好,这并不是说他受不了这种苦,而是他接触不到自己所喜欢的营销部门。

在那里,艾柯卡仅仅待了9个月,在这期间,他从制模厂到试车厂,从铸造厂到采矿厂,从炼铁厂到汽车装配线,不到受训时间的一半,他就对制造行业失去了兴趣。因为这些训练不是他所期望的,他感觉自己的才华被白白浪费掉了,他渴望去的是销售部门而不是工程部门。

经过深思熟虑,艾柯卡终于决定向公司提出到营销部门的要求。公司很快就给出明确答复:“我们希望你能留在福特,也不反对你的意见,但如果你决定走销售这条路,你必须先证明你的能力,出去推销你自己。”

艾柯卡很快就被分到在纽约区的汽车销售部,开始从底层柜台做起。尽管如此,他还是非常高兴,因为他可以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

艾柯卡自认为遇上了好时机。他这种分析也不无道理。因为在“二战”时期不生产民用车辆,汽车成了当时的稀缺货,尤其是二战结束后的几年,汽车立刻成为抢手货,需求量大增,每一辆都以定价卖出,而且只多不少。

虽然艾柯卡的职位不高,但像纸片一样飞来的新订单却使他的工作举足轻重。他放下电话机,看着一辆辆全新的汽车到处走动,与众多希望成为百万富翁的汽车经销商打成一片,与他们共同分享推销技巧。

不久,艾柯卡就以其出色的业绩而被公司提拔为得州胡克贝茨城的经理。他和经销商继续保持了以往的密切合作方式,因为他明白这些经销商是美国汽车的灵魂所在,他们也是福特公司固定的销售渠道,因此他以最好的售后服务来回报他们。

艾柯卡在总结他的成功因素时说,这主要得益于他自己提出的化整为零的销售方式。

事情是这样的,1958年新型福特汽车刚刚上市之后,销路还没有打开,几乎收不到任何订单,尤以费城地区销路最差,迟迟打不开局面。

面对这种行情,艾柯卡忧心如焚,以前在费城当过几年推销员的艾柯卡一边推销汽车,一边进行市场调查研究。在这次调查中,他收获颇大,原来,并不是这个地区的居民不想买,而是他们的收入除去生活费以外,就所剩无几了,哪里敢奢谈买汽车。

艾柯卡经过研究,认为以往的销售方式大大地制约了公司的发展,只有改变才有出路。于是他决定打破传统的销售方式,针对这个消费层的顾客,他设计出了一种灵活多变的方法,即要他们在这些日常开支之后,再增加一项以日常开支方式购买新型福特汽车的办法,首先交相当于总售价15%的定金,以后在4年之内,每月付款58美元,在4年之后这辆车便属于顾客本人。

这种方式有很大的优点,它使那些工资不高的消费者敢于去购买。除此之外,他还为此配了一个既醒目又吸引人的广告:“一个月只要付出58美元,就可拥有福特58型新车。”这句广告语一出,便起到了非常大的效果,打动了消费者的心。

短短3个月内,这种新型汽车在费城的销售量一路飙升,很快就居全美国各地区之首,艾柯卡也因此一跃而成为福特公司华盛顿地区的经理。

艾柯卡这一改变传统举动的高妙之处就在于他抓住了人们看重近利的心理,用“化整为零”的方法,宣传一个月只需58美元就可以买一辆新车,这无疑是一个对人们有很大诱惑力的宣传,因而获得了成功。

广告具有软硬之分,花钱做的硬广告虽然可以风行一时。但是,构思精巧的软广告却有可以传遍市场每一个角落的优势。艾柯卡正是这样一个善于运用软硬招数打开广告之门的人。

在很多顾客的心目中,艾柯卡是一个与他们非常亲近的人,他十分重视顾客的意见。每一款新车的问世,他想到的总是符不符合顾客的要求,总是请顾客发表意见,以便改进。

艾柯卡是真正为顾客着想的人,这种关怀是诚恳而发自内心的。他经常邀请所辖地区的顾客到汽车厂做客,并请他们对新汽车发表评论。在这些客人中,有收入比较高的白领,也有收入中下的蓝领。但艾柯卡对待他们从来一视同仁,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有一次,当一些顾客对新型车发表感想之后,策划人员发现白领阶层的夫妇非常满意型号为“风神”的车型,而蓝领工人则认为车虽然很好,但买不起。

两种截然不同的反应引起了艾柯卡的注意,后来,他请他们估计一下车价,几乎所有的人都估价很高。他由此得出一个结论:“风神”车太贵就不会有很多人买。当他告诉客人“风神”车的实际价格只有2500美元时,许多人的第一反应都很诧异:“开玩笑?我要买一部!”

艾柯卡知道定价既是销售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时也是一门高深的学问。要制定一个既符合公司利益也使普通顾客能够接受的价格,最重要的就是要摸透消费者的心理。据此,他又出奇招,最后将“风神”汽车的售价定为2000美元。

当企业目标确定之后,艾柯卡频出妙招。

广告宣传活动就成为了开路先锋。艾柯卡是一个非常重视广告策划、宣传的企业家,为了推出这种新产品,他委托桑斯广告公司为“风神”的广告宣传工作进行了一系列的广告策划。

艾柯卡在新型“风神”车上市的第一天,就根据既定计划,安排180家权威报纸用整版篇幅刊登了“风神”车广告,旨在突出这款车的物美价廉。

这部车重点突出的是便宜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这是最吸引人的地方,因此艾柯卡把广告定位在这一点上。在广告画面上:一部白色“风神”车在奔驰。在其右上方,大标题是“出人意料”,副标题为“售价2000美元”。这一步广告宣传,是以提高产品知名度为主,进而为提高市场占有率打基础。

艾柯卡还邀请各大报纸的编辑到迪特南斯为新车大造声势,他供给每人一部“风神”车进行大赛,同时还邀请200名记者亲临现场采访。这样还同时吸引了大量普通观众,间接地提高了产品的知名度。

艾柯卡的高明之处在于,他巧妙地使用了障眼法,从表面上看,这是一次赛车活动,实际上,这是一次极富广告意味的宣传活动。事后有数百家报纸、杂志争先恐后地报道了“风神”车大赛的盛况。

艾柯卡并不仅仅满足报纸传媒的造势。他把精心策划的宣传攻略,进一步拓展到了电视领域。选择电视媒体作宣传,其目的就是为了扩大广告宣传的覆盖面,提高产品知名度,从而使产品家喻户晓。从“风神”上市一开始,各大电视网就不厌其烦地每天重复播放“风神”车广告。

这部电视广告片也是经过周密策划的,而且艾柯卡还花巨资,启用了国内广告界最强的阵容。它是由汉森广告公司制作的,其内容是:在一望无垠的大沙漠中,一个渴望成为一流赛车手的年轻人,驾驶着漂亮的“风神”车在飞驰,随后飞扬的风沙逐渐形成了广告词“出人意料”。对观众成了强烈的视觉冲击,令每一个看过的人都久久难以忘怀。

艾柯卡的目标是让在每一个角落里的人都能了解“风神”汽车的优越性,因此他还竭尽全力在美国各地最繁忙的17个飞机场和360家假日饭店展览“风神”汽车。以实物广告形式,激发人们的购买欲,并且选择最显眼的停车场,竖起巨型的“风神”广告牌以吸引过往的行人。

在上述计划完好地付诸实施以后,艾柯卡还向全国各地几百万小汽车车主,寄送广告宣传单。此举是为了达到直接促销的目的,同时也表示公司忠诚地为顾客服务的态度和决心。

毫无疑问,艾柯卡导演了一部称得上具有铺天盖地、排山倒海之势的广告巨片,在上述几大步骤实施后的一周内,“风神”便轰动整个美国,风行一时。

在“风神”上市的第一天,就有超过数以万计的人涌到福特代理店购买或预定,大大突破原先设想的销售量,后来销售数字增加到20万部,取得空前的成功。

这一显赫的成绩,使艾柯卡一举成为“风神车之父”。由于策划有方,取得了成功,艾柯卡终于为公司所重用,被破格提升为福特集团的总经理,很多美国人把他看成是传奇式的英雄人物。

电视广告作为传媒业新兴的骄子有其无可比拟的优势,艾柯卡正是看中了这一点,在投入巨资的同时也得到了丰厚的回报。他不仅推销出一辆辆崭新的汽车,更把自己成功地推向企业管理的前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利”与“善”的因果关系链的终端就是令人心动的机遇。任何一名成功的营销人士都懂得理解顾客的客观处境,因为这对企业而言,就是制定灵活多变的营销政策的根据,也是企业发展的良好契机。6.条条大道通罗马

对于问题,根据具体情况做具体的分析研究,该勇往直前的就义无反顾地冲上去,但面临一些在当时情况下,我们无条件、无力量解决的问题时,我们可以理智地避其锋芒,“绕道而行”,不争一时之气。取得最终的胜利才是根本。

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有一位法国农学家奥瑞·帕尔曼特被德国人抓去做了俘虏。在集中营里,他曾经品尝过马铃薯,认为其味甘美。后来获释回到法国,帕尔曼特决定在自己的家乡种植马铃薯。

当时有不少的法国人都非常反对,尤其是那些宗教迷信者,把马铃薯视为“鬼苹果”,医生们也普遍认为马铃薯对人身体有害,连一些农学家也断言:种植马铃薯会导致土地贫瘠。

帕尔曼特说服不了他们。怎样才能使马铃薯顺利地推广起来呢?

1789年,帕尔曼特得到国王的特别许可,在一块非常低产的地方栽种了马铃薯。

春去秋来,快到马铃薯成熟时,帕尔曼特向国王请求,派一支身穿仪仗队服的国王卫队来看守这片马铃薯,当然是白天看守,晚上就撤回去了。这样一来,马铃薯成了国王卫队保卫的“禁果”。对此人们感到奇怪,而且经不起诱惑,每天晚上都有人悄悄跑来,偷挖这些“禁果”。大家尝过马铃薯的美味后,又偷出一些“禁果”把它移植在自己的菜园里。

于是,马铃薯顺利地在法国推广开来。

这里还有一个故事:

法国著名女高音歌唱家玛·迪梅普莱有一座非常漂亮的园林,山青水秀,林木葱郁,流水潺潺,鸟鸣啾啾,好一派迷人景象。

为此,引来不少人来这里度周末、采鲜花、采蘑菇、捉蟋蟀、观月亮、数星星,有的甚至燃起篝火,一边野餐,一边唱歌跳舞,余兴未尽者,干脆搭起帐篷,彻夜狂欢。因此,常常把园林搞得一片狼藉,肮脏不堪。

束手无策的老管家,只得按迪梅普莱的指令,在园林的四周围搭起篱笆,竖起“私家园林,禁止入内”的警示牌,并派人在园林的大门处严加看守,结果仍然无济于事,许多人依然通过各种途径用极其隐蔽的方式潜进去,令人防不胜防。后来管家只得再行请示,请主人另想良策。

迪梅普莱思忖良久,猛地想起,园林中不是经常有毒蛇出没吗?直接禁止游人入内不见成效,何不利用毒蛇做篇文章呢?她叫管家雇人做了一些大大的木牌立在园林的显眼处,上面醒目地写明:“请注意!您如果在林中被毒蛇咬伤,最近的医院距此15公里,驾车需半小时。”

从此以后,再闯入她园林的人便廖廖无几了。

从上面两个实例中我们可以看出,帕尔曼特推广马铃薯的种植也好,迪梅普莱禁止游人进入她的园林也好,“常规性的措施”已完全不起作用,只有采取借助其他因素,迂回曲折地走一下弯路,再用巧妙的办法解决了问题。

对于非常强大的敌人或障碍,如果我们没有必要的条件和充足的力量去打垮它,只是一味地直线前进,盲目蛮干,那是一勇之夫所为,轻则徒劳无功,重则头破血流,丢盔卸甲,甚至惨败。

反过来我们动动脑筋,变换一下思路,不去向强敌直接挑战,不去触动和攻击障碍本身,而是采取避实击虚,避重及轻的迂回方式,先去解决与它发生密切关系的其他因素,最后使它不攻自破,这样,比起硬碰硬的真打实敲,岂不更加有效?

7.向乌龟看齐

“向乌龟看齐。”不是让你变得像乌龟一样缓慢、笨拙,而是教你要在聪明的基础上披上一层乌龟的外衣。所谓:“大智若愚”,所谓“韬光养晦”,让对手对你失去戒心,事情做起来就顺利多了。

兔子跑得飞快,乌龟则是兔子所戏称的“全世界跑得最慢的”动物。龟兔赛跑,胜败似乎是非常明显的了。然而,当兔子快速飞奔到某个地方后,自以为胜利在握竟放心地打起瞌睡来。结果,乌龟终于慢慢追上并超过了熟睡中的兔子,赢得了比赛的胜利。这是我们从小就耳熟能详的故事。

然而,我们不妨做个假设,如果兔子不在途中打瞌睡,那么不管乌龟再怎么努力都是不可取胜的。乌龟之所以能战胜兔子,完全是因为兔子在途中打瞌睡造成的。

兔子为什么打瞌睡呢?这是因为它轻视敌人,疏忽大意造成的。因此,我们不能认为乌龟是迟钝笨重的动物,相反,它是能使敌手失去戒心,趁其不备夺取胜利的聪明动物。

曾在报纸上看到过一位台湾同胞的文章,其中讲了这么一个故事:

“当我在一家百货公司上班时,曾经为了和某大企业家缔结合同拜访过好几次对方的府邸。

“虽然是万贯家财的大富翁,此人却非常小气。别家百货公司也曾经试着和他打交道,都不得要领,大家认为要使他成为百货业的客户是不可能的。但是,既然公司老板下令‘去看看!’我也只好来回奔波。

“某一天,不知道他吃了什么开心果:‘嗯,上来吧!’终于可以登堂入室了。原以为这一次该有好的回音,事实却不然。

“大概是无聊之极吧,‘当我还年轻的时候……’这个古怪的老头突然开始滔滔不绝地说起他如何从一介平民奋斗成为大富翁的经历。

“这一番话足足说了两个多钟头,客房是日本榻榻米式格局,对方正襟危坐,我当然也不能直膝或盘腿而坐,刚开始还能频频点头,注意地听,后来脚实在觉得酸疼,他的话已经变成耳旁风。30分钟后我的脚已经麻痹,过了一个钟头,我的额头直冒冷汗。

“‘今天就到此为止吧!’这个古怪的大富翁说完就站起来,我也打算站起来,不料下半身整个麻痹,一不留神‘砰’的一声跌得四脚朝天!

“大概是发出了相当大的碰撞声吧,女佣吓了一大跳,赶忙跑过来说:‘发生了什么事?’

“富翁看见我这个大男人竟然跌地不起,‘真是个没用的东西!’嘴上说着却笑得合不拢嘴。

“这个富翁终于成为我们公司的客户,这是因为怜惜我这个‘没用的东西’的结果。”

被对手兔子嘲笑为“迟钝”的乌龟能够赢得赛跑,而被笑骂为“没用的东西”的这位台湾朋友,也成功地完成了使命。相反,有些被谣传是“很能干”的人才,却因为自己的优点而断送了前程。

一般来说,伟大的人都喜欢愚钝的人,记住这一点不会错的。任何领导都有获得威信的需要,不希望部属超过并取代自己。因此,在人事调动时,如果某个优秀、有实力的人被指派任自己属下,上司就会忧心忡忡,因为他担心某一天对方会抢了自己的权位。相反,若是派一位平庸无奇的人任自己属下,他便可高枕无忧了。

因而,聪明的部属总会想方设法掩饰自己的实力,以假装的愚笨来反衬领导的高明,力图以此获得领导的青睐与赏识。当领导阐述某种观点后,他会装出恍然大悟的样子,并且带头叫好;当他对某项工作有了好的可行的办法后,不是直接阐发意见,而是在私下里或用暗示等办法及时告知领导,同时,再抛出与之相左的甚至很“愚蠢”的意见。久而久之,尽管在群众中形象不佳,有点“弱智”,但领导却倍加欣赏,对其大加重用。

在更多的时候,上司需要提拔那些忠诚可靠但表现可能并不是那么出众的下属,因为他认为这更有利于他的事业。中国有个古老的故事,叫“南辕北辙”,意思是说,目的地在南方,但驾车的方向却对准了北方,结果跑得越快,离目标越远。同样的道理,如果上司使用了不忠诚的下属,这位下属总是同自己对着干或者“身在曹营心在汉”,那么这位下属的能力发挥得越充分,可能对上司的利益损害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