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16

第16章 父母快乐有助于孩子健康成长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研究了快乐与犯罪行为的关系后得出结论:荷兰格言“快乐的人永不邪恶”在科学上是站得住脚的。他们发现,大部分罪犯出生于不幸的家庭,或有一段不快乐的人际关系。

快乐的家庭和平、和气、和谐,孩子快乐成长,万事皆兴。

快乐的孩子,不仅是社会和学校的影响教育,更主要的是快乐的大本营——家庭、父母熏陶出来的。

快乐的孩子不犯罪,不自杀,因为没有任何一个快乐的孩子会快快乐乐地去犯罪、快快乐乐地去自杀。

父母离异伤害最大的是孩子。这种伤害所带来的负面作用有可能影响孩子的一生,其中最大的影响,可能让孩子有忧郁的创伤而缺少快乐。

忧郁悲观的家庭很难成长起快乐乐观的孩子。营造一个快乐的家庭是父母的一大责任。也是快乐的孩子成长的一大条件。

民主的家庭,家庭的民主,能成长起快乐的孩子。

独裁专横型家庭父母,孩子忍气吞声,精神压抑,不会快乐。这样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或个性怯懦,抑郁或暴躁甚至残暴。

有位爸爸长期以来不知道如何和儿女沟通,当他垂头丧气地坐在诊疗室里时,心理医师发现他已经被家人孤立了。

妈妈和两个孩子依偎地坐在一起,而爸爸却在另一角落孤单地坐着。

“林先生,你现在的感受是什么?”心理医师关心地问。

“我……”这位爸爸抬起头想开口。

“其实他是最近工作比较忙才失眠,其实他没什么问题,我叫两个孩子不要吵他。”太太一开口就说个不停,林先生又垂下了头。

心理医师注意到林太太在家中的主导地位,接下来,当林先生向女儿问及:“上礼拜你提到有个活动是……?”

林爸爸话都还没有说完,女儿也还没开口,林妈妈又介入了,她说:“女儿的事,你不要管那么多,你只要管好你的工作就好了。”

这时,心理医师见时机已成熟,他转身向林妈妈说:“你为什么不让先生和孩子有直接沟通的机会?你的内心究竟在担心什么?”

在家庭治疗的机会里,透过心理医师的观察和引导,林太太终于发现自己在家中组成了奇妙的三角关系。也就是她和儿女的联系线非常坚固,但是她自己和丈夫之间,以及丈夫和儿女之间的联系线却非常薄弱。

再追根究底才发现,原来林太太一直害怕人际关系中有“冲突”,因此拚命用插嘴、抢话、代答方式把问题摆平,但也阻断了爸爸和儿女间的沟通。

于是在心理医师的引导下,林太太学习做一个倾听者,当丈夫和儿女讲话时,让他们自己完成对话,当丈夫要和她说话时,也让丈夫说完才回应,全家终于有机会建立新的三角关系。

另外一个例子,也是个矛盾的家人三角关系。

有一天,苏珊不小心跌了一跤,居然脚就跛了。

除了寻求外科医师诊治外,苏珊的家人还找来了心理医师做家庭治疗。

咨询过程中,心理医师发现这个家庭有严重的重叠三角关系,也就是苏珊的母亲珍妮被苏珊的外祖母芭芭拉宠溺和控制,而珍妮也用同样的模式来约束苏珊。

更让苏珊受不了的是母亲珍妮学外祖母的方式,想要阻断苏珊和爸爸和好相处。但是八岁的苏珊很希望建立自己和谐的三角关系,她不希望像妈妈和外祖母那样排斥外祖父。

小女孩不明白自己潜意识的运作,只是当她跌了一跤之后,家人的关系正在重新调适,爸爸妈妈的关系更好,外祖母比较少来干涉妈妈的作为,而心理医师伯伯也告诉她:“再过一段时间,你的脚很快就会完全好了。”

或许我们不需要用苏珊的潜意识“诡计”来挑战家人关系,但是如何去看清自己处在什么样的三角关系,却是很有意义的。

从自己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从自己和儿女、夫妻的关系;从自己和主管、同事的关系;相信你会看到环环相扣,既类同又熟悉的三有关系,而只要一组三角关系重整了,其他的三角关系也就有了解套的机会。

普天下父母都爱子女如掌上明珠,宠爱有加,但更要重视,对孩子的教育方式,使孩子养成良好的性格。

《躁郁之心》(天下文化出版)的作者凯·杰米逊博士,提及她罹患躁郁症的心路历程,其中谈到家庭遗传因素,也提到从小爸妈的教育方式,让她吃足了苦头。

原来杰米逊博士的爸妈来自严谨、守旧的英国新教徒后裔,要求孩子“所有的问题都应该自己解决”,使得杰米逊博士在十五岁开始因搬家、转学、离开男友而感到身心崩溃时,也不敢向家人吐露,还因为搞拒求医服药而延误治疗。

杰米逊博士曾说:“我在生命最重要的成型阶段中,所处的世界凡事均循规蹈矩,我学以要体贴别人,谨慎周到,而且行为节制。”也就是这样标准、制式的教养方式,让杰米逊博士从小活在“她应该没有问题”的期许中。

一般来说,因为爸妈感情不好而造成孩子行为偏差的比例最高,发现一个刚学会走路的宝宝,每回爸妈语言激烈,家庭气氛不对时,这个宝宝就会出现一些情况,不是跌跤就是打翻东西,引起爸妈的注意和责骂后,同时也暂停了爸妈的争吵。

同样的情形,长大后的孩子,如果一直活在爸妈争执不断或自觉不受欢迎家庭里,他制造的麻烦将越来越多,直到爸妈学会相处的技巧,完全接纳自己的孩子,才比较有可能看到回心转意的孩子。

父母之间和睦与否,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心智,所以希望每个家庭中的爸爸妈妈都要相互忍让,使孩子感到一种祥和的气氛。这对他们的成长极为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