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53

第53章 善待失败

想快乐就要善待失败。

成功之门是由失败这个守门神看管的,善待失败,与失败交朋友,了解、认识、研究和把握失败这位守门神的脾气秉性,失败才会为我们把成功的大门打开。

善待失败,因为失败是过程,成功是结果。没有过程,哪有结果。爱迪生发明电灯失败10000多次,成功是最后一次。如果10000多次不快乐,让一次快乐,那不仅是人生的傻瓜,还是生命的悲哀。

想象自己正搭乘一架喷气式客机飞行在欧洲上空。突然,机翼上的一个引擎掉下去了,你希望飞行员有什么反应呢?你希望他告诉乘客:“请保持镇静,系好安全带。飞机可能会有一点颠簸,不过我们一定会想办法安全降落的。”

或者,你希望机长在飞机上走来走去,大声尖叫:“我们死定了!我们死定了!”哪一个人会带领你安全降落到地面呢?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是自己的飞行员。哪一种态度更能解决问题呢?“我们一定会想办法”,或是“我们死定了”?这就是积极思想的意思。虽然不能保证一定有用,但是却给了你最好的机会。

潜意识是我们所有思想的组合。最常想到的事,就构成个人最强烈的潜意识行为。

要进一步了解积极思想的真正意义,就必须对潜意识有所认识。试想大脑像核桃一样,分为上下两半。上半部是有意识的部分,包含连续不断的思想;下半部是潜意识,包含天生的生理现象,例如呼吸、消化,以及后天的模式,例如走路和说话。

现在,假设你在学习开车。每次要转弯的时候,大脑上半部的思维就是:“把右脚提高,往左移12公分,轻轻踩刹车。”这个有意识的想法在你脑子里反复出现并停留了几个月,自然会演变成不需思考的刹车模式,也就是说,你脑子里增加了一项新的潜意识的模式。

积极思考又如何发挥作用呢?很简单,每人每天大约会产生5万个想法。大多数人所想的以消极思想为主:“我又胖了!我记性真差!我又透支了!我什么事都做不好!”

既然我们脑子里大都是消极的想法,结果会形成怎样的潜意识行为呢?当然是负面的行为。因此,生活和健康也就在不知不觉受到了破坏。

有些人常会奇怪,自己为什么会一文不名、日子过得穷困悲惨,其实这是因为他们一再重复同样的思想。既然学开车可以从熟练转变为条件反射模式,你当然也可以因同样的道理使自己成为迟到大王、日子过得穷困悲惨……然后把一切都归咎于上天。

现在,我来告诉你一件值得兴奋的事。当人了解潜意识的运作模式之后,你明白了每个人都不是注定要做失败者,你的未来掌握在自己有意识的思想中。只要有规律地训练你的头脑,新的有意识思想就能创造新的潜意识模式。你既然可以发展潜意识行为来驾驶车辆,你当然也可以发展潜意识行为让自己更成功。当然,这需要有纪律的思想模式……和一点时间。

弗雷德参加了一个激励性的研讨会,立志全心投入积极思考。他说:“我要让自己的生活有180度的转变。”第二天早餐之前,他订下了几个目标;“升职、买劳斯莱斯、买豪华别墅……”接下来的几天,他还是像平常一样,老是充满消极思想。到了星期五,弗雷德说:“我看这所谓积极思想的东西,也没什么用!”

他大概是把每天48000个消极思想,减到47500个——他还在奇怪为什么自己竟然没有中彩票,治好风湿,并且依然和老婆整天斗嘴。要知道,仅仅一天采取积极思考方法是没有用的。训练头脑就像锻炼身体一样,做20次俯卧撑后,在镜子前左照右照,那不可能看出任何变化。同样地,只做24小时的积极思想,也不会有什么差别。然而,只要能持续思考几个月,你生活上的改变一定远比健身房带给你的改变更大。“清理内在思想”是一辈子的事情,工程非常浩大!而且,往往会因为我们明明相当消极却不自知,所以变得更是难上加难!

失败者的眼光专注在不可能做到的事,到最后他们只看到什么都是没有可能的。思想积极的人,所想的都是可能做到的事。由于把注意力集中在可能做到的事上,所以往往能够心想事成。

如果生活里有一件事你不喜欢,就别去想它、别去谈它!它之所以继续存在,是因为你的思想给了它能量。把能量抽走,它自然就无法存在。吵架是最好的例子。如果丈夫一回家就想吵架,而你根本不理他,他一个人能吵得起来吗?

只要你对一件事忧心如焚、局促不安,甚至只是担心,就会不断有人提到它。年少时,有一件事始终使我觉得非常奇怪,百思不得其解。每次我偷偷抽爸爸的香烟,妈妈总会在那天晚上要求我睡觉前亲吻她!

当我们在感情上对某样东西能够真真正正放手,它就自然会消失。让我们看看下一项定律……

当你对某些东西放手,它们才会释放你。

只要你不断为自己辩护,别人就会继续攻击你。为什么呢?因为只有在我们对自己的立场没有信心时,我们才会为自己辩护。这是事实!

例如:邻居如果指控你是外层空间来的外星人,你会不会气得破口大骂、暴跳如雷呢?当然不会,因为你知道自己不是外星人,你大概只会一笑了之罢了。

例如:办公室有很多人在说你的闲话。如果你公开声明,澄清自己是无辜的,只会引起更多蜚短流长。对那闲话置之不理,反而会大事化小、小事化无。这么说,我们根本不必为自己辩白吗?只要我们对某一件事感到忧虑、提出异议,这件事就不可能真正销声匿迹。

失败出是如此。面对失败,既要迅速摆脱失败的感觉,又要对失败嗤之以鼻,不将它放在心上。失败并不可怕,只要在失败中能够崛起,在成功后回头望望,其实失败也是很美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