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69

第69章 让他“三尺”又何妨

有这样一个故事:从前,有两户农家,(姑且称他们为“东家”和“西家”),双方因为筑“伙墙”(两家庭院共用的的那堵墙)而引起了纷争,原因是都想把“伙墙”垒得靠近对方一点,也就是想把自家的院子扩大一些。争论持续了好几天,最终仍然没有结果。

在两家发生争论的时候,东家的男主人正在远方打工,没有参与到此事中来。为了解决问题,东家人给当家的男主人寄去一封书信,详细地叙述了发生争论的情况,并征求解决问题的办法。

几日后,东家人收到了男主人的回信,信的内容是一首诗,具体如下: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看过这封信后,东家人心胸豁然开朗起来,对西家作出了让步。这样一来,西家反而感到难为情,也便谦让起来。最终,两家和好如初,此后一直和平相处,友好往来。

为人处世要有让人“三尺”的态度,这不但表现出了一个人的风度,而且因为这个风度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好处。因此,无论是为了大事业,还是为了与人方便,让人一步都是为自己铺平前进道路的明智做法。如果事事与人争论高低,就只会平添烦恼忧愁,肯定没有快乐可言。

有史以来,关于“谦恭退让”或“不患得失”的例子比比皆是。而关于这些事情的看法,也都有十分高明的见解。如列子《天瑞》中的词句:“聪明的人若计算利害,估量虚实,揣度人情,所得一半,而所失也一半。不太聪明的人,若不计算利害,不估量虚实,不揣度人情,所得一半,所失也有一半。计算与不计算,估量与不估量,揣度与不揣度,有什么区别?只有无所估量,才能无所不估量,则完全成功而没有失败。”

因此说,忍让决非怯懦,能屈能伸方为大丈夫。

晋文公重耳在外流亡时,辗转来到楚国,楚成王把他当作国君一样的贵宾看待。

一次,成王在为重耳举行的宴会上问道:“公子如果回到晋国当国君以后,用什么来报答我呢?”

晋文公当时答道:“你们有无尽的玉石、美女和绫罗绸缎,有数不清的珍奇的鸟羽和名贵的象牙,我的国家虽然也有些这样的宝物,但都是你们国家流落到那里去的。这样,我不知道该拿什么来报答你们。”

楚成王还是抓住这个话题不放,继续说:“即使就像你说的那样,你总得给我们一点报答吧!”

重耳考虑了一下说道:“如果我托您的福,能够返回晋国,有朝一日不幸两国军队在中原相遇,我将后退三舍回避您,以报答今日的盛情。若这样做还得不到您的谅解,我也就只有驱马搭箭与您周旋了。”

公元前632年,晋文公采纳中军元帅先轸的计谋,使楚国与齐、秦两国的关第破裂,后又离间了曹、卫与楚的关系。这样一来,楚被激怒,楚王命令尹子玉立即挥师北上,征讨晋国。

晋文公见楚军逼近,便下令晋军后撤90里(古时一日行军30里称为一舍,90里即为三舍)。晋军将士对面临楚军来犯而自己后撤不大理解,他们认为:晋国之君躲避楚国之臣,这是一种耻辱的举动,何况楚军在外转战多时,宁国一直不能攻克,士气已经衰竭,晋军不应后退。晋臣狐堰向大家解释说,国君这样做,是为了报答当年楚国的恩惠,兑现“两国若交后,退避三舍相报”的诺言。如果国君以前说的话不算数,我们就理屈了。

其实,晋文公下令退兵90里,一方面是为了实现诺言,更重要的还是军事上的需要,想以此法来激励晋军将士,同时也可使晋军避开楚军的锋芒,进一步养成子玉的骄横情绪,然后选择有利的时机和地势同楚军会战。

果然,晋军撤到城濮后,宋、齐、秦等国也分别派来函军队,支持晋文公的行动。而在楚军中,一些将士见晋军撤退90里,也主张就此撤军返楚。然而,子玉坚决不同意,他认为晋军后撤是因为惧怕楚军,于是率领楚军追赶上去,一直到城濮的一个山头下驻扎下来。结果,城濮一战,楚军被晋文公率领的联军打得大败。

从这个故事中,可见“退避三舍”是多么重要。在与人交往时,适当运用“退避”之道也是十分必要的。

对此,大家耳熟能详的“将相和”的故事便是最好的例子。蔺相如一再躲避廉颇,并非因为惧怕他,而是不想在见面后和他发生口角,引起争端。蔺相如之所以选择忍让,是因为忍让有很大的必要:一,可使自己获得清静;二,可以维护与廉颇的友好关系;三,可以维护政局的稳定,以便治理国家和防御外敌入侵。故事的结尾,却是廉颇主动负荆请罪,这就更加深刻地反衬出了忍让的重要作用。

“忍一时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在与别人发生矛盾或争论时,我们要有“让人三分”的气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