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快乐七步走
15174400000008

第8章 有钱人为何也不快乐?

2001年,美国一家网站向网民征集聊天话题,在征集到的500多个话题中,选择了一个话题:“有钱人是否活的更舒心(快乐)”在美国有钱人指中产阶级以上的富人,这一话题如果在一个月内,有人做出了肯定或否定的回答,并获得50%以上的支持率,胜者将赢得到中国旅游的一张支票。一个叫斯提芬·罗塞蒂的人以否定的回答获得胜利,支持率达到53%,有人说斯提芬·罗塞蒂50年前是法国富豪达俊的奴仆,1968年又成为伊朗国王巴列维的女仆,1980年巴列维国王去世,她又服务于巴列维国王的小女儿莱拉公主。2001年6月10日,31岁的莱拉公主自杀。斯蒂芬·罗塞蒂现定居美国费城,她在聊天室留下了这样一些话:

一些我觉得微不足道的小事,在他们(有钱人)那里就会觉得奇大无比,早餐的鸡蛋无法下咽,因为煮的不够嫩;丝绸衬衫无法穿出去,因为上面有一道几乎看不到的折绉;袜子没烘暧就拿来了;早报消毒后,竟然没有熨平;他们感觉人人都和他们做对。

在服务最周全的豪华大酒店,他们也会弄出一肚子气来,因为白酒没有温到恰恰合乎他们口感的温度,抬抬手指,侍者没有在30秒内站到他们身边。走时,门童总是磨磨蹭蹭,打开一个车门,竟让他们足足等了一分半钟。

回到家时泡个热水澡,安静地呆上一会,可是到处都在扫他们的兴。就在宽衣解带的时候,那贴身男仆突然跟了上来,赶在衣服掉在地板上之前,拾在手中。刚想迈入浴室,希望能在蒸腾的热水里独处一番,却赫然发现女佣正屈身用脸颊测试水的温度,把女佣撵走,一只脚刚踏进水时管家就手捧香槟进来了,问晚上的计划,以便准备合适的衣服,他摆摆手,示意管家出去,手还没有放下,墙壁上的电话响了,情人说她考虑再三,还是决定把孩子生下来。

人们都说,有钱人过的更舒适,可是,五十年来,我还没有发现一个快活的富人和贵族。该网站在讨论结束时透露,罗塞蒂拒绝了那张支票,因为她希望过几天宁静的日子。

如果要想在生命中永远保存一种东西,那就得对它泰然处之。比如金钱,你只能用一颗纯洁的心灵来拥有它,用清澈的眼睛对待它。否则,你会被它慢慢扼杀掉。

在此提供三个小故事,做为对“钱财”的另类思考。

有位先生在珠宝店窗外看了许久,最后他走进店内向老板致谢。

诧异的老板不明其里。

这位先生解释:“一些有钱人把珠宝买回家里是用眼看的,我不用买、也不用怕小偷来,每天一样能够看到,你说,为什么我不感谢呢?”

另有一位富翁,常为钱财多而烦恼。

这时,他注意到邻居做木工的小李,无论时机好坏,他总是快乐地吹着口哨回家,而且家中还时常传出他的歌声。

富翁既好奇又嫉妒,凭什么没钱的小李竟然比他快乐呢?

这时,富翁决定做一个测试,故意派人送一笔钱给小李,结果从那一天开始,再也听不到口哨声了。当富翁偷偷靠近小李家窗外看时,只见小李紧抱着那笔钱不知如何是好,也失去笑容了。

钱财可以助人,可以害人,全凭我们自己如何取得心灵的平衡。

另一个故事发生在法国,有位名叫巴利斯的孤儿,从小靠乞讨维生,他在街角行乞时,常说:“先生女士,您要快乐吗?您助人为乐,请帮助我吧!”结果巴利斯因此累积了财富。

我们不必用巴利斯乞讨的方式来过日子,但是如何循着正常轨道来销售、来服务,让付款人感到满意、感到快乐,却是古今中外的谋生通则,也是一个人东山再起的立足点。

有位年轻人从小因为家里贫穷,父母亲没有背景,好地位,所以他不快乐。于是,他认定“惟有成功才能带来快乐”。

由于他受社会媒体的影响,误以为赚很多钱,追逐高官名位,享尽荣华富贵,才是成功,才能快乐。

结果,他真的倾尽全力,在求学、在工作时都全力以赴,也真的在刚满三十岁时,做到公司的经理,不但衣食不愁,还备受同仁的推崇、老板的器重。

“我这样就快乐了吗?”

有一天,他站在个人办公室外的玻璃帷幕前,手上端的是香醇的咖啡,眼前是灯火通明的都市美景,刹那之间,他感受到的不是心满意足的喜悦,反而是高处不胜寒的空虚。

接着,他放下了咖啡杯,望着电话筒,他有着一股冲动,想要打电话,可是要打给谁呢?他甚至期盼电话铃声响起,让他在周末的夜晚不要这样寂寞。

后来,他颓然地坐在电脑屏幕前,望着闪动的画面,问着自己:“这样是成功吗?这样就快乐了吗?”

这位年轻人太过看重成功的结果,将毕生精力全投入到追求成功、金钱的欲望上,当成功真正属于他时,他的心中一下子空虚了,以后怎么办呢?如此之多的问题又开始困绕他,正像他当时追求成功与金钱一样,新的困惑又开始了。快乐永远属于他,因为他从来不将生活当作一回事,他注重的只是一种结局,而忽视了其中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