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
15177200000044

第44章 善于管理时间

对于企业来说,时间是一种相当宝贵的资本。在某些情况下,时间资源所获得的收益比资本和劳动力两项资源所获得的收益要大得多、重要得多。很多企业正是由于对时间不够重视,行动迟缓,与商机失之交臂,从而失去了发展的机会。

对于员工来说也是如此,一个不会管理时间的人,永远不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员工。

一名员工要很好地完成工作,就必须善于利用自己的时间。对时间的有效管理直接关系到员工工作效率的高低。不会合理地使用时间,计划再好,目标再高,能力再强,也不会产生好的结果。不懂得利用时间的员工就是最无能的员工,浪费时间就等于浪费企业的财富。要想成为一名优秀的员工,就必须养成严格遵守时间的习惯,必须按时完成任务,改变对时间的漠视态度。员工不应被动地被时间牵着鼻子走,而应主动地把握时间、规划时间、管理时间,让有限的时间发挥更大的效用。

不会有效利用时间的员工是最令人讨厌的。一家全球500强之一公司的老总就曾说过:“我不喜欢看见报纸、杂志和闲书在办公时间出现在员工的办公桌上。我认为这样做表明他并不把公司的事情当回事,他只是在混日子。如果你暂时没事可做,为什么不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同事呢?”

会不会利用时间,不是单纯地看某个人在工作时间内是不是忙个不停。很多从早到晚忙个不停的人的工作绩效并不突出,有些还相当低。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每天都在“瞎忙”。有效地利用时间绝对不是“瞎忙”,而是高效率地利用时间,使每一分、每一秒都产生最大的效益。

企业最欢迎这样的员工:他们永远准时,从不忘记要办的事情;总是能够按事先计划的步骤,如期甚至提前完成工作;事事都办得很完美,总是轻松无比。他们并没有超出常人的能力,他们只是懂得时间管理的技巧与方法。

美国某大公司的董事长赖福林就是一个有效利用时间的能手。他每天清晨6点之前准时来到办公室,先是默读15分钟经营管理类的书籍,然后便全神贯注地思考本年度内必须完成的重要工作,以及所需采取的措施和必要的制度。接着开始考虑一天的工作,这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他把本日要做的事情一一列在黑板上。之后就在去餐厅与秘书一起喝咖啡时,把这些考虑好的事情——小至职工的孩子入托,大到公司的大政方针和计划——所有他认为重要的事情都一起商量一番,然后做出决定,由秘书具体操办。赖福林的时间管理法,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工作效率,推动了企业整体绩效的提高。

能不能管理时间,关键在于会不会制定完善的、合理的工作计划。简单地说,工作计划就是为自己制定一个工作时间表:某年某月某日要做什么事;哪些事先做,哪些事后做,哪段时间内以哪些事为重点;安排哪些时间做什么事等等。真正会利用时间的员工,不是把大量时间花于忙乱的工作中,而是用在拟订计划中。能干的员工,用很多时间去周密地考虑工作计划——确定完成工作目标的手段和方法,预定出完成目标的进程及步骤。不但在年初这样做,在动手做每件事时也要思考一番。大的目标有大的计划,中等程度的工作有中等程度的计划,小的工作则有小的计划。总之,大事小事,都要事先周密考虑。一旦考虑出完整的计划,执行起来就很顺利。表面看来,做计划和考虑问题的时间占用得多了,但实际上,从总耗用时间量来计算,却节省了许多宝贵的时间,充分利用了每个单位的时间。

著名的80/20定律告诉我们:应该用80%的时间做能带来最高回报的事情,而用20%的时间做其他事情。把这个定律融入到工作当中,对最具价值的工作投入充分的时间,就可使自己避免陷入“瞎忙”的陷阱。“分清轻重缓急,设计优先顺序”,这是管理时间的精髓。

有计划地利用时间,并不是要求员工额外地增加工作时间。有计划地利用工作时间,关键是合理地安排最主要的工作和处理最关键的问题。这些工作和问题,只要安排得适时和得当,就会像机器的主轴带动整个机器运转那样,促使其他的事情按时完成。

美国的管理学家唐纳德·C·伯纳姆在他的名著《提高生产效率》中,提出了提高效率的三原则,即当你处理任何工作时必须自问:能不能取消它?能不能与别的工作合并?能不能用简便的东西代替它?这三个原则对我们管理时间来说,应该是可以借鉴的。

要想有效管理自己的时间,可以按照下面几点去做:

(1)分清主次,有计划地做事。对一天的工作,要先进行整理,看看哪些是既重要又紧急的,哪些是重要而不紧急的,哪些是不重要而紧急的,哪些是既不重要也不紧急的,分清事情的主次,该先做哪件事,后做哪件事,做到有的放矢,从容不迫。

(2)正确处理突如其来的杂事。对待突然插过来的无关紧要的电话、突然出现在桌上的文件等杂事小事,要敢于说“NO”,或者将其暂时放到一边,别打乱了自己的工作思路和计划。

(3)用合并同类项的方法做事。在同一时间段里,把几件事情的发生地点都圈在同一区域内,尽可能搭顺风车,也可以利用别人提供的机会,如搭客户A的车去见客户B,少走弯路,减少无谓的时间消耗。

(4)专事专办。在做一些重要而棘手的事情时,专门设立一个时间段,在这个时间段内,要避免打扰,更不能改变初衷去做别的事。

(5)事情总要一件一件地做。先集中精力做好一件事,然后再去做下一件事,这样才能保持头脑清醒。

(6)充分利用时间,使每一分钟都有所收益。还要学会与浪费时间的人划清界限,有些人总是整天无所事事,参与他们的无聊对谈,就休想成为一名有效利用时间的高手。如果有人找来,希望和你聊上一阵,可以直截了当地拒绝他,让他明白现在不是闲聊的时间。

美国一家著名的管理顾问机构经过调查发现,企业员工之所以感觉到时间紧张,主要就是浪费太多时间在下列三方面:打电话;开会;处理信件。很多时候,这些事情并不能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对目标的完成也没有多大的助益。因此,我们必须尽可能地减少在这些事情上投入的时间,把时间用到解决更重要的问题上去。

在处理电话时应简短扼要,不要在电话中扯上与主题无关的事情,养成能在3分钟内把问题解决并挂掉电话的习惯。

在参加会议前要有充分的准备,发言必须简短,内容必须充实,会议必须做出“结论”,不能无果而终。参与会议的每一位成员,必须一方面缩减会议发言的时间,一方面要有实际的工作汇报,不能使会议流于形式。

在回复信件时也应尽可能简短扼要,不要拖泥带水。关于简短扼要,丘吉尔给出了一个标准:“不能在一张纸的范围内把想表达的意思完全表达出来的,就不能算精简扼要。”这个标准,可以作为处理信件时的参考。

此外,善于管理时间的员工总是能够给自己留下处理意外事件的时间。尽管火车、飞机、公共汽车、轮船等都依时间表运行,但依然会有意外发生。同样的,意外也可能发生在自己身上,所以,为意外事件留时间是很明智的。

聪明的员工有三个预防意外事件发生的方法:第一,每件计划都留有多余的预备时间;第二,努力使自己在不留余地,又饱受干扰的情况下,完成预计的工作;第三,另准备一套应变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