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专业精神:一切员工必备的信念
15177200000045

第45章 掌控自己的时间

管理学大师海德·塞弗说:“不能掌控时间的人,到头来将一无所获。”一个连自己的时间都无法有效掌控的员工,其工作必然是无效的。

作为印度尼西亚雅加达电力公司的总经理,卓列克管理着手下5千多名雇员。卓列克常常认为:即使与资本和劳动力这种两大公认的资源相比,时间依然是不能替换的。

卓列克回忆自己从事企业管理的多年经历,总结出了经验:人们学会了管理一切资源,只有时间除外。这无疑是影响了人们提高工作效率的首要障碍。其次是人们常常倾向于做那些自己喜欢的事,而不是自己应该做的事。再者就是一些漫天而来、毫无价值的文件,这些文件正在吞没每个人的时间和效率。因此,人们迫切地需要一种切实可行的办法去拣选文件,并坚持简化文件处理。

卓列克和大多数成功经理人的经验告诉人们:提高工作的效率既要有效地利用资本和劳动力,又要重视并且有效地利用好自己的时间。

然而,在日常工作中,我们总是抱怨时间不够用,就像穷人抱怨钱不够花一样。每日忙得脚不沾地任时间宰割,不能发挥时间效率,会让你成为时间上的穷人。金钱失去尚可再得,而时间丢失却是千金不换的。

我们不妨在时间掌控的方式里加入一些经济观念,你会发现管理时间与理财是一样,仅仅将所有工作罗列出来,再一一完成是远远不够的。

稍加分析我们就不难发现,在时间的掌控上也有“二八定律”:80%的收获来自20%的时间,80%的时间创造了20%的成果。管理学家的忠告是:“将时间用在那些让你真正感觉快乐、成功和满足的事情上,而不要让枯燥、低效的例行公事占据你时间的绝大部分。”

如果你想要获得更大的成绩,你就需要抛开那些低价值的活动,将你的时间花在高价值的活动上。低价值的活动包括:别人希望你做的事,千篇一律、例行公事的事,所花费的时间远远超出你的预计但还是没有完成的事,枯燥乏味的事,还有你并不擅长的事。而高价值的活动则包括:关于你人生重大目标的事,你一直想做的事情,千载难逢、稍纵即逝的事。

上天给我们最公平的东西是时间。相同的时间资本,如果两个人有差不多的起点和资质,一个人工作时间比另一个人长,绩效却没有另一个人高,那么就有可能是在时间运用上出了问题。我们不该忘记,在许多因素不可控制的条件下,只有时间是自己可以真正牢牢掌握的。

时间未必是金钱,但时间组成了生命。确切地说,我们要掌控的其实不是时间,而是我们的生命,我们必须要将时间的掌控提升到掌控生命的高度。

判定时间的掌控是否有效的关键是,你是否将自己每分每秒的生命都用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上。如果你现在所做的并非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那么其他的所有努力都属白费,因为如果走错了路,就算拼命跑又有什么用?

有的人觉得自己沟通能力差,于是就参加沟通技巧训练的课程;有的人觉得自己自信不够,就去参加一些自我激励的课程;有的人认为自己领导力需要提升,就去学习如何提升领导力……诚然,学习的心态是值得赞许的,可是,如果你走错了路,所有这些努力都只能让你错上加错。

世界上到处充斥着失败者,他们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他们在极其盲目的状态下选择一份职业、一个公司、一个老板,干着和自己的性格、兴趣和天赋完全不相适应的工作。自然无法在事业上取得成就,更不会从中获取快乐,结果就是一次次地跳槽、一次次地被解雇。也有很多人为了经济上的稳定,而宁愿做着自己不喜欢的事情。通过调查,我们发现,那些事业有成、生活快乐的人,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他们都在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

研究发现,有90%的人不清楚自己一生的目标是什么,他们不知道自己忙来忙去究竟要到哪里去,如同水面上的浮萍一样,糊里糊涂地过了一生。

显而易见,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人生目标,就会采取什么样的行动;有什么样的行动,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就会有什么样的命运。也就是说,是我们的目标造就了我们的人生。

除了目标明确,把低价值活动和高价值活动分开,在保证必须完成工作的同时,把时间资本投入到高价值活动中之外,专家还建议,对时间的掌控与理财一样,做到开源节流。

“开源”就是“挤时间”。尽量利用零碎时间。比如利用等车、坐车的时间读报纸,睡觉前的空闲看书,散步时与友人讨论一些问题。许多成功的企业家往往是善于开发时间资源的能手。

“节流”就是“省时间”,列出一张时间“收支表”,把每天的日程记录下来,全面评估时间的使用情况,删除那些不必要做的事情。然后,再把时间进行计划管理,分成以小时为单位的时间块进行合理安排,切实达成每日的目标。

许多员工不喜欢做计划,他们的口头禅是“人算不如天算,计划赶不上变化”。但研究表明,做计划仍比不做计划要好。把时间管理养成为一种习惯,加快速度,提高效率观念,自然会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因此,掌控自己的时间,远远胜于掌控金钱。任何一个想干一番事业的员工,都必须明了时间的重要性,学会掌控时间,利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