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杏林拾翠
15182400000016

第16章 “仙丹”与化学之光

古代的炼丹家,皆以超脱尘世的道士身份,“入名山,绝人事”,要吉选地,戛戛造丹。

请看晋代名医家葛洪炼丹之地:“岭左潮吞旭日,岭右夜纳地蟾,岭下累茅,可以潜居,岭头设石,可以静坐,有泉可汲,有鼎可安。”许多炼丹家在这样名山之中,无人之地,安炉设鼎。在修炼之前,他们还必“先斋戒百日,沐浴五香,致加清洁,勿近秽污”,然后“安铅置汞,加以丹砂,尽心修炼。到了七七四十九日,如是者九辗,大丹乃成。”他们苦心孤诣,戛戛独造的“大丹”,又称为“神丹”、“仙丹”。

炼丹究竟为了什么?《史记·孝武本纪》记载,当时较有影响的方士李少君向汉武帝阐述炼丹的目的说:“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黄帝是也。”这表明炼丹术一开始,就企图将丹砂化成黄金,延年益寿,长生不死,变为神仙。汉代道家魏伯阳云:“金性不败朽,故为万物宝。术士服食之,寿命得长久。”长期隐居广东罗浮山炼丹的葛洪说:“神丹既成,不但长生,又可作黄金。”这就更清楚表明:炼丹是妄图达到既使人“长生不死”,又有“点铁成金”的目的。

“仙丹”果真是“万应灵丹”吗?且看“仙丹”里包含的是些什么药吧!

有人对炼丹文献作了一番统计,认为单从金石药来算,总共有六十多种。主要原料为丹砂、雄黄、雌黄、硫磺、曾青、胆矾、白矾、矾石、硝石、云母、磁、铁、咸盐、卤盐及锡等。炼丹方法主要有两种:火法和水法。最早的火法是将丹砂(色硫化汞)加热分解出水银(汞)和硫磺,不断加热,又变成硫化汞。《抱朴子·金丹篇》曰:“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

如此炼出来的“丹”,经过一二千年的历史证明,未曾炼出一粒服后能长生不死的“仙丹”,也未曾以一丸“仙丹”能点铁成金。反而是“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为此中毒致死者不计其。唐太宗、宪宗、武宗、宣宗,以至大臣杜伏威、李道古、李抱真等,都是服丹致病或暴死的。诗人白居易在诗中还列举了许多中毒者的名人,如“退之(韩愈)服硫磺,一病讫不痊;微之(元稹)炼秋石,未老身溘然;杜之(杜牧)得丹诀,终日断腥膻;崔君夸药少,终冬不衣绵。或疾或暴夭,悉不过中年。”他进而嘲笑道:“予不服食,老病反迟延。”李时珍也叹息道:“《本经》言其久服神仙,甄权言其还丹元母。《抱朴子》以为长生之药。六朝以下贪生者服食,致成废笃而丧厥躯,不知若干人矣!”

事物总是一分为二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坏的东西可以引出好的累果。伴随着炼丹而出现积极的一方面,就是炼制适用于治病的矿物药和原始化学的出现。如水银、雄黄、砒石等这类“丹药”和至今还应用的“升丹”、“白降丹”等外用药。同时通过炼丹的实践,使人们对某些物质,如汞、硫、金、银、铅等元素的变化规律获得较多的认识,促进化学实验的萌芽和发展。因此,“在这一时期末,化学的炼金术的原始形式出现了。”这是炼丹家和方士们炼丹时万万没有想到的。这也是他们的思想和行为发生矛盾所导致的另一积极的累果。恩格斯说:“错误的思想一旦贯彻到底,必然就要走到和它的出发点恰恰相反的地方去”。炼丹家与方士们给“仙丹”披上一层层神秘的面纱,最后还是由后人把这些障碍眼目的面纱撕毁了,还其“仙丹”的本来面目。

时至今日,人们再不会去追求那种“仙丹妙药”了。但炼丹家和方士们开辟的化学之路,人们还时常记起。伊博恩氏说:“炼丹术即现在化学的先驱,无疑是起源于中国。”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也说:“整个化学最重要的根源之一(即使不是唯一最重要的根源),是地地道道从中国传出去的。”从这点看来,“仙丹”虽不灵验了,但丹鼎燃起的熊熊烈火,却变成人类最早的、光焰万丈的化学之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