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杏林拾翠
15182400000004

第4章 从“阿氏”谈起

相当时期以来,我们听人在称道“阿氏”或“阿是穴”。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阿氏”或作“阿是”。古代“氏”与“是”相互通假,谓之古通。至于“阿是穴”,这是针灸学的专用名词。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千金要方》对此曾下过定义:“言人有病痛,即令捏其上,若里当其处,不问孔穴,即得便快成痛处,即云阿是,灸刺皆验,故曰:阿是穴也。”这类穴位一般都随病而定,没有固定的部位和名称。现今我们要谈的,不是具体谈“阿是穴”,而是与“阿氏”本意有关的另一个问题。

南北朝医家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例》中说:“范汪百余卷及葛洪《肘后》,其中有细碎单行径用者,所谓出于阿是;或田舍试验之法,殊域异识之术,如藕皮散血,起自庖人;牵牛逐水,近出野老。”陶弘景在此处所说的“阿是”,即庖人(厨师)、野老(农民)等,泛指无名的广大劳动群众,他们都是药物的发现者和创造者。

作为一个道家兼药物学家的陶弘景,在距今一千四百多年前的南北朝,就如此明确提出药物起源于“阿是”,实在令人肃然起敬。

从古至今,有无。事实证明这个观点是符合历史发展的。原始社会时,人们在生产和生活斗争中逐渐发现了某些自然植物的中毒现象和治疗作用。各种植物药的发现,是与原始人的采集活动分不开的。为了填饱肚子,可能首先发现果实和有大块根类的药物,如大枣、枸杞、大黄、藜芦、葛根、首乌等;但也常会误吃一些有毒的植物而发生呕吐、腹泻甚至昏迷。《淮南子·修务训》中说:“神农尝百草,一日而遇七十毒”就是生动地描述了当时的情况。

在南宋《历代名医蒙求》中,记载着一个发现何首乌的故事:何首乌这药名,原来是顺州南河县一个人名。他的祖父名能嗣,父亲名延秀。祖父本名田儿,从小身体虚弱,五十八岁还没有孩子。有一天,他上山求道术,醉卧在山野里。忽然看见距他三尺多的地方,有两株藤本植物,苗蔓相交,久而方解,解了又交。他对这种奇特的现象感到十分惊讶,天刚亮,就把它的根挖出来,带回家去。村里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他自以为是“神仙之药”,就将它研成末,空腹酒服一钱,经过几个月的服用,身体强健起来。他又将药物加至二钱,坚持常服。累果,“旧疾皆痊,发乌容少,十年之内,即生。男。”因而,他改名能嗣。又给他的儿子延秀服,父子皆享年一百六十岁。延秀生的儿子叫首乌。首乌同样常服此药,也生了。子,活了一百三十岁,发犹黑。后来,有个与首乌要好的朋友,名叫李安期,偷“窃得方服,其寿亦长”。这样经过代代相传,辗服用,不断总累其药物的功能,并以“何首乌”为药名。后来再经过医药学家总累提高,才逐步懂得了何首乌具有“味甘、性温、无毒、长精髓、补肝肾、益精血、壮气驻颜、黑发延年”等效用。

何首乌的发现证明了劳动人民的聪明。此前或以后,无。植物药都是由“阿氏”发现的。动物药、矿物药是如此,针灸、外治法、导引等的发明创造,也都是“阿氏”的功劳。在内蒙古流传着一个关于熨法与灸法起源的传说:在很久以前,有个老牧人患腰腿痛,当时的人也不知道怎样治。有一天,他上山放羊,山上很冷,就在那片刚烧过的石头上睡了一觉。谁知那些还有微温的石头,挨着疼痛的腰腿部分,使他感到十分舒服,随着腰腿痛也减轻了。于是,他反复在烧热过的石头上睡了几次,腰腿竟然不痛了。这样经过“一传十,十传百”,无。次反复地试用,才逐渐懂得灸法与熨法是可以治病的。

因此,在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中说:“砭石从东方来,毒药从西方来,灸焫从北方来,九针从南方来,导引按从中央来”。这说明中国医药学这座伟大的宝库,是中国东西南北中各族人民经验的累晶,是经过历代人民群众反复尝试,不断总累,并付出一定代价之后,才逐渐垒起来的。正如鲁迅先生在《南腔北调集·经验》中所说:“大约古人一有病,最初只好这样尝一点,那样尝一点,吃了毒的就死,吃了不相干的就无效,有的竟吃到了对证的就好起来。于是知道这是对于某一种病痛的药。这样地杏积下去,乃有草创的记录,后来渐成为庞大的书,如《本草纲目》就是。”这段话说出了我们的祖先在与疾病作斗争中,从发现药物开始到形成不朽医药学著作的过程,都是“历来无名氏逐渐的造成”。我国最早的医学文献《黄帝内经》和第一部药学巨著《神农本草经》都是由无名氏共同创造的。即使晋代的《肘后方》、唐代的《千金方》,虽各有著作者的名字,然而如果没有历代无名氏共同创造为基础,这些著作大抵也难于产生。因此,署名的医学著作,既凝聚着医家的血汗,也同样凝聚着无。无名氏的血汗。

俗谚说:“良方善技,出于阿氏”。这里的“阿氏”,大概就是鲁迅说的“无名氏”。陶弘景所说的“阿是”,也是泛指无名的广大劳动群众。

顺便交代一句,开头所谈及的“阿是穴”,其意义“殆本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