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融资融券基础入门与操盘技巧
15188100000014

第14章 融券的操作技巧

融券卖出的风险套利操作策略

融券卖出是信用交易制度中最重要的一项法宝。只是很多投资人不能了解其精髓,不懂得善加运用,反而失去了投资理财追求获利的机会。事实上,融券卖出除了提供投资人在股市下跌时也可以有获利机会外,稳健型的投资人则可运用融券卖出操作,锁定未来预计将持有的股票风险,保障既有的获利,这种做法可称为无风险套利操作策略。以下简述几种可以运用融券卖出、锁定未来风险的操作时机。

(1)

参与询价圈购以锁定未来现金增资配股的风险。参加询价圈购,如果担心在未来配发股票时价格会下跌,可先行融券卖出未来将配发的同等数量股票,锁定价差,等到配股时再以现券偿还。不论是多头行情或是空头行情,只要目前市价高出认购价一成以上,亦即足以弥补卖出手续费,以及参与询价圈购缴交的认购款和融券卖出缴交的保证金的利息成本。此时,先行融券卖出、锁定差价,便是合理的操作策略。

(2)

参加无偿配股的股票除权。如果担心未来股票配发时价格会下跌,可先行融券卖出,等到股票配发时再以现券偿还,参加除权以锁定未来现金增资配股的风险。

(3)

参加现金增资的股票。如果担心未来股票配发时价格会下跌,可于股票市价高出认购价一定金额以上,先行融券卖出与有偿配股相同数量的股票,等配发时再以现券偿还。

(4)购买换股权利证书以锁定未来换发股票的风险。如果换股权利证书的市价远低于普通股股价,投资人现在买进成本较低的换股权利证书,并同时融券卖出现股,等到未来行使换股权利,换回同种股票,再以现券偿还方式归还借券。如此可锁定换股权利证书与现股之间的差价。

(5)购买可转换公司债以锁定未来换发股票的风险。买进可转换公司债,如果依可转换公司的履约价换成普通股后,可换得的普通股股数乘以当时的市场价格大于买进可转换公司债的成本,就有套利空间。此时,投资人可事先融券卖出股票,并买进该公司的可转换公司债,等到行使认购权拿到股票时,再以现券偿还方式归还借券,锁定之间的差价。

第一笔融券卖出交易

投资者在理解了上述知识后,即可以尝试融券交易。那么第一笔融券卖出交易如何进行呢?以下通过一个案例进行说明(为简化起见,不考虑佣金和其他交易费用)。

投资者小王信用账户中有现金50万元作为保证金,经分析判断后,选定证券A进行融券卖出,融券保证金比例为50%。小王可融券卖出的最大金额为100万元(50万元÷50%=100万元)。证券A的最近成交价为10元/股,小王以此价格发出融券交易委托,可融券卖出的最大数量为10万股(100万元÷10元/股=10万股)。

上述委托成交后,小王信用账户内保证金已全部占用,不能再进行新的融资或融券交易。当日结算时证券公司垫付10万股证券A以完成交收,所得资金100万元划入小王信用资金账户,该笔资金被冻结,除买券还券外不得他用。

至此小王与证券公司建立了债权债务关系,其融券负债将以数量记载,负债金额以每日收盘价逐日计算。若该证券当日的收盘价为10元/股,维持担保比例为150%(资产150万元÷负债100万元=150%)。

如果第二天证券A价格上涨,收盘价11元/股,资产仍为150万元,负债则为110万元(10万股×11元/股=110万元),维持担保比例约为136%,已接近追加担保物的维持担保比例130%。

如果第三天证券A价格继续上涨,收盘价到12元/股,资产仍为150万元,负债则为120万元(10万股×12元/股=120万元),维持担保比例约为125%,低于130%,此时小王应该采取增加保证金、融券债务偿还等方式来提高维持担保比例,否则证券公司为了控制风险,可以根据合同进行强制平仓,了结全部或部分债权债务关系。

如果第四天证券A开盘价11.5元/股,小王在开盘后以此价格使用买券还券方式了结债务,申报“买券还券”证券A数量10万股。买入证券时,先使用融券冻结资金100万元,再使用自有资金15万元。了结融券债务后,小王的信用账户内资产为现金35万元,亏损30%。

以上案例提醒投资者,在融券卖出时应注意:

(1)融券卖出负债以市值计算,将随卖出证券价格而波动。

(2)融券交易具有杠杆交易特性,证券价格的合理波动即可能引致较大风险。

融券余额的计算

融券余额指投资者每日融券卖出与买进和还券间的差额。融券余额增加,表示看空者增多,市场趋向卖方;反之,则趋向买方。

融券余额的计算方式相当简单,分别以下列公式表示:

整体市场融券余额(金额)=今日融券卖出金额-今日融券买进金额今日现券偿还+前一日融券余额金额整体市场融券余额(张数)=今日融券卖出张数-今日融券买进张数今日现券偿还+前一日融券余额张数个别股票融券余额(张数)=今日个股融券卖出张数-今日个股融券买进张数-今日个股现券偿还+前一日个股融券余额张数假设某只股票截至2010年4月9日的融券余额为1000万元,4月12日当天,该股融券卖出金额为20万元,融券买进金额200万元,现券返还金额为150万元,则该股截止到2010年4月12日的融券余额为:20万元-200万元-150万元+1000万元=670万元。融券余额在减少,市场趋向买方。

通过融券余额分析股价走势

市场上融券余额愈高,通常代表投资人看坏后市的比例较高,投资人争相借股票卖出,期望股价持续下挫,借此获利。而在股价大跌的中期或是到了末跌段,成交量通常也会萎缩,市场人气涣散。此时,融券余额往往会大幅增加,进一步加深市场的悲观气氛。

市场融券余额愈低,代表看好市场前景的投资人较多,投资人认为股价将会继续上扬,因而争相回补股票。而在多头市场的主升段中,通常是量价齐扬、涨势惊人。此时,投资人会积极地抢进股票,融券余额则会持续降低,至多头市场的最后阶段,投资人失去理性地疯狂抢进、回补,此时,股价就可能会突然失控而急速回跌。

通过资券变化分析股价涨跌

股价的变动趋势与其所处的位置和融资、融券余额的变化有相互影响的关系,因此,运用融资、融券余额的变动资料分析股价未来走势时,也需要参照股价的变化,才不会顾此失彼。基本上,股价变化和资券增减的关系,可以概述如下:

1. 在股价上涨时

(1)

出现资增券增的现象,代表涨势正在持续中尤其当人气增强,股价有利多方,并且筹码已经过良性换手,股价比较容易继续往上推升。

(2)

出现资增券减的现象,代表大多数人看好后市发展。此时,多方积极准备向上攻,买盘持续进场,使得融资余额一路增加,而空头因为利润不断减少,信心动摇,逐渐退出市场,导致融券余额大减。不过亦须注意,当市场投资人全面看好后市时,市场可能已位居高档,很可能会反转直下。

(3)

出现资减券增的现象,意味着盘势在惊涛骇浪中稳步趋坚,多空交战,轧空力道渐增强,有利后市发展。融资余额减少,显示套牢者逢涨升即调节持股,认赔退场,多方出现换手的迹象,并且有人高喊将上演轧空行情,企图制服空方气焰。而空方勇于放空急涨股或涨幅过大的股票,呈现多空交战局面,但多方仍然略胜一筹。

(4)

出现资减券减的现象,代表股价处于反弹行情。一方面,投资人对未来前景依然存有疑虑,因此,在反弹过程中不断顺势调节,使得融资余额持续减少;另一方面,融券放空者也是心有顾忌,不敢一味看空,只要股价略为小跌就回补融券,导致融券余额呈现减少现象。

2. 当股价下跌时

(1)

出现资减券减的现象,代表股价将持续下跌。主要是因为追高者杀出手中持股,尤其当股价跌破上升趋势线,停损卖压出笼,使得融资余额减少;另一方面,在股价下跌一大段之后,多数投资人都会期盼出现反弹行情,不敢贸然融券放空,而且先前融券放空的余额也会陆续回补,于是,出现融券余额减少的反常变化。在实务上,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同步减少,很容易产生人气涣散、量能退潮的现象,股市仍将继续空头走势。

(2)

出现资减券增的现象,代表散户不看好后市,勇于加入放空,行情即将到达底部区。此时,空头赶尽杀绝,大盘进入末跌段,跌势加速,大盘将持续探底,多头人气溃散,市场交投冷清,成交量萎缩。等到散户退场,浮额彻底清洗之后,将会出现新一波的多头行情。

(3)

出现资增券减的现象,代表市场仍处于跌势中,但投资人期望出现反弹行情,纷纷进场抢短,市场浮额增加。因此,只要再次出现利空消息,又会引来另一波杀盘。

(4)

出现资增券增的现象,此时市场浮额松动,后市不明,投资人最好采取观望态度。一方面,这种状况通常在股价大跌后出现,部分投资人预期将出现反弹而进场买进,导致融资余额增加:另一方面,由于利空消息仍持续浮现,使得部分投资人继续加码放空,造成融券余额增加;最后往往会因市场筹码松动,加上多头持股信心薄弱,使得股价继续下跌。

此外,当股价处于盘整阶段,融资余额与融券余额的增减幅度通常不会太大。不过,融资、融券余额的增减变化和股价的变动关系并非一成不变,仍须参照实际的市场状况及相关因素的变化而定。

授信机构融券差额不足时的处理措施

授信机构提供融券的券源,主要是来自融资户融资买进时委托授信机构保管的股票,其他极少数来自融券户以股票抵缴保证金,或融资户被迫缴时所抵缴的股票。一般而言,此部分券源尚足以满足投资人的融券需求,但有下列两种情形时,便会发生融券差额不足的现象。

(1)

融券户大量卖出,导致融券余额快速增加,甚至超过融资余额担保股票的数量。

(2)

融券余额并无太大变化,但融资户大量卖出股票偿还融资金,或大量以现金偿还融资金取回股票,使融资担保股票数量急剧减少,以致发生融资余额低于融券余额,造成融券差额不足现象。

如果发生上述两种情形时,授信机构可透过标借、议借、标购三种方式取得股票,来完成证券交易所或柜台买卖中心的股票交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