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创新,很多人都会退缩,对自己的创新能力表示怀疑。他们总认为创新不是普通人所能做到的,而是那些聪明机智人的所为。其实不然,一个人的创新能力,是受很多因素影响的。我们每个人都潜藏着无限的创新能力,这是人类的“专利”,关键在于你是否用心去挖掘。
一直以来,人们都有着一种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创新是神秘的天启智慧,只有天才才能创新,我们是凡人,不能创新。”很多中学生提到创新,对其也是人云亦云,“创新是天才人物的专利,与我们无关”、“创新是知识丰富的人才拥有的能力,我们知识欠缺,没有创新的能力”、“一个有创新能力的人,主要是基因遗传的原因”……这是错误的观点。
创新并非天才人物的专利
陶行知先生曾说:“人人是创造之人,天天是创造之时,处处是创新之地。”可见创造性思维能力是人人普遍具有的素质,而不是神秘莫测、高不可攀,仅属少数天才人物的“专利”。当然,学生创新思维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的事,而是在实践和需要中慢慢形成的。
在人类的几千年前,根本没有什么天才和凡人之区分,人类所谓的创新只是当时的需要而想来的。远古时期,游牧与农业生产人类需要知方位、定季节,这样就出现了天文学;农业生产需要丈量土地、测量体积,天文学需要数字计算,这样出现了数学;农业的提水灌溉及建筑的需要,也推动了力学的产生。这一个个新知识的出现,是人们在劳动实践和需要中不断创造的结果。正如恩格斯所说:“社会一旦有技术上的需要,则这种需要就会比十所大学更能把科学推向前进。”由此可知,人们的创新不是由天才而定的。
数千年来,人类一直认为4分钟可以跑完1英里是不可能的。但是,有人却偏偏打破这个信念障碍,这个人就是罗杰·班纳斯特,他在脑海里经常模拟4分钟跑完1英里的状况,并命令自己必须做到,结果他果然做到了。奇怪的是,班纳斯特的记录打破了人们数千年的思想定势之后的两年中,竟有近400人达到这一水平。
这个例子说明了什么呢?说明人人都可以打破固有的思维定势,创造出自己的天空。在生活、学习中,不要总认为只有天才可以有新的想法。
有位名人这样说:“所谓创新,不是突然产生出来的革新行为,不是只依靠灵感才能获得,也并非只有爱迪生那样的发明家才能做到。”真正的创新,是从持续性的学习、生活积累出来的。每一个平常人经过努力都可以做到的。
所谓的天才,用大发明家爱迪生的话说,就是“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加上百分之一的灵感”,可见非智力因素是创新的重要心理潜能。由此看来,创新并不是天才所为,只要解放思想,人人都可以发明与创新。
创新并不完全取决于知识的多少
一堂创新课上,老师问同学们:“创新与知识的多少相关吗?”很多人举手表示赞同,只有少数人持反对态度。多数人赞同的原因是知识渊博的人,思维是多变灵活的,有着更多的想象空间;而知识贫乏的人,思维则是狭窄的,容易钻在“死角”里。这些并不是无道理,只是其中的一个因素而已。
这位老师看到这个结果后,只是微微一笑,说到:“几千年前,人类生活在无文化无文明的环境里,不也创造出一个又一个的人类结晶吗?中国的四大发明从何而来?中国的万里长城是如何建的?埃及的金字塔又是怎么经历多年的风蚀而倒塌?这一个个创造的结晶,难道说建造者都是知识渊博的专家吗?”同学们被老师的话,怔住了。
的确如此,同学们知识缺乏不去创新,这不是你们的理由。在科技发展与劳动实践中,学问少的人善于处处去发现身边规律,勇于革新一些陈旧的技术,这就是财富,这就是创新意识的开始。英国伦敦某公司,有一个清洁工每次用吹尘器做清洁时,总是搞得满头满脸的灰尘。回到家里,他的妻子看到,惊奇地问到:“你为什么不能用吹尘器倒过来把灰尘吸走呢?”一句话,打开了这个清洁工的思维,结果就发明了吸尘器。其实,生活中处处发现,就会有新的收获。
可见,能否创造并不全在知识的多少,而在人的思想想法、人的善于发现、人的经验。即使一个知识丰富的人,囿于思想定势和书本框框,让种种无形的“圈圈”钳制想象的翅膀,学问再多也不能有新的思路,来创新。
知识的多少并不能阻拦你思维无限的扩展。放牛娃出身的英国工人斯蒂芬逊发明了火车头;杂货铺跑堂的列文虎克发明了显微镜;鞋油工人贝尔德发明了电视机。这些伟大的发明家们不正是凭借平时的发现和经验,而突发其想,为人类创造出智慧的结晶。
青少年正处在思维活跃,想象丰富,思想最少保守的时候,因而最富有创造性。同学们不要因为现在自己知识的贫乏而与创新无关,大家要紧跟时代步伐,适应知识经济的创新需求,大胆解放思想,树立创新意识,努力把自己锻炼成具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人。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有人说:“科学之门就是地狱之门,创新要有一种勇于献身的精神,而我们太现实了,没有这种境界,我们不能创新。”这是种错误的观点。创新是一种精神同时也是一种习惯,是一种与行为习惯相对应的心智习惯或认知习惯。威廉·詹姆士说:“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因此,青少年学生要不断培养自我创新的心智习惯,形成于创新的个性与精神特色,前途将会新奇无限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