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生活在世上,其身份是与集体是分不开的。英国作家笛福的小说《鲁滨逊漂流记》的主人公的原形是一个水手,他被置于孤岛上七年之后,被一艘船救回。由于多年孤身一人,他形成了一种孤僻的性格。回国后,竟然因为不愿见人而闷死在自己挖的地洞中。中学生处在人生成才的关键时期,社会交往与融入集体是青少年生活中不可缺少一部分。青少年时期的社会交往以及由此习得的交往技能,对青少年的社会性和情感发展具有深远的影响。所以,融入集体,和同学与朋友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是青少年应该做到的。
每天的太阳都会从东方冉冉升起,每个清晨,每个人都会掀开自己生命中新的一页。也许会有人说:是啊,想想过去,失误太多,过错太多。那么,就让伟大诗人泰戈尔的诗句来唤醒我们的希望吧“我曾经错过太阳,但不哭泣,否则我将错过星星和月亮。”我国古人也说:“君子之过如日之食,过也,人皆见之,更也,人皆仰之。”中学生朋友也要明白,今天过去之后,就永远不会再回来了。所以,扬起你的笑脸,把影子抛在身后吧。
中学生基本上是十一至十八岁之间的青少年。在这个年龄段,有着其独特的心理状态,在各方面都还不成熟的情况下,难免会出现一些心理孤僻的问题。中学生的社会交往现状令人担忧,种种交友心态和独特价值,使他们自己有时也无法认同,困惑不已,甚至有的还出现了心理障碍,对社会、对学校、对家庭,对同伴、对自己都产生了消极的影响。但是,青少年时代又是一个活泼热情、充满朝气的时代,不要被一些所谓的事情让自己变成了一位“独行侠”。
认识自己,不做独行侠
人最难的不是认识别人而是认识自己。就像别人脸上的黑,你可以做到看的一目了然,自己脸上的污点却难以看到。哲人说“每个人都是最优秀的,要擦亮眼睛去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发现和重用自己。”
中学生朋友,你有过这样的感受吗?当听到与自己同龄人在电视节目中绘声绘色的辩论时,你是否责备过自己没有智慧的头脑呢?看到电影明星多姿的风采,又是否发觉自己长得太平庸……那么,你当务之急应该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快快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吧!难道你没有感觉到自己或活泼或文静或潇洒的可爱性格吗?难道你没有看到自己的青春光彩……
小超是一个性格孤僻的孩子,在学校里,他很少与同学们一起做游戏,一起玩耍。在校园里,经常看到的是他一个人的身影,独自一人去吃饭,独自一人去学习,独自一人坐着发呆。好像对任何事情都提不起精神,他不喜欢纪律,但也不会轻易违反纪律。
也许在我们身边也存在这样的“独行侠”,这个时候,认识自己就显得特别重要了。“认识自己”被公认为希腊哲人最高智慧的结晶。一个不断经由认识自己、批判自己而改造自己的人,智慧才是有可能趋成熟而迈向充满机遇的道路。认识自己,就好像多了一双睿智的眼睛,时时给自己添一点远见、一点清醒、一点对现实更为透彻的认知。认识自己,充实自己,进而改变自己,不做“独行侠”!
不做独行侠,我们还要做到尊重他人、平等待人、热心助人、诚实守信、主动随和等。纯真的友情是生命和心灵的滋养剂。当你融入集体,学会与人交流之后,你会发现,你的心灵因友情的滋养而充实快乐,你的生活因友情的折射而绚丽多彩。中学生朋友,敞开心扉,认识你自己,远离独行侠,珍惜金色年华吧!
善与合作,懂得珍惜
相信很多同学都读过毕淑敏老师的《提醒幸福》这篇美文,也许你会说:幸福还需要提醒吗?读过此文便不难醒悟,多少时候我们都是身在福中不知福,也就是说,我们并未珍惜那份幸福。仔细想想,我们不懂得珍惜的又何止幸福呢?面对美好的青春年华我们珍惜了吗?面对优越的生活学习环境我们珍惜了吗?面对多年所结下的师生之谊、同窗之情我们珍惜了吗?面对父母的辛勤劳动给我们带来的优裕条件我们珍惜了吗?
在生活中,一个合格的中学生必须是一个懂得珍惜、善于合作的人。
美国女科学家朱克曼教授曾作过这样一个统计:在诺贝尔奖设立时起,第一个25年里,合作研究奖人数仅占41%;第二个25里达到了65%;第三个25年里达到了79%。而到今天为止,已极少有人在孤军奋战了。有一个材料上面这样报道:美国的“阿波罗登月计划”耗资250亿美元,直接参与的科学家及工作人员达42万人之多。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社会中,合作必然将会成为人们生存的最基本形式。就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也把“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合作、学会求知”作为21世纪的教育支柱。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要想在未来的社会中占有一席之地,就要从现在学会与人合作,而不是做“独行侠”一样的“孤独求败”,如果这样的话,将来必定是不求自败。
学会合作意味着必须重视他人的力量。对于中学生来说,学会合作意味着要接受老师的批评、同学的指证,把自己融入集体中去,与他人建立和睦相处的友好关系。著名物理学家杨振宁博士和化学家李远哲博士在评价中国教育传统的利与弊时指出:“教育家100年来都有一个共识:如果让四五个人一起学,合作解决问题,成绩好的同学可以去帮助差的同学,他往往使自己变得更强,四五个人合作学习,比老师讲半天都好,而且可以从小培养团队意识,这是学校迫切需要研究的问题。”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丹尼尔·古尔曼提出的情商教育理论认为:人生成就20%归为智商,80%归为情商。情商主要包括自信心、意志力、合作精神和思维方法等。成功在于选择,在于认识自己。在生活中,中学生朋友一定不要做独行侠,要懂得与人合作、与人交流、与人沟通。在融入集体中锻炼自己、培养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新世纪的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