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创新:奇思异想话未来
15191000000053

第53章 发挥眼睛的作用——学会观察

观察,是一个人获取知识的必要途径,也是认识客观事物的基本环节,更是创新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之一。观察能力是指对事物有正确、深入和全面的认识,能很好地把握事物特点的能力。外界事物进入大脑的最重要关口就是观察。对于正处于成长期的中学生来说,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

观察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重要途径,是有计划、有目的、有意识地感知事物的过程。在生活中,中学生只要留心,就会有许多新发现。苹果落地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了,但牛顿却从中发现了万有引力的定律,开创了科学的新纪元;观察开水沸腾,让瓦特发明了蒸汽机……只要中学生们留心身边的日常事物,它就能使你从中获得知识,实现创新。

培养自己独特的观察方法

观察能力的培养,有赖于正确的观察方法和程序,中学生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观察,对培养中学生的观察力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培养自己观察的兴趣。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一花一世界,一叶一乾坤,只有用充满爱的眼光去观察,才会有观而有所得,正如日本松下幸之助所说的那样:“我们如果能虚心地接受并观察呈现在眼前的所有事物,必定可以掌握时机,获得灵感。”

其次,同学们观察周围的事物时,要有明确的目的。

瓦斯基说:“观察并不是漫不经心的扫描,而是一种受观念支配的寻找证据的活动。”目标明确,才能产生激情,并积极主动地去行动。郑板桥喜欢画竹,所以他在院子里栽种了很多竹子,以便每天观察,这使得他后来画出的竹子逼真至极。可以看出,他之所以能画出绝色的作品,这与他专注的观察是分不开的。

接着,去抓住事物的特点,然后用自己独特的思维去开发它,研究它。

每个事物都有自己的独特之处,也是属于每个事物的个性所在。只有抓住事物专一的特点,才能对它有一个深刻而全面的认识。也只有这样,才能客观地把事物真正地表达出来。同时要学会对比。观察事物既要了解此物与他物的共同之处和联系性,也要清楚此物与他物有所区别的特性。比较多个事物的共性和个性的差异性,进而更准确和全面地了解事物。如对比观察有利于掌握现象的特征,以及它与其他类似现象的区别。

最后,要用仔细认真的态度去对待它。

在观察事物时一定要专注,只有这样才能在观察中发现问题。为了保证观察结果的可靠性,观察的次数要多,否则就难以区分偶然发生和一贯现象,正如巴甫洛夫所说的“观察、观察、再观察”,他深刻地揭示了观察的严肃性和科学性。有时靠一次的观察结果,即使非常认真和细心,也未必能够达到对事物本质特征的全面认识和了解。因为有些事物的发展过程是长而复杂的,必须经过多次观察才能了解。如太阳,春夏秋冬四季的变化是不一样的,如果仅凭一次的观察印象就孤立地认为太阳就是这个样子的,则往往会出现错误。只有通过反复的操练,才能提高观察能力。

有位名人曾说过:“观察的第一个特征,就是要有一双好眼睛。”究竟怎样的眼睛才称得上是好眼睛呢?事实上这里的好眼睛并非单纯的是指人的眼睛,而是指对事特的观察要有一种辩证的眼光。只有辩证的眼光,才能对事物有一个全面而锐利的视角。要知道,片面而孤立的观点都有违辩证法。

由外到里的观察。观察时许多学生都只停留在表面,这是不正确的。观察是一种现象,应考虑得深入一些,要学会透过事物的表象而看到事物的本质。如动物间的殴斗残杀是优胜劣汰的必然现象,或许从表面上看不容易理解,但当你明白了整个大自然中的生物链时就很清楚了。

另外,看问题要全面。不要局限在某个问题的一个方面来看,应全面地纵观全局来进行思考,这是观察事物的关键环节。看问题的起点要高。有时候,在刚开始的阶段或许是不理想的,但中学生不能用固定的眼光去观察,而应放眼未来,用发展的眼光去看待,才不至于半途而废。

养成观察的好习惯

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比拥有知识本身更为重要。有了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就会随时留意身边的一切,随时随地有所发现。

注意角度的变换。同一个事物,角度不同,它所呈现出的特征就不同。正所谓“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观察事物,要有前后左面,远近里外都要认真仔细的精神,这样观察出的事物才能更真实、更生动。

如一位学生描写花朵,远远看上去像绿草丛中一点红,走近来看,如同一个可爱的孩子,再近看,花朵里面像一座房子。这样的观察很生动,给人以很深地层次感,也较为贴合现实。

要有自觉意识。要有意识地养成随时随地观察周围事物的良好习惯,随时做个有心人,这样才不至于错失某些精彩画面的出现,影响观察的效率。

善于思考。李四光曾说过:“观察是得到一切知识的一个首要的步骤。”在观察中,必须要经常的思考,只有这样,才能真正领悟到所观察到事物的内在本质,不会置观察于“过眼云烟”之地步。

观察后要写笔记。

观察笔记可以粗细概括也可具体描写,可抒情也可议论,篇幅可长也可短。但写笔记时应注意几点:随时写。当观察有所感悟时应及时记录下来,这样就不会出现过了一段时间就忘记的现象;坚持写。笔记想要达到厚积薄发的效果,须在坚持不懈的书写前提下,不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样做的结局最终还是一无所成。

美好未来,创新为帆!

俄国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在他实验室的墙上,写着醒目的六个大字:“观察,观察,观察!”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说过:“我既没有突出的理解力,也没有过人的机智,只是在观察那些稍纵即逝的事物并对其进行精细观察的能力上,我可在中人之上。”一个人的大脑所获得的信息,有80%~90%是通过眼睛和耳朵吸收进来的。因此,有人说:观察是一切活动的门户。中学生要想在创新中有所突破,就一定要充分的发挥自己眼睛的功能,用它去观察身边的一切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