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良言
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又怎能期望他人感动?
将自己的热忱与经验融入谈话中,是打动人的速简方法。也是必然条件。如果你对自己的话不感兴趣,又怎能期望他人感动?
戴尔·卡耐基认为,学习当众说话有两个法则:
一、说自己经验或研究的事
(1)谈说生命对自己的启示
诉说生命启示的演说者,绝不会吸引不到听众。大部分演说者,他们宁愿上天下地扯些一般性的概念及哲学理则。可悲的是,那里空气稀薄,凡夫俗子无法呼吸。我们渴望新闻,他们却给我们实论。我们不反对听社论,但是对很多有这项权利的人来说——报纸的编辑或发行者。因而重点在这里:谈说生命对你的启示,人们自然会成为你的忠实听众。
(2)在自己的背景中找题目
什么才是适切的题目?假使你曾与它共生活,经由经验和省思使它成为你的思想。你便可以确定这个题目适合你。
怎样去找寻题目呢?深入自己的记忆里,从自己的背景中,去搜寻生命里那些有意义并给你鲜明印象的事情。
数年前,戴尔·卡耐基根据能够吸引听众注意的题目做了一番调查,发现最为听众欣赏的题目,都与某些相当特定的个人背景有关:
(1)早年与成长的历程。如与家庭、童年回忆、学校生活有关的题目,一定会获得注意。因为,别人在成长的环境里如何面对并克服阻碍的经过,最能引起我们的兴趣。
(2)早年欲出人头地的奋斗。
(3)嗜好及娱乐。
(4)特殊的知识领域。
(5)不寻常的经历。
(6)信仰与信念。
唯有谈说自己熟悉的事情,才能热衷于自己的题材而快速,轻易地学会当众说话。以下便是第二项法则:
二、激起听众对自己的讲演产生共鸣
唯有讲演者使自己的讲演和听众发生关联之后,讲演的情况才真正形成。讲演要真正的完全成功,有一个因素要考虑:他必须使听者觉得,他所要说的对他们很重要;他不只是对自己的话题热烈,还会把这种热烈传给听者。
历史上著名的雄辩家,都具有这样的老王卖瓜术,或者是传播福音术。随你爱怎么听怎么叫,绝对错不了。高明的讲演者热切地希望听众感觉到他所感觉的,同意他的观点,去做他以为他们该做的事,分享他的快乐,分担他的忧苦。他以听众为中心,而不是以自我为中心,他明白自己讲演的成败不是由他来决定——它要由听众的脑袋和心灵去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