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27

第27章 武昌,辛亥革命“首义”之地

“武汉三镇”之一的武昌,坐落于长江南岸,与北岸的汉口、汉阳遥遥对望。平日里所说的武昌统指武汉市长江以南的市区部分,包括有武汉境内武昌区、洪山区和青山区部分。武昌区是湖北省重要的政治、文化和信息中心,中共湖北省委及人民政府机关均安置与此。地区拥有近百万的人口总数,区辖14个行政街道和198个社区居委会,覆盖面积达82.4平方公里。

要地鸟瞰

武昌的历史可追溯至1800年前的战国时期,拥有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经济方面,它是200多家国外驻华金融机构、商务企业和公司总部的群聚之地,渐渐发展成为了武汉市的江南核心区。武昌在我国近代抗战史上是辛亥革命的“首义”之地,从此中国走上了推翻封建统治、建立亚洲第一个共和国的道路。

风云变幻

1853年1月12日黎明时分,太平天国发动起义占领武昌,希望能以武昌为根据地,北上歼敌,夺得北京政权,推翻清政府的统治。武昌地处九省之间,交通便利,使得太平天国遭受多方清军炮火袭击,不再是可以长居久留之地,太平天国的命运就此逆转。

1911年10月10日夜晚,起义士兵在位于江城武昌的湖北新军工程第八营展开对大清帝国的讨伐之战,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历史命运,这就是著名的武昌辛亥首义,被誉为开启“共和之门”的第一炮响。

兵家必争

早在三国时期,吴国之主孙权便在江夏山东北兴建土石城,取名夏口城,这是武昌史上拥有的第一座城。该城依山傍水,视野开阔,周围地势险要,虽然仅有二、三里方圆的领地,但足以成为坚不可摧的军事堡垒。武昌城于明洪武四年完成了将夏侯周德兴指导下的第二次大规模的改建,开拓领地至二十余里,墙体改为陶砖,那时的武昌城就已具备现今雏形。1927年武昌城开始拆除,仅保留一小段具有纪念意义的城墙。无论是新文化运动、国内战争还是抗战时期,武昌都是当时的革命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