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03

第3章 锦州,辽沈战役的中心

我国辽宁省西南部拥有的数座千年古城当中,最为闻名的当属辽西最大的城市——锦州。这里不仅军队事业发达,同时还是商贸中心和科技之园,更是国内旅游胜地,和故成为辽西的中心城市。史册记载的在这里发生的—明清松锦大战和解放战争辽沈战役使得锦州在繁华的风采表面上平添了几分历史厚重感。

纵览锦州

锦州在尧舜禹时代便住着部落里勤劳的中华祖先,数来已有千年。那时她有另外一个美丽的名字——徒河。在夏商周时期属归冀、幽二州管辖;到了春秋战国时代归入燕国西郡地;秦汉时期又分别为辽西郡和辽东郡所辖。此后辽太祖耶律阿保机所处的辽国时代渐渐兴起,“以汉俘建锦州”,这是第一次出现锦州这个名字,继而延续至今。在这之后,锦州去处有元代时期的大宁路和广宁府路,明代的广宁中屯卫,直至清康熙元年,经过其他屯卫的合编成广宁府,后在康熙四年改设为锦州府。提及锦州,不得不立刻想起“老马识途”的故事和著名的“松锦大战”,可见其历史之久。闻名海外的辽沈战役战略决战,更使锦州成为了一座英雄城市。毛泽东主席一生3次提起“锦州那个地方出苹果”,这句话也让人津津乐道。锦州地灵人杰,古有耶律楚材、努尔哈赤,近现代有张学良将军、作家萧军、书法家大康、画家张仃,他们便是从这里走出了自己极具影响力的人生。不仅如此,锦州城内京剧、歌舞、杂技、评剧、木偶,各艺术门类将它点缀成了文化宝地,更有中华文化名酒“道光廿五”,辽西古生物化石,使其名传千里,项羽世界。

锦州战役

1948年10月14日10时,东野炮纵集中500门大炮开至向锦州城前,等待刘亚楼的功令,战争一触即发。11时30分,炮轰之后各突击队发起冲击,直到次日18时,终于成功攻克锦州城,全歼国民党守军十万余人,生俘东北“剿总”副总司令范汉杰和第6兵团司令卢浚泉,将侯镜如带领的部队逼回了锦西、葫芦岛。

锦州城破之日,蒋介石飞抵沈阳,下达死命令给郑洞国,要其率部立即突围南撤。

10月17日,曾泽生率所属3个师共2.6万人在“突围无望,固守待歼”之际发起长春起义,并于当晚与解放军秘密配合,成功接管了长春东半城第60军的防务。

10月19日,李鸿率其军部及所属3个师投降。踞守长春银行大楼的郑洞国派人与解放军接洽,与解放军达成一致协议,允许他再“抵抗”两天,并发布他受伤被俘的消息。10月21日4时,郑洞国率部宣布投降。长春终得解放,锦州从此获得新生。

重镇锦州

锦州地处辽宁省西南部的渤海经济圈,有着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是一座商贸与旅游业并重的潜力城市。锦州南临渤海,北依松岭山脉,“辽西走廊”东起于此地,于是它自然成为是连接中国东北和华北地区的桥梁纽带。如此重要的地理位置赋予了锦州独特的使命。解放锦州,是辽沈战役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