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49

第49章 灵武,塞上江南

灵武的历史记忆,可追溯回公元前191年的西汉王朝,当时这里属灵州县。2000多年来,历代王朝君王在这个地方兴建城墙,治理水域,伴随着人口的迁徙,灵武在滚滚历史长河中孕育一方土地山河。古灵州是当时西北地区重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在军事上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书写属于自己的历史传奇。

要地鸟瞰

灵武,即古灵州,位于宁夏引黄灌区和银川平原河东灌区的重叠地带,世人美名之“塞上江南”。灵武拥有悠远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这里还是三万多年前黄河文化的发祥地之一,留有闻名中外的水洞沟古文化遗址。

风云变幻

自夏朝以来,横跨西北边疆地域的灵武便是中原人民向往之地,三朝更迭,这里兴起发达的农业,迁客络绎不绝,地华天宝,人杰地灵。到了秦朝,蒙恬奉旨于此地建造城墙,开辟水渠,促进了当地农业发展,“贺兰山下果园成”的佳话因此而来。此后,有汉卫青、霍去病在此击退匈奴,建立功业,保家卫国;有李世民勒石酬百王,团结中原各部族……等等流传千古的历史典故。元明清以来,这里融合了中西文化,灵武里居住的回回民族与其余民族和谐共处,将灵武的经济文化推向了繁荣。明清年间,大槐树先民来到灵武,兴建土地,构造家园,给灵武带来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新中国成立后,灵武再获新生,自此步入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再度成为中华儿女心之所向的富饶之地。漫漫历史走过,灵州因黄河改道三迁其址,成就了今天的灵武。

兵家必争

灵武红山的兵争史从明英宗天顺年瓦剌毛里孩、阿罗书、孛罗忽三部入局河套开始,此后,这三个部落不断侵略陕西、宁夏两地,直至成化九年,王越在红盐池大败孛罗忽,将他们逼退出灵武。但后来一段时间里,被逼退的鞑靼部日渐强大,小王子部沿先人脚步再次踏入河套所在之地,并时常侵扰边塞,伺机南下侵略明朝内部,掳掠人畜和财物,给当地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严重破坏。作为明王朝在宁夏、陕西等地最北边的防御战线,灵州长城此时负有艰巨的责任,然而周边红山堡一带地处平原,无遮蔽之地,很容易受到骑兵突袭,于是自然而然成为首当其冲的危地。但是根据相关史料记载,当时鞑靼、瓦剌几次南下都未从红山堡发起进攻,而是在宁夏捋掠后直接退回北方,这或许与当时明王朝在红山堡特地建立的的强大防御相关。红山堡山体有一打通的藏兵洞,穿行于巍峨的红山大峡谷之间,与附近兴建起的长城、石墩等防御设施构成一道坚不可摧的屏障,还具备转守为攻的功能,对敌军实施突然袭击。这种古代便已研发的作战策略,不得不让人深感佩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