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54

第54章 巴拿马运河,通往美国“后院”的捷径

位于中美洲的巴拿马,横穿巴拿马地峡的巴拿马运河,因连接太平洋和大西洋而成为重要的航运要道,有世界七大工程奇迹之一和“世界桥梁”的美誉。

要地鸟瞰

位于北纬9°的巴拿马运河是北美大陆分水岭在该处剧降至其最低点之一。但是运河并不是一般人所想像的由东向西横过地峡,而是在大西洋一侧科隆(Colon)的入口向南通过加通水闸(Gatun Locks)进到加通湖的最宽处,后急转向东,沿一条大致向东南的航道到达太平洋一侧的巴拿马湾。由美国在1914年建成的巴拿马运河,一直由美国独自掌控,但在1979年运河的控制权转交给是由美国和巴拿马共和国共同组成的一个联合机构——巴拿马运河委员会,而到了1999年12月31日正午全部控制权已正式交给巴拿马。

风云变幻

其实,巴拿马与美国关于巴拿马运河的纷争早就开始了。一名巴拿马学生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在1964年1月9日勇敢地在运河区升起国旗,却被美国驻军枪杀。这激起了无数巴拿马人的爱国情怀,三万名巴拿马人进军运河区,坚决要求在运河区升起巴拿马国旗。而美军不改暴行,两天内便打死伤共400多人。愤怒的巴拿马人随即以袭击美国大使馆,焚烧美国新闻处,以此展开反击。到了1月10日,巴拿马政府已经断绝与美国的外交关系,还宣布废除运河条约。全国各地开始以罢工、罢市、罢课的方式抗议美国暴行。1月12日,十万人为英勇献身的爱国青年举行隆重葬礼,“打倒美帝国主义”的口号连绵不绝。而1965年巴拿马政府更规定1月9日为“全国哀悼日”。巴拿马人民的正义斗争得到了全世界亿万人民尤其是拉美和亚非各国人民的有力支持。

迫于压力的美国只能同意与巴拿马谈判签订一项新的运河条约。而在谈判中,美国试图在让巴拿马行使运河主权的前提下,让美国继续控制运河区。1967年6月,美巴商定了三项新条约,该条约虽明言废除1903年条约,但因未触动美国的根本利益而遭到巴拿马人民的强烈反对。巴拿马最终在1970年9月拒绝了1967年美巴条约草案。而托里霍斯执政后,曾多次公开要求收回运河区的管辖权,得到了全国人民的支持。

为了获得运河的控制权,美国甚至还对巴拿马进行军事威胁。美国在1988年4月2日借口美在巴公民的利益受到“日益严重的威胁”,竟调派26架武装直升机、1300名官兵和一批重要军用物资前往巴拿马。到了4月8日,美又向巴拿马增派800名海军陆战队员。4万多美军在4月14日于加勒比海举行大规模军事演习。次年的10月30日,南方司令部动用直升机、战斗机,在巴首都附近举行军事演习,企图以武力威胁巴拿马政府,迫使其让出运河的控制权。

兵家必争

如果说拉美是美国的后院,那么巴拿马就是捷径,拥有这么重要战略地位的巴拿马运河自然是兵家必争之地。美国先后在巴拿马运河建立了14座军事基地或要塞,并且成立了“加勒比海司令部”,常驻重兵,还来还扩大为“南方司令部”,负责美国本土以外西半球的三军行动,可见美国队此地的重视。有6.5万名美军官兵和数千名文职人员与冷战期间部署在运河区内,密度可谓全球第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