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57

第57章 君士坦丁堡,扼黑海门户之地

君士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旧名,原名其实是拜占庭,公元330年5月11日,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一世于定都此地,自此出现了“君士坦丁堡”这一名字。虽然君士坦丁把此地命名为新罗马,但此名称甚少人用。

要地鸟瞰

位于巴尔干半岛东端,临博斯普鲁斯海峡,扼黑海门户,当欧、亚交通要冲的君士坦丁堡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它其实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南端陡峭的岬角上,岬角从海峡的欧洲一面向对面的亚洲沿岸伸出,仿佛要挡住从黑海流入马尔马拉海的急流。这样一来,君士坦丁堡因北有博斯普鲁斯海湾,南有马尔马拉海,而成为一个重要的港口——金角湾。但是很多城市也拥有着良好的港口和重要的地理位置,那为何君士坦丁堡就尤为突出呢?原来,君士坦丁堡的南北两面都有一条狭长且能航行的海峡,所以它可以凭借两扇海上大门禁止从爱琴海或黑海来的敌船。正是这个原因,使得君士坦丁堡在拜占庭长达十个世纪的统治期内,尽管在大部分时间里是遭受围攻的要塞,却得以保存下来。

风云变幻

穆罕默德二世于1451年即位土耳其苏丹,1452年便攻陷了君士坦丁堡周边地区,此时的君士坦丁堡实际已成孤城。1453年,奥斯曼土耳其帝国灭亡拜占庭帝国的攻城战就是君士坦丁堡战役。到了15世纪初,只剩下首都君士坦丁堡及其附近若干城市,以及被土耳其军队切断了联系的伯罗奔尼撒地区的拜占庭帝国已十分衰落。土耳其苏丹穆罕默德二世于1453年初亲率步兵7万多、骑兵2万多、战舰320艘,从海陆两面包围并企图占领君士坦丁堡,拜占庭帝国自此彻底灭亡。

兵家必争

在军事、经济上都有重要价值的君士坦丁堡自建立以来,一直就被其它民族觊觎着。就拿一直与帝国抗衡的波斯人来说,他们就曾人数次围攻过城市,但都被坚厚的城墙和强大的拜占庭海军所挫败;后来兴起在阿拉伯半岛的阿拉伯人以二千艘战船进攻拜占庭帝国,但还是遭到使用希腊火的拜占庭海军全歼,只剩下五艘逃回;后来,基辅人也来围攻君士坦丁堡,又被希腊火烧毁海军,遭到严重挫败。虽然这些民族都失败了,但君士坦丁堡还是被一些更强的民族占领过,譬如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占领并遭到洗劫,还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但迈克尔八世帕拉奥洛古斯率领尼西亚帝国军队在1261年将其收复,并把它作为重建的东罗马帝国首都。但后来君士坦丁堡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于1453年5月29日被“征服者”穆罕默德二世炮轰并遭到攻陷,并由奥斯曼帝国管治,成为其首都。直到后来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1923年将首都迁往现在的安卡拉。1930年,君士坦丁堡被正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