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58

第58章 维也那,多瑙河与琥珀之路的交汇点

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是国内最大的城市和政治中心,栖息于美丽的多瑙河畔。维也纳人口数排欧盟城市第10位,拥有近170万的人口,是奥地利的9个联邦州之一,也是联合国的四个官方驻地之一。维也纳在各种国际合作组织上占据重要地位,是石油输出国组织、国际原子能机构和欧洲安全与合作组织的总部和机构所在地。维也纳气候宜人,环境优美,凭借当地建筑、公园于2011年11月30日被评为最宜人居城市冠军。

要地鸟瞰

维也纳占地414.65平方公里,地处阿尔卑斯山北麓的一个盆地里,分23个行政区,是奥地利最小的联邦州。与其他与各国相邻的联邦州相比,维也纳更像是离群独居般置身事外。但也因为维也纳的重要交通地位和广阔的建筑用地,在国际经济和政治上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维也纳境内有11.3%的面积用于建筑,11.1%用于道路修建,2.2%用于铁路。同时作为绿化面积的联邦州,它拥有117.76平方公里的绿化面积,覆盖了城市面积的28.4%。城内河流和湖泊面积共19.1平方公里,屈居布尔根兰州之下排名第二。提及维也纳的美丽环境不得不提起其占地1.7%的葡萄园,散发着西方特有的别情雅致,奥地利也仅有四个联邦州种植葡萄,维也纳是其中之一。

维也纳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得它一跃成为中欧最重要和最大的城市之一。其发展原先仅限于多瑙河南部,而经过长时间的拓展和规划,逐渐扩及多瑙河两岸地区,成为了多瑙河航线和琥珀之路的节点。维也纳周边是阿尔卑斯山的东北麓和维也纳盆地,这赋予它独特的韵味和季节性气候,许多人乔迁至此居住。

风云变幻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中,维也纳也遭受了战争军火的摧残和燃烧。为粉碎匈牙利西部德军并夺得奥地利首都维也纳的掌控权,乌克兰第2、3方面军向德军发起猛烈进攻。3月16日,在总部下令各近卫军和集团军合围德国装甲集团军的指示下,战争愈演愈烈,并于19日引入坦克军进入双方交战。第二天,第26、27集团军想波尔加尔迪和莱普谢尼发起攻势。紧接着,第57集团军和保加利亚第1集团军于巴拉顿湖以南的边缘地带转入进攻,3月2日匈牙利的瑙吉考尼饶被成功解放,并继续向西北方推进。3月4日,战争持续蔓延,方面军主要突破部队从南面接近维也纳,突破德军多瑙河南部防御,并一鼓作气向杰尔方向展开猛烈进攻,德军被迫退向多瑙河。另一方面,乌克兰将部分兵力转向科马罗姆区域,以此阻绝了匈牙利第3集团军西逃之路,协同多瑙河区事先安排的舰队将其歼灭。28日,方面军成功拿下杰尔,并于4月2日行军前往奥匈边界,继而渡过多瑙河转回维也纳。苏军当时恰将突击至此地,与两支方面军对维也纳形成包围圈,再度激战之后于13日攻占维也纳,收剿剩余德军残部,15日抵达摩拉瓦河至德拉瓦河北岸一线。

兵家必争

维也纳是继纽约和日内瓦之后联合国第三个驻地城市。1979年为方便各联合国机构的工作交流,奥地利当局特在此建立了国际中心——“联合国城”,气势雄伟,壮阔非凡。奥地利是“欧洲的心脏”,而维也纳则成为了“心脏的心脏”。维也纳延续古代宿命,成为联结东西欧的交通枢纽,并维持着波罗的海和亚得里亚海之间的贸易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