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07

第7章 井陉,天下九塞之六、太行八陉之五

河北省井陉县,自古有文献对其进行描述。如《太平寰宇记》中描述的“四方高,中央低,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之井陉。”,以及“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称谓。早在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井陉县内的冶河下游的东元村就已有古人类生息。

古战场,井陉

井陉地处冀晋交界,名字由此而得。距石家庄30公里,距北京300公里,栖息于冀通衢要冲,成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故也有“太行八陉之第五陉,天下九塞之第六塞”只称。身处军事要地的井陉,肩负冀晋陕三省物资交流集散的重任,同时为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带来深远影响。我们在历史书上读到的韩信背水之战和百团大战,都是在这里上演。五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冶河下游的东元村开始有古人类居住繁衍,到了新石器时代,已有人类原始居民聚居于测鱼、胡家滩、天长镇一带。相关陶器、石器等物考证很好地证实了这一点。可见井陉历史之悠久。

燕晋通衢,古地井陉

《太平寰宇记》记载:“四方高、中央下,如井之深、如灶之陉,故谓井陉。”简单来说就是井陉盆地本为矿区,因被群山环绕而取名为井陉,“燕晋通衢”指的也是井陉。我区天护古城在春秋战国时代叫做“五陉城”,城内曾流通一种叫“五陉币”的货币,至今尚存战国古城墙两段,有沿用了战国古城墙作法的夯土层,也有沿用春秋战国时代“三里之城、五里之郭”构筑要求的天护城墙和护城河。古城的影响力可通过其建筑规模推测得之,而井陉内的天护古城当属井陉一带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井陉胸居千里太行之中段,是太行山两侧燕赵与山陕间十分重要的交通要道,从军事上来看,假如控制了这条通道,那就夺得了华夏大地的主要控制权。所以井陉才被列为天下九塞之一。古往今来,井陉城发生了太多历史典故,其中有太史公司马迁将井陉驿道载入24史之首的《史记》而名扬天下,韩信灭赵背水之战,赵灵王灭中山国,裴度出井陉以及徐达取故关等为人津津乐道的故事就经由人口从这条古驿道上渐渐传出。因此,这条古驿道在中国古代交通史以及华夏文明史上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与之相关的历史遗物和实迹弥足珍贵。

今日井陉

历史名地井陉,历来给人留下天下险塞,兵家必争的印象。自从考古发现昭示了冀晋交通链上古人类开拓的足迹,如测鱼、西葛丹等仰韶文化遗址等,井陉历史便不再停留在五、六千年前的王朝统治,而上溯到五六万年以前的原始部落。在接下来的考古研究中,有十余处龙山、先商遗址被发现,我们基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井陉是中国历史上第二个奴隶制王朝的商先民曼族的发源地,是商文化起源的祖地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