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读物兵锋所向的纷争之地
15192400000006

第6章 山海关,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于明朝洪武十四年中山王徐达奉命修建,因其北倚燕山,南连渤海而得名山海关,另有榆关,渝关,临闾关之称。山海关距秦皇岛市15公里,是明长城的东北关隘之一,曾被认为是明长城东端起点,因此被称为“天下第一关”。山海关汇集了中国古长城之精华,与万里之外的嘉峪关对望,如两条游龙卧于我国疆土之上,闻名天下。

古地山海关

山海关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期,那时候那里已是中华民族繁衍之地。与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隔海相望的山海关,自古以来四海咸通,扼守华北与东北之间狭长的陆路交通要道的山海关,因其地理位置的独特性,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

山海关是一座文化古城,明代城墙建筑保存完善,主要街道和小巷也未有太大改变,古城独有的典雅古朴风韵被城内一批四合院居民渲染得入味三分。其中为古城添彩最多的当属关城东门了。这个天下第一关城楼,屹立于长城之上,城下风光尽收眼底,只要迈足登上二楼,即可俯视山海关城全貌及关外的原野,壮阔万分。城楼南北,有长城,有古楼,有大海,成众星捧月之势,让人叹为观止。

天下第一关

山海关紧扼要隘,把守着华北与东北之间的要道,古语颂之:“两京锁钥无双地,万里长城第一关。”一点也不为过。这里地势险要,文化源远流长,风光秀丽,是国内难得的旅游胜地。

山海关是万里长城东部起点的第一座关隘依山邻海,雄关锁隘,并且东边峻岭形成一道天然屏障,成为一条自然壕堑,从而构成名副其实的战略要地,可谓一人当关,万夫莫开,故被誉为“天下第一关”,成为明清以来特别是近代史上“关”的代表称号。贯穿南北的长城由山海关城紧扼其隘口。若当年吴三桂未曾开关叛变,死守山海关,明朝的命运亦有可能因此而改变。

关城象征

山海关四面均有城门把守,由东至北分别称“镇东门”、“迎恩门”、“望洋门”和“威远门”,目前仅有镇东门楼被保存下来。镇东门由外至内设有卫城、罗城、瓮城和城门,可见其御敌的重要性。以巨砖砌成的拱形城门位于长方形城台的中部,上层西侧除设置有拱门,另有平时以窗板掩盖的三面设箭窗68个。在东面屋檐下悬有明代嘉靖年间内阁首辅严嵩题写巨大匾额,写着“天下第一关”五个大字,每字高1.6米,字体刚劲有力,象征着山海关城的坚不可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