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我愿小说气势如虹
15193800000039

第39章 赵本夫:时间·温情·传奇

短篇小说是赵本夫写作时间最长、发表数量最多、同时也是带来更多荣誉的创作领域。不过,我读他的短篇小说集《天下无贼》,留下的却是一种别样的印象。短篇小说常常截取的是“人生的横断面”,小说家努力的方向是要在一次事件中囊括人生精华,让一个故事发生爆破和逆转,暗示和包含更加复杂的主题内容。赵本夫的小说却另有一路。在我看来,赵本夫是一位对时间特别具有长度感的作家。他的许多短篇都有很长的时间跨度,有的甚至就是一个人一生命运的描述,但这些短篇仍然保持着小说的韵味而没有流于故事的“概述”,在我看来,探寻这一点,才是寻找赵本夫短篇小说看家本领的要点。

赵本夫的短篇小说,经常会让时间急速跨越,短篇小说里的这种长时段跳跃,难度系数很高,对小说家来说是一种极大的冒险。仔细阅读赵本夫的短篇小说,会发现他在这方面常常有一种不经意的从容,一种不露痕迹的过渡。《绝唱》里随意的那么几个开头和转折,历史就跨越了数十年。与此相类似的还有《绝药》,一个传奇人物的前身后世都在其中了;《鞋匠与市长》则讲述了一个鞋匠在一条巷子口长达四十多年的特殊经历;另一篇《名人张山》,是对一个人成长史的纵向描述;《斩首》则从开头的清朝灭亡到结尾的“公元2003年”,更是“一篇盖百年”。在赵本夫心中,历史的时间有如一个狭窄的管道,个人的一生就是在这管道里的挣扎。也有时,赵本夫会近距离把握时间的维度,比如《绝唱》里,当那只百灵十四口要和竹鸡“决唱”时,作家又不惜笔墨,一天天地去写,“第二天一早”、“第三天过去了”、“第四天早上”,等等。

赵本夫如此挥霍短篇小说特别要抓紧的时间,的确是一种极大的冒险,因为这很容易和长篇小说的梗概相混杂,变成一场没有技巧的讲述。但我们又的的确确看到,赵本夫的短篇有着很强的小说性,这种小说性不因时间跨度的漫长而得以挽留,在我看来,依靠的是当代小说最应具备也十分难得的两条要素:温情的基调和传奇的故事。

赵本夫的小说题材新旧兼备、城乡皆有。但他有一个不变的基调,这就是无论他表现的是“尚爷”、“老道”还是“鞋匠”、“傻根”,都会在主题上洋溢出一种温情。《卖驴》是情意绵延的决绝,《绝唱》是义比情重的极致。《鞋匠与市长》里,通篇里我们看到的其实只是鞋匠,市长是一个隐性符号,而鞋匠对“市长”的追踪,则是一种超越一般情理的情义突显。而《天下无贼》里傻根独守“天下无贼”的信条,则在愚痴中透着罕见的温暖,这种温暖并且已经感染到了做贼之人。

支撑这种种温情得以发散的,是赵本夫总能够从平凡人物身上发现传奇性,赵本夫的短篇小说截取的不是人生的横断面,但他抽取了人生中最温情也常常是最传奇的一面,形成一条流溢着奇异光泽,划出奇特轨迹的线条。《绝唱》是“人为鸟死”的传奇,《铁笔》是“绝技害人”的传奇,《即将消失的村庄》是性爱的传奇,《名人张山》是成长的传奇,《斩首》是荒诞生死的传奇,《鞋匠与市长》是友情的传奇,《天下无贼》是天真品性的传奇。而所有这些传奇,因为有很长的历史和人生的时间跨度,所以就不会是一种奇闻怪志的夸张,而是传奇的和平庸的人生都会遇到的经历;又因为有温暖、同情、怜悯、仗义的情感流溢,这些传奇就不会是奇异故事的渲染,而成为一场人间情怀的真诚表达。就此而言,赵本夫看上去不带技巧、不着技巧痕迹的小说,有了独树一帜的特征。使他可以始终坚持二十多年,将短篇小说进行到底,从而以一个人的力量抵挡住一浪又一浪的小说流变。剖析这样一位小说家的创作经历,因此具有特殊的意义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