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名人的嘴
15194200000015

第15章

在一个急功近利的物质社会,人们经常听到和见到的是天才、成功者和幸运儿的故事。可这些人到底有多少?假如你不是天才,你就不活了吗?

活,当然还是要活的,而且还都想活得更好一些。可是,当今信息世界是透明的、扁平的,每个人面临的生存和竞争压力大同小异,如果你不是天才将怎样胜出呢?

有一个办法那就是敬业。

敬业精神,被视为现代社会最基本的处事之道。尽管你可能永远不会成为天才,通过敬业却可以使自己成为“专才”,成为不可替代的人,一个受人尊敬的人。

媒体曾盛炒过一个惯偷的经历,他叫刘金华,偷偷摸摸大半辈子,监狱、拘留所经常进进出出,快60岁的时候看到大墙外有一个孩子走过,心里猛然一动,自己都这般年纪了,白来世界上走一遭,最后连自己的骨血都留不下。于是翻然醒悟,洗心革面,要重新做人。

他最后一次从监狱被放出来,找不到工作就捡破烂。捡破烂竞拾金不昧,几次捡到居民丢失的贵重东西,千方百计都要归还到失主手里,并捎带着清理卫生和维护治安。时间一长,被物业公司招为保安。一个贼竟当了保安,居民大哗,纷纷抗议。物业公司却力排众议,为他打保票。岂知,有他当保安就最懂得怎样防盗,贼们也不敢再光顾那个居民区。后来他成了各小区争抢不上的保安,原来的居民区为了留住他,将闲房给他住,还有人热心在为他张罗对象……刘金华可算是当今社会最底层的一员,更遑论他人。

任何人,通过敬业都可找到实现自己价值的平台。凭这个口碑就可以走遍天下,成为个人的护身符、无价之宝,永不会失业。

这是因为,敬业者都善于发现学习的机会。这是无须交学费、不必有多高的级别就可以得到的学习机会。那就是在干中学,学中干,为干而学,为干得好而学。

而学习的机会中,就常常包含着发财的机会、成功的机会。说得更直接些,在这个竞争激烈、淘汰神速的商业时代,现代人的工作“已经成为一个继续学习的过程,是个人为提高自己的工作市场价值而进行的投资。未来唯一持久的优势,就是有能力比你的竞争对手更快地学习。”

学习就是最好的管理智慧和工作智慧。智者无不是工作学习化,学习工作化。

每一天至少有一个对某个人是有用的机会,每一天的某个机会就可能是前所未有的、也绝不会再来的机会,当你精于箅计,事事计较,把多干活、干好活的机会推给他人的时候,也就把学习甚或是成功的机会让给了他人。

相反,“当一个人把敬业变成一种习惯,在多干活、干好活的过程中学到更多的知识,积累更多的经验,体验到干活好的乐趣,从全身心投人工作中、从思想与业务同进的过程中享受快乐。”

管理学家陈鸿桥有言:“敬业是快乐的,敬业的口碑是职业生涯中最大的财富。”奉行实用主义,只追求眼前实惠的人,常误以为敬业是提升了公司的价值,对老板有更大的好处,殊不知敬业最大的受益者是自己。

不敬业只“敬钱”,“钱”也难以惠顾你。因为“钱”要依附于“业”,“业”不强何以生“钱”?

现代人都惧怕“边缘化”。“边缘化”——意味着被淘汰、失业、贫穷。

在一个追求个人价值最大化的商业社会,一个人突然变得无足轻重,不被社会所需要,便陷入了一种艰难的尴尬境地。

而现代人的矛盾就是,怕被“边缘化”,却又流行“打工”思想。“打工”——就是给别人干活,纯粹是为了赚钱,养家、养房、养车。于是,积极不是风气,消极可以理解,得过且过,斤斤计较,能偷懒就偷懒,能投机就投机,只要能拿到钱就行。

我们也无须把这些人估计得太坏,假定他们都做到了90%,达到了良好以上。结果又如何呢?管理学家陈鸿桥先生给出了一个箅式:

90%×90%×90%×90%×90%=59%!

每天或每个人都减一点成色,递减下去最终导致的结果竞然是不及格或者更坏。

更不要说还有長出不穷的坑蒙拐骗,花样翻新的假冒伪劣,触目惊心的渎职浪费,连三并四的灾难事故……陈鸿桥列出的是一个古怪的算式,却发人深省,符合中国国情。

只要翻翻中国企业的成长史,便一目了然地验证了这道算式:“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是6年左右,民营企业的平均寿命只有3年,代表中国科技产业前沿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上的5000家民营企业,生存时间超过5年的不到8%。”

这些企业在刚创建的时候哪个不是红红火火、信心百倍?一个人同一个企业是一样的,如果做人和做事每天都偷工减料,哪怕只是一点点,时间一长,后果就不堪设想!

只可惜,现在的社会风气是只追求讲究享受生活,而不是创造生活。浮躁,轻狂,虚饰,空话套话废话满天飞,“君子动口不动手”、“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观念,今天越发的变本加厉。又想不出力或少出力,又想多拿钱或快升官,于是便挖空心思,想出许多歪招儿……其结果往往加速自己的被“边缘化”。

企业更是如此。当下“老字号”又吃香了,有人把企业连干带不干的时间摞在一起,也凑出了不少“百年老店”、“百年老厂”。可真正具有“百年文化含量”,承载了“百年国情”的企业又有几家?百年是怎样的一种分量?随便举个例子,福特汽车公司的创始人亨利福特,尽管气量狭窄,毁誉参半,曾质疑过资本主义,也信奉过反理智主义,却仍然被称作“现代美国公司的締造者”,他发明的丁形发动机轿车“改变了美国文化,让数百万人都能使用大众化交通工具,具有流动性。”

价值观影响了现代人的道德观,而一个人的道德观是无法分成个人道德和社会道德的,缺少个人道德的社会,也不会培养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干着一门职业,却又缺少相应的职业道德,无论是一个人,或一个企业,乃至一个民族,都将被这个时代、这个世界“边缘化”。这是被无数事实证实了的。

报载:2005年10月29日,全国有百万人参加公务员考试,仅天津就有八千人参考,有的岗位要在二三百人中取一个。北京一民主党派机关招一名公务员,报名者两千多人。有人形容某单位的招聘场面:“博士一走廊,硕士一礼堂,本科生一操场。”

这可真是千军万马在抢一条羊肠小道!公务员,本来是在诸多社会岗位中一种比较特殊的岗位,俗称“公职”,“人民的公仆”嘛,需富有公共精神,以服务和奉献为取向。难道现代人忽然都一窝蜂地高尚起来?

当下的“公务员热”,不能排除其中有高尚的动机。但更多的恐怕无所谓什么崇高的理想和抱负,看中的是公务员的安全牢靠,终身保险,而且收人稳定,收入中的含金量高。倘再能熬成个一官半职,一本万利甚或无本万利都是有可能的,那收益就不仅仅是“稳定”的问题了……可见“公务员热”是一种升虚火。虚火烧过了头就会变,就会改,这是一般规律,未见得就有多么的牢靠。

另一方面,用人市场上却在大闹“技工荒”,已经闹了有些年头了。许多生产单位都缺少好技工,有些公司不得不花高薪招聘优秀技工,在报纸上能经常看到这类广告:年薪18万元招聘髙级电焊工,年薪12万元急聘髙级车工……为什么不需要那么多人的地方,人们却挤破脑袋往里钻,真需要人的地方又招不到人?即便单从求职的技巧出发,也应该躲开扎大堆,去挑选适合自己的冷门啊?

这就是眼下的社会结构对人们的误导。封建时代,推崇“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但那个年代,读得起书的人毕竟是少数,大部分人为了生存也要认真学好一门手艺,或安于本分的劳动。到解放初期,社会上还流行“一招鲜,吃遍天”的大实话。自从一切都讲究学历以来,社会风气便渐渐地变了,变得“重文凭、轻技能,重仕途、轻工匠”,一切以学历为上。于是,人们明明知道大学毕业后就业很难,明明知道考重点高中比考大学还难,可家家户户还是一门心思把孩子往读髙中、上大学的路上逼。别忘了,人是有差别的,一个人一个样,有的人会读书,却不一定就是人才;有的人不喜欢读书,但干活手很巧……每个人都有生存的权利,都有选择自己的爱好、发挥自己特长的权利。何必非要舍弃自己的优势,甚至是选择自己的劣势,而随着大家往一条道上挤呢?

“文革”期间我当过锻工,锻工就是铁匠,我干过的漂亮活儿至今还都记得清清楚楚。比如用“三火”锻造一个82公斤重的方套,外面方方正正,中间一个直径16厘米的孔。上班时从技术科领出几张图纸,下班时地上放着一排实实在在的产品,将画在纸上的设计变成现实,那心里的愉快和满足,只有具体干活的人才能体会得到。当时车间里有两个八级工,他们才是车间的灵魂,全车间上上下下从骨子里尊敬他们,我当时的理想就是要当到八级工。至今有时候手还发痒,非常想站到锤前,拿钳子夹住一块烧红的钢料,上下翻飞地干出一身大汗。如果能年轻20岁,一定再去打铁。

干活,特别是能干出好活,干出一种境界,是很快乐的。即便是脑力劳动的人,最好也能掌握一门体力的技能,以保持与现实的联系。我们这个崇尚劳动的社会,是从什么时候开始鄙视“蓝领”的?最可悲的是本没有技能、又从来没有认真干过活的年轻人,却从小就被培养成鄙视和惧怕干活,那新社会的希望又“新”在哪里、“希望”在哪里呢?

在这方面我倒欣赏老牌资本主义英国的做法:将技术工人的等级与学历对接,拿到一级技工的证书,就相当于初中毕业;二级技工相当于高中毕业;三级相当大专;四级相当本科;五级以上的技工,根据情况分别相当于硕士、博士。在英国,乃至其他一些发达国家的高级技术工人,所享受的待遇、社会地位和收人,丝毫不低于硕士、博士。

我们经常把“与国际接轨”挂在嘴头上,有时候真不知道把“轨”接到哪儿去啦?

当下的就业市场波诡云谲,在近年的高校毕业生招聘会上,一些规模较大的事业单位,以缺少经验和培养一个新手的成本和风险太高为由,纷纷将应届生拒之门外。而许多应届生随即向用人单位做出让步:只要你们能录用我,我可以不要工资,什么时候你们认为我具备了工作所需要的经验后,再发工资。

这就是轰动一时的“挑战零工资”的由来。经济越来越发达,社会越来越富裕,每年都要增加许多新的千万或亿万富翁,可工薪阶层在工资上的纠纷也越来越多。农民工干一年拿不到工资,大学毕业生主动放弃工资还要干。在此之前,曾有过留洋回来的博士、硕士,年薪只要1美元的新闻。

2003年初,上海徐汇区的外经委和招商中心,以年薪一美元的报酬招聘了三名“海归”人士为公务员,聘期一年,造成了不错的轰动效应。招聘广告上说:“特设岗位让这三个人担任兼职副职领导,不占用部门编制数和领导职数,有办公室,但可以不坐班,自己决定工作方式,比如通过互联网、电话、书信工作……”这就是说招聘单位并不指靠他们,有你不多,没你不少。既然属于编外,还能算是真正意义上的公务员吗?当然这对那三个被招聘者也很划箅,可去可不去,干多干少随意性很大,耽误不了自己的事情,说不定还会搂草打兔子,有意外的收获。不然怎么解释他们肯为一美元付出一年的劳动时间呢?一美元也是交易,也是报酬。若出于爱心的奉献则完全可以采用做义工的形式,不要这份名义。

他们中的一位坦言:之所以这么做是“需要得到这份社会名誉”。有了这份“社会名誉”,是不是有助于选择更好的工作?2003年有七千多名“海归”找不到工作……既然求职不得,何妨来个舍近求远、迂回包抄,先占住位子再说。这可以理解,也应该得到应有的尊敬。

在一美元的年薪之前,金庸先生曾以一元人民币的价格,将《笑傲江湖》的电视剧版权卖给了中央电视台,当时在文化圈里很是热闹了一阵。揣摩其意,不外有三:一、开个玩笑,传为佳话,无形的收益大于有形的钞票;二、表达友情,名为卖,实为送,但宁可贱卖,不能白送,在商品社会白送会后患无穷;三、炫耀自己有这个力量和气度不在乎钱,但也表明很在乎对方的这块牌子和市场。

钓鱼的行家管这叫“打窝儿”。“窝儿”打好了,四面八方的鱼类会蜂拥而至,再下钩钓它们就容易多了。眼下求职之难超乎想象,就需动用超乎想象的智慧,舍得,舍得,有舍才能得。该牺牲的就得牺牲,该吃大苦受大累,就得丝毫不含糊,放长线能钓到鱼,也是一种幸运。

同时也不能不承认,一向僵硬而傲慢的权力体制,能够接受类似“零工资”或年薪一美元这样的事情,应该算是一种进步,任性和随意总能最便捷地嘲弄陈规陋习。世间的许多事物都存在某种偶然因素,某些具有轰动效应的偶然事件,一定有其必然的动因。

现代人生存在高度信息化的环境中,世界只是一张网,天下人和天下事皆在网中。咫尺天涯,出神人化,事无巨细,无所不能。而信息需用文字表达,“高度信息化”就是“高度文字化”,全新的书写方式和载体,带来了铺天盖地般地书写和书写的快乐。

人人都可以是作者,又是出版者,于是就势在必然地引发了一场“话语革命”:宇宙间无时无刻不在飘荡着或传递着无以计数的句子,叙事的、抒情的、评论的、祝福的、嘲讽的、咒骂的、建议的,或精妙绝伦,或粗俗不堪,或莫名其妙……在中国作家协会公布各种鲁迅文学奖评选结果的同时,《羊城晚报》首届手机短文大赛金奖揭晓,明明只是一家报纸举办的大赛,却被称为“全民写作的盛事”!

可见其影响力,吸引了无数的人为“拇指文化竖起大拇指”。我们曾经有过一个“全民皆兵”的时期,现在则是“人人能文”的时代。

每个人在享用奇奇怪怪的句子的同时,也都可以生造出一些奇奇怪怪的句子,只要你造出来并传播出去就成了“官”的,谁若看不懂,谁就是笨蛋、老土。“吧蝇”有“吧蝇”的术语,“碟兔”有“碟兔”的行话,“网虫”有“网虫”的惯用语,“车狼”有“车狼”的专用词……到处都时兴“小鬼当家”,成年人听不懂少年人的话。

有敏感者意识到事态的严重,提出了“保卫中文”的口号,鼓动人们打一场“保卫语言的战役”。然而,高度文字化带来的“话语革命”是一场语言的大海啸,虽泥沙俱下却势不可挡,并对你要保卫的东西甚为不屑。你保卫你的,人家创造人家的,你闹腾得越厉害,就越显得你是堂吉诃德一族。

如今写作,被叫做“话语事业”。但“话语高手”,却未必就是传统意义上的“专业作家”。以前各种版本的格言、妙语、绝句,无不出自经典作家的笔下或口中。而近年来,无论是由全国或全球媒介和民间组织评选出的妙语,无一是由专业作家创作的。

比如,有一年男女结合盛行老少配,有些老少配还造成了强烈的社会轰动效应。深圳某年轻俊男娶了一个大款老太,面对众人的困惑,他就这样自揭谜底:

“用钞票的时候,还需要关心它的发行日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