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四大战役之淮海战役实录(解放战争战略决战实录丛书)
15196000000028

第28章 围歼黄维兵团,合围杜聿明集团(8)

5日,华野司令部遵照总前委和陈毅指示,以及当面敌情,重新调整攻击部署:一纵、四纵、九纵、冀鲁豫军区独立一、三旅及两广纵队、渤海纵队主力与特纵(美榴炮8门,坦克27辆),统由谭震林、王建安指挥,担任北线攻击任务,由北向南猛力攻击,阻歼黄庄、孟集、李石林至孙楼线以北敌人。

三纵、十纵、鲁中南纵队统由十纵宋时轮、刘培善指挥,担任南线东路阻击任务,由东南向西北攻击,负责歼灭孙楼、李石林、李庄一线以南,李庄、刘庄、夏寨、宋小庄、陆菜园、青龙集、马庄、大徐庄之间敌人。

八纵、二纵、十一纵统由韦国清、吉洛指挥,担任南线西路阻击任务,负责攻歼孟集西南及以南自夏楼、陈老高、陈坡楼、秦双楼、刘集、陈官庄一线以右,鲁楼、陆菜园至孟集线以左地区敌人,并布置纵深阻击阵地,坚决阻敌南窜。

十二纵队控制以瓦子口为中心南北地区为总预备队。

5日晚,华野各纵奉命转入攻击阵地,6日,我军全线向当面之敌发起猛攻,继续压缩包围。

敌军虽拼力外突,但在我军猛烈压缩下,越突阵地越少伤亡越大,形势对他们越不利。

鉴于这种情况,6日下午,杜聿明在李弥兵团司令部召集兵团司令会议,商量下一步行动。孙元良、邱清泉、李弥一致认为,这样打下去,既救不了黄维,也救不了自己,有被解放军包围重蹈黄伯韬覆辙的可能。所以,他们主张放弃南突解救黄维的作战计划,立即突围,以脱离解放军包围。

此时,杜聿明也感到解放军主力已陆续追到青龙集东南、李石林东北、孟集西北、陈官庄西南,完成了对他们的包围,而且包围圈逐渐在缩小,压力越来越大。虽然突围逃跑是违背蒋介石的命令,但也不能眼看着20几万大军坐以待毙。

因此,他表示同意突围,并当即下达了口述突围命令:“各兵团为实现迅速脱离解放军的包围,转移淮河北岸与解放军决战之目的,定于6日晚一举脱离战场到阜阳集中;邱清泉兵团由陈官庄、黄庄方向向西突破解放军包围;李弥兵团由李石林向东北突破包围;孙元良兵团由孟集、欧庙向西北突破包围,经薛家湖、亳县;指挥部直属部队随邱兵团行动;命令要求各兵团组织强有力之突击队,一举突破解放军阵地,迅速脱离,后方掩护部队,须尽百般手段顽强抵抗,掩护主力部队撤退安全”。

会后,邱清泉、李弥、孙元良各回本部做突围准备。

孙元良兵团是这次突围最积极的一个兵团。孙元良兵团(即国民党第十六兵团),成立1948年9月,统辖四十七军、四十一军及九十九军,另有1个快速纵队及配属的战车团、重炮团、工兵团与兵团直属部队等单位,共约10万人。四十一军和四十七军是川军的老底子,川籍人较多,内部团结较紧。九十九军是陈诚系的老部队,干部多系陈诚旧部。此兵团建制健全,武器精良,干部也大都是经过专门训练的。师以上军官多数是陆军大学毕业,团营级多数是各兵种专门学校毕业,连排级多数是军官学校毕业。

兵团9月份成立后,驻防郑州,10月3日,刘峙通知孙元良放弃郑州,集合柳河待命,参加杜聿明拟定的进攻山东计划。

后来,由于进攻山东计划的流产,国民党徐州“剿总”命令孙元良兵团的九十九军移蚌埠布防,主力移商丘、蒙城待命。后来,孙元良兵团主力又奉命到蒙城、宿县等地布防,并转进到徐州以南的三堡。孙元良兵团从一踏进淮海战场,就处处挨打,到实施突围时,全兵团(欠九十九军)只剩下约三四万人。

孙元良回本部后,立即召集各军、师长在李石林西边的小刘庄开会,传达了杜聿明的口述命令,作了突围部署,决定以师为单位分多纵队突围,并决定每日联络时间为7时、12时、20时。当晚6点,各军已准备完毕。孙元良由于逃命心切,根本没去侦察当面我军包围的情况,也没考虑能否突得出去,就急忙命令部队开始行动。

会后不久,杜聿明与李弥、邱清泉通了电话,问他们侦察的情况如何,李弥认为东北方向解放军密集,突围不易。邱清泉也认为西面、南面解放军阵地重重,如要突围,简直是自我毁灭。

杜聿明再与孙元良通话,电话已接不通,孙兵团已把电话线切断。杜聿明随即与邱清泉、李弥研究决定,不管孙元良情况如何,邱清泉兵团、李弥兵团取消突围。

孙元良的突围部队,于6日晚走出阵地后,没有按照原来规定的向西北方向突围,而是向西和西南,很快被华野八纵发现。

华野八纵积极进行拦截和围歼。当晚,这股突围部队,大部分被八纵和冀鲁豫军区地方武装歼灭于肖(县)永(城)的黄瓦房、张老窝地区;一部分突围后,沿途被豫皖苏军区地方武装歼俘3000余人;另有千余人,先头部队已窜到亳县,也为我军骑兵团追上全部歼灭;还有小部突围部队,误遭邱清泉兵团五军用机枪击毙。

就这样,孙元良兵团在一夜之间全军覆没。孙元良只身潜逃,军长胡临聪、汪匣锋,副军长陈远湘、李家英,师长张光汉、陈玲等全部被我军俘虏。逃回去和以后又收容起来的残部,编组为一二二师,划归七十二军指挥。这个装备优良的兵团,从成立到它覆灭只有2个多月的寿命。

国民党军第九绥靖区司令李延年,11月初丢了他的四十一军,从海州逃到徐州,又由徐州到蚌埠,又当了第六兵团的司令,又立即带着三十九、九十九两个军,和刘汝明兵团一同由蚌埠北上,经过固镇,据说是“要与黄维兵团在宿县握手”,“打通徐蚌”,“接应邱(清泉)、李(弥)”,可是一见解放军,又立即掉转屁股就跑,从固镇以北的任桥、花庄,直奔蚌埠。

李延年这一次跑和上次差不多。上一次是李延年的四十四军和黄伯韬兵团,一共十多万人,在解放军追击之下,在运河铁桥上你倾我轧,互相挤撞,大呼狂叫,争相逃命。有的被踏死,有的被踏伤,有的跌到桥底下滚落在运河里淹没了。

这一次是李延年的三十九和九十九两个军和刘汝明兵团,也是一共十多万人,在解放军追击之下,在固镇的浍河铁桥上你倾我轧,互相挤撞,大呼狂叫,争相逃命,也是有的踏死了,有的踏伤了,有的跌到桥底下去了。所不同的就是滚落在另一河流——浍河里淹没了;上一次是黄伯韬企图烧了运河桥上的木板,打算切断解放军追击的道路,结果,解放军依然追上了他,反而把一○○军的两个团切断在运河东岸,过不了桥,被解放军全部消灭了。

这一次是李延年也企图放火烧了浍河桥上的木板,解放军还是渡过了浍河,直向蚌埠追赶,而且把刘汝明的六十八军的一部切断在浍河北岸,把它消灭了。

第三个差不多,是上次“绥靖司令”李延年丢掉了一个全部“国”械化的四十四军,这一次,“兵团司令”李延年在蚌埠以北40里的关岳庙,丢掉了全部“美”械化的三十九军的两个团(1个独立团、1个辎重团)。最后一个差不多,是被俘的李延年部下的官兵说的:“我们的司令腿脚快,上一次他老早跑掉了;这一次,他又是老早就跑掉了”。记者赞曰:“李延年,李延年,屁股朝北脸朝南,陇海路上丢掉一个国械军,津浦路上丢掉两个美械团。”

“真是梦想!真是梦想!”这是1月6日夜率部突围落网的国民党军孙元良兵团第四十一军副军长陈元湘回答记者的第一句话。

这位副军长从郑州逃徐前,曾兼任郑州城防警备司令官,这次又从徐州逃命,但逃来逃去,终没有逃脱解放军的手掌去。他交叉着两条抖动的腿,叙述匪军孙兵团天天逃命,最后陷入解放军罗网的经过。他说:“开始说3天越过永城,但一路上人仰马翻,乱成一团。走了两天一夜,好容易才跑到孟集地区,就突然发生情况,被解放军从四面八方包围上来。我们的队伍在芒砀山受到惨重的损失,大家一听到枪炮声激烈,就争着跑来问情况,可是兵团部电话总是说:‘很好,不要着急’,这么一句就完了。大家也都只有唉声叹气,完了,完了!反正固守也是死。

“我们的队伍垮下来更受杜聿明和邱清泉的歧视,嫌我们是累赘,并且趁机吞并我们的部队。这时孙元良便决定要突围,杜聿明和邱清泉便拿孙元良兵团当枪头子使,假如突围成功了,他们就随着,如果突不成了,他们也觉得是少了个累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