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剿总”政工处副处长由竹生曾说:“在冀中十分空虚的情况下,傅作义想用‘围魏救赵’的方法,提出了‘援晋兵团’——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如果能乘虚而入,直取石家庄,那将直接威胁当时中共中央所在地平山县西柏坡的安全,围攻太原的解放军势必挥师援石,这样既可解太原之危,又可借机将华北‘剿总’的部队调到平汉线上,造成一种紧张气氛,从而杜绝蒋介石再从华北调兵的企图。”
华北“剿总”政工处处长王克俊:“总的目的就是要解决共产党的心脏。”
偷袭西柏坡,摧毁人民解放战争的指挥中心,是蒋介石很早就有的设想。10月下旬,徐向前的第一兵团在山西、杨成武的第三兵团赴绥远,人民解放军在石家庄地区的兵力比较薄弱,蒋介石认为机会来了。他设想,如果偷袭成功,可以刺激人心,冲淡因东北决战惨败所造成的沮丧情绪,用傅作义的话讲,就是“从危机中找转机”。
10月23日上午,傅作义在华北总部召开了高级将领参加的秘密军事会议,下达了对外佯称为“援晋兵团”,实为进攻石家庄、偷袭西柏坡的作战任务和部队的调动命令。任命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为总指挥,骑兵四师师长刘春方、新二军暂三十二师师长刘化南为副总指挥。
10月24日,参加偷袭的国民党军队在涿县集结,27日在保定会合。
当晚7时左右,总指挥郑挺锋在保定城内新二军军部召开师以上军官参加的军事会议,下达了攻打石家庄兵力部署的命令。
我党的地下工作者,得知敌人的偷袭计划后,立即给中央发了绝密电报。
毛泽东看完电报后,递给周恩来、朱德等人传阅。
随后,他们立刻来到毛泽东办公室的华北地图前,一面指画着北平—涿县—保定—石家庄—西柏坡诸点,一面研究对策。
当时,解放军在冀中的兵力很少,从其他地方调兵又远水难解近渴,怎么办?
此时,毛泽东想起了诸葛孔明导演的空城计的故事,他要导演一场现代空城计。
毛泽东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了周恩来、朱德等,他们都认为是一个破敌良策。
他们立即作出了周密布置,由周恩来亲自指挥部队的行动。
他们作出了几项重要决策:
1中共中央机关和人民解放军总部作必要的疏散,以避免万一情况下的不必要损失。
2令华北第七、第三纵队等部坚决阻止并歼灭傅作义偷袭部队。
3急调位于锦西附近的东北野战军第十一纵队和三个独立师(后东北野战军确定为第四、第十一两个纵队和3个独立师),在程子华指挥下,开至冀东,向通县、北平方向活动,威胁北平,以策应华北部队粉碎傅作义部偷袭石家庄的计划。
面对敌人的重兵进攻,毛泽东临危不惧。由他作总导演的现代空城计就要开场了。
在毛泽东与蒋介石、傅作义之间,将展开一场勇气与智谋的较量。
10月25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亲自撰写的一则电讯:
[新华社华北25日电]确息:当我解放军在华北和全国各战场连获巨大胜利之际,在北平的蒋介石和傅作义,妄想以突击石家庄,破坏人民的生命财产。据前线消息:蒋傅决定集中九十四军三个师及新二军两个师经保定向石家庄进袭,其中九十四军已在涿县定兴间地区开始出动。消息又称:该部配有汽车,并带炸药,准备进行破坏。但是蒋、傅此种穷极无聊的举动是注定要失败的。华北党政军各首长正在号召人民动员起来,配合解放军,坚决、彻底、干净、全部地歼灭敢于冒险的敌军。
在这则电讯中,毛泽东告诉蒋介石、傅作义,解放区军民已经知道了他们的阴谋行动,并已准备迎歼,如敢进犯,则将全部消灭之。
蒋军突袭石家庄的副总指挥刘化南,见到这则电讯后,哀叹说:“我们自以为这次的军事行动是极为机密的,但部队尚未出发,人家就知道了,只怕此举是有去无回了。”
第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也十分紧张,于27日电告傅作义称:昨收听广播得知彼方对本军此次袭击石门行动似有所警惕,广播谓本军附新二军两个师拟袭石门,彼方既有所感,必定预有准备,袭击恐难收效。
10月27日,新华社又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第二则电讯:
[新华社华北27日电]为了紧急动员一切力量,配合人民解放军歼灭可能跑向石家庄一带进扰的蒋、傅军,此间党政军各首长已向保石线及其两侧各县发出命令,限于3日内动员一切民兵及地方武装,准备好一切可用的武器,以利作战,尤其注重打骑兵的方法。闻蒋、傅进扰石家庄一带的兵力,除九十四军外,尚有新骑四师及骑十二旅,并附属爆破队及汽车400余辆,企图捣毁我后方机关、仓库、工厂、学校、发电厂、建筑物。据息,该敌准备于27日集中保定,28日开始由保定南进。进扰部队有九十四军军长郑挺锋,新编骑四师师长刘春方,骑十二旅旅长鄂友三(即今春进扰河间之敌)。此间首长们指示地方各界,切勿惊慌,只要大家有充分的准备,就有办法避开其破坏,诱敌深入,聚而歼之。今春敌扰河间,因我方事先毫无准备,受到部分损失。此次务希全体动员对敌,不使敢于冒险之敌有一兵一卒跑回其老巢。今年5月,阎傅曾有合扰石家庄的计划,保石线及正太线各县曾一度动员对敌,后来阎部一师在孟县被歼,傅部惧歼未动,但保石线人民已有了一次动员的经验,此次因蒋在北平坐督,傅不敢不动。华北军区已向各县指出,不要以为上次未来,此次也不会来,不做准备致受损失。即令敌人惧歼不来,我有此种准备总是有利无害。
在这则电讯中,毛泽东号召解放区军民,要加紧准备迎战犯敌,勿存侥幸心理,同时他再一次警告来犯者,如敢冒险,必被聚歼。
10月28日开始,抗击,至30日仍未能超过唐河,后梯队第三十五军因保定至北河店间铁路、桥梁、公路被破坏,也不能南进。
与此同时,华北第二兵团经3昼夜急行军,先头第三纵队及时出现在完县、唐县地区,增强了解放军的阻援力量。
这时,东北国民党军主力廖耀湘兵团已覆灭,沈阳即将解放,蒋介石输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3支大军后,在北平已无事可做了,满怀凄惨的心情,于30日溜回了南京。
毛泽东撰写的两篇电讯,对傅作义震动很大,但在30日以前由于蒋介石住在北平,所以傅作义仍指挥军队按原计划行动。
10月31日,新华社播发了毛泽东撰写的第三篇电讯:
[新华社华北31日电]当国民党军队的将军们都像一些死狗,咬不动人民解放军一根毫毛,而被人民解放军赶打得走投无路的时候,白崇禧、傅作义似乎还有一点生命力,就被美国帝国主义者所选中,成了国民党的宝贝了。蒋介石已经是一具僵尸,没有灵魂了,什么人也不再相信他,包括他的“学生”和“干部”在内。在美国指令之下,蒋介石提拔了白崇禧、傅作义。白崇禧现在已是徐州、汉口两个“剿总”的统帅,傅作义则是北线的统帅,美国人和蒋介石现在就是依靠他们挡一挡人民解放军。但是究竟白崇禧、傅作义还有几个月的寿命,连他们的主人和他们自己也不知道。蒋介石最近时期是住在北平,在两个星期内,由他经手送掉了范汉杰、郑洞国、廖耀湘3支大军。他的任务已经完毕,他在北平已经无事可做,昨日已经溜回南京。蒋介石不是项羽,并没有“无面目见江东父老”那种羞耻心理。他还想活下去,还想弄一点花样去刺激一下已经离散的军心和人心。亏他挖空心思,想出了偷袭石家庄这样一条妙计。蒋介石原先是要傅作义组一支轻兵去偷袭济南的,傅作义不干。偷袭石家庄,傅作义答应了;但要两家出本钱。傅作义出骑兵,蒋介石出步兵,附上些坦克和爆炸队,从北平南下了,真是异常勇敢,一个星期到达了望都地区;指挥官是郑挺锋。从这几天的情报看来,这位郑将军似乎感觉有些什么不妥之处,叫北平派援军。又是两家合股,傅作义派的是三十五军,蒋介石派的是十六军,正经涿州南下。这里发生一个问题:究竟他们要不要北平?现在北平是这样的空虚,只有一个青年军二○七师在那里。通州也空了,平绥东段也只稀稀拉拉的几个兵了。总之,整个蒋介石的北方战线,整个傅作义系统,大概只有几个月就要完蛋,他们却还在那里做石家庄的梦!
这则电讯的评论,给进犯者以极大的震慑,给解放区军民以巨大鼓舞。
傅作义看到这则电讯时,已得到东北野战军一部进入冀中一带活动的情报,这时他想:是撤军的时候了,这时撤军,既能应付蒋介石,又可以安全撤回,不使自己的部队受损,于是,向南京请示蒋介石批准他撤军。
就这样,毛泽东导演一场现代空城计,用3篇短文吓退傅作义10万精兵,使蒋介石、傅作义偷袭石家庄的计划彻底破产。
蒋、傅本打算通过捣毁人民解放军指挥中枢的办法,来刺激人心,鼓舞士气,解救危机,结果除损失近4000人马及其他物资装备,及给沿途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劫难外,一无所获。不仅如此,傅作义偷袭不成反使自己处于更加不利的态势。11月初,华北第二兵团进至曲阳、定县、满城地区,对傅作义重兵据守的(北)平、(天)津、保(定)三角地区形成直接威胁;东北野战军先遣兵团两个纵队、3个独立师、1个骑兵师共12万人,进到冀东之蓟县、遵化地区,对平古、平津、津唐各线及平、津两城形成严重威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