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习惯创造卓越
15207500000004

第4章 习惯左右你的人生(2)

更严重的是,有些不良习惯还会酿成大祸。大兴安岭火灾就是一例,工人吸烟随地扔烟头引起了大火。还有些人有赌博习惯,搞迷信活动,甚至卖淫等等,这都是社会的不安定因素。

要保持国家的安定团结,要使社会经济稳步发展,必须抓紧人们行为习惯的培养和训练。可以说,行为习惯直接关系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的社会风气。为了建设一个高度文明的社会,我们必须改变坏习惯,培养好习惯。

一个国家,人们的行为习惯如何,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文明程度。

在国内,大家对一些坏习惯已经习以为常,可在国外,一个随地吐痰的人,立刻就会成为众矢之的。据报道,在公共汽车上有几个外国人,边聊天边剥糖纸,几个人的动作都是一样的,他们拉开自己包的拉锁,把糖纸卷成卷扔进包中。从动作和表情看,他们都未加思索,是一种自主化的定型行为,说明他们已经养成了习惯。

而我们生活中有不少人在马路上边嗑瓜子边吐皮,吃香蕉、橘子都是随手把皮扔在地上。不良的习惯,严重地污染了生活的环境。又如,很多人有个习惯,排队买东西时,总想投机取巧,“钻”到前面去。而一些西方国家的人们对此十分看不惯。据说一位中国留美学生在美国排队购物时,施展了“加塞儿”的本领,竟受到大家的一致抗议,使他非常难堪。一件在国内习以为常的小事,却在国外丢尽了中国人的脸。

再如:德国市民非常自觉,过马路时,红灯一亮,没有一个人穿行人行道,虽然马路上一辆车也没有,但他们还是自觉地等着绿灯。可我们有些人不要说过人行道,就是骑自行车过路口,也不管不顾地乱闯红灯。德国到处可见绿茵茵的草坪,虽然没有立着“不准践踏,违者罚款”的牌子,但人们都自觉地不进入草坪。可是我们有些公园绿地尽管大字罚款招牌立着,还是有人进去,如果是在拐角处有绿地,总要被人们走出一条斜路,以取近道。西方国家一些城市的广场上总有鸽子悠闲地踱来踱去,没有人去抓、去轰,而我们这里,树上落了一只麻雀都会有人用石头砸。

在国外,演出团表演结束,观众全体起立鼓掌,表示对演员劳动的敬意。而我们国内有些演出,演员还未下台观众已走掉一半。演出节目很高雅,可观众又是嗑瓜子又是聊天,还不时发出尖叫和吹口哨。演员演得很好,观众不懂鼓掌,而演员下台时不小心摔下跟头,台下却“呱呱呱”地鼓起掌来。凡此种种习惯的不同,正体现了文明程度的不同。

上述这些,并不是说外国人什么习惯都比我们强,说他们某一方面好,不等于他们什么都好;说我们某一方面差,不等于我们各方面都差。我们只是希望在培养好习惯,改变坏习惯上不妨借鉴一些他人的长处,只要他们在这方面有可取之处,我们就应该学。

5微笑的习惯是征服困境的利器

微笑的后面蕴涵的是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高格调的真诚与豁达,一种直面人生的智慧与勇气。

百货店里,有个穷苦的妇人,带着一个约莫四岁的男孩在转圈子。走到一架快照摄影机旁,孩子拉着妈妈的手说:“妈妈,让我照一张相吧。”妈妈弯下腰,把孩子额前头发拢在一旁,很慈祥地说:“不要照了,你的衣服太旧了。”孩子沉默了片刻,抬起头来说:“可是妈妈,我仍会面带微笑的。”每想起这则故事,就会被那个小男孩的感动。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不是活在物质里,而是活在自己的精神里,如果精神垮了,没有人救得了你。包括人们所信奉的“上帝”。

约翰·内森堡是一名犹太籍的心理博士。在二战期间,由于纳粹的疏手,使他幸免于难,然而他却没能逃脱纳粹集中营里的惨无人道的生活折磨。他曾经绝望过,这里只有屠杀和血腥,没有人性、没有尊严。那些持枪的人像野兽一样疯狂地屠戮着,无论是怀孕的母亲,刚刚会跑的儿童,还是年迈的老人。

他时刻生活在恐惧中,这种对死的恐惧让他感到一种巨大的精神压力。集中营里,每天都有因此而发疯的。内森堡知道,如果自己不控制好自己的精神,他也难以逃脱精神失常的厄运。

有一次,内森堡随着长长的队伍到集中营的工地上去劳动。一路上,他产生一种幻觉,晚上能不能活着回来?是否能吃上晚餐?他的鞋带断了,能不能找到一根新的?这些幻觉让他感到厌倦和不安。于是,他强迫自己不想那些倒霉的事,而是刻意幻想自己是在前去演讲的路上。他来到了一间宽敞明亮的教室中,他精神饱满地在发表演讲。

他的脸上慢慢浮现出了笑容。内森堡知道,这是久违的笑容。当他知道自己也会笑的时候,他也就知道了,他不会死在集中营里,他会活着走出去。当从集中营中被释放出来时,内森堡显得精神很好。他的朋友不相信,一个人可以在魔窟里保持年轻。

这就是心境的力量。有时候,一个人的精神可以击败许多厄运。因为对于人的生命而言,要存活,只要一箪食、一钵水足矣。但要存活下来,并且要活得精彩,就需要有宽广的心胸、百折不挠的意志和化解痛苦的智慧。

微笑是一种心灵魔力的外在表现,这种魔力不仅能够给日渐枯萎的生命注入新的甘露,也会使你的人生开出幸福的花朵。

一家信誉特好的大花店以高薪聘请一位售花小姐,招聘广告张贴出去后,前来应聘的人如过江之鲫。经过几番口试,老板留下了三位女孩让她们每人经营花店一周,以便从中挑选一人。这三个女孩长得都如花一样美丽,一个曾经在花店插过花、卖过花,一人是花艺学校的应届毕业生,余下一人只是一个待业青年。

插过花的女孩一听老板要让她们以一周的实践成绩为聘用条件,心中窃喜,毕竟插花、卖花对于她来说是轻车熟路。每次一见顾客进来,她就不停地介绍各类花的象征意义以及给什么样的人送什么样的花,几乎每一个人进花店,她都能说得让人买去一束花或一篮花,一周下来,她的成绩不错。

花艺女生经营花店,她充分发挥从书本上学到的知识,从插花的艺术到插花的成本,都精心琢磨,她甚至联想到把一些断枝的花朵用牙签连接花枝夹在鲜花中,用以降低成本……她的知识和她的聪明为她一周的鲜花经营也带来了不错的成绩。

待业女青年经营起花店,则有点放不开手脚,然而她置身于花丛中的微笑简直就是一朵花,她的心情也如花一样美丽。一些残花她总舍不得扔掉,而是修剪修剪,免费送给路边行走的小学生,而且每一个从她手中买去花的人,都能得到她一句甜甜的软语“鲜花送人,余香留己。”这听起来既像女孩为自己说的,又像是为花店讲的,也像为买花人讲的,简直是一句心灵默契的心语……尽管女孩努力地珍惜着她一周的经营时间,但她的成绩比前两个女孩相差很大。

出人意料的是,老板竟然留下了那个待业女孩。人们不解——为何老板放弃能为他挣钱的女孩,而偏偏选中这个外行的待业女孩?

老板如是说:用鲜花挣再多的钱也只是有限的,用如花的心情去挣钱才是无限的。花艺可以慢慢学,可如花的心情不是学来的,因为这里面包含着一个人的气质、品德以及情趣爱好、艺术修养……富兰克林说:“懿行美德远胜于美貌。”这句话在我的大学生活里,被一个鲜活的现例所证实。

在学校里,有一个长得很丑的女孩,学校的人常常讥笑她,甚至给她取了一个封号:“丑八怪”。

每当别人这样叫她时,她都气得要命,有时甚至气得大哭起来。

有一天当她又因为别人的取笑在那里痛哭时,有一位慈祥的老工友经过,问明她难过的原因后,老工友告诉她变漂亮的秘方:

第一,脸上常常挂着笑容,碰到同学就亲切地打招呼。

第二,绝不自怨自艾,不再去管自己的长相如何。

第三,乐于帮助人,用一颗善良的心去服务别人。

老工友告诉她只要切实遵守这些秘诀,三个月后她一定会变成全校最美丽的姑娘。

于是这女孩听了老工友的话,全心全力地去实践这些秘诀。没有多久,她果然成为全校同学中最受欢迎,最有人缘,最乐于相处的人了!

由此可见微笑是一道令人心动的风景,微笑后面蕴含着坚实的无可比拟的力量,那是一种对生活巨大的热忱和信心,一种直面人生的成熟与智慧。

6倾听的习惯会使你受益匪浅

如果你想成为一名好的对话者,那么,首先应该做一名善于倾听别人讲话的人,千万不要忘记,静静地倾听别人讲话,这是一种美德。

就人的本性来说,我们每一个人当然最为关心的是自己。每一个人都喜欢讲述自己的事情,希望找到一位忠实的听众。在社会交往中,学会听别人讲话,和自己讲话一样重要,如果你想做一个受人欢迎的人,那么先不妨从做一个善于倾听别人谈话的人开始。

在美国内战最紧张的时候,林肯度过了一段极为烦恼的时期。在他心情不好的时候,他想找一位朋友来谈心,于是写信给在伊里诺斯居住的一位老朋友,请他到华盛顿来商讨一些问题。

这位老朋友到白宫来拜访他,林肯感到非常高兴,林肯兴致一来,竟然与之谈了数小时关于解放黑奴的问题。数小时以后,林肯与他的老朋友握手互道晚安,送他回伊里诺斯。在整个谈话过程中,林肯并没有征求老朋友的意见,所有的话都是林肯在说,而他的老朋友则没说什么,只是一直在倾听,陪着林肯度过了这么长的时间,好像是为了舒畅林肯的心情而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