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远离心理误区
15207800000012

第12章 消除紧张:让心灵透口气(1)

1过度紧张的情绪危害你的身心

紧张是一种人人都具有的、在一定情景下出现的情绪状态。适度的紧张情绪能提高人的反应速度和活动效率,但过度的紧张则是一种不正常的情绪状态,对人的心理和活动本身都会产生不良影响。

长期过度紧张会演变为紧张症。紧张症状表现为精神的和体力的失常,包括:疲乏,食欲不振或食欲过旺,头疼,好哭,失眠或睡眠过度,常常通过喝酒、吸毒或其他强制性行为来解除紧张。伴随紧张情绪的可能是吼叫,莫名其妙的烦恼或者无所事事的感觉。

现代的人们生活太紧张,自己把自己逼迫得太厉害。他们疯狂地逼迫自己赚钱,以把自己弄得更阔气、更高人一等。结果常常得不偿失,所得到的物质财富并不能补偿他们失去的健康。

我们每天都可看到许多神经紧张、被逼得团团转的人。另有一些人虽然表面很轻松,但其实内心很紧张,只是他们懂得如何掩饰自己而已。

物质成就的取得需付出多大代价?值得我们因此而患高血压吗?值得我们牺牲个人的健康吗?

现在很多人患了神经过度紧张的毛病,这个毛病甚至比我们所谓的“伤风感冒”更为普遍;心情真正平静的人十分少见。从各种方面来说,因此患高血压的人数,可能比我们所担心的任何其他疾病,诸如癌症、心脏病等多得多。

紧张可导致你得高血压,松弛则可令你身体健康。

医学专家已经指出,松弛对心脏病患者大有帮助。对于从事神经需高度紧张的行业以及心脏病患者,医生往往在处方中把“放松心情”列为良药,或甚至把它当作是恢复健康的惟一药方。

2你为什么没有坦然从容的心

为什么有人会过度紧张呢?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性格上有负面因素

如胆小怕事、害羞腼腆、苛求完美、墨守成规等,所有这些不够宽容大方的特点都易使人举轻若重,事事、时时不由自主地紧张起来。

(2)受过挫折或失败的打击

有的人曾受过挫折或失败的打击,其后的经验感受被泛化,造成无针对性的持久性紧张,成为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如主持一次晚会而砸了锅之类的经历,虽时过境迁,但那种感受仍时时萦绕着自己的心。

(3)有过严的家教或其他约束

家长、老师等权威性人物如果总对孩子施加过重的压力、实行过严的管束,也会使孩子养成紧张的习惯。

除以上原因外,神经类型弱型的、气质类型属粘液质的生理特点是一个影响因素。

生活中充实和紧张是有联系的,但紧张作为一种应激反应是不易持久和频繁的。现代医学证明,人一进入紧张的警戒反应期后,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以调动身体机能进行防御,之后人会进入抵抗反应期,出现心跳加快、反应增高等生理变化,如果紧张仍持续下去,身体的防御能力就会进入衰竭期,使身体严重受损。所以,心理紧张常成为导致躯体疾病的重要原因。

现代心理学上则认为,人潜能的发挥是需要一种平和、积极的心理背景予以保证的,而自我调节能使自己紧张的心理得以放松,能使工作和学习事半功倍。你也应该有这样的体会:自己超水平发挥时常是心情最放松的时刻。

3用信念摆脱心理紧张

人人都会有紧张感。焦虑与紧张亦如饥渴,皆为人之本能。它是人在其安全、健康、幸福或自尊面临威胁时的自卫性反应。

因此,尽管偶发的一阵焦虑与紧张感会使人感到不快,但这纯属正常现象,不必在意。只有当情绪的不安频繁发作,致使心神不宁且一时难以消除时,方应引起重视。

如何发现自己的心理紧张已经超过了正常限度呢?试回答下列问题,便可知分晓。

①你是否偶遇疑难或稍受挫折便张皇失措?

②你是否觉得与他人不易相处,同时别人也难以接近你?

③你是否难以从生活的平凡乐趣中获得满足?

④你是否一刻也不能丢开你的烦恼?

⑤你是否惧怕应付那些过去从未使你感到烦心的人或事?

⑥你是否好猜疑他人,不信任朋友?

⑦你是否感到自己智穷力竭,备受自我怀疑的折磨?

对上述问题,如果你的回答大多数是肯定的,也不必惊慌。不过,这表明你需要对过度紧张的心理采取措施了。下面是一些行之有效的积极措施,供你选择。

(1)一吐为快

假如你正为某事困扰,不要闷在心中。把苦恼讲给你认为可信的、头脑冷静的人——丈夫或妻子,父亲或母亲,亲戚或好友,医生或老师等。讲出来,可使你心情放松,有助于更清楚地认识自己的苦恼,还往往会帮助你明白如何解除紧张。

(2)暂时回避

暂时回避一下使你伤脑筋的问题,有时是有好处的,不妨去看会儿电视、看本书,或玩点什么,也可做短途旅行,换换环境,以摆脱苦恼。让自己“原地受罚”是自我折磨而非解决问题的方法。但当你冷静下来,情绪及理智趋于正常时,即要准备回过头来解决你的问题。

(3)强压怒火

你如果动辄发火,请不要忘记,最终你往往会因此感到愚蠢并后悔的。如果你想痛斥某人,尽量推到第二天再说。与此同时,找些诸如修整花园或做木工的体力活去干,也可去打网球或长距离散步。平息怒气有助于你放松紧张的情绪,从而更有把握地、理智地处理问题。

(4)有时不妨做些让步

你若与人经常争吵并且固执己见,强词夺理,请记住,只有小孩子受挫发怒时才会这样。你应当坚持自己认为正确的观点,但要冷静,同时要考虑到结果可能证明自己是错的。即使你绝对正确,不时地做些让步也会有益于你的心身;你这样做了,别人也往往会让步,结果是免除了你精神上的紧张,事实上问题得以解决,同时还会给你带来成熟和满意的快感。

(5)为别人做点事

你若一直在为自己的事紧张和烦恼,不妨帮别人做点事,这样可以缓和你的紧张和烦恼,甚至给你增添助人为乐的热情。

(6)逐一处理问题

人若处于紧张之中,对普通的工作也会觉得困难重重,一筹莫展。这时你可先挑出一两件当务之急的事,一个一个地处理,别的暂且搁置一边。一旦首战告捷,其余的便会迎刃而解。假如你觉得万事都不能舍弃,那就需反省一下:你是否过高地估计了这些事情的重要性,也就是说,把你自己看得过高了。

(7)避免当超人的欲望

有的人陷于紧张状态是因为,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事本应做得更出色,他们企求万事都做得完美无缺。这种欲望必然招致希望受挫。你应先明了哪些事可稳操胜券,然后把主要精力放在这些事上,这样便可望获得最大的自我满足。至于其他的事情只需尽力而为,结果即使不尽如人意也不要对自己求全责备。

(8)不要过于挑剔

有些人对他人期望过高,一旦他人不遂己愿,便感到失望、灰心丧气,或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这些“不堪造就”的人可能指的是妻子、丈夫或子女。我们总是希冀他们能符合我们预想的模式,甚至希冀他们能投我们自己之所好。请不要忘记,每个人都有权发展自我。因为亲人的缺点(真正的,或想像中的)而感到泄气的人,实际上是对自己泄气。不应挑剔他人的行为,而应看到别人的优点,并帮助他发扬光大。这样做,将使双方都感到满意,也有助于我们正确地看待自己。

(9)给别人留有余地

处于紧张状态的人往往企图处处争先,事无巨细,就连在公路上开车也不甘人后。对他们来说,一切都是竞争,非赢即输。生活不需如此,竞争是易受传染的,而合作也是同样。你给别人留有余地,自己也往往更加从容。别人不再感到你对他是个威胁时,他也就不成其为你的威胁了。

(10)让自己易于接近

我们中间不少人觉得自己为人们所遗忘、轻视或怠慢,这往往是一种想像。我们不应回避、退缩,相反,应主动表示友好,这样做才是有益的,也更实用。在退避三舍与锋芒毕露之间有一块中间地带,你不妨试一试。

(11)安排出娱乐的时间

不少人总感到忙得不可开交。对这样的人来说,规定出一个固定的娱乐时间将会大有助益。应培养一种爱好,使自己的业余时间有所寄托。你可以将全部身心投入其中,得到乐趣,暂时把工作统统忘掉,这几乎对所有的人都是可取的。

情绪上的紧张往往起始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手头拮据,职业问题,子女的抚育,老人的赡养以及婚姻的不幸,等等。然而,一个人长期的习惯和处世之道也会成为不安的原因。这些内外因素左右夹攻、火上浇油、愈演愈烈,使你的精神每况愈下。这种情况仅靠自助已不足以解决问题,还需求助于咨询或其他服务机构。他们将会给你以具体的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