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人生高起点——远离心理误区
15207800000016

第16章 远离忧虑:让自己快乐起来(2)

幽默是使人避免紧张尴尬,产生轻松愉快心情的一个重要途径。人们对同样的刺激是激发积极的情感还是引起消极的情绪全在一念之间。有时我们如果以宽容的心情和幽默的态度对待他人有意或无意施加的羞辱和难堪,往往可以从消极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免得事态恶性发展。下面的例子就可以说明幽默的妙用。

春秋战国时期,孔子有一次在郑国与弟子们失散了,他只好独自站在城郭东门等候。一个郑国人对孔子的弟子子贡说:“东门有个人,长得奇形怪状,累得好像丧家之狗。”子贡把这句话告诉了自己的老师,孔子坦然笑道:“说我像丧家之狗?确实是这样,是这样的啊!”作为一代宗师的孔子居然能在学生面前对这种污辱性的语言一笑了之,的确表现出万世师表的气度。

当你心情开朗、神情自若时,对于那些蝇营狗苟、一副小家子气的人,就会觉得他们表演得实在可笑。但是,凡人都有自尊心,有的人自尊心特别强烈和敏感,因而也特别脆弱,稍有刺激就有反应,轻则板起脸孔,重则马上反击,结果常常是争了面子没面子。善于自嘲的人心里就踏实得多,自尊心不会轻易受到伤害。你说我傻瓜,我说谢谢你的赞誉,你还能说什么呢?自嘲不是一种自贬或怯弱,而是一种潇洒的自尊,大度的情怀。在人际场上、官场上和生意场上,自嘲是轻松地保持自尊的武器,就是真的遇到难堪的人、尴尬的事,自嘲一句便可找到台阶。

春秋战国时期,张仪是个巧舌如簧的人,他到处游说诸侯,但有一次却因误会被人痛打了一顿。等他回到家里,他妻子就说:“哈哈,假如你不读书游说,怎么会有这样的羞辱呢?”张仪对他的妻子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妻子回答:“舌头还在。”张仪说:

“这就够了。”这充分表现了张仪幽默乐天的性格。

幽默的品质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志。假如一个人将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得失荣辱都可以付之一笑的话,还有什么看不开的呢?假如一个人过于现实,老于世故,那么也就难有幽默之感。

轻松愉快还可以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产生,从相互信任中得到。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分子,当你满足他人需要的时候,也得到了对自己本身能力的认识以及他人的信赖,从而增强了自信心;而当你需要别人鼓励、支持和帮助的时候,也容易在得到满足的同时,产生对他人和集体的信任和尊重,这样的人将会感到幸福快乐。郑板桥说过:“为人处,即是为己处。”意思是替他人着想,也就是为自己打算。这跟现在所讲的“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是同一个道理。

一个性格开朗的人往往可以感染周围的人,因而容易与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这种密切的关系又反过来为人们带来轻松愉快的感受。而孤独无友的人却相反,他们体验不到这种人间快乐的真谛。

人们的微笑,常常是产生良好人际关系的引发因素。它有助于友谊的建立,有利于彼此之间的互相帮助、互相谅解和互相信赖。它会使人们勇于承担社会义务。有研究显示,经常脸上出现喜悦神情的儿童最容易与同伴相处,常常得到别人的喜爱,拥有比别人更多的朋友;同时他们也更多地表现出同情心,更喜欢探索、冒险和积极进取。

轻松愉快还有激励、强化人们能量、胆识、自信心的作用。心理学家维斯曼(AWeissman)曾制订了一个个人感受量表对43名大学生进行测试,并按照测试的结果以愉快程度和稳定性两个维度将他们的特点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愉快型:热情、精力充沛、性情开朗、好奇、有兴趣、活跃等;②不愉快型:最好的心境是放松、平静等;③心境稳定型:满足、与他人相处和谐、安静、爱、温和等;④心境多变者:满意、较热情、很自信、满不在乎等。

维斯曼发现,属于愉快型的学生表现得更加自信、乐观、有才能和容易成功;他们与别人的关系更加融洽、诚恳、相互帮助和相互激励;他们的工作目的性强、有连续性,能明确工作的意义,在工作中更能发挥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干脆利落,常常在工作和社会交往中得到满足。属于不愉快型的学生缺乏自信、热情,容易悲观,在与人的交往中常常感到恐惧、恼怒、内疚、尴尬、畏缩,重细节而少创见,工作中往往感到任务多、负担重、满意程度低,失败时过于自我谴责,自我肯定和自我整合能力较弱,经常感到挑战和威胁的存在。

轻松愉快还有一个妙用,就是它能使学习、工作等活动所造成的紧张得到松弛、释放。假如我们的工作、学习甚至生活总是匆匆忙忙、紧紧张张,不能歇下来喘口气的话,那么这样的人生也未必有意义,而且在我们要达到目标的过程中,来自外界和自身的压力自然而然地会使我们产生一些失误或挫折,从而引起对这种结果的担忧、恐惧、害怕或者痛苦。这些消极的情绪又可以导致生理和心理的疾病,如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胃溃疡、哮喘乃至癌症等疾病,以及神经过敏、情绪性紧张、焦虑症和忧郁症等心理上的不健康。

越来越多的资料证明,许多身体的疾病往往与心理上的不健康有很大的关系。因此,经常保持如轻松愉快、高兴热情等良好的心理状态可以对紧张、焦虑起到缓解、调节的作用,从而减少疾病的发生。

当然,如果轻松愉快所引起的松弛状态持续过长的话,也不利于思维强度较高的脑力活动和一个人意志力的培养。有研究显示,过分紧张和过分放松都不利于提高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效率。因为当人们从事智力活动的紧张程度完全松弛下来以后,人们智力技能的操作也随之减缓、拖长或停止。只有当人的情绪被重新激发并导致大脑中枢神经的兴奋和情绪达到一定的紧张程度时,智力活动才会积极地进行并进入最佳的状态。所以,轻松愉快并非无止境地持续下去的,它仍需要本人有意识地调节,过分陶醉快乐之中,容易使人消极懒散,贪图享受,不思进取。

4赶走忧虑的快乐处方

柏傅德·罗素曾说过:“快乐之道如下:尽可能地使自己的兴趣宽广,并对引起自己兴趣的人和事,不做敌对的反应,而做友善的反应。”这段话给我们一种启示,如果我们想使自己快乐起来,就要学会培养自己积极、友善、健康、正面的思想,做必须做的事,并且把一切令自己担忧的事从脑袋中清除出去,全神贯注地进行学习和工作,那么消极的情绪就会出人意料地烟消云散。

美国船舶制造商亨利·凯撒是一个充满乐观、自信和快乐的人,他曾经领导他的下属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制造了1500多艘船,其造船速度令全世界大吃一惊。可是当他要求人们每10天建造一艘船的时候,专家都极力反对,认为这是不可能做到的事。然而凯撒却做到了,并且后来他建立了几家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和拥有10亿多美元的资产。不仅如此,他还具有一颗善良、慷慨、仁慈的心,捐献大量的钱给社会医疗事业,治疗无力承担医疗费的穷人。所有这些,应归功于他母亲早年所给的无价之宝——教他如何运用人生最伟大的价值,热爱人和享受劳动的欢乐。据亨利·凯撒回忆:“我的母亲最早教给我对人的热爱和为他人服务的重要性。她经常说热爱人和为人服务是人生中最有价值的事。”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得了疾病或者碰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时,更要振奋自己,使自己快乐起来,这样,才能最后战胜困难。

很久以前,美国印第安那州一位叫英格莱特的人得了猩红热,当康复出院之后,又发现自己患上了肾病,虽然多方求医,可是谁也无法治好他。非但如此,过了一段时间,他又得了并发症,医生通知他的家人为他准备后事。

他回到家里,知道自己所有的保险金都付过了,就向上帝忏悔自己以前所犯的各种错误,然后坐下来沉思,想到自己带给别人的忧虑,想到家人的难过,想到自己这段时间以来忧郁的情绪。于是默默地对自己说:你这样子简直像个大傻瓜。你在一年之内恐怕还不会死,为什么不趁自己还活着的时候,快快乐乐呢?

从此,他挺起胸膛,露出微笑,试图让自己表现出一切都正常的样子,强迫自己开心、快乐。尽管开始的时候觉得挺困难,但终于做到了,并且在后来的几个月里,身体逐渐好了起来。这是他的愉快、勇气和乐观的态度挽救了自己的生命,而且还使他身边的人快乐。

为了使自己,也使别人快乐起来,让我们共同享用西贝儿·派屈吉所写《只为今天》——一个能够每天使自己产生快乐而又振奋精神的训练方案:

(1)只为今天,我要很快乐。如果林肯所说的“大部分的人只要下决心都能很快乐”这句话是对的,那么快乐是来自内心,而不是存在于外在。

(2)只为今天,我要让自己适应一切,而不是试着调整一切来适应我的欲望。我要以这种态度接受我的家庭、我的事业和我的运气。

(3)只为今天,我要爱护我的身体。我要多加运动,善自照顾,善自珍惜,不损伤它、不忽视它,使它能成为我争取成功的好基础。

(4)只为今天,我要加强我的思想。我要学一些有用的东西,我决不做一个胡思乱想的人。

我要看一些需要思考、更需要集中精神才能看的书。

(5)只为今天,我要用三件事来锻炼我的灵魂:我要为别人做一件好事,但不要让人家知道;我还要做两件我并不想做的事,而这就是为了锻炼。

(6)只为今天,我要做个讨人喜欢的人,外表要尽量修饰,衣着要尽量得体,说话低声,行动优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毁誉。对任何事情都不挑毛病,也不干涉或教训别人。

(7)只为今天,我要试着只考虑怎么度过今天,而不把我一生的问题都想一次解决。因为我虽能连续12小时做一件事,但如果要我一辈子都这样做下去的话,就会吓坏了我。

(8)只为今天,我要订下一个计划。我要写下每小时该做些什么;也许我不会完全照着做,但还要订下这个计划;这样至少可以免除两种缺点——过分仓促和犹豫不决。

(9)只为今天,我要为自己留下安静的半小时,轻松一番。

(10)只为今天,我要心中毫无惧怕。特别是,我不怕快乐,我要去欣赏美的一切,去爱,去相信我爱的那些人会爱我。

5摆脱忧虑的明智方法

忧虑是人在不利环境下产生的一种情绪抑制,会给人带来很多害处。因此,学会有针对性地采取相应措施,摆脱忧虑,是很有必要的。

面对忧虑怎么办?常有人用“一醉解千愁”的自我麻醉办法,这不足取。因为这是消极的,不但不能解决实际问题,还会愁上加愁。明智的方法应该是这样的:

(1)正视现实

凡是忧虑,大多有其原因,不论是主观的还是客观的,都要“既来之,则安之”,要懂得“车到山前必有路”的道理。愁不能解决问题,重要的是行动。

(2)转移目标

人在发愁时,往往是集中精力苦思冥想地面对现实的愁事,这样无助于摆脱忧虑。要把注意力转移到另外一件事上,把希望和明天联系起来,心里才能有一线希望,对未来才有光明感。注意力转移的目标最好是与切身利益相关的有可能实现的事物上,以此增加勇气,坚定信心。

(3)锻炼意志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个性。抑郁、孤独、多愁善感、感情脆弱的人,最容易滋生忧虑。因此,平时就要注意个性的修养,其中最主要是意志的锻炼。修养高的人具备稳定的心态,不会因小事而激怒,更不会无端地发愁,能控制自己很好地适应客观环境。

(4)求医问药

对确有原因导致忧虑者,若长时间不能自拔,可求心理医生帮助,也可遵医嘱用些药物,很快就会解决问题,这样能预防罹患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