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缺什么
1520900000016

第16章 打造金融安全网与社会安全网

——魏加宁危机还会持续多久?眼下这场危机的传导之快、影响范围之大,是前所未有的,从美国次贷危机到金融危机再到全球性的经济危机,它究竟还会持续多久?魏加宁:目前,国内外对这次经济危机的持续时间有三种看法:一是V字形,即一两年之内见底反弹,短期内可以很快复苏;二是U字形,即三到五年的时间,有个调整期;三是L形,即调整时间很长,可能十年或更漫长……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当年日本就是典型的例子。我们曾经一再提醒要注意泡沫经济的危险性,是因为泡沫经济只有破灭之后才能知道有多危险。泡沫是相似的,但中国的社会结构和日本不尽一致,可能中国的情况比日本更复杂。日本经济泡沫是怎么形成和破灭的呢?80年代中后期,日元大幅度升值以后,为抵御因出口受阻而带来的经济衰退,日本实行了宽松的货币政策。由于货币政策过于宽松,大量资金都流到了资产市场,导致日本房地产价格和股票价格,包括高尔夫会员证、文物收藏品的价格,几年间两三倍地往上涨。

到了1989年一般商品价格开始涨上来以后,中央银行不得不提高利率时,一提高利率,股市泡沫也破了,房地产市场泡沫也破了,所以整个泡沫经济破灭了。后来,日本中央银行前任行长几次来中国都讲这个事情,说根据日本的教训,中央银行不但要关注一般商品价格,也要关注资产价格。我们现在还应当关注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的情况。日本泡沫经济破灭以后是十多年的经济停滞,后来还爆发了较为严重的金融危机。我们还应注意到,金融危机之后日本政府都干了些什么呢?就是加快金融体制改革。日本政府主要干了三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加强中央银行的独立性,因为在泡沫经济形成时期,当时日本的中央银行不仅受政府的控制,而且还受大藏省的领导的控制,没有独立性;第二件事是把金融监管从大藏省独立出来,几经周折逐渐过渡到现在的金融厅;第三件事是推动金融机构重组,发展金融控股集团。我们还要注意的是,虽然日本在泡沫经济破灭以后,经济停滞了十几年,还发生了严重的金融危机,但是它没有发生大的社会动荡。

我认为有两个重要原因:第一个原因是,它的金融安全网虽然不够健全,但是它还是有金融安全网的。金融安全网一般包括三样东西,一个是中央银行的最后贷款人功能,再有一个是金融监管机构的审慎监管职能,还有一个是存款保险制度。日本在出现金融危机以后,一方面加快金融改革,另一方面调整了存款保险制度,结果很快就把金融市场稳定住了。如果没有这些,其金融危机肯定要更深刻得多。再有一个,日本有很强大的社会保障功能,就是说它的社会安全网非常健全。所以,日本经济停滞那么长时间,很多人下岗失业,包括金融危机的出现,但是社会没有出现大的动乱,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因为它的社会安全网比较健全。我认为,中国要抓紧时间,把这几个网建立起来,而不是光搞项目投资。否则中国经济一旦出现问题,就会有很大的风险。大多人恐怕还是认为建立安全网不能解决眼前之需,立项更能稳住现状,以保短时不出大问题。搞项目多少资金都舍得,但建立安全网这种看不见的工程就不舍得投钱了,因为它不体现政绩。其实还是舍得不舍得的问题。

现在,回头看看朱镕基总理当年在社保方面所做的改革是高瞻远瞩的,只是后续政策没有继续推进。在政策方面,我们还要有一个反思。理论上讲,宏观经济过热,要紧缩货币政策来抑制过热,冷的时候应当用扩张的财政政策来启动经济。但现在发现一个悖论,热的时候一紧缩货币,首先受到打击的是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冷的时候一上项目,往往受益的首先是国有企业、大型企业。长期这样下去,经济实体会分化,大的国企越来越好,民营中小企业越来越困难。这种悖论的产生,还是由于调控方式有问题。我们紧缩货币的时候是靠贷款规模控制,而不是靠利率,因此首先控制住了对中小企业的贷款;如果是用利率手段的话,看起来是一刀切,但是有效益的项目,不管大小企业都可以贷款。关于出口退税和人民币升值有两个问题要看到。一个是此次美国及全球经济下滑,是需求没有了,而非价格的问题。不像亚洲金融危机,当时需求还在,美国经济正强盛,别国在贬值,我们不贬就出现价格竞争的问题。再一个是中国长期的发展方式要转变,继续靠出口补贴、人民币汇率低估,等于把福利补贴给了外国的消费者。

所以现在又回头捡起出口政策和汇率政策,用过去的办法来应对危机,这可能是有问题的。有专家讲,与其补贴给出口企业,为什么不补贴给农民呢?农民有了收入就可以扩大内需啊。我们总是提要转变发展方式,但真正到应急的时候,就把它扔到一边了。我认为,金融海啸来的时候,当务之急不是“出海抄底”(收购),也不是内部“挖坑蓄水”(扩大内需),这都来不及了。重要的是“筑防波堤”,筑金融安全网、建立社会安全网,先保住自己的安全才是首要问题。当前中国处于对外贸易和地产消费的低迷期,尝试以巨额固定资产投资的方式刺激内需,或可保一时的GDP。然而,假如美国经济未来两三年迟迟走不出衰退阴影,那中国经济的支撑点会在哪里?魏加宁:现在国库还算殷实,一旦大规模的资金投入,没能产生良好的效应,到时钱也花完了,那会是非常可怕的。因此,不能不提的是垄断部门的改革问题,尤其是铁路的改革问题。“4万亿”很大程度上将投入铁路,问题是铁路体制最落后,政企合一,它带动不了民间资本。所以要依靠改革,带动民间资本,政府就可以投入很少的钱解决很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