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中国经济缺什么
1520900000017

第17章 美国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真正走出危机

——斯蒂格利茨美国提出“Buy America”,这违背了WTO协定。斯蒂格利茨教授,我们关注到,在全球经济衰退的背景之下,各国贸易保护主义普遍抬头。您如何看待这种现象?斯蒂格利茨:贸易保护主义的确是一个很重要的话题。2008年11月在华盛顿的20国峰会上,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推行保护主义,但几个月之后,到目前为止已经有17个国家采取了保护主义。这真是令人印象深刻的一件事。美国提出“Buy America”(买美国货),这违背了WTO协定。同时另一个观点就是WTO协定,它很少考虑到穷国。它更多的是从发达国家的立场出发,而不是发展中国家。这一点其实比保护主义还要糟糕。各个国家不推行保护主义是非常重要的,我希望保护主义不要发生,否则这会使经济复苏变得困难。因为在经济学中这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每个国家都在推出自己的经济刺激计划,计划中都是要最大化本国的利益,就势必要推行保护主义。

那这样在刺激计划中带给本国的利益就会被别国的保护主义政策所抵消。如果每个国家都只追求自身的利益,那最终的结果便是每个国家都变得更糟。但是不幸的是消除贸易保护主义非常困难。我们都知道,关税是一种重要的保护主义手段,与此同时补贴也是一种保护主义。在此次各国应对危机的经济刺激方案中,补贴的影响要比所有人想象得还要大。现在银行体系、汽车行业等很多行业都存在补贴的现象,而这对经济的复苏是非常不利的。所以我们在这次危机后要重新思考全球化的问题,保护主义这些措施完全抵消了经济刺激方案所带来的好处。世界经济的走向如何?世界经济的发展,以您的观察,究竟会走向何方?斯蒂格利茨:有一些问题非常重要,那就是全球的贫穷问题、环境问题和全球变暖问题。这些是非常重要的问题。其中的关键在于如何改善经济的无效率:如何能将资源配置到最需要它们的地方,如何保证我们消费的购买力能够转化成社会真正需要的产品。我们应该做的是在下一个十年,减缓全球变暖。在这一方面有足够的需求。

我们将会有足够的激励和机会去将这些需求转化为市场。就这个问题,我对联合国有三个关键的建议:首先,需要一个新的全球信贷机构,而且它的监管应该比现有的机构更好;其次要建立一个全球经济协调委员会;最后要有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这是一个很早就被凯恩斯提出来的问题,而目前的系统运行并不良好,所以现在到了需要对其进行改革的时候。作为金融危机的肇发地和重灾区,美国的经济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但我认为美国仍将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仍将是世界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它以后可能无法施加危机之前它所能产生的影响,原因我认为在于美国的金融行业。美国可能需要很长一段时间来真正走出危机。那么今后美国、中国、印度等国家就会共同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力量。一个深层次的问题是,美国有可能重复这样的故事:从一个泡沫走向另一个泡沫。有人问,美国人现在应该增加消费还是增加储蓄?我觉得这个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在讨论的两难问题。

遇到现在的经济问题的时候,大家会说收入会下降,从长远来讲我们是肯定需要更多的储蓄,零储蓄率绝对不行。但是,问题是现在储蓄率在上升,这是美国所面临的最大的经济问题。在我讲到美国应该如何恰当地应对经济政策的时候,我提到我们不应该鼓励消费,而是应该鼓励投资。比如说,如果你要减税的话,我们应该提供投资信贷,使大家能够更多地投资。给居民减税并不是非常有效的,这不是一个正确的方向。从长远来说,正确的方向是更多地储蓄和更多地投资。关于美国所做出的应对政策,大家认为迄今为止美国做出的反应还是很不够的,那会使危机持续时间更长。大家应该从美国的失败当中吸取教训,这不仅仅是在金融领域,而且在公司的法人治理中有更深层的问题,这些银行发展得块头过大,以至于它们不可能不失败。我们还需要货币政策的框架,有很大问题的货币政策框架也造成了这次的危机。大家已经多次讨论过全球化,它有好处也有坏处,这也就意味着在面对全球化的时候,我们要非常小心。

我们需要认识到有一些全球性的协议是由一些觉得市场万能的这些人所制定的,因此,这些协议也是有问题的。我们多次提到这是一个全球性的危机,也需要全球来应对。我们需要国际组织来行动,有G20,但是全球有192个国家,也就是说172个都不是G20的成员,而世界上的很多国家都受到了影响。联合国有一个专家委员会在研究危机对发展中国家的影响,我是这个委员会的成员,我们提出了一些建议。一个就是钱的分配办法要改变,现在的机制效率太慢了。如果这样改革的话,等到下次危机到来之前都不能够完成这些改革。我们需要一个新的分配制度,需要一个全球协调机制,也需要一个新的全球储备体系。在这期间我们可以发挥区域倡议的作用,比如说清迈议程。在实现全球经济复苏的过程中,中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它可以使自己的经济保持增长。另外,就是它可以为全球均衡地恢复做出贡献,中国可以帮助其他的发展中国家,这和中国自己的价值观是一致的。我希望中国在它自己所属的这个区域以及在全球建立恰当的机制,使得更多的资金能够转向新兴市场方面发挥其作用;并通过G20和联合国来进行必要的改革,以恢复人们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