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伟民
唐玲玲
从日本池田机场起飞,几个小时后在高空上俯视太平洋。远处,像是一片蓝色的水面上漂着几片破窗帘,这大概是亚洲、美洲和澳洲的海岸边缘;近处,飞机底下,却有几颗不规则镶嵌成串的海螺,这就是夏威夷群岛了!然而,这几颗“海螺”,大约是十八世纪才被欧洲人发现的。《夏威夷史》的序言说,仅仅是探明主要的岛屿群就花了两个半世纪,原因很简单,太平洋是巨大的,这些岛屿是微小的。也还因为太平洋在当时看来是难以想象的大,大到即使是被探险家发现了的群岛,也极有可能再次丢失很长的一段时间。但是也不难想象,在这样一个辽阔渺茫的大洋上,各种奇异而又诡秘的发现都是有可能发生的!
夏威夷群岛的原住民是古老的波利尼西亚族群,他们是公元前好多年以前从马克萨斯群岛迁移到夏威夷群岛的。他们有些东西让欧洲探险家(如英国人库克)等充满好奇,但又始终未能找到满意答案,诸如世代都有很高超的航海技术;他们与距离很远的新西兰岛、复活节岛等地的岛民们说一些相同的语言、拥有共同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更加神秘的是,他们在制作树皮布和文身方面,跟海南岛的黎族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显然,这些族群,在远古的时候,很可能有同源之处。那么这个源在哪里呢?他们又是什么时候被分散的呢?又是通过什么方式呢?
近20年来,我们一直在关注黎族文身、树皮布文化的学术研究工作,这当然也会兼及环太平洋地区,特别是夏威夷岛屿上的原住民,以及与这相关的课题。而难题在于,海外探险家对相关内容的文字描述以及图像,都不是原始材料,如果在学术上征引就显得不够严谨。
2008年秋冬季,我们受夏威夷大学的邀请,作为访问学者,就海南岛黎族的文身、树皮布文化与太平洋岛屿相关文化比较研究作为课题,到这所大学做研究。
我们住在夏威夷首府檀香山市的夏威夷大学内。夏威夷大学素有东西文化交汇中心的美誉。她充满热带风情和浓郁的人文气氛。在这里生活,随意适性,很有点在海南岛的气息。令人最为关注的是这所大学的图书馆。它的典藏极其丰富,我们大部分时间都在里面查找、复印、摘抄和整理学术资料。
檀香山市的书店,也十分引人入胜,在这里,既有我们所需要的文身、树皮布文化的古老资料,也有学术界相关的最新成果。在毕士普博物馆,著名人类学、考古学家焦天龙馆长带领我们参观,其中关于文身的工具,树皮布的灿烂图案及木棒的陈列,令人目不暇接;在瓦胡岛和夏威夷岛作田野调查时,那灿烂而又壮丽的景色,让人终生难忘;刘琍女士主持的中国南方少数民族织锦展览及国际学术研讨会,也令我们获益良多……我们的学术工作,多是从夏威夷大学图书馆开始而终结于田野。文身和树皮布文化,正如上文所述,是这次学术访问的两个主题。在图书馆流连时,首先要寻找的是与这两个主题相关的资料。当我们发现由夏威夷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罗吉尔·祥本(RogerNeien)和米克·彭德格拉斯特(MickPendergrsf)合著的《太平洋树皮布》(PacificTapa)时,我们喜出望外,赶紧申请复印。因为图书馆的相关规定,我们不能全部复印,复印的仅是全书的50%。而且复印的图像,显得粗糙,不理想。在博物馆参观时,虽然能见到树皮布实物,但隔着展柜的玻璃片拍摄,效果也不尽如人意。在学术研讨会上,学者们也有引述此书的。不能获得全书,我们颇感遗憾。不意,在做田野调查时,一位年轻朋友驾车带我们到檀香山书店去,在书店的柜子里,竟然看到了这部皇皇大著。拿过来翻看,里面的照片极其清晰,喜悦之情不能自已!29美元的定价,显然是用白色纸片后来贴上去的,并非出版社的定价。虽然换算成人民币,价格不菲,但我们还是当即买了下来。当售货员告诉我们,仅此一册时,我们暗自庆幸,即便此前在大学图书馆已耗费不少复印费,但也不觉可惜。
在田野工作中意外得到的这部论著,极大地拓展了我们的视野。举例说,关于树皮布的取材:海南黎族打制树皮布,多用构树、楮树和见血封喉树或者黎语叫“菜论”的皮,这些树种,生长期长,树木稀少;如见血封喉树,已经明令禁止砍伐。而且,这些树制成的树皮布,厚重、粗糙,仅有发黄的灰白色,颜色单调而且不实用,仅能用作腰织机的腰带或是放在牛背上的坐垫,或者是成为收藏家的藏品。树皮布从源头到销售,都有极大的限制,仅一二承传人偶尔打制。太平洋树皮布则完全不同,虽然它的制作历史晚于黎族两千多年,但它的树皮布文化却毫不逊色于黎族。太平洋地区用桑树做原料;他们人为地大面积圈地种植桑树,在雨量充足、土地肥沃、气候炎热的太平洋岛屿,桑树生长很快,因此材料来源得到了保障。而且他们改良了制作工艺,布料轻薄,并印制不同颜色的精美图案,作为本民族的独特产品,批量生产,成为旅游者的纪念品,销售量极大。这种将民族遗产产业化的做法是值得我们仿效的。
太平洋岛屿汤加树皮布市场
夏威夷大学图书馆珍藏的《夏威夷的文身传统》一书,在文身的起源、目的、图案、文身师、工具以及传统等诸多方面,都跟黎族文身有可比性。如夏威夷人对生殖力的尊崇,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山羊在文身图案中是如此受欢迎,正如蛙图对黎族文身一样,都根源于族群的繁衍。不过,我们在田野中见到的颜料画出的文手和文脚,在夏威夷人的草裙舞中特别常见!草裙舞者将树叶和花环戴在头上、手腕和脚腕上,跳时两腿微微弯曲,双脚踏着节拍,腰肢左右摇摆,而双手的动作特别引人注目,加上手和每一个动作都代表着一个意思,整个舞蹈就是一个故事。这美妙的舞姿和醒目的手势,让人联想起文身了的波利尼西亚人穿着薄如轻纱而且透明的树皮布衣服跳草裙舞的美妙意境。
海天共蔚蓝的夏威夷,给我们的不仅是美丽的自然景色,更是古老的民俗带来的学术上的启迪。
谚曰: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信然!
2009年10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