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契丹名族史
15214900000012

第12章 辽以前的契丹族史(上)(3)

首先,三耶律二审密是组成了以后的内四部族,并未形成十二个新部。据《辽史营卫志》载:“内四部族:遥辇九帐族,横帐三父族,国舅帐拔里、乙室己族,国舅部族。”这内四部族是在迭剌、乙室、品等辽八部以外的。三耶律二审密除了缺一个大贺氏,都在内四部族中,不能又分为迭剌、乙室等十二部。同时三耶律二审密本来并非独立的部落,只是几个氏族。皇族世里氏,原是迭剌部的一个氏族。大贺氏是唐初纥使部的一个氏族。国舅别部述律氏是右大部的一个氏族。遥辇、拔里、乙室已虽不知本属何部,当同样是某部的一个氏族。辽太祖把这些显贵氏族抽出来成立的内四部族,并不是真正的部落。它不包括两个互通婚姻的胞族,而仅有其一,因此不能独立成部。《辽史》卷三十二所以称之为:“有族而不部者,遥辇九帐,皇族三父房是也。”又记载“部落曰部,氏族曰族。”族而不部的意思,就是说遥辇九帐是氏族而不是部落,只是称为部而已。既然遥辇氏和拔里、乙室已等是氏族不是部落,因此阻午可汗分三耶律为七、二审密为五,只不过是把一些强盛的氏族划分为小氏族。《辽史》把这些误称为部,且和八部并列,合为二十部是错误的。遥辇时并没有二十部。张正明:《契丹史略》。

其次,迭剌、乙室等八部和旦利皆、乙室活等八部,应为一蔡美彪:《契丹的部落组织和国家的产生》,《历史研究》1964年第5、6期。既不能并列,也不是相继。前已证三耶律、二审密是转成辽内四部族,当然不能再组成乙室、品等八部。这八部就只能是遥辇氏八部,否则就不知从何而来。而同时旦利皆等部皆不见于辽初,也只有把它们看做就是乙室、品等八部,否则就不知从何而去。两者间还可找出相同的部名,如乙室和乙室活,旦利皆和突举。都说明两者实为一,只是记载不同,部名稍有变化而已。两者也不是相继的,因据《辽史营卫志》,乙室、品等部都是阻午可汗时置,正为遥辇八部建立时。而迭剌、乙室本一部,乌隗、涅剌本一部,突举、突吕不本一部,也符合“大贺氏中衰,仅存五部,有耶律雅里者分五部为八”的记载。因此并非遥辇氏初期是旦利皆、乙室活等八部,后期又出现了迭剌、乙室等八部。以旦利皆等部和大贺氏八部相比,可发现:遥辇时的旦利皆部即大贺氏的达稽部,乙室活部即纥使部;实活部即张九龄《曲江集》的蜀活部也即独活部,纳会鸡部即芮奚部,集解部即坠斤部。大贺氏八部的芬问、突便、伏等部不见于遥辇氏八部。当即“部落凋散”失去的三部。遥辇氏八部中的纳尾、频没、奚嗢则为大贺氏时所无,当是新分出,正是“五部为八。”

第三,遥辇氏为八部中的一个氏族。迭剌部是遥辇氏八部中一部,因此它们不能别作两部。遥辇氏八部外,应加上右大部、左大部,合成十部。右大部见于《辽史后妃传》:“太祖淳钦皇后述律氏……其先回鹘人糯思……生后于契丹右大部。”这右大部显然在辽太祖以前就存在。有人认为“世里氏族何能既属于迭剌部,又属于右大部?此为右大部非独立部落又一证”向南、杨若薇:《论契丹族的婚姻制》,《历史研究》1980年第5期。但迭剌部、右大部有相同的氏族不足为奇。恩格斯曾指出:“我们在不同的部落中间,可能看到名称相同的氏族……”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5年版,第87页。易洛魁人的各部落都有狼氏族、熊氏族、龟氏族摩尔根:《古代社会》新译本上册,商务印书馆1975年版,第68页。二部有相同的氏族,只能证明他们起源于同一祖先,不能证明右大部非独立部落。有人把二国舅部的升帐和左右二大部在辽代的失踪联系在一起,认为左右二大部就是后来成为国舅部的两个家族,并非两个部落。但右大部既包括耶律姓的世里氏,又包括萧姓的述律氏,不可能全升入国舅帐,仍应是部落。遥辇氏八部加左右两大部,应是隋唐大贺氏八部加自高丽突厥来归的两大部的继续。遥辇氏八部从大贺氏八部而来,右大部左大部当从高丽突厥来归的两部而来。因此隋、唐以来契丹主要都是十部而非八部。

华山说:“遥辇、耶律(世里)本出一族。《辽史刑法志》:‘阻午可汗知宗室雅里之贤。命为夷离堇。’所谓宗室,就是同姓。……我们疑心本由一个氏族分出。”华山、费国庆:《阿保机建国前契丹社会试探》,《文史哲》1958年第6期。这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确的。遥辇和世里还有一个大贺本出一个氏族,同姓耶律,即所谓三耶律。以后耶律成了胞族,遥辇、世里、大贺各成为一个氏族。这时遥辇和世里仍同属一个胞族——即耶律胞族,但却并非一个氏族。

辽以前契丹族的分布

契丹族最早见于史籍是在三燕时期(352—435年),以后不断迁徙,分布范围也越趋扩大,现将辽以前历代契丹族的分布考之于下。

一、三燕时期契丹人的居住区

关于契丹人的最初居住地点,《辽史》有较详细的记载。

《辽史》卷三十二载:“契丹之先,曰奇首可汗,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今永州木叶山有契丹始祖庙,奇首可汗、可敦并八子像在焉。潢河之西,土河之北,奇首可汗故壤也。”这里指出了契丹始祖奇首可汗居住于松漠之间,又指出了“潢河之西,土河之北”是奇首可汗的故壤。这潢河为今西喇木伦河,所谓“潢河之西”实际上应为潢河之西南。土河为今老哈河,所谓“土河之北”,实际上应为土河之西北。正为两河相交处之西,今翁牛特旗之东境。

又《辽史》卷三十七亦载:“相传有圣人乘白马,自马盂山浮土河而东,有天女驾青牛车由平地松林泛潢河而下。至木叶山,二水合流,相遇为配偶,生八子。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这一记载也指出了契丹最早的居住地是在土河(今老哈河)及潢河(今西喇木伦河)二水合流之处。并记载了契丹是由潢河上游的平地松林(今西喇木伦河上游翁牛特旗以西地)东走的一个集团及由土河(今老哈河)上游的马盂山(今宁城西之马鞍山)东北走的另一集团组合而成。这两集团会合于两水之交的时候,应该是公元344年慕容皇光破宇文部,遗部窜匿“松漠之间”时。按“松漠”是指西喇木伦河上游的松林地带及老哈河两岸的科尔沁沙漠地带而言,两者合称为“松漠”,松漠之间应包括今赤峰东北至通辽西南一带。

但《三国史记》卷十八载:“小兽林王八年(378年)九月,契丹犯北边,陷八部。”又同卷载:“广开土王元年(392年)北伐契丹,虏男女五百口,又招谕本国陷没民口一万而归。”都说明,在公元4世纪后期契丹的东境已到达高句丽的北境,包括今哲盟地区的南部。

《魏书契丹传》又载:“登国中(388年),大破之,遂逃迸与库莫奚分住,经数十年稍滋蔓,有部落于和龙之北数百里。”根据这一记载,似乎契丹又再次迁徙。但从《辽史》卷三十二载:“元魏末,莫弗贺勿于畏高丽、蠕蠕侵逼……乃去奇首可汗故壤,居白狼水东。”则契丹离开奇首可汗故壤(即松漠之间)的时间是在元魏末,而不是在元魏初登国三年后。这说明元魏初契丹并未迁离松漠之间。而且从“有部落于和龙之北数百里”,考和龙为今朝阳,从朝阳至潢河及土河相交之处之“松漠之间”仅四百里,也符合“和龙之北数百里”之记载。因此,可以认为登国三年(388年)契丹并未有大的迁徙。所谓“遂逃迸与库莫奚分住”,当指其稍东迁与库莫奚间有了一定距离,但并未离开松漠之间。

二、北魏时期契丹诸部的分布区

在三燕时,仅见契丹部之名,至北魏时始见契丹等八部之名。

契丹等八部之名,始见于北魏显祖皇兴二年(468年)。《魏书显祖纪》:“皇兴二年夏四月,高丽、库莫奚、契丹、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叱六手、悉万丹、阿大何、羽真侯、于阗、波斯国各遣使朝献。”但其中有些部名,在此前早已见于史,如《魏书世祖纪》:“太延于阗、波斯国各遣使朝献。”但其中有些部名,在此前早已见于史,如《魏书世祖纪》:太延三年(437年)“高丽、契丹国并遣使朝献”。《魏书高宗纪》:“兴安二年(453年),库莫奚、契丹、锃实等十余国各遣使朝贡。”《魏书高宗纪》:“兴光元年(454年)冬十有一月,出于叱、万单国各遣使朝献。”《魏书显祖纪》:“皇兴元年(467年)高丽、库莫奚、具伏弗、郁羽陵、日连、匹黎尔、于阗诸国各遣使朝贡。”这也正是《魏书契丹传》所载:“真君以来(440年)求朝献,岁贡名马,显祖时,使莫弗纥何辰奉献,得班飨于诸国之末。归而相谓,言国家之美,心皆忻慕,于是东北群狄闻之,莫不思服。悉万丹部、何大何部、伏弗郁部、羽陵部、日连部、匹杰部、黎部、叱六于部等,各以其名马文皮入献天府,遂求为常。皆得交市于和龙、密云之间,贡献不绝”。这里明确指出:契丹当时还仅是一部的名称,并未成为八部的总称。契丹与其他各部都是称为东北群狄,都分别朝贡于北魏,因此,《魏书》所载契丹的地理位置,仅是契丹部的位置,并不包括其他各部。这八部的名称参校诸书应为:契丹、悉万丹、何大何、伏弗郁、羽陵、日连、匹杰黎、叱六于。

这八部的分布范围,据《辽史营卫志》载:“其后族属渐盛,分为八部,居松漠之间。”似以八部均居住于松漠之间。但《魏书勿吉传》载:公元486年“复入贡,其傍有大莫卢国、覆钟国、莫多回国、库娄国、素和国、具弗伏国、匹黎尔国、拔大何国、郁羽陵国、库伏真国、鲁娄国、羽真侯国,前后各遣使朝献”。其中有些部,如具弗伏、匹黎尔、拔大何、郁羽陵,都是契丹八部中的部落,据此则契丹等八部中有些部落,似乎已分布到勿吉(今松花江以东)附近,但当时契丹诸部不应达到勿吉附近。《魏书勿吉传》所载之十二部,应当是勿吉使者朝贡北魏时,沿途所经之部,则此四部之分布当仍在今西喇木伦河流域及其北之地。

契丹部当北魏时,迁离松漠之间。《魏书契丹传》载:“太和三年(479年),高句丽窃与蠕蠕谋,欲取地豆于以分之,契丹惧其侵轶,其莫弗贺勿于率其部落车三千乘,众万余口,驱徙离畜,求入内附,止于白狼水东。”《辽史》卷三十二亦载此,称“乃去奇首可汗故壤,居白狼水”。白狼水为今大凌河,其东当为今阜新一带,从其仅“车三千乘,众万余口”考,这不可能是八部全部迁到白狼水东,而仅是契丹一部,其他诸部当仍在其北老哈河及西喇木伦河流域。

三、北齐时期契丹诸部的分布区

北齐时,契丹诸部又经历了一次大迁徙。《北齐书文宣帝纪》载:“天保四年(553年)九月,契丹入塞侵扰,(帝)北讨契丹。冬十月丁酉,帝至平城,遂从西道趣长堑。诏司徒潘相乐率精骑五千,自东道趣青山。辛丑,至白狼城;壬寅,经昌黎城,复诏安德王韩规率精骑四千,东趣,断契丹走路。癸卯,至阳师水,倍道兼行,掩袭契丹。甲辰,帝亲逾山岭,为士卒先,指麾奋战;大破之,虏获十万余口,杂畜数十万头。乐又于青山大破契丹别部。所虏生口皆置诸州。丁未,至营州。”

按平城为今卢龙,自此兵分两路。西路经白狼城(今喀左西南)、昌黎城(今建平东南)北进,取长堑,此长堑为战国秦汉长城遗迹。阳师水,在今朝阳东北《旧唐书地理志》:“师州……旧领县……阳师。初贞观置州于营州东北废阳师镇,故号师州。”可证阳师水在营州(今朝阳)东北。,所逾山岭为今大青山,所破之契丹,当即居住于白狼水东之契丹部。又“自东道趣青山”的潘相乐,又于青山大破契丹别部。按此青山,据《通典》“在柳城郡东一百九十里”,当为北票、阜新接界处之帽儿山,此为契丹诸部中之另一部。

北齐此次虏获十万余口,显见不仅是太和三年迁于白狼水东的万余口,还包括了契丹八部中的其他部落。被北齐所虏之十余万口,分置诸州,此诸州当为北齐之营州及安州,在今辽宁省西北部及河北省东北部。未为北齐所虏之契丹余部,“其后复为突厥所逼,又以万家居于高丽”《北史契丹传》。,其地可能在高丽西北,今辽宁省法库、康平等地。尚有部分契丹人,附于突厥,其居住地不明,疑仍在西喇木伦河流域。

四、隋代契丹诸部的分布

《隋书契丹传》:“遂北徙逐水草,而当辽西正北二百里,依托纥臣水而居。东西亘五百里,南北三百里,分为十部,兵多者三千,少者一千余。”按土纥真水为今老哈河,契丹当居于今老哈河下游偏东地区。南北三百里,当北至西喇木伦河,南至隋辽两郡北二百里。东西五百里,当西至大兴安岭,东至西辽河下游。

五、唐代契丹诸部的分布

唐代是契丹族逐渐强大的时期。契丹族是一个游牧民族,许多部落迁徙无常,因此总地勾画契丹族的分布范围较易,而具体为契丹诸部定点则甚难。

1.唐代契丹族的聚居区

见于史籍的有如下记载:

《旧唐书契丹传》:“契丹居黄水之南,黄龙之北,鲜卑之故地,在京师东北五千三百里。东与高丽邻,西与奚国接,南至营州,北至室韦。冷陉山在其国,南与西奚山相崎。地方二千里。屡与奚斗,不利则入保青山及鲜卑山。”

《新唐书契丹传》:“地直京师东北五千里而赢。东距高丽,西奚,南营州,北靺鞨、室韦,阻冷陉山以自固。”

《辽史地理志》亦载:“辽国其先曰契丹,本鲜卑之地,居辽泽中……南控黄龙,北带潢水,冷陉屏右,辽河堑左。”

根据以上记载,大致可将唐代契丹族的主要分布区考证清楚。这里有利条件是,当时在契丹族居住区内还没有他族杂居。

东界:据《旧唐书》与《新唐书》所载,都称“东邻高丽”,但未载与高丽接界于何处。若据《辽史》所载“辽河堑左”,则契丹东界大约到今辽河。

又“东邻高丽”应为唐代前期的情形。唐代后期,高丽已灭,渤海代兴。《新唐书渤海传》:“西契丹”。又“扶余故地为扶余府,常屯劲兵捍契丹”。可见唐代后期,契丹之东为渤海,亦当界于辽河。

南界:《旧唐书》和《新唐书》都载:“南至营州”。《辽史》载:“南控黄龙”。黄龙亦即营州,都是今朝阳。其分界线,约为今努鲁儿虎山。《元和郡县补志》卷三《河北道营州》:“北至契丹界五十里,……西北至契丹七十里,东北至契丹界九十里。”更具体记载了契丹和营州(今朝阳)的分界线。

西界:《旧唐书》和《新唐书》本传都载:“西与奚接”。《辽史》则载:“冷陉屏右”。两者似有差别。又据《新唐书奚传》:“其地东北接契丹……多依土护真水。”按土护真水为今老哈河,契丹和奚均依此水而居,契丹在东北,为老哈河东岸及下游地。由此可证,契丹与奚当以今老哈河上下游为界。

冷陉山,为今大兴安岭南端,在奚与霫之间,在契丹之西界。即《辽史》所谓“冷陉屏右”。

故契丹之西南为老哈河上游,西北为大兴安岭南端。

北界:《旧唐书契丹传》载:“北至室韦”。《新唐书契丹传》载:“北靺鞨、室韦”。又《旧唐书霫传》:“南至契丹”。综合起来,可以确定契丹之东北为靺鞨,北为室韦,西北为霫。其分界线,应为今西喇木伦河流域,但不能认为契丹北界未逾西喇木伦河。《旧唐书契丹传》所谓“契丹居黄水之南”,当指契丹牙帐在黄水(今西喇木伦河)以南而言,契丹北部的分布当到达乌力吉木伦河及新开河,至于呼林河流域则为室韦的分布区。

2.唐代契丹族的散居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