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契丹名族史
15214900000031

第31章 金元时契丹族的分化及契丹族的最后流向(1)

契丹族的西走及建立西辽

辽亡时,有部分契丹族由耶律大石所率西走,至今新疆等地,建立国家,史称西辽。建国近百年而亡。这部分契丹人,史家则称之为哈喇契丹。

关于西辽国家的历史,中外学者研究者甚多,但大都是从国家史角度研究,而不是从民族史角度研究,因此,长期以来对这部分契丹族的聚合、发展、流向,一直未能认真阐明。这对契丹族史的研究是一个重要缺陷。这里试从各种史料及有关论著中,挖取有关这部分契丹族聚合、发展、消亡的历史,论述于下。

一、哈喇契丹人的聚合过程

从文献中看来,最初耶律大石西走时所率的契丹人为数极少。《辽史天祚纪》载:天祚保大四年(1124年),“大石不自安,遂杀萧乙薛、坡里括,自立为王,率铁骑二百宵遁。”则耶律大石最初所率仅为二百契丹人。而《世界征服者史》则称:“当他离开契丹时,他由八十名他的家人和部下陪同,尽管据另一说法,他是由一支极庞大的部属随同。”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何高济译,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417页。认为:“直译为‘八十个他的族人和他的随行者’,措辞含糊。它可以指八十个随行者,包括他本族成员和其他人;也可以指:八十个他的族人,和其他随行者。第一种译法似乎可取,因为八十之数更可能系指整个扈从而非指它的一部分;但此说绝非定论。第二种译法意为,除八十名族人外,尚有其他随行者,这就使总数接近《辽史》中提到的二百人的数字。”魏特夫、冯家昇:《中国社会史——辽(907—1125)》,《辽金契丹女真史译文集》,吉林文史出版社1990年版。但不管八十还是二百,都说明耶律大石最初所率西走的契丹人是为数极少的,在近百万契丹人中,是极小的一部分。

大石队伍的壮大,是西至可敦城后,《辽史天祚纪》载:“西至可敦城,驻北庭都护府,会威武、崇德、会蕃、新、大林、紫河、驼等七州及大黄室韦、敌剌、王纪剌、茶赤剌、也喜、鼻古德、尼剌、达剌乘、达密里、密儿纪、合主、乌古里、阻卜、普速完、唐古、忽母思、奚的、而毕十八部王众。谕曰:‘我祖宗艰难创业,历世九主,历年二百。金以臣属,逼我国家,残我黎庶、屠翦我州邑,使我天祚皇帝蒙尘于外,日夜痛心疾首。我今仗义而西,欲借力诸蕃,翦我仇敌,复我疆守,惟尔众亦有轸我国家,忧我社稷,思共救君父,济生民于难者乎?’遂得精兵万余,置官吏,立排甲,具器仗。”大约每部都能出数百人。有人理解为十八部都随大石西走是错误的。我过去认为:“当时集会的十八部都不是契丹部落,即使屯戍在这一带的契丹人有不少参加到耶律大石部下,也不可能精兵万余都是契丹人。在精兵万余人之外,可能有些附属部队及随行人员,但为数不会太多。因此,建立西辽的契丹人,充其量不过数万人,对总数近百万人的辽代契丹人来说,仅是百分之几。”孙进己:《东北民族源流》,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第67页。这估计基本上是正确的,十八部所能提供的只能是非契丹人。当然也有少量辽廷派驻的契丹人官吏。但需要补充的是:大石在此时取得了辽数十万牧马。《辽史食货志下》:“松漠以北旧马,皆为大石林牙所有。”《契丹国志大实林牙传》:“辽御马数十万牧于碛外,女真以绝远,未之取,皆为大实(即大石)所得。”这些马当然必须有人放牧,而这些人却大都属契丹人。因此,加上这些契丹人,当时大石部下的契丹人,就不会太少了。当然顶多也仅一两万人,在契丹人总数百万人中仍占少数。

不过,我在《东北民族源流》一书中未再继续考察契丹人是否还有入西辽者,这次进一步考察,发现还有相当数量。

据《金史粘割韩奴传》:“金天会七年(1129年)泰州路都统婆卢火奏:‘大石已得北部二营,恐后难制,且近群牧,宜列屯戍。’”按辽代的营为部之下的一级组织,如《辽史部族志》:“乌隗部,其先曰撒里卜,与其兄涅勒同营,阻午可汗析为二,撒里卜为乌隗部,涅勒为涅剌部。”因此二营当有数万人。这批契丹人加入耶律大石队伍,构成相当大的数量。

而增加量最大的时段还是大石到达叶密立建城居住后,据志费尼说:“这儿有很多突厥人和部落大量集合在菊尔汗(即大石)身边,以至他们达到四万户。”志费尼:《世界征服者史》上,第417页。余大钧据此认为:“西辽德宗延庆三年(1133年)大石在额敏河流域,四周突厥部落来投奔者渐多,大石部增至四万帐。”余大钧:《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的过程及纪年新探》,《辽金史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这是大石转弱为强的关键。这新增的人员,若按余大钧的说法则纯为突厥部落,但按志费尼原文言为“突厥和部落”,则似乎并非全为突厥人,也应有其他族人。巴托尔德就根本未说这四万帐是什么族人巴托尔德:《黑契丹》,李一天译,刊《民族史译文集》第10期,1981年。这里有两点设想要提出来。

其一,是金天会十年(1132年)契丹人耶律余睹(先降女真者),至是叛,逃入夏国,夏国不纳,遂投鞑靼,后被金俘杀。金廷大捕余睹同党,“于是河东八馆、五百户山金司、乙室王府、南北王府、四部族衙诸契丹相温首率众蜂起,亡入夏国,亦或北投沙漠”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这部分亡入夏国或北投沙漠的契丹人,是有可能进一步西走投大石的,当时西夏正与大石勾结,拟共同对付金廷,帮助他们借路而过是可能的,更有可能他们是沿西夏及西州回鹘之北而西走,奔大石。这批人西走的时间正是在公元1133年,有数万帐人投大石之时的前一年。这应该是志费尼所说的“突厥和部落”中的部落。但这还仅是一个假设,需要进一步查证。

其二,是据《新疆简史》:“在今乌伦古流域,居民中有很多汉族人。……除主要城市阿里麻里而外,另有小城八九个,如赤木儿城,居民都是今山西一带的人。在阿里麻里城,少数民族与汉族杂居,风俗深受汉族影响。”新疆社科院历史所编:《新疆简史》第一册,新疆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173页。这是根据刘郁《西使记》的记载而来。该书载:“过孛罗城……西南行二十里,有关曰铁木儿干,守关者皆汉民。至阿里麻里城……回纥与汉民杂居。”“又南有赤木儿城,居多并、汾人。”这一地区正在额敏河东北,他们归属大石的时间应在大石驻于额敏河流域时,因此,这些人应该包括投奔大石达四万帐的人之中,应成为哈剌契丹的组成部分。

如果这两点推论能成立,则耶律大石部下此时增加到四万帐,应该是包括了天会十年西投的契丹人、他们率领来的山西汉人和这地区的回鹘人。

接着,巴托尔德介绍:“据伊本阿提尔说:早在阿尔斯兰汗(也可能是苏勒曼)时代,就有一部分契丹人(一万六千帐)移居谢米列契(通常称为七河流域)。起初,他们住在中国与黑汗王朝交界的地方,负责保卫山区通道。为此,他们分得了土地,并领取一定的薪饷。后来他们拦住一支富有商队,并要商人指引他们寻找水草丰盛的牧场。商人便把他们引向八剌沙衮,即谢米列契。不知道16世纪的一位编史家从什么地方引用了一条材料。认为这次迁移发生在1041—1042年(回历433年)。当时阿尔斯兰汗曾要求这些移民信奉伊斯兰教,而他们坚决不信,但在其他所有方面都完全听命于他。因而他也就决定让他们住在那里,相安无事。伊本阿提尔则说,阿尔斯兰汗经常袭击他们,对他们造成莫大威胁。当契丹人进犯谢米列契的时候,这批移民便归附于自己的同族,一道征服突厥斯坦。”巴托尔德:《黑契丹》;梁圜东:《西辽史》,《耶律大石创建西辽帝国过程及纪年新探》,《辽金史论集》第一辑,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版;冯继钦等《契丹文化史》均转引此史料,但均有删略。

查《辽史》,在《辽史兴宗纪》及《辽史部族表》都记载:“重熙十三年(1043年)四月丙辰,西南面招讨使罗汉奴、详稳斡鲁母等奏:山西部族节度使屈烈以五部叛入西夏。乞南、北府兵援送实威塞州户。诏富者遣行,余留屯田天德军。”

按此事上奏于公元1043年初,而实际叛走当为上一年(1042年),则年份相合。而山西部族节度使以五部叛入西夏,也与此事相合。此部正是镇守在天德军(今包头市西北)的,邻近西夏。五部人与一万六千帐也相当。应该是这批人入西夏后辗转至黑汗王国。其路线未必是经西夏、西州回鹘而至黑汗,而应在西夏、西州回鹘北,沿今额尔齐斯河至斋桑泊西南下至黑汗。

根据以上的研究,总起来看,西辽中的契丹人已有五万六千帐,二十余万了。当然还包括一些十八部及附近各族(如回鹘族)等投附者,但也已逐渐契丹化了。至于耶律大石至绍兴元年(1151年)“籍民十八岁以上,得八万四千五百户”《辽史天祚纪》。当然不尽是契丹人。因为以上契丹人才有五万六千帐,但所差不到三万户,这将近三万户当是近二十年中自然增殖的和其他族投附者。这应该是西辽直属地区的户数,而不包括西辽的属国属部。由此看来西辽直属地区的民族应是以契丹族为主。冯继钦认为西辽直属领地的主体民族是回鹘族冯继钦等:《契丹文化史》,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恐怕未必正确。但西辽直属领地中有部分回鹘人是可以肯定的。《金史粘割韩奴传》载,大定中(1161—1189年)回纥移习笕三人来金言:“本国回纥邹括蕃部,所居城名骨思讹鲁朵(虎思斡耳朵)……以田为业。”

二、哈剌契丹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

要研究哈剌契丹人的经济、政治文化特征,首先要确定他们居住的地区,这才便于使用一些资料。因此虽在上面已提到,这里还要重复。哈剌契丹人无疑应主要居住于西辽直属领地,而且应是西辽直属地区的主体民族,但冯继钦却认为:“哈剌契丹人在西辽属少数民族,西辽直辖领地在七河流域南部,主体民族是从事农业、信仰伊斯兰教的回鹘族。”同上。冯继钦这一提法大约有误。回鹘人主要居住在高昌回鹘和西喀喇王国等属国,在西辽直辖领地并不多。上面已提到大石驻于额敏河流域时,已有突厥人及契丹部落、汉人来归,人数达到四万帐。后进入七河流域与早在这里的一万六千帐契丹人会合。这总数近六万帐人,都不是原来有国家政权从而以附属国形式进入西辽,而是分散来归,因此都应算作哈剌契丹族的一部分。哈剌契丹族在西辽建国数十年中正在逐渐形成,但还达不到把所有各族都融合在一起的程度。

同时冯继钦认为西辽直属地主要在七河流域南部,也未必妥当。耶律大石先后的两个都城,一在额敏河流域,一在楚河流域,二者应是西辽直属地的主要组成部分。而高昌地区是西州回鹘所在,河中府是西喀喇王国所在,都是西辽属国,而不是直属领地,因此也不是喀喇契丹族的主要居住区。有关这些地区的史料,用来说明西辽的经济、政治、文化则可,用来说明喀喇契丹族的经济、政治、文化则不可。

下面根据我认为的契丹族居住地区,来研究一下喀喇契丹族的情形。

《新疆简史》介绍:“西辽时期,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原先的游牧地区大量出现了农业、手工业、商业和城镇。在今乌伦古河流域,居民中有很多汉族人,农作物有大麦、小麦、黍、谷等。在河流中有硙碾。以水为动力。在今额敏至博乐一带,所种皆麦稻;城中店铺与园囿相交错,土屋窗户多用玻璃;在孛罗城南二十里守铁木儿关的都是汉族人;孛罗城以西以金、银、铜为钱,有花纹而无方孔。在今伊宁一带,城市街皆有‘流水交贯’,瓜果很多,以葡萄、石榴、草原等为最佳;农民种田靠兴修水利,进行人工灌溉。农产品中有秃鹿麻,即棉花,其他五谷都像中原。除主要城市阿里麻里而外,另有小城八九个,如赤木儿城,居民都是今山西一带的人;在阿里麻里城,少数民族(应为契丹人)与汉族杂居,风俗深受汉族影响。在虎思斡尔朵,土地平坦,人民众多,以农桑为业,酿葡萄为酒,瓜果很多;此地气候适宜,只是雨水稀少,故必须兴修水利,百谷才能成长。”《新疆简史》第一册,第171—172页。

《新疆简史》的这一论述是有史料根据的。

如耶律楚材《西游录上》载:“既出阴山(今天山),有阿里马城(在今霍城西北)。西人(即西辽人)目林檎曰阿里马,附部皆林檎园囿,由此名焉。附庸城八九,多蒲桃(葡萄)、梨果。播种五谷,一如中原。”

又如刘郁《西使记》载:“数日,过龙骨河(乌伦古河)。复西北行……有二麦,黍、谷。河西注,潴为海……曰乞则八里寺(今乌伦古湖),多鱼,可食。有碾硙,亦以水激之。又西南行过孛罗城(今博乐),所种皆麦、稻,至阿里麻城(今霍城西北),市井皆流水交贯,有诸果,惟瓜、葡萄、石榴最佳。二月二十四日,过亦堵两山间(在今伊塞克湖北),土平民夥,沟洫映带,多故垒坏垣,盖契丹故居(西辽首都虎思斡耳朵,今伊塞克湖西北)。”

梁园东译注布莱资纳德《西辽史》载:“又《西域图考》引《西游录》佚文一段云:‘冈岭回护,甚得形势。川北头有巨丽大城,城外皆平原可田。唐时凿渠道南山,夹为百闸以行水。……西契丹盛时,富庶甲他处。’”

周致中《异域志黑契丹》载:“其国有城池、房屋,耕种、牧养为活,出产羊、马。”

刘郁《西使记》载:“孛罗城以西,金、银、铜为钱,有文而无孔。”

耶律楚材《西游录上》载:“其金银牙钱无孔郭。”

以上史料充分证明了《新疆简史》对这一地区经济、文化的描述是正确的。从上面看来,认为西辽直辖地的主体民族从事农业是完全正确的。但他们主要不是回鹘族,而是据上所分析的哈剌契丹族。因此哈剌契丹族不是以从事畜牧为主,而是以农业为主。契丹族本是畜牧民族,但到辽初已有相当数量契丹人接受汉族影响,从事农业。而如果我们所说的天会十年叛金西走的契丹人是投奔大石,这批人正是从山西等地迁来,早已和当地汉族同化,早已成为农业民族。而早在当地的契丹人(疑为汉人)也属农业民族。仅最初随大石西来的十八王众及群牧等契丹人应是从事畜牧的,但他们大都成为职业军人,家属在当地环境影响下,也应大都从事农业,所以我认为哈剌契丹人是农业民族。

与当地民族信伊斯兰教不同,哈剌契丹人仍主要信佛教。一直到13世纪西辽亡后的起儿漫王朝时期才改信伊斯兰教。

哈剌契丹人用的是契丹字,因为西辽遗址已发现有契丹字的文物。同时耶律楚材说:“及大朝之西征也,遇西辽前郡王李世昌于西域,予学辽字于李公,期岁,颇习。”《湛然居士集》卷八《醉义歌序》。但契丹人早已习惯汉字,参用契丹字,西辽统治下又有许多汉人,所以西辽也应同时用汉字。

风俗不见更多记载,但已“深受汉族影响”。

关于西辽直属地区哈剌契丹人的经济文化特征,由于资料太少,以往研究者也较少,因此这里只能简单介绍一点,更多的还待以后加强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