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契丹名族史
15214900000030

第30章 辽代契丹族史(下)(7)

阻卜诸部,辽初即征之,其叛服无常。有辽一代,西北诸部反叛最多的应属阻卜诸部。但据《辽史百官志》有“阻卜国大王府、阻卜扎剌部节度使司、阻卜诸部节度使司,圣宗统和二十九年(1011年)置。又有阻卜别部节度使司、西阻卜国大王府、北阻卜国大王府、西卜阻卜国大王府”。则辽代一度以阻卜诸部置大王府,又尝置节度使。则阻卜诸部仍应为契丹之属部。

关于梅里急部和粘八葛部,陈得芝据《辽史部族表》:“寿隆三年(1097年)(西北路招讨使耶律斡特剌击败磨古斯后),达旦部长猛撒葛、粘八葛部长秃骨撒、梅里急部长忽鲁八等向斡特剌投降,请复故地,仍贡方物。”足证他们都是在辽西北路的管辖范围之内陈得芝:《辽代的西北路招讨司》,《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2期,1978年。

至于突厥、吐浑、党项、小蕃、沙陀诸部,有阿保机神册元年(916年)亲征及平之的史料,当然可做这些部归属契丹的有力根据。问题是有许多部,征而平之后,既走复叛。这些部是否真的长期归属契丹还要有以后的史料为证。但《契丹国志四至邻国地理远近》载:“西近北至生吐蕃国,又西北党项、突厥等国皆不为契丹国害,亦不进贡往来,盖以熟土浑、突厥、党项等部族所隔。”则这些部还应分别考察。即或有些部进贡往来,也还可能是经济性的入贡,而不一定能定为臣属关系。

四、契丹族与宋、西夏、高丽等的关系

关于契丹和宋、夏、高丽等国各族的关系,研究者甚多,但大都为讨论辽与宋、夏、高丽国家之间的关系。当然国家之间的关系也在相当大程度上反映了民族间的关系,但不等于民族间的关系,更较少反映各国人民间的关系。不过由于进行此种研究的人不多,史料极零散,只能容待以后研究了。这几个国家和其民族都是独立的,但也都在不同程度上向契丹族建立的辽朝修贡。

宋朝是汉族继五代建立的国家,宋统一全国大部分地区后,就有收复北方之意,但经过连年的宋辽战争,未能收复幽蓟。辽圣宗期间辽兵又一再南征,亦因宋的抵抗,而无功。最后,辽宋协议签订了“澶渊之盟”,这虽在名义上是平等的关系,但实际上宋每年向辽交纳大量银绢。以后数十年宋辽长期维持这种基本平等的交往关系,两国两族的政治、经济与文化频繁交往,这是我国历史上再一次形成的南北朝。两国虽主要统治者一是契丹族,一是汉族,但都是以汉族为多数的多民族国家,两国的交往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建立的国家,契丹族曾多次发动对西夏的战争,掳掠了大批党项族人。但以后在辽宋对峙中,辽还不得不采取了“结夏制宋”的策略,辽夏也在相当时期建立了和平交往关系。

高丽是在与辽朝大约相同时期,在朝鲜半岛建立的一个国家。辽初曾多次发动对高丽的战争,双方主要争夺鸭绿江以南土地的归属,和高丽对辽的属附。最后辽和高丽达成协议,高丽放弃臣宋转而属附于辽,辽则放弃鸭绿江以南女真族所占地,由高丽征服女真,建立对辽的朝贡通道。以后辽和高丽也建立了长期和平交往关系。

契丹族政权的解体

契丹族政权的解体是契丹民族发展中的重要事件。由于契丹族政权的解体,契丹族走向了消亡。不过契丹所建立的辽朝虽是由于女真族建立的金朝的攻打而灭亡,但其覆灭也有内在的原因,与契丹贵族的腐败、契丹族内外矛盾的尖锐是分不开的。

一、契丹政权覆灭的原因

辽朝的统治者契丹贵族,经过近百年,已逐渐腐败,终年沉浸于游猎、打球、佛事,不问政事,不修武备,不仅本身过着穷奢极欲的生活,而且养着一大批寄生者。仅佛事一项“一岁而饭僧三十六万,一日而祝发三千”《辽史道宗纪六》。“僧从纵恣,放债营利,侵夺小民,民甚苦之”《栾城集》卷四十七。,并把土地百姓赏给寺庙,让这些百姓既向国家纳税,又向寺庙纳税《中州集》。

契丹统治集团由于内部斗争非常尖锐,人心离散。而其他各族更备受压迫,民不聊生。一个有四个劳动力的契丹百姓家,“一夫为侦侯,一夫治公田,二夫给官之役,刍牧之事,仰给妻孥”《辽史圣宗纪》。“契丹族多困乏”同上。

同时,契丹族以各族人民为主的军队根本没有战斗力,契丹皇族又残暴统治各族人民,因此各族人民纷起反抗。当女真族起兵时,各族军队都临阵投降,降金共同反辽。

这就是辽朝统治必然走向灭亡的原因。

二、契丹族为主的辽朝政权灭亡的过程

由于契丹贵族的腐败,契丹贵族内部矛盾的尖锐,契丹贵族统治下的各部人民的反抗,契丹贵族的统治早已摇摇欲坠,不堪一击了,最后由女真族起兵反辽,终于完成了这一历史使命。

女真族是长期偏居我国东北地区东北部的一个族,并且早就和中原建立了联系,接受中原先进经济、文化的影响,日益发展起来。辽代基本实现了对女真族的统治,一部分系辽籍,直接置于契丹政权统治之下,一部分生女真等也分封官职,羁縻之。辽人对女真族压迫勒索,不断派使者到女真族居住地区骚扰、苛求,早就激起了女真族反辽之心。但初期生女真还借辽的力量,以逐步实现统一女真各部的计划,当女真族渐次为生女真统一后,生女真就带领女真各族开始了反辽斗争。

辽天庆四年(1114年)七月,阿骨打集女真族起兵反辽,擒辽障鹰官攻宁江州,十月女真族改军于出河店,辽军望风奔溃。

十月咸、宾、祥三州及铁骊、兀惹皆叛辽降女真。

天庆五年(1115年)女真建国,年号收国,国号金。

同年二月,饶州渤海古欲反,自称大王,契丹人耶律章奴亦反,结渤海群盗,众至数万,趋广平淀,犯行宫。

天庆六年(1116年)东京渤海人高永昌率众反辽,杀留守萧保先,建国,年号隆基。

同年,中京侯檄等万余人攻陷高州。

同年七月春州渤海人二千余户叛辽,降女真。

八月乌古部叛辽。

天庆七年(1117年)二月,涞水县董庞儿聚众万余。中京留守萧乙薛与之战于易水,三月庞儿众复聚。

天庆八年(1118年)五月,安生儿、张高儿聚众二十万。后与霍六哥相合。霍六哥陷海北州。

九年二月,张撒八诱辽中京射粮军反辽。

保大三年(1123年)奚王回离保僭号称天复元年以上均见《辽史天祚纪》。

这样在女真人反辽斗争带动下,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反辽,辽天祚帝走夹山,耶律淳自立,耶律大石率兵西走新疆中亚。最后辽天祚帝于保大五年(1125年)被擒。

以契丹族为主建立的辽政权终于覆灭。

三、辽朝政权灭亡的影响

辽朝灭亡后,契丹族即四分五裂了。早在辽代统治下,契丹已开始了分化过程,居住在中原地区的契丹族就已大量接受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而被汉化,主要从事农业。而居住西北的契丹人则接受蒙古族各部的影响,仍以畜牧狩猎为主,这些契丹人的语言和习俗本来就和蒙古各族相近,这时就更逐渐被他们同化,变得与他们接近了。

同时,辽灭亡以后,有一部分契丹人在耶律大石的率领下西走新疆中亚,逐渐和当地各族融合。而在金代女真贵族统治下的契丹人又被迁到东北和女真杂居,与女真人融合了。这样一个统一的契丹民族,逐渐在周边各族的影响下,分别被各族同化、融合。在金代和金灭亡时,虽有过多次契丹人民的起义,但或是被女真统治者所镇压,或是投靠了蒙古贵族。在元代,这些投靠蒙古贵族的契丹人被蒙古统治者分别迁往各地,更加分散。

由此,契丹作为一个民族逐步消亡,而契丹的政权——辽朝灭亡,正是契丹民族从发展到消亡的转折点。原来正在被契丹族同化、融合的各族都分离出去了,仅奚族似融于契丹族,最后和契丹族一起融合到其他各族之中了。因此,契丹统治政权——辽朝灭亡,是契丹民族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