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古典与现代(第二卷)
15215700000011

第11章 海南文史(10)

历史是发展的,有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铁律。文学是意识形态,又是语言艺术,从意识形态层面说,它必然受时代经济、政治、宗教等因素制约和影响。从语言发展的规律来说,它又不唯意识形态、经济基础的变革而泯灭其审美创新冲动。从有文字记载到今天,社会形态已几经变革,统治王朝变更不迭,但古典文学就其色彩,无论是诗经、楚辞,或是诸子百家,仍然是文化史上的光辉典范。“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依然是最优美的语言。我们要相信历史上久经考验的经典诗文,可以凭着自身的摄人“能量”,“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足以自传于后”它不仅会成为后代学人模仿的典范,它的思想,感受,语言,也会以变化不定的形式在后代作品里留下深浅不同、不容置疑的影响。读过诗经、楚辞、汉乐府民歌的人,自然不难在《古诗十九首》里找到三者影响的不同痕迹。“青青河畔草”,“迢迢牵牛星”那些歌唱般的形容词语,显然会在历史的潜意识中流转不息,永不消失。《文心雕龙·辨骚篇》在概括楚辞对后代的影响时说:“故才高者菀其鸿裁,中巧者猎其艳辞。吟讽者衔其山川,童蒙者拾其香草”,是颇能说明典范作品潜移默化中永不褪色的时间魅力。

在文学史上,每一个作家都是在他自己无法选择的既定历史环境和文学传统条件下开始创作的。所以高呼“文章道弊五百年矣,汉魏风骨,晋宋莫传”的陈子昂,也难免要写《上元夜效小庾体》这样的宫体诗。继陈子昂之后,“熟精文选理”的杜甫也一而再、再而三地用南朝诗人来比喻他的诗风:“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李侯有佳句,往往似阴铿。”“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何刘沈谢力未工,才兼鲍照愁绝倒。”再加上他自己承认所受谢灵运、谢朓的影响,以及仿效江淹《恨赋》的显著事例,可见这个取得诗体革新伟大成就的具有时代代表性的大诗人,还是向南北朝作家们学习了许多“旧”的东西——传统。

我们或许在特定时间和范围内,也可以写出反映新时代的好的文学作品。但是,由历史积淀的那种慕道沉痛的厚重,不是什么时候都能够让我们的灵感爆发像火山那样剧烈。正因为这样,我们要向历史学习,向传统要“涵养”。古典文学虽在形式上有许多限制,但这种限制是一种呼唤诗人向灵魂“求恸”“求臻”的“内功”所在,是一场文坛庄严肃穆的“祭道”。由于汉语的“字根”和“词素”没有结构形态变化,词语在任何句法位置上出现,形式上都可以接受,有效的古典学习和运用就是一件可望又可即之事。汉语句子的意群、成分通过内在联系贯穿在一起和在结构组合上的灵活性等特点,使它非常适用于表达描述纷繁生动的形象世界。我们传承古典汉语,使其成为现代文学语言服务的最好语言材料之一,不是不可能。古汉语的严谨句法,高深意境,都是我们传承的最好理由。古典词汇这种可以按逻辑衍生,在运用和表达上有极大的自由度和选择性,可以做到在不损害语意的情况下,极尽雕琢追求整齐对称的特点,是历史文化中一份必争遗产。

古典化现象一直以来都是各个时代文章作者们自觉不自觉用以协调、美化、粉饰文笔的一种手段,是文章风格与个性彰显的一种有效修辞方法。传承和创造,是一个时代理性问题,如果说当代生活已是传统文化的“弃妇”,没有传承,我们或许会成为断代的“孤儿”。在“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对我们来说已是那么遥远的时代,我们这些“学者”从文化的缺失里,刚刚从国学复甦的一丝春意中体会到那么一点医治传统文化的“恸”,难道还不敢立所谓慕道的“志”吗?我们生活在风云多变的现代,然而未来需要传递,把传统的接力棒从我们手中交出去,历史要问,这一代人做了什么?

古典文化的历史情结不会结束,只会蹒跚向前,绵绵不绝。无论是汉魏铮铮风骨,还是初唐浮艳诗风,非传承而不能法古!

琼台胜境赋(外二章)

李荣南

编者按:

传统文化之传承一定程度上是对中国古文字应用能力的继承。“汉字浩如烟海又简洁如律,用其量,可以恣意汪洋,摛文铺陈;求其臆,可以举一反三,一字成彰。”从典型的古典文式到现代汉语,都存在文字的骈化现象。中华代表性文体中,都有平仄、押韵、对偶等特征。荣南兄数年来致力于中国古文字应用,沉醉、痴迷、把玩其中,颇具匠心。他创作了大量的赋文,如《海口赋》、《白马井赋》、《琼台胜境赋》、《博鳌赋》等,他正是少数几个用这种古典的文学表达方式描写海南风貌的人。我们特请他以“摛文铺陈一字成彰——庄严、理性、神秘的骈文和汉字”为题撰写深思熟虑的文字置于实际创作之前,与拣选之作品前后呼应以飨读者。

琼台胜境赋

木生苍茫,当然根深叶茂;井掘元渗,若是雾重圩垸。形而上者慧,所以能悟冰雪;寓而穴者思,必亦孤洑独幽。规矩释道,忧愤尽瘦文章;神明所厝,空乏何虑有身。此地深浅,后来琼崖问栋梁;几处明镜,作古宝鉴惟忧乐。

人神相佑,嘘尽古今忧患事;谪院藏秋,来去都作庙堂秀。丹墀唳鹤,半亩方塘借光城下;玉树鸣禽,一窝小翠垂影水中。蔚洗得贤贤之风水,荷开艳丽本天真;仰空凝肃肃之深思,兰吐馥郁遂古香。翡翠作叶,沾霖以琼台承露;片片传韵,汲秀从故土流馨。珊瑚为稍,聚气噏福地升虹;枝枝摩空,觅萃酌小园余春。煌煌楼色,醉识玉面近禅秘;汩汩泉冷,烹粟始终涌雪寒。阶上度步深沉,几多名贤有诲;坎下天音弥存,千秋大方无谶。辞曰:

多少忠魂戾琼地,一段旧事流岁星。官家颜色动秋雨,过界忧愤淡炎凉。高士纶巾悬独帜,大才偏偏不合流。五公千载社稷梦,小园时吹猎猎风。

戊子年孟春于海口

注:五公祠位于海口市琼山区府城镇,是为纪念唐、宋时期贬谪到海南的唐朝名相李德裕、宋朝名相李纲、赵鼎、名臣李光、胡铨而建的一组古建筑,并和苏公祠、两伏波祠及其拜亭、泂酌亭、粟泉亭、洗心轩、游仙洞等连成一片,集古园林、井泉、池塘为一体,文化深厚历史悠久,世代被誉为琼台胜境。

三亚赋

六合之末虽远,秦王犹扫,象郡一统归宗秦朝置的南方三郡,海南崖州是其中之一的象郡。;天地余稍当及,汉武挥鞭,帝苑泥香八表。鹿寨奔踶,伏波迄纲,珠崖郡靖边治始汉代在三亚设珠崖郡。;三亚鷇音,空灵依稀,落笔洞脱壳人初三亚落笔洞是我国最南端的史前文化遗址,距今一万余年,为全国重点保护单位。。鉴真东渡,南海浮槎,佛然竟成气候;宰辅谪途,荒蛮瘗辙,儒以事微闻道。不期天竞,僧愿无意成正果;依稀祸福,落凤暖巢真吾乡苏东坡谪居海南期间(1097年7月—1110年6月)作有“他年谁作舆地志,海南万里真吾乡”诗句。。黎寨星光,驿道蹣跚,方家尽是天外客;边城齐物,易水又曾,摘顶尤作壮士寒。孔庙纹彰,栋梁高处仰鲤对;水南风采水南村为三亚著名文化古村,宋时流放海南的名臣赵鼎、胡铨、李光及中国古代著名纺织家黄道婆等人在此居住过。,民居深时五更鸡。贤影憧憧,家家夜添灯火;衣冠伧伧,朗朗道德文章。骑楼古韵南洋来,老街凌霄海上风。舆情展望通文脉,巨擘摘星倚中原。文教化边,所以有黄道婆崖州弄梭,而致天下锦衣熠熠,被暖人寰之传奇也。

东经百十,瓜剖苍穹,孤洑独秀动容国色;北纬十八,豆分南洋,苟成姿态生怜天香。一城通津,云深门户,地角端的押镇瀚幕;三河依涘,淼承仙邑,天涯一罅窥尽苍茫。夺荆地理,朱楼拔笋天门阙;拾渊滨致,华灯凝霜龙庭烛。黛漠若冰,培素慽岸,几湾池露槟榔绿;璇碧寒沄,鳌负三山,数点昆玉椰子青。阡陌紫光,英雄树盏盏攀枝红灯照;巷闾霓虹,凤凰花片片流火瑞霞初。簇拥四季,应潮汛而滋润;芳匀长夏,送飞鸿而忘年。玉坎之下,融溶五指之翠,花开绝湜以艳极为信;环璧之侧,传递万泉之蓝,树适至渲以茂枝为招。

韵沁亚龙,银链流瀑。绫罗海棠,瑶池鲸伏。一洼秋水,西子浣纱兮沾飞燕之裾;几重天光,秦女鸣凤兮扶东邻之墙。横砾卧胆兮,天涯海角霞边焕游离之洸;幽波薄发兮,大小洞天云际响蓬隆之沨。璞玉作添,不意点缀凭臆想;大幕无形,有心陶冶放思量。遗顽块垒,处处精彩皆捕风;海角浮生,许许叠嶂成绝响。石上问水,臼捣随意,千年龙血出探穴之根龙血,指海南龙血树,寿命长达六千年。;芙蓉爽馨,林际清风,百载酸豆起摩空之木酸豆树,又名酸梅树,体型巨大,枝繁叶茂,三亚市树。。月深闲望,境界如此用心;云淡是观,一念只乞随遇。天阶以无由为步,渐离渐升,太虚凌空,意境随梵音崇高;丹墀于缥缈为槛,亦隐亦显,不界闻道,空泛因觉悟领会。雨打混沌,诗意另类,凝思文采简单本质;雾锁元真,雪砚丹青,画苑风骨从容姿态。阳光以金色为谏,至若景明;海蓝即玉洗不玷,晴沙漏粹。玉宇新纹,不二境中无雨;霭轻如绢,就俗奈何飘霖。剥晶莹兮剔透,润磬边而陶然。洗浏芬兮淳芳,缜华美而规矩。福如东海,纯阳圆满,何处看梦中出浴金羽;寿比南山,慈悲博大,几人识雾里游水莲花?南溟深时,凤鸣意料之外;琼地坼处,龙吟虚无之间。天地有大美兮,辞赋风骚,笔同明月之诗;海山纹丽采兮,文章雅颂,画适窈窕之章。

百果琳琅,异花满目。红叶代荣,荆条如樗。榴莲堪嗅,椰汁清凉。荔枝玉洁,芒果醇香。洋蒲桃倒挂金钟,张扬风月;红毛丹繁星艳丽,疑影婆娑。最是槟榔奇妙,嚼冰香腮飞晚霞;嗫嚅赤唇,玉碎人面种桃花。相缠藤蔓,地道黎苗风情树;流连荷芰,真情回汉并蒂莲。野趣弥醉,遂生浪漫天涯情;秉性温柔,椰妹明眸渔女怯。南珠皎洁,芙蓉出水秀天姝;薄幸朝露,妩媚如掬鲛绡瘦。银茧欲缫,春蚕抽锦绣为织;翠螽玎玲,天籁戾徵商成颂。温泉洗而凝脂滑,雨林燠而逸情发。亚龙湾蝴蝶,翩翩蓝月出山,霓裳羽衣以羞花庇貌海南多蝴蝶,蓝月出山为蝴蝶名;鹿回头麒麟,呦呦仁兽衔芝,灵异神骏作呼朋回眸。鹦鹉献艺,枝头艳舞眩目;飞莺来唱,月下美声穿空。玳瑁被珍,身着金甲。砗磲藏珠,腹内锦绣。小丑鱼穿梭,织海市五颜六色;夜光螺流莹,照蜃楼七横八竖。点火台上第十一届(北京)亚运会火炬点火台。,丹炉金釭,借光蓝天纯阳;怀苏亭头,歧路通幽,彷徨四方美景。

是以拓寂荆岸,不绝海信听呼啸;看鹤云轩,闲情会意堪回首。山兰出岫,甘醇溜自村醪山兰,指产于五指山区的一种旱稻,可酿酒。,珍馐横罢玉箸银叉;生猛游水,佳宴烹于不染,杯羹评说朵颐大快。秀色可餐兮,风雨排档鼎镬莼肴;意趣天然兮,锦口玉食杯盏素颜。一邑虽小,游人汇而四海;三湾虽曲,族源宗而内外。琼州民俗裔秦汉,最是淡淡华夏风。黎族以筒裙标榜,锦、幕为纺织珍品;回民以花帽炫耀,袋、衫即衣着特色。苗家多银,饰以闪亮。乡土布衣,古越汉装。风姿高雅,蓑翁垂钓意之不在;临窗听海,渔舟唱晚弦外借风。闲情悠然兮,嬉沙门前。神韵助澜兮,弄潮胸臆。云梦泽写意枫丹白露,阳台矜而神女,亭榭宫观作壁上;桃花源流连香格里拉,凤鸣和又秦娥,廊庑庭园落碧中。殿堂之旁,荆楚僰道流古风;琼楼之侧,伊辉遗冢成望乡指三亚伊斯兰古墓葬群。。辞曰:

海上生梦正圆时,三亚节气多颜色。椰风迴罢璀北南,海韵达原钏西东。本来面目由苍翠,多少风情落日红。一块浮云飞千鹤,万点紫珠碎玉琼。雾里春皱绾青丝,山头岚透玉厨空。当是自然出元真,何若锦缎裁女红。小浪碎步沙滩雪,残霞一片下穹隆。烟树几株远影疏,绿渚方圆鉴波动。

农历戊子年季春于海口

铜鼓岭日出赋铜鼓岭位于海南省文昌市以东40公里处,是海南的最东角。相传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挥师渡海,在此遗下铜鼓,故以此为岭名。铜鼓岭主峰海拔338米,三面环海,地貌奇特,植被繁茂。素有“琼东第一峰”之美称。

呜呼!东君出汤,大行徐徐。至尊法象,无本无根。澎湃隆沣,来紫蜃气。天脉劲搏,臆海潮心。炽火熛形,万涨红蕾瑶池雾;板荡铣元,千洑紫葩云台霜。文昌重岳,铜鼓震恍惚之撼;琼东纵渊,月亮掬仿佛之蓝铜鼓岭下有一月牙形海湾,名月亮湾。其海滨沙滩宽阔,碧如渗雪,松软细白,海浪千重,波峰泛银,是海南最美的海湾之一。。山牧炊烟轻,拔仞动不经之石铜鼓岭顶上有一风动石,高3米,重约20吨,上圆下尖,竖于两块较平坦的基石上,风吹能动,摇而不倒。;溟狩寒漠广,减波起无垠之浪。宝树支离,纷纷紫霞分雪;珠玉零碎,冉冉红云掣冰。阳兮阳兮,杲杲如炬,阳兮阳兮,曈曈如煌!

农历己丑年孟秋于海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