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心理洞察术
15219700000026

第26章 掩藏好你的意图(2)

不知道水的深浅呀,所以没游过去抢食。母狮死守并独占食物,得意地尽情享用。一不小心,尸体掉进水里,它下水攫住,一站起来,群狮洞悉了:哦,原来那么浅,只及你膝。二话不说,饥饿的狮子群一齐下水拥前,把母狮的晚餐抢走了。人人都不想倒下去,希望站起来。无意中,一个飞扬跋扈的姿态,便让所有旁观者知道你是个怎么样的人,底牌在哪儿,水有多深——哦,那么浅。是自己给揭发的。人们处于劣势时会有求胜的谋略,然而没有隐藏的功夫就会过早泄露天机,不能取得最后的成功。如果一个人被他人将其才智和实力看了个透底,那么他所有的弱点和局限都会暴露无遗。而得意时的张扬狂妄,恰恰将自己的才智和实力尽现于众人眼前。

掩藏好你的意图

密谋往往隐藏在公开的事物里,而并不与公开事物相对立。最公开的事物中往往隐藏着最秘密的阴谋。永远不要暴露自己的目标,不要轻易亮出自己的底牌,不要让自己的锋芒在别人的眼前晃动。人生好比一场战斗,要学会隐藏自己,埋伏自己,只有学会防守,让自己首先获得保全,才能在帷幄中运筹进攻的策略和等待进攻的时机。而低调做人正是一种隐藏自己的保护色和遮阳伞。

俾斯麦35岁时,担任普鲁士议会的议员,这一年是他政治生涯的转折点。当时的德意志四分五裂,奥地利是普鲁士南方强大的邻国,如果普鲁士企图统一德意志,奥地利就要出兵干预。

俾斯麦一生都在狂热地追求普鲁士的强盛,他梦想打败奥地利,统一德意志。他是个热血沸腾的爱国志士和热爱军事的好战分子。他最著名的一句话就是:“要解决这个时代最严重的问题并不是依靠演说和决心,而是依赖铁和血。”

但是令所有人惊异的是,这样一个好战分子居然在国会上主张和平,他说:“没有对于战争的后果清醒的认识,却执意发动战争,这样的政客,请自己去赴死吧!战争结束后,你们是否有勇气承担农民面对农田化为灰烬的痛苦?是否有勇气承受身体残废、妻离子散的悲伤?”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真正意图,他连做梦都想着统一德意志。

在国会上,他盛赞奥地利,为奥地利的行动辩护,这与他内心的强烈愿望简直是背道而驰。俾斯麦反对这场战争有别的企图吗?那些期待战争的议员迷惑了,其中好多人改变了主意。

几个星期后,国王感谢俾斯麦为和平发言,委任他为内阁大臣。几年之后,俾斯麦成了普鲁士首相,他对奥地利宣战,统一了德意志。

为什么当初俾斯麦赞成和平,而后来却主张战争呢?因为他意识到普鲁士的军力赶不上其他欧洲强权的实力,并不适合发动战争。如果战争失利,他的政治生涯就岌岌可危了。他渴望权力,对策就是发表那些违背自己意愿的言论,瞒骗众人。正是因为俾斯麦这席谈话,国王才任命他为大臣,他才得以迅速爬升为宰相。一旦他获得了权力,就用武力统一了德意志。

俾斯麦是有史以来颇有“心计”的政治家之一,他善于权谋。在主张和平这件事上,没有人怀疑他的居心,如果他宣布了自己真正的意图,就不会得到国王的支持,那么,也就不会有后来德意志的统一了。

正是由于俾斯麦能分清形势,在时机不成熟的时候巧妙地掩藏起自己的真实意图,才使自己掌握了政治主动权。

让你的行动没有单一的解释

战略要简单,方式要复杂,要让你的行动没有单一的解释。这将会让你的对手茫然不知所措,产生错误的判断。

如果你无法为自己的行为穿上一层密不透风的神秘外衣,那么至少也应该学会不要让对方一眼看穿,还要不时露一手,其行为方式要出乎人们的意料。如果你发现在某些场合自己落入陷阱受到围困,或是只有防守之势,试试用一项别人无法轻易理解或捉摸的行动来摆脱困境。

在人际交往中,别人总是试图判断你行动背后的背景和动机,你表现得越深不可测,对别人的吸引力就越大。在对方无法猜测和解释你的行动时,他们就不敢轻易采取行动。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一名嗅觉灵敏的美国新闻记者得到情报:美国罗斯福领导的一个小组,成功地破译了日军关于进攻中途岛的密码,从而掌握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美军据此已针对性地进行了战略准备。芝加哥的一家报纸根据这位记者提供的稿件,立即作为独家新闻在报上全部捅了出去。这样一来,不但会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立即更换密码和调整战斗部署,而且会使美军的中途岛之战前功尽弃,处于十分被动挨打的地位。

面对如此严重的泄露国家战时情报的事件,有关人员要求罗斯福总统下令严查法办。可罗斯福一反常态,他既没有责成追查,也没有兴师动众地辟谣,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出好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结果,事情很快就平息下去了,此事根本就没有引起日本情报机关报的注意而采取相应的措施。

在我们想了解或是掩盖一些事情的真实情况的时候,有时候我们也必须采取迂回的方式,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得到想要的答案。

第14章生活中的心理战术——成功人生从战胜自己开始弗洛姆效应:谁扰乱了你的方寸?

弗洛姆是美籍德国著名的心理学家。一天,几个学生向他请教:心态对一个人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他微微一笑,什么也没说,而是把他们带到了一间黑暗的房间里。

在弗洛姆的引导下,学生们很快就穿过了这间伸手不见五指的神秘房间。接着,弗洛姆打开了房间里的一盏灯。在这昏黄如烛的灯光下,学生们看清楚了房间的布置,不禁都吓出了一身冷汗。

原来,这间房间的地面是一个很深很大的水池,池子里蠕动着各种毒蛇,包括1条大蟒蛇和3条眼镜蛇。有好几条毒蛇正高高地昂着头,朝他们吱吱地吐着信子。水池上面有一座桥,刚才他们就是从这座桥上走过去的。

弗洛姆看着学生们,问:“现在,你们还愿意再次走过这座桥吗?”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不做声。

“啪”,弗洛姆又打开了房间里的另外几盏灯。学生们揉揉眼睛仔细看,发现在小木桥的下方安着一道安全网。

弗洛姆大声问:“你们当中有谁愿意现在就通过这座小桥?”学生们仍然没有人做声,谁也不敢上前。

“现在看到了安全网,你们为什么还是不敢过桥呢?”弗洛姆问道。“这张安全网的质量可靠吗?”一个学生心有余悸地反问道。弗洛姆笑了:“我可以解答你们当初的疑问了。这座桥本来不难走,可是桥下的毒蛇给你们造成了心理威慑。于是,你们就失去了平静的心态,乱了方寸、慌了手脚,表现出各种程度的胆怯。其实,水池里那些蛇的毒腺早已被除掉了。”

后来心理学家将人们在这一实验中所表现出的心态称为“弗洛姆效应”。人生也是如此。在面对各种挑战时,也许失败的原因不是因为势单力薄,不是因为智力低下,也不是因为没有把整个局势分析透彻,而是因为把困难看得太清楚,以至于被困难吓倒、举步维艰。很多时候,人们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也是因为被未知的困难吓倒,觉得成功离自己很远。

自我设限:谁限制了你的发展?

如果一个人选择进入是良性循环的轨道,他会变得越来越成功。但如果顺着原来错误的路径往下滑,那就只能在“自我设限”中打转。生物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有趣的实验:

他们往一个玻璃杯里放进一些跳蚤,不过跳蚤立即轻易地跳出了杯子。他们重复了几遍实验,结果都一样。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了。

接下来,实验者把这些跳蚤再次放进杯子里,同时在杯口加上了一个玻璃罩,“嘣”的一声,跳蚤重重地撞在玻璃罩上。跳蚤十分困惑,但是它们不会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但是一次次地被撞经历,使跳蚤变得聪明起来,它们开始根据玻璃罩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一段时间后,这些跳蚤再也不会撞到玻璃罩,而是在罩下自由地跳动。

几天后,实验者悄悄地拿掉了玻璃罩。跳蚤不知道玻璃罩已经被去掉了,还是按原来的高度继续跳跃。一周后,那些可怜的跳蚤还在这个玻璃杯里不停地跳动——其实它们已经无法跳出这个玻璃杯了。它们已从一只只跳蚤变成了一只只可悲的“爬蚤”!

后来,生物学家在玻璃杯下放了一个点燃的酒精灯。不到5分钟,玻璃杯被烧热了,所有的跳蚤在感应到热量之后发挥了求生的本能,再也不管头是否会被撞痛(因为它们都以为还有玻璃罩),奋力跳起,结果全都跳出了玻璃杯。

现实生活中,有许多人也在过着这样的跳蚤人生。年轻时意气风发,屡屡尝试成功,但是往往事与愿违,屡屡失败。几次失败以后,他们便开始怀疑自己的能力,把过去的失败牢牢地刻在记忆中。他们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看不到形势的变化,以为过去办不到的事情,今天同样也办不到。他们不敢努力向前,不敢冲破自我限制,常常是在距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的地方放弃了。

另外,当一个人在遭遇失败或受到挫折后,还会产生绝望、抑郁、意志消沉的情绪,从而错失下一次机会。这样,他们就永远生活在失败的阴影中,找不到成功的出路。跳蚤变成“爬蚤”并不是跳蚤本身已失去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后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社会学家把这种失败暗示的心理现象称为“自我设限”。“自我设限”是很多人无法取得成功的根本原因之一。他们不敢追求成功,并不是他们追求不到成功,而是他们的心里已经默认了一个“高度”。这个“高度”常常使他们受限:这件事是没有办法做到的。其实,成功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高度”并非无法超越,只是我们无法超越自己的思想限制罢了。

实际上,许多障碍刚开始在我们眼里都是沉重和无奈的,但是等到我们鼓足勇气克服掉以后,就会发现它不过是一层窗户纸而已,克服它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你需要的只是调整心态,走出失败暗示的心理阴影,所以在没有结果前,不要轻易放弃任何一个机会。林肯在给马维尔的信的末尾也说:“有些事情一些人之所以不去做,只是因为他们认为不可能。其实,有许多不可能,只存在于人的想象之中。”只要你走出自我限制、相信自己、想着成功,成功的景象就会在内心形成。

幸福公式:谁影响了你的幸福?

想不想换一个工资更高的工作?当然想。为什么要追求更多的工资呢?为了生活更富裕。生活更富裕为了什么呢?

如果乞丐比盖茨更加快乐,我们是应当羡慕盖茨还是羡慕乞丐?如果幸福只是一杯巧克力冰淇淋,这个世界也许会美好许多。

著名经济学家保罗·萨缪尔森有一个著名的幸福公式:幸福=效用/欲望。在他看来,幸福取决于两个因素:效用与欲望。

显然,萨缪尔森的幸福公式说明,我们的幸福生活就是过上“令人满意”的生活。当欲望既定时,人的幸福就取决于效用,效用越大越幸福;当效用既定时,欲望越小越幸福。总之,效用越大越幸福,欲望越低越幸福。

从个人和家庭的角度来看,欲望就是过上高品质的生活,子女受到良好教育,能满足自己的爱好,能过上养尊处优的晚年,一生平安,无忧无虑。

一份20世纪末的社会调查问卷就曾关注“快乐”这个主题。调查的结果显示:美国人快乐水平是比较高的,60%的人感到自己是快乐的。而中国大陆的情况却令人沮丧:认为自己快乐的人只有10%。其他各国情况不一。

在某一阶段内,幸福最大化=效用最大化=收入最大化。但是无论多富有的人,他所拥有的财富都是有限的,即便衣食无忧的人,如果他有无穷愿望,则难免“欲壑难平”。人的欲望总是无穷无尽的,所以,从某种角度来看,无论效用有多大,与无限的欲望相比,幸福都等于零。

科恩说:“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幸福是什么。他们只知道,只要有钱、有好车、有大房子,就是幸福。但是有了钱、有了好车、有了大房子的人,却并不比其他的人幸福。”

学会享受生命,珍惜所拥有的,就是幸福。

狄德罗效应:谁挑动了你的欲望?

在法国的18世纪,有个叫丹尼斯·狄德罗的哲学家。有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一天,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踱来踱去时,却发现越踱越觉得家具不是破旧不堪,就是风格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

慢慢地,旧物件挨个儿更新,先是桌子,然后是椅子、地毯,最后书房也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狄德罗终于坐在帝王气十足的房间里了,可他却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他把这种感觉写成文章,题目就叫《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200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读到了这篇文章后,发出了相同的感慨,并在她出版的《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提出了一个新概念——“狄德罗效应”,即新睡袍导致新书房、新领带导致新西装的攀升消费模式。康奈尔大学的经济学教授罗伯特·弗兰克教授也信仰简单主义,他在出版的《奢侈是一种热病》中讲了一个烧烤架的故事,与狄德罗的睡袍有异曲同工之效。

在20世纪80年代,弗兰克教授花100美元买了一个烧烤架。后来烤架的点火钮坏了,架板也生了锈。弗兰克教授在修理它还是买新烤架的抉择中,犹豫了很久。当弗兰克教授最终决定还是去买一个新烤架的时候,才发现烧烤产品的进步是那么快。

弗兰克教授的旧烤架可同时烤上两只火鸡、一只小乳猪和40斤玉米,这些功能对弗兰克教授来说已经足够了。当他得知这种烤架已经很落后,而换代产品售价5000美元时,他简直无法想象其功能会是什么样。

弗兰克教授最后还是选择了修烤架,拒绝出巨资购买功能远远超出实际需要的烤架。但并不是每个人都那么想,因为新烤架在美国的年创产值已经达到12亿美元。为此,弗兰克教授深刻地感觉到,这种无意义的先进产品正驱赶着人们不断消费,人们对奢侈品的盲目欲望就像热病一样蔓延。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狄德罗效应无处不在,奢侈的热病又四处蔓延,要想让人们回归简单,真的没有想象的那么容易。

互相攀比:你为什么过得不快乐?

10年前,一个有钱人乘快艇到太平洋的小岛上玩,出来迎接的岛民对他说:“你们有钱人真好,真羡慕你们啊!”而这个人却回答说:“别开玩笑了,我才羡慕你们呢!我努力工作存钱,好不容易找到一个空闲的假期才可以来南方的岛上游玩,哪像你们可以每天享受生活,你们才是令人羡慕的呢!”

生活虽然不是很富裕,却安全和平;可以获得很多物质的人会陷入“这是理所当然”的错觉中,而变得更贪得无厌,羡慕别人。

有的人一直抱怨“因为我没学历,所以不能出人头地,真羡慕那些高学历的人”或“我的身体没有别人好,所以做什么都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