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15235600000015

第15章 第二讲 强身健体 幸福之本

63岁的张老伯,儿孙孝顺,家庭和睦,自信身体健康。从钢厂退休后,在农村老家安度晚年。一天突然头晕眼黑,几乎摔倒。医院检查确诊为左心室肥大、血压偏高、血糖异常、体重超标,令张老伯顿感紧张,家人也为之担忧。张老伯感叹:“都怪自己平时不注意运动锻炼,如今晚年的幸福生活要在疾病中渡过了!”

身体健康是人生幸福的基础。一般来说,强健有力的身体状态,可以预防疾病,保持充沛精力;身体状态好的人,心态也较好,意志力和韧性增强,劳动效率高,适应能力也不错,面对生活困难和挫折时往往能够自信、乐观地渡过。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虽然不可避免,但老年人如果坚持从事科学合理的运动锻炼,则有助于延缓衰老,健康长寿,提高生命的质量。

老年人身体健康的表现

身体健康是指身体各器官系统结构完好、功能正常、调节机能良好,与外界环境协调平衡,体力精力充沛,劳动效能状态良好。相反,身体不健康指的是身体各部分结构、功能不正常,容易疲劳,劳动效率不高等等。

1982年中华医学会老年医学学会提出了5条健康老年人的标准:

(1)躯干无明显畸形,无明显驼背等不良体型,骨关节活动基本正常;

(2)神经系统检查基本正常,无偏瘫、老年性痴呆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

(3)心脏基本正常,无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冠状动脉供血不足、陈旧性心肌梗死等)及其他器质性心脏病;

(4)无慢性肺部疾病,无明显肺功能不全;

(5)无肝肾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恶性肿瘤及影响生活功能的严重器质性疾病。

这5条标准是衡量老人身体健康的尺度,这5条标准的反面,就是老人身体不健康的表现。对照上述标准,检测自己是否属于健康老人的行列,以便自我调整,促进身体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的影响

老年人要想拥有健康的体魄,运动锻炼是一种重要方式。合理适度的运动锻炼能帮助农村老年人增进身体健康,预防衰老并延年益寿。具体来说,运动锻炼对身体健康有以下影响:

1.改善神经系统机能

运动锻炼对神经衰弱、失眠、头晕、记忆力减弱,以及由神经系统功能障碍造成的其他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2.提高血液循环系统机能

运动锻炼可以明显提高血液循环系统的机能,如改善心脏的泵血功能,降低血管阻力和血浓度,控制血糖,降血脂,降血压,使冠状动脉内已经形成的脂肪斑块消失,从而对心、脑血管系统的疾病起到良好的防治作用。

3.增强呼吸系统的功能

科学的运动锻炼要与呼吸相结合,这样就可以改善肺通气量,增加肺活量,促进机体的气体代谢,增强肺脏的代偿功能,延缓呼吸系统的衰老。

4.改善消化系统机能

运动锻炼对胃肠等器官起着一定的按摩作用,进而增强胃肠蠕动,促进消化液的分泌和胃肠等内脏器官的血液循环,最终提高胃肠道的消化和吸收功能。因此,长期合理的运动锻炼,对消化不良、便秘、慢性胃肠炎等消化系统的疾病均有良好的防治作用。

5.保持运动系统机能

长期运动锻炼可以促进钙的吸收和维生素D的浓度增加,不但能保持骨骼、肌肉应有的弹性和韧性,使各关节周围组织的营养状况得以改善,而且还可以延缓肌肉的衰老过程,对关节变形、肌肉萎缩等病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6.提高身体免疫力

运动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适宜的运动可以使中性粒细胞(主要起免疫作用)数量增多,尤其是长期的规律性运动可以提高安静状态下血液中免疫细胞的数量,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同时有助于提高巨噬细胞(是身体重要的免疫细胞,具有抗感染、抗肿瘤和免疫调节等重要作用)对细菌、病毒的吞噬效果,阻止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并抑制病原微生物在体内的繁殖和扩散,能提高身体抗感染能力。

心理专家支招

6年前,84岁的李大爷感觉双腿“不对劲”,虽然勉强能走路,但不能下蹲,到医院检查后被告知患了“血管动脉硬化”,医生开了药,同时特别嘱咐他要多“活动活动”。从此,他便天天在自家门前的空地上慢慢跑步,每天早晚各一次,一次半个小时,这个习惯一直坚持了6年。如今李大爷不但“赶跑”了疾病,身体也变得越来越好,从没见他感冒生病过。

李大爷的经历告诉我们,老年人要保持身体健康,恰当的运动锻炼是必不可少的。在参加运动锻炼的过程中,农村老人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劳动和运动不一样

农村人一生都在劳动,认为劳动可以代替运动锻炼,不需要运动锻炼也可以保持身体健康。这种想法是错误的,劳动和运动锻炼在心理状态、生理功能、活动部位和目的功效上都有不同之处。因此,老年人除了要坚持适量劳动之外,还要结合自身的特点,选择适当的体育运动。

劳动与运动锻炼对人体的不同作用

2.运动锻炼不能忽略细节

(1)场地的选择最好在空气清新的绿地,不宜在马路、公路边进行,防止大量吸入汽车尾气等对身体有害的气体。

(2)运动中出汗较多应控制性饮水,运动后分次适量补充,不宜用啤酒解渴。

(3)运动锻炼的前后应做适当的准备和调整活动,防止身体不适应而发生损伤。

3.进行有氧运动,增加心肺功能

老年人的心肺功能下降,因此最好选择以提高心肺功能的全身性运动为主,这样的运动叫有氧运动。以下运动方式都是有氧运动,可以选择适合自己的方式:

(1)步行

步行是最简便、安全的运动,而且经济省事。方法是每周至少行走两次,每次至少20分钟,按这种方法运动32周,耐力、活力和心理健康状况均会改善。

(2)慢跑

慢跑不仅可以增强心肺功能、保护心脏,还可以放松心情、缓解焦虑和抑郁。慢跑的运动量以每天跑20~30分钟为宜,但必须长期坚持方能奏效。慢跑时,全身肌肉要放松,呼吸要深长,缓缓而有节奏,可两步一呼、两步一吸,亦可三步一呼、三步一吸,宜用腹部深呼吸,吸气时鼓腹,呼气时收腹。慢跑时步伐要轻快,双臂自然摆动。

(3)太极拳

太极拳是“老年人健身宝”,适合老年人生理特点,是安全有效的锻炼项目,尤其对体质弱及有慢性病的老人更为适宜。练太极拳能增进心肺健康,预防高血压、动脉硬化、肺气肿等慢性病;还能促进消化吸收功能,加速代谢过程,对老人骨关节及肌肉功能的保持有良好作用;还能调节神经系统功能,增进全身健康。

4.锻炼局部身体,提高整体功能

(1)手指运动

由于大脑和手的关系密切,有关保健专家认为,中年以后,如能经常做手指运动,将有助于大脑血流通畅,这样既健脑又可预防老年痴呆的发生。

每天早晨将小指向内折弯,再向后拔,反复做屈伸运动10回;

用拇指及食指抓住小指基部正中,早晚揉捏刺激这个穴位10次;

将小指按压在桌面上,反复用手或其他物刺激之;

两手十指交叉,用力相握,然后突然猛力拉开,给予肌肉必要的刺激;

刺激手掌中央(手心),每次捏掐20次,既有助于血液循环,又对安定自律神经有效;

经常揉搓中指尖端,每次3分钟,这对大脑的血行很有好处。

上述方法可以交替使用,每天选用2~3种,同时,要尽量利用各种机会活动手指。

(2)摇摆膝盖

摇摆膝盖对膝部是一种综合锻炼,可有效缓解膝关节疼、髌韧带劳损等不适症状,对退行性膝关节病也有非常好的治疗和康复作用。与此同时,还能锻炼下肢、臀部和腰部的肌肉,预防疾病。

锻炼方法:双脚分开站立,与肩同宽,微蹲。手掌扶在膝盖上,上身直立,重心移至后方,然后膝盖由左向右顺时针绕圈,慢慢还原至正中后由右向左逆时针绕圈。练习时,身体稍前倾不要超过弯曲的膝盖,臀部稍向后坐。弯腰时最好保持身体直立,背部不能放松。在膝部绕环时,双膝微微分开,保持较慢的速度,动作不宜过快过猛。回到正中位置时,膝部先伸直,然后向反方向绕环。

(3)压腿锻炼

对那些年岁较大而不便参加慢跑、爬山、打球等剧烈或用力较多运动的老年人来说,做些压腿锻炼,能改善身体状况,延缓器官机能的衰老,起到健身的效果。压腿锻炼方法简单易行,将一条腿抬起搁在栏杆、矮墙或板凳上,随着手的按压、躯体的弯曲,做压腿运动即可。

5.运动过程中学会自我监测

(1)监测运动心律

人在运动时心率加快,心率越高表示运动强度越大。在运动中或运动后马上测一测脉搏数,也就测到了运动心率。50~59岁运动心率应低于100次/分;60~69岁低于90次/分。如超过以上次数,应降低运动强度,缩短时间或暂时休息。

(2)监测呼吸频率

在运动过程中,由于身体需要的氧气量增多,呼吸会稍微快一些,属正常现象,但不可过快,呼吸次数以每分钟不超过24次为宜,如运动中出现频繁咳嗽、喘气、胸闷和呼吸困难,则应减少运动量或停止运动。

(3)监测疲劳程度

一般来说,老年人在刚刚开始运动的时候,会有轻重不等的疲劳感。如果坚持锻炼,适应性增强,疲劳感就会慢慢消失。但是,如果老人在健身锻炼一段时间后,不仅不觉得轻松愉快、精力充沛,反而感到困乏越来越重,甚至产生厌倦感,这说明运动量过大,就要适当调整。

6.身患疾病时,要注意运动要点

(1)高血压与运动

除重度高血压、高血压频发心绞痛、心功能低下、严重心律失常外,轻、中度高血压及合并症者均可坚持每天适量运动,但不宜做大强度的肌肉力量型运动,如俯卧撑、仰卧起坐等。应参加有节奏的有氧运动。

(2)糖尿病与运动

运动是治疗糖尿病的基础和有效方法,但糖尿病合并有肾病、肾功能严重不全,合并有严重冠心病、心绞痛且没被控制的人,合并有视网膜出血、视力障碍者以及血糖很高(空腹血糖超过14毫摩/升,尿酮体阳性)且没被控制或频发低血糖者,均不能参加运动。

(3)脑血管疾病与运动

严重脑血管病频发眩晕、昏厥者不宜运动;一般脑供血不足的人最好与同伴一起参加锻炼,以便相互提醒及照顾;选择运动项目时,避免身体及头部剧烈转动、过度仰头或低头;下蹲站起来时,动作要慢,防止出现意外。

(4)骨关节疾病与运动

老年人多有骨关节退行性改变,表现为膝关节增生,关节表面软骨组织被磨损及破坏,走路疼痛,严重者伴有炎症,出现滑膜肿胀。关节腔积液时,应停止锻炼,待肿胀消退后再恢复锻炼。运动可使退变的骨关节做适应性的磨合,减慢功能退化,但应注意运动不能过量,要做好关节保暖(尤其在冬天)。

伏尔泰:“生命在于运动。”

培根:“当有病时就要努力恢复健康;当健康时则应当经常从事锻炼。”

朱德:“锻炼身体要经常,要坚持。人同机器一样,经常运动才能不生锈。”

“健康是1,其他的如事业、财富、知识是0,没有1,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