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中老年农民心理保健手册
15235600000016

第16章 第三讲 心理健康 五个要诀

李老太今年72岁,身体硬朗,老伴去世后一直独居,儿女孝顺,常来看望,李老太也算衣食无忧。近年来,李老太脾气变了,常常莫名其妙地发火,经常觉得孤独、心情低落,也不愿和人接触。

参考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将60~89岁划分为老年期(老年人),90岁以上为长寿期(长寿老人),超过100岁的长寿期老人又叫百岁老人。也就是说,人在60岁以上就迈入了老年的门槛,随着年过六旬,不管是生理还是心理上都会出现一些明显的变化。就像李老太那样,在外人看来,事事如意,却突然好像变了一个人。这是因为,人到老年,生理功能减退、老化,心理上也会相应产生一些变化,具体表现如下。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表现

(1)记忆力大不如以前,刚说过的话或做过的事转身就忘;记不住别人的名字,电话号码要反复看几遍才能记住;记不起随手放的东西。

(2)思维活动迟缓、理解能力减退;注意力不易集中,对外界反应的敏感度降低;兴趣爱好减少,学习新事物感到吃力。

(3)怀旧,喜欢反复谈论过去的事情,特别是当谈到自己的亲身经历时,情绪激动,讲个没完没了,越是高龄,这种回忆往事的趋势越明显。

(4)易产生死亡感,总感到自己老了,经常想到自己临近死亡,常回想已故亲友,又联想到自己,会计算自己大概还能活多久,每次过生日,一方面会想着又平安过了一年,一方面会担心自己明年还能不能继续过生日。

(5)对待一些问题的看法比较固执,别人的意见听不进去,自己的意见就是权威,当自己的意见被否定后,就很不耐烦,唠叨不停,不开心等。

(6)易产生孤独感,老人常常会感到很空虚,觉得周围缺少理解自己的人,子女们并不能真正了解自己的需要,如果再加上老伴去世,更有孤家寡人的感觉。

(7)趋于保守。老年人经验丰富,也很看重自己的经验,并希望子女能接受自己的经验方式。

以上都是正常的现象,一方面由于随着年龄增大,人的神经组织,尤其是脑细胞会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从而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视力、听力逐渐减退。

另一方面,人到老年,经济生活、社会关系、家庭地位、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改变,会形成老年人特有的心理活动特征。

但如果老年人有如下表现,则为心理不健康,需要引起注意:

(1)情绪十分低落、整日郁郁寡欢,对周围的事情完全没有兴趣,只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或者容易激动、心烦意乱,遇到一点小事就大发脾气。

(2)人际关系非常紧张,和周围人的矛盾冲突时常发生,总是固执己见,自以为是,不替他人考虑,任性、倚老卖老。

(3)情绪不稳定,呈现出两面性,一方面喜怒哀乐不易表露,或反应降低;另一方面是生活中稍有点刺激,情绪反应就特别强烈,难以抑制。

(4)不愿与人交往接触,不愿说话,孤僻、自闭、冷漠,什么事情都不想干。

(5)总觉得自己患了严重疾病或不治之症,过分关注,以致惶惶不可终日,从而可能轻信广告或谣言,到处求医,或者道听途说,胡乱用药。

(6)易把事情往坏处想,易为小事生气,过后又后悔;对别人的表情态度、言语过分敏感;不信任别人,计较别人的言谈举止,严重的甚至认为别人居心叵测。

(7)过度依赖别人的照顾,自己能做的事也不愿意去做,时常以种种不适引起别人关注,希望得到他人的重视,甚至行为表现幼稚。

(8)变得不修边幅,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

(9)对某些人、事或地方莫名其妙地感到害怕、紧张、焦虑,不能自控。

(10)出现错觉、幻觉,丧失了对现实,对自身的感知,无法融入社会。

(11)对生活失去信心,由绝望走上自杀之路。

老年人心理变化的原因分析

进入老年期,之所以会产生以上的身心问题,主要是由以下因素所导致:

1.生理变化引起心理变化

(1)生理功能衰退。随着年龄的增长,人体器官开始逐渐衰退,生理功能下降、体弱多病、行动不便,必然精力不足、记忆力下降和思维速度变慢等,这样就对心理有所影响,易出现焦虑、抑郁、怨恨等情绪。

(2)老年疾病损害。躯体疾病对心理可造成直接或间接影响,引起神经、精神症状以及异常的心理变化。比如糖尿病中晚期可引起神经系统并发症而导致智力减退、丧失生活乐趣、失去自信心。冠心病患者有80%存在不同程度的焦虑,58%出现抑郁情绪,22%有敌对情绪,16%表现为烦躁不安(龙金亮等,2005)。

(3)饮食营养缺乏。人体正常功能的发挥与营养物质的供给密切相关。如脑细胞对糖及蛋白质的需求量就明显高于其他组织细胞;维生素B族缺乏时,会影响脑脊髓及外周神经而出现精神症状。

2.生活原因引起心理变化

(1)角色转换因素。青壮年的时候,在生活、劳动中担任主要角色,年纪大了,停止了职业生活或者将家中经济大权交予儿女之后,会感到自己成了无用之人,被社会所抛弃。从社会的主要角色转变为次要角色,容易产生失落、空虚和自卑感,而增加心理负荷。

(2)家庭因素。家庭生活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到老年人的生存质量,尤其是单身、再婚、家庭不和的老年人,经常会遇到一些生活方面的实际问题。例如家庭成员之间有矛盾、生病没人照顾、经济状况不好等,必然影响老年人的情绪,造成心理负担过重,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

(3)生活事件因素。老年人都希望平平安安、幸福美满地渡过晚年。但这种美好愿望与实际生活中的意外打击、重大刺激往往形成强烈的对比和深刻的矛盾。例如丧偶的打击、夫妻不和、亲友亡故、婆媳矛盾、突患重病等意外刺激,对老年人的心灵打击也十分严重,易使老人感到无助、孤独不安,甚至恐惧等。

心理专家支招

百岁老太太许和平,虽历经百年风雨,但脸色红润,精神很好,听说有客人拜访,就忙不迭梳头打扮坐在院子里等待。老人的儿子说:“我们家老太太性格很好,与世无争,生活上随遇而安,心可宽了,从来不会看这个不顺眼,看那不顺眼,总是知足常乐。别看老人年事已高,可跟其他人交流一点也不费劲。现在有的时候还像小孩一样,如平时家用的油盐酱醋她也要和重外孙们争着去小卖部买呢。”

不难发现,同样是花甲之年的老人,看上去却有天壤之别,有的鹤发童颜,有的暮气沉沉;有的老当益壮,有的未老先衰;有的壮心不已,有的意志消沉。为什么差距会这么大?医学专家认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人们保持积极、鲜活的良好心态非常重要。就像百岁老人许和平性格豁达开朗、心态良好,这正是她健康长寿、生活过得美满愉快的秘诀之一。好的生活态度、健康的心理不但能带给老年人自己健康幸福的生活,也给周围人带来快乐。

有人总结出一套老年人心理健康的纲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三个忘记、四个老朋友、五种心态”。

1.一个中心

上了年纪,首先要以身体健康为中心。定期去医院做体检,争取有病早发现早治疗;遇到不舒服及时看医生,不可拖延病情;做事干活儿量力而行,不做超出身体负荷的事。

2.两个基本点

两个基本点是指“糊涂一点,潇洒一点”。

(1)不参与年轻人的事,他们的事就让他们自己作决定。比如孩子们想换个新彩电,老人虽然心里觉得没必要,但也不应加以干涉。

(2)不要凡事都较真。遇到问题看开一点,别人对自己好的地方多记在心上,而与人冲突、意见不合的事情则不要总是去想。

(3)过自己的生活。老年人应该多想着自己辛苦了一辈子,现在终于可以放松了,该找朋友玩就找朋友玩,家里的事情就交给后辈们去处理,让自己活得潇洒一点。

(4)当发生一种不利于家庭和睦的现象时,不妨假装没看见、不懂得,以玩笑的态度去应付,这样往往可以使愤怒不安的情绪得到缓解。

3.三个忘记

这三个忘记是指忘记年龄、忘记疾病、忘记恩怨。

(1)忘记年龄。有的老年人喜欢盘算自己的年龄,总是想着自己还有几年可活,这样就一直处在死亡的阴影下,整天都过得提心吊胆,只会对健康造成不好的影响。所以老年人要学会忘记自己的年龄,不把年龄当回事儿,即使70岁也可以保持大小伙儿、大姑娘的心态。

(2)忘记疾病。人老了,身体自然不会再像以前一样健康,就像机器一样,运行了几十年,多多少少会出现一些问题。出现问题后,首先不要慌,及时就医,学会用轻松的心态来看待疾病,不要被疾病吓倒。很多时候,打垮老年人的不是疾病本身,而是对疾病的担忧和害怕。

(3)忘记恩怨。老年人到了这个年龄,要学会对过去的是是非非、恩恩怨怨抱以宽容的态度。不沉湎于过去的成功,也不为往事过多的遗憾。活在当前,积极关注现在的生活,用宽容感恩的心对待他人,也对待自己。充分享受现在的人生和快乐。

4.四个老朋友

“四老”是说“老窝、老伴儿、老友、老底儿”。

(1)家,一要保持家中环境整洁有序,井井有条;二要保持家庭气氛和谐,减少冲突矛盾;三要老年人放下家长的架子,说点幽默的故事或和小辈开玩笑,家庭气氛就一定会活跃而融洽了。

(2)老有所伴。首先注意情感上的交流和沟通,两个人多聊天,多问问对方的需要;二是生活上相互照顾,相互关爱,共同分担家务,生活上彼此关怀;三是遇到矛盾时要懂得克制和理解,不将矛盾扩大化。

(3)老有所靠。一是平时可以多约几个朋友一起吃饭团聚,一起相约出去游玩,朋友之间相互走动,增进感情;二是多去一些老年人常去的场合,和大家多接触,比如老年棋牌室、老年舞蹈场所等。

(4)老有所依。一是通过购买养老保险为晚年生活提供保障;二是每月固定存一笔钱在银行;三是将子女的赡养费妥善保管,保证能有一部分供自己随意支配的钱,而不是每次需要购买东西时都要向子女申请。

5.五种生活态度

五种生活态度是:笑、俏、唠、跳、掉。

(1)笑:笑一笑,十年少。保持乐观精神,让自己笑口常开。可以多看一些幽默的相声小品,看到有的笑话多和他人一起分享,多陪小孙子孙女一起游戏,也能从中体验到快乐。

(2)俏:老年人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这样能让自己心情也舒畅。保持头发的清爽干净,保证衣服的整洁,不妨穿点鲜艳好看的衣服能让自己更感活力。

(3)唠:常和别人聊天。不要觉得自己老了,一天到晚老闷着,自己心里有事,通过聊天说出来;也听别人说话,了解新鲜信息,让生活充满情趣。

(4)跳:运动。生命在于运动,老年人应多参加力所能及的活动,比如打太极、打球、跳舞等,坚持适度锻炼身体,对健康的效果不言而喻。

(5)掉:是指要掉价。老年人过去是一家之主,凡事说了算,现在多听听儿女的意见,把家中大权交给他们,自己轻松一些,多和孙子孙女一起,好好享受天伦之乐。

“山中难寻千年树,世上难找百岁人,人之幸福,全在于心之幸福。”

马克思:“一种美好的心情,比十服良药更能解决生理的疲惫和痛苦。”

百岁老人李香云:“人的一生总有难处,遇上不顺心的事要顺其自然,要自解自劝。没有过不去的坎,一切应向前看。”

林肯:“你想要多快乐,就可以有多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