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一本手册管公司
15255400000089

第89章 财务管理(9)

杠杆租赁是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融资租赁形式。前两种租赁只涉及两方当事人,杠杆租赁则要涉及承租人、出租人和资金出借者三方当事人。从承租者的观点来看,这种租赁与其他租赁并无区别,其按照契约的规定,在基本租赁期间内定期支付定额租金,从而取得该期内资产的使用权。但对出租者来说却不一样,他只拿出资产所需的部分资金,如30%,作为自己的投资;同时,他以该资产为担保向资金出借者借入其余资金,如70%。他既是出租人,又是借款人,同时拥有对资产的所有权,但必须准时偿还借款。如果不能及时偿还借款,那么资产的所有权要归资金出借者所有。

(三)租赁筹资的优缺点

1租赁筹资的优点

(1)迅速获得所需资产。融资租赁集“融资”与“融物”于一身,一般要比先筹措现金后再购置设备来得更快,可使企业尽快形成生产经营能力。

(2)租赁筹资限制较少。企业运用股票、债券、长期借款等筹资方式,都受到相当多的资格条件的限制,相比之下,租赁筹资的限制条件很少。

(3)免遭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日益提高,而多数租赁协议规定由出租人承担设备陈旧过时的风险,承租企业可免遭这种风险。

(4)全部租金通常在整个租期内分期支付,可适当减低不能偿付的危险。

(5)租金费用可在所得税前扣除,降低承租企业的实际负担。

2租赁筹资的缺点

租赁筹资的主要缺点是成本较高,租金总额通常要高于设备价值的30%;承租企业在财务困难时期,支付固定的租金也将构成一项沉重的负担;另外,采用租赁筹资方式如不能享有设备残值,也可视为承租企业的一种机会成本。

投资管理

投资管理的程序和原则

一、企业投资的内容和类型

(一)企业投资的含义

企业投资是指企业将一定数量资金投放到某项事业之上,以获得预期收益的经济活动。

企业作为一个以获利为主要目标的经济组织,其收益的取得是通过资金的运作而实现的,投资则是企业资金运动的重要环节,它是连接筹资活动和和日常营运活动的桥梁。没有资金的投放,资金筹集就失去意义;没有资金投放,就无法开展日常的经营活动,也就无所谓资金增值的实现。因此,作为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企业,必须时刻关注市场上的风吹草动,及时辨别和捕捉投资机会,将资金投放到合适的项目上,并实施有效的管理,这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企业的经营目标。

(二)企业投资的作用

投资是企业财务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对于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1企业投资是取得收益的基本前提

资本市场上利息、股利、资本利得等形式收益的取得,是以企业对外证券投资、直接投资等投资活动的开展为前提的;而经营利润的取得,则是以对内投资为基本条件的。通过对内投资,企业可以维持或提高技术水平、生产能力,保持或增强市场竞争力,从而获得丰厚的经营利润。

2企业投资是维持简单再生产的必要手段

作为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硬件条件,厂房、设备等长期资产的实体处于不断的消耗过程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其生产力呈不断下降趋势,因此,企业必须对设备等固定资产做出适时的更新举措,以维持简单再生产,使企业不至于因过度消耗资产而中断正常的经营活动。

3企业投资是扩大再生产的必要前提

当市场占有率提高时,企业的经营规模、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必须做出积极的响应,以实现扩大再生产的目的。而经营规模的扩大、技术水平和人员素质的提高则必须通过企业的对内长期投资活动得以实现。

4企业投资是降低风险的重要方法

无论企业对内投资活动还是对外投资活动,都会受到一些不确定性因素的干扰,使企业收益处于不确定性的变化之中,这就是风险。从投资的角度,风险可以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其中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投资组合的方式予以分散。因此,企业通过扩大投资,将资金投向若干行业或项目,实行多角化经营(投资),可以大大降低经营风险,增强销售和盈余的稳定性。

(三)企业投资的内容

1实物投资

是指企业将货币资金或其他资源投放到某项实物资产上,以期通过实物资产的有效运营实现预期收益。具体内容包括房地产投资、直接生产经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流动资产投资、租赁投资、企业合并与购买投资等。

2金融投资

是指企业为取得预期收益而将一定量货币资金或其他资源转化为金融资产的经济活动,主要以证券投资为主。具体内容包括股票投资、债券投资、储蓄投资、人寿保险与退休金投资、期货投资、期权投资、信托投资和贷款投资等。这类投资一般是将资金投放到企业外部与自身生产经营没有直接关系的投资对象上,与会计学上的投资概念基本一致。

3人力资本投资

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到员工继续教育、在职培训、卫生保健、人员流动等方面,以提高人力资源质量、人力资本存量,从而获取更大收益的经济活动。这种投资活动不同于前两种投资活动,它具有高风险、收效慢、后劲大等特点。在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的根本竞争优势在于员工综合素质的提高,因而这种投资活动的重要性尤为突出。

(四)企业投资的分类

企业投资按不同的分类标准,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常见的分类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1短期投资与长期投资

按投资回收期的长短,可以将企业的投资活动分为短期投资和长期投资两类。

短期投资一般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到能够在一年以内回收原始投资额的投资对象上的投资行为,也称流动资产投资。主要包括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日常经营所必需的短期资产的资金投放,也包括对准备随时变现的各种有价证券等金融资产的资金投放。短期投资一般具有持有时间短、变现能力强、周转速度快、资金占用波动性大等特点。对外短期投资既能发挥现金储备的功能,保证企业偿债能力,又能使企业获得高于银行存款利率的收益,对于企业保持安全性和收益性具有重要意义;对内短期投资则是企业开展经营活动的基本前提,没有这种资金的“垫付”,企业的经营活动就无法“启动”和“周转”起来。从价值创造的过程来看,这种投资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发挥的是“价值吸收器”和“价值流载体”的作用,因此研究如何以尽可能少的资金占用支撑起企业的经营规模,对减少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提高企业效益是非常重要的,当然,其中还存在一个风险和收益权衡的问题。

长期投资则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于回收期限在1年以上的投资对象的投资行为。主要包括固定资产投资、无形资产投资、为实现收益及其他特定目的而准备长期(长于1年)持有的各种有价证券和其他形式的实物投资等非流动资产的投资。这种投资具有回收期限长、变现能力差、投资风险高等特点。正是由于长期投资具有上述特点,决定长期投资的资金投向的合理性程度不仅影响企业当前财务状况,对以后各期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的不确定性程度往往也比较高。这就要求企业在进行这类投资时必须做好可行性论证工作,对项目的投资必要性、技术可行性以及经济合理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价,以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

2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

按照企业的资金投向,可以将企业的投资活动分为内部投资和外部投资。

内部投资又称对内投资、生产性投资,其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内部投资泛指企业对内的一切资金投放,包括对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短期资产的投资,也包括对设备、厂房、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的投资。从这一角度看,企业对内投资可能是短期投资,也可能是长期投资。而狭义的对内投资则仅指将资金投放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长期资产上的投资行为,本章后面所指的内部投资即为狭义的对内投资。企业对内投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开展,对内短期投资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用以循环周转的流动资产,对内长期投资则为企业经营活动的开展提供了硬件条件。

外部投资又称对外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直接投放到其他企业的经营活动或其他企业发行的各种有价证券所形成的投资。企业可以通过这种投资实现利益分享、控制或影响被投资企业等目的,但其根本(终极)目的是为了获利。外部投资可能是长期投资,也可能是短期投资,其中外部短期投资的目的比较单纯,主要在于保证企业资产流动性的前提下,追求相对较高的投资收益;而外部长期投资的目的则表现出多重性,可能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也可能是为了通过控制权的取得实现对其他企业的控制或施加影响,以创造有利于本企业经营活动开展的外部环境等目的。

3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

按照投资对象的不同,可将投资划分为实物投资和金融投资。

实物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到具有实物形态的资产上的一种投资行为。譬如投资厂房、设备、各种存货、房地产、文物、金银珠宝等。实物投资要么能够创造生产条件、形成生产力,比如存货、设备、厂房等的置备;要么具有收藏价值,比如古玩、珠宝等的投资。一般来说,实物投资价值具有相对稳定性,因此实物投资是抵御通货膨胀的有效手段之一;同时,实物投资又具有变现能力弱(文物、珠宝、金银等除外)的特点,因此在开展实物投资活动之前,必须做好财务分析和可行性论证工作,既要发挥实物投资的生产力功能,又要保证企业资产的流动性,在收益和风险之间进行权衡。

金融投资是指企业将资金投放到金融资产或金融产品上,以期获得一定投资收益或实现其他目的的一种投资行为。譬如企业进行股票投资、债券投资、银行存款投资、外汇投资等。金融资产是一种无形、抽象的资产,其实质上体现的是一种权利、一种人与人(可能是自然人,也可能是法人,或二者兼而有之)之间的关系。而这种权利或关系往往以一定的证券为媒介,因此具有相对较强的流动性,交易成本相对较低,但其价值对投资环境的敏感性程度比较高,表现为金融投资的价值相对不稳定性。

二、企业投资管理的基本程序

企业投资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其中包括许多重要的环节,每个环节前后关联,形成完整的投资管理活动。任何一个工作环节出了问题都会对投资活动的成败产生重大影响。一般来说,开展投资管理工作,以下几个环节必须重点把握。

(一)投资机会研究

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竞争、市场需求瞬息万变,作为市场中的企业,必须准确把握市场、驾驭时机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胜出。企业任何经营决策的制定都是基于对环境的分析和把握而作出的。因此,企业欲作出科学的投资决策,必须对国家产业政策、企业内部环境、区域投资环境等宏观和微观因素进行详细的分析,做好市场调查和市场预测工作,把握市场竞争、需求的新动向,敏锐识别并及时捕捉合适的投资机会,明确未来的投资方向。

(二)可行性论证

投资机会研究仅仅是投资管理工作的一个前奏,它仅解决了明确投资方向的问题。要保证投资项目及其方案的成功实施,还必须开展科学的投资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所谓的项目可行性论证是指,在项目投资决策前,对于与项目有关的社会、经济和技术等方面的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对各种可能的建设方案和技术方案进行认真的技术经济分析,比较和论证;对项目建成后的经济效益进行科学的预测和评价。在此基础上综合研究项目的技术先进性和适用性、经济的合理性以及建设的可能性和可行性。由此确定该项目是否应投资和如何投资等结论性意见,为决策部门提供科学的、可靠的依据,并作为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基础。项目可行性论证的核心内容可以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即投资必要性分析、技术可行性分析和经济合理性分析。本章将要学习的项目投资决策实际上就是从财务的角度,论证投资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而要全面完成项目可行性论证工作,还必须有市场营销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的积极参与,仅有财务人员的参与是远远不够的。

(三)资金筹措与投放

“投资”简单理解就是“有目的的资金的投放”,没有资金也就无所谓投放。尽管有了有利的投资机会、成熟的投资方案,若没有足够的资金予以支持,那么“投资”二字也就成了“画饼充饥”、“水中望月”了。因此,资金的足额筹措、及时投放是项目投资的必要前提。如果资金不能及时到位,那么企业就可能坐失投资良机或出现“半截子工程”问题;如果资金过早、过多供应,又会使企业承担无谓的资金成本,降低收益。因此,企业必须根据投资项目本身的特点安排资金的来源、性质、时间与期限等问题,确保资金既能及时到位、满足需要,又不形成浪费,经济、稳妥地完成项目资金的筹措与投放工作。

(四)风险分析与控制

企业投资特别是长期投资在投放与实施过程中往往面临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影响,使投资项目面临一定的风险,最终表现为项目的收益可能偏离企业的预期。这种“偏离”可能是正向偏离,即向着有利于企业的方向偏离,也可能是负向偏离,即向着不利于企业的方向变化。然而,风险和收益往往是一种共生的关系,在对待风险的态度上,既不能过于激进,也不能过于保守,应当根据企业自身的承受能力,确定一个合理的“度”,即在风险和收益之间作出适当的权衡。因此,在项目实施与运行过程中,必须对各种可能出现的不确定性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和控制,将项目的风险水平控制在企业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保证项目的投资目标顺利实现。

三、企业投资管理的基本原则

企业投资的目的在于扩大其经营规模,提高现有生产水平,增加市场份额,抓住机遇获取收益,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企业能否实现这一投资目标,关键在于其能否在复杂多变的市场环境下,抓住瞬息万变的投资机会,处理好与有关方面的关系,作出合理的投资决策。为保证投资决策的科学性,顺利实现投资目标,在开展投资活动时必须坚持以下三个原则。

(一)正确处理企业微观条件和宏观环境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