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作出判断的时候,要充分重视对方以往的一贯印象虽然说“做十件好事抵不上做一件坏事”,但很多时候真正能够看出一个人的品质的不是这一件坏事,而是他之前做的那十件好事,所以,在衡量一个人的时候要能够全面观察,然后再下结论。毕竟,没有人能够十全十美,偶尔做错事是难免的,如果单凭某一件事就对一个人下定论,你就可能会错过一个真正的朋友。
通过积极的“近因”改善自身形象
我们说要避免近因效应的作用,并不是说近因效应一无是处。最后的印象往往是我们记忆最深的。我们一方面要避免成为“近因效应”的感染者,因为一时冲动而犯下错误;另一方面,又要好好利用“近因效应”,逐渐提升自己在别人心目中留下的形象。在与人交往中,我们可以不去通过“近因”看待别人,也要让自己保持一贯的好形象来面对别人,这样别人就不会因为“近因”而对我们产生不好的印象。
批评之后要进行适当的安慰
近因效应在生活中的一个非常常见的现象就是之前你对对方很好,但是突然之间你因为某一件事对他狠狠地批评,那么他就会觉得你之前是在敷衍他,而这时对他的看法才是真实的。这也告诉我们,在批评一个人之后不妨加上一句:“也许我把话说重了……”这样,对方心中的不舒服就会有所减弱,如果你总是用“下次知道了,绝饶不了你”等话语作为结束语,对方会觉得你可恶至极。
舌头效应:话多少不重要,合适才重要
在《伊索寓言》里有这么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奴隶主要请客,就让奴隶准备饭菜,而且说要做一样最好的菜,同时要做一道最糟糕的菜,如果做得不好就杀掉他。宴席开始后,奴隶端上了菜肴,奴隶主一看发现是一盘炒舌头。奴隶主大怒,奴隶不慌不忙地解释说人人都喜欢听好话,这样舌头不就是最好的东西吗?奴隶主无话可说,只好放了奴隶。过一会儿,又一道菜端上来了,奴隶主一看还是一盘舌头。看到主人又要发怒,奴隶不慌不忙地解释说,祸从口出,说得不好就招致杀身之祸,舌头难道不是最糟糕的东西吗?
通过这个故事,我们可以看出说对话的重要性。会说话的人即使话不多也能恰到好处,不会说话的人一出口就招致杀身之祸。
从前,有一位国王,一天晚上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满嘴的牙都掉了。于是,他就找了两位解梦的人。国王问他们:“为什么我会梦见自己满口的牙全掉了呢?”第一个解梦的人就说:“国王,梦的意思是,在你所有的亲属都死去以后,你才会死,一个都不剩。”国王一听,龙颜大怒,杖打了他一百大棍。第二个解梦人说:“至高无上的国王,梦的意思是,您将是您所有亲属当中最长寿的一位呀!”国王听了很高兴,便拿出了一百枚金币,赏给了第二位解梦的人。
即使是同样的话在不同的场所和时间也会有不同的效果。成功者曾经这样总结过:“全凭自己的能说会道”;而失败者则这样归纳:“都怨自己的这张嘴”。可见,能否在合适的场合合适的对象面前说合适的话就直接关系着一个人的人生的得失与成败。要做到说对话说好话,就要能够及时分析在不同场合下的人们的不同的心理需要,该说的时候说,不该说的时候宁可选择沉默。如果做事、说话不看具体的场合和具体情况,不考虑听话人的感受,就如同在和尚面前说秃子,看着瘸子说短话,只会让听话的人感到恼火和不愉快。
王小姐在过40岁生日时,请来四位好友在她家为其庆贺生日。有三位朋友都到了,但还有一个人迟迟没到。
酒菜都准备齐全了,那个人还没来,王小姐着急得脱口而出:“真是急死人了,这该来的怎么还不来?”
其中一位朋友听了非常生气,冲她说:“你这话什么意思?该来的没来,意思是我是不该来的?既然如此,那我就先走了。”话音没落,她就抬脚走人了。
王小姐见那个人还没来,这位朋友又生气地走了,于是急忙给剩下的客人解释:“我不是那个意思,她误会了,真的误会了,我没有让她走的意思,这下不该走的倒又走了。”
剩下的两位客人一听这话,其中一个就生气地说:“你这人怎么这么说话,照你这么讲,该走的应该是我,那我还在这干吗?走人。”说完,她也起身走了。
没想到又气走了一个客人,王小姐心情糟透了,看着剩下的一个人不知所措。
最后剩下的这个人跟她交情较深,就好心好意劝她说:“算了,人都已经走了,以后你说话时要注意点用词,讲究点语言艺术。”
王小姐一脸的无奈,对这位朋友说:“其实她们都误会我了,我根本就不是说她们的。”
最后这位朋友一听马上就变了脸色,大声问道:“你说什么?你不是说她们,那就是说我了?真是莫名其妙,我哪里招惹你了?”说完,这最后一位朋友也气哼哼地走了。好好的一次生日聚会却因为王小姐不会说话就不欢而散。
不过,说话看场合不仅仅是指说话要看时间、地点、场景,还包括根据场合灵活选择话语的内容和表达方式。著名作家李存葆曾经说过:在战斗最激烈的时候,最好的宣传鼓动不是长篇大论,而是面对敌人痛骂一声,然后回头向战士们一招手大喊一声:“有种的,跟我上!”这种简短有力、富有煽动性的话要比长篇大论有效得多。事实也证明,那些懂得看场合,懂得揣测人们心理,懂得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内容和表达方式的人就会受到大家的欢迎。
我国古代有个叫许允的人,在吏部做官,提拔了很多同乡。魏明帝觉察之后,便派人去抓他。
他的妻子为了把这件事揽过来,告诉他说:“明主可以理夺,难以情求。”让他向皇帝申明道理,而不要寄希望于哀求。因为,依皇帝的身份地位是不可能随便以情断事的,皇帝以国为大,以公为重,只有以理断事和以理说话,才能维护好国家利益和作为一国之主的身份。
于是,当魏明帝审讯许允的时候,许允直率地回答说:“陛下规定的用人原则是‘举尔所知’。我的同乡我最了解,请陛下考察他们是否合格,如果不称职,臣愿受处罚。”
魏明帝派人考察许允提拔的同乡,他们倒都很称职,于是就把许允释放了,还赏给他一套新衣服。
许允的妻子深知跟九五之尊的皇帝打交道的时候难于求情,却可以以“理”相争,于是叮嘱许允以“举尔所知”和用人称职之“理”,来抵消自己的提拔同乡、结党营私之嫌,虽然话不多,却恰到好处,足以使许允从困境中解脱出来。
这些事例无一不说明说话是有其规律的,说话必须符合人们的感情和当时的场景,高兴的时候说高兴话,悲伤的时候说同情话,千万不能得意人前谈失意事,失意人前说你的得意事。
海格力斯效应:真诚对人,他人才会真诚对你
古人云:“你对我不仁,我就对你不义。”俗话也说:“以眼还眼,以牙还牙。”更有古人提倡:“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这些说法无不是提倡以暴制暴,但以暴制暴很多时候并不能让你心平气和,也无法使你获得他人的真诚对待,更不可能使你获得良好的人际关系。如果人人都放弃了宽容和仁爱,狭隘地对待他人,整个大环境就会糟糕透顶。希腊神话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海格力斯有一天在回家的路上看到路边有一个像鼓起的袋子一样的东西,他感到很好奇,就走上前去踩了那个东西一脚,没想到那个东西不但没有破,反而越来越大,并成倍成倍地膨胀,把海格力斯彻底激怒了。愤怒的海格力斯顺手操起一根碗口粗的木棒狠狠砸向那个怪东西,然而那个东西丝毫不屈服,一直膨胀,膨胀到最后,竟然完全堵住了海格力斯的去路。
正在海格力斯感到愤怒之际,一位智者出现在他的眼前,对他说:“朋友,这个东西叫仇恨,不要惹它,快别动它了,忘了它,离它远去吧。只要你不惹它,它便会小如当初;如果你侵犯它,它就会膨胀起来与你敌对到底。”
是啊,仇恨就像一个会膨胀的袋子一样,开始的时候它其实并不大,也很不起眼,如果你忽视它,忘掉它,它就不会对你产生影响,最后就会消失了。但你和它过不去,非要争个你死我活,它就会加倍地报复你,与你对抗到底,甚至从此改变你的整个人生。
生活中,这样的现象很常见,比如,一对恋人原本恩爱无比,后来因为一点小摩擦闹了一点矛盾,便互相指责、互相埋怨,谁也不愿意让步,最后矛盾就会不断升级,演变成冷战、吵闹甚至分手。这时候,如果双方都能够冷静下来,真诚地沟通,宽容地对待对方,而不是挖空心思寻机报复对方,就不会落得个两败俱伤的结局。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绝对的对或绝对的错是不存在的,存在的只是每个人的不同的立场。当你真诚地关注其他人的时候,你也才会获得他人的关注和支持。因此,我们要学会换位思考,尽可能理解别人,真诚地赞同别人的话,即使他们的观点不符合事实或者与我们的观点有所不同,我们也没有必要肆意地指责对方或者对对方说教。
有一天“化妆品女皇”玫琳凯在海边看到了一位女孩子,女孩的脸上满是忧郁与哀愁,还挂着淡淡的泪痕。玫琳凯微笑着走上前去关切地问她:“您好,我叫玫琳凯,我们能谈谈吗?”
女孩子依然沉默而落寞地坐在那里。玫琳凯继续温柔而真诚地说:“我知道你心情非常糟糕,你看起来有些忧愁,但是你仍然很美,你可以跟我说说你的伤心事吗?”
女孩子想了一会儿,真的跟玫琳凯谈起来。她说到动情处的时候,还流下了眼泪。而玫琳凯一直真诚而用心地听她说话,适当的时候还会点点头。玫琳凯的真诚让女孩子感觉到了她的关怀和尊重。最后,女孩子告诉玫琳凯说,因为自己的男朋友在事业有成之后抛弃了自己,她今天到海边来就是想结束自己的生命。
玫琳凯听后,为她感到欷歔不已,还气愤地骂那个男人有眼无珠。最后,她真诚地鼓励这个绝望的女孩:“你放心,天底下有很多好男人,你一定会找到一位珍惜你的责任心强的男人的。你看你长得这么美,连女人都喜欢,男人会更喜欢的。所以,你一定要好好对待自己。”
最后,女孩极其感激地说:“以前从来没有人和我说过这些,真的谢谢你。我现在相信,活下去会是很美好的。”
对我们来说,说一些真诚的话,并不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但却可以对他人产生极大的影响。的确如此,每一个正常的人都希望得到来自他人的真诚的关怀、理解和尊重,也都愿意对那些能够满足自己的这种心理需求的人投以真诚的回报,并乐意与之进行更深入的交往。所以,在人际交往中,当你抱怨人与人之间冷漠无比或者坑蒙拐骗无处不在的时候,当你抱怨自己没有朋友的时候,你不妨想一想,你是否做到了真诚对人。
传染效应:微笑是最好的妆容
微笑是世界上最廉价、回报最大的表情,它能使你一整天都有好心情,也能使他人对你报以同样的微笑。这是因为人的情绪是会传染的,一个人的好心情最后会使其周围的人的心情也变得好起来,所以人们都愿意和那些看上去快乐的人相处。
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如果你决定提高你的社交技巧,决定结婚(自愿的)或者至少跟一个人住在一起,决定追求有意义的目标并且在过程中、在小事上享受快乐,那么,你的幸福感能提升10%~15%;如果你能不吝惜自己的微笑,亲和地对待他人,那么,你的幸福感就能提升20%~25%。这就是微笑的魅力。
从我们稍懂人事的那一天起,就注定与微笑结缘。高兴的微笑使人身心放松,得意的微笑使人备感自信,善意的微笑使人温暖、幸福……微笑淳朴而平静,却使人享受到生命的醇味,体验欢愉的情感,超越悲伤与失落。看过《奋斗》的人想必还记得,露露把笑当做一件手艺教给聋哑弟弟,后来,这个弟弟正是通过一脸灿烂的微笑征服了灵珊和身边的人。可以说,微笑是打破人与人之间的僵局的有效手段。
有个老头是一个有着一身臭脾气的人,他平时深锁眉头,脸色严肃,可以用凶神恶煞来形容。街坊邻居,谁都不敢招惹他。老头家门前有一大片诱人的玫瑰花,鲜艳欲滴。但是,街里街坊都知道,他家的鲜花可摘不得,哪怕是掉在地上的一朵也不能去拾。因为,如果被老头发现你摘他家的花儿,他就会拿着笤帚,大吼一声将你轰走。据说,如果笤帚吓不住你,他还会从屋里抓起一把菜刀冲出来。
不少人都说,为了守住一簇花,犯得着这样吗?还有人认为,老头精神有问题。总之,知道老头脾气的人,都不敢多看他们家的花儿一眼。
一个假日,温柔的阳光洒满大地,老头家门口那一片玫瑰花散发着迷人的色彩,在阳光的抚摸下,越发迷人。这时候,一个10岁的小女孩走了过来,她是偶然从这里路过的。
小女孩一下子停住了脚步,她低头看着鲜艳的花朵:好美的花儿,真想摸一摸。小女孩正欲伸出手,一个阿姨走了过来轻轻地拍了拍她的肩膀,告诉她,这家主人很不友好。恰好老头走了出来,满脸怒气,气势汹汹,只一个横眉就将邻居阿姨给吓丢了魂儿。但是,小女孩并不害怕,她纯真地向老头微笑着,即便老头满脸的杀气。
此后,小女孩每两天就来老头家门口一次,每一次都会冲着老头微微地笑,以此来表达友好。一周后,小女孩又来到玫瑰花旁边,这时已经有不少鲜花凋零了。小女孩正为此而伤心,突然发觉一只温暖的大手正轻轻拍着自己的肩膀,她回过头一看,老头正冲她微笑。
原来,老头的妻子非常喜欢玫瑰花,于是在家门口种了一大片。妻子去世后,老头极度伤心,这一片玫瑰花承载着他对妻子的思念和留恋,他不准任何人打扰。直到小女孩的出现,仅仅是那几次微笑,老头才发现,花儿的美丽是要有人欣赏的。就像人的感情,必须要相互交流,才会更加美好和永久。
可见,在社交场合,微笑就是最好的“润滑剂”。就好比故事中的老头一样,他最终之所以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愿意和人分享自己的快乐,就是因为小女孩的微笑使他感受到了美好的存在。这也正是心理学家所说的传染效应:一个有正面的、积极的、友善的情绪的人会对陌生人微笑,表达出善意,最后给对方带来快乐,也给自己带来一个正面情绪的回馈,从而得到快乐,缓解烦躁情绪。
晓原是一家IT公司的职员,因为平时的工作压力很大,所以在工作之余,他很少外出活动,而是将玩网络游戏当成一种休闲和放松。他不户外郊游,也从不购物逛街,朋友的聚会也很少去,他的理由是累,不想动。所以,有朋友开玩笑说他走过的最远的路恐怕就是不得不和同事一起去参加的公司举办的集体活动了。
凑巧的是,晓原的女友竟然也是他从网上“淘”来的!两人已经网恋一年多,今年,女友特意从外地来到晓原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