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位年轻的心理学家约翰·巴利和比博·拉塔内对旁观者的这种无动于衷、见死不救作出了新的解释。为了验证自己的假设,他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首先找到了一个演员,让他表演癫痫患者发病的吓人场景。然后挑选了72名不知真相的参与者,以一对一或四对一两种方式,与假扮的癫痫病患者保持距离,使用对讲机通话。在交谈过程中,当那个演员大呼救命时,事后的统计数据出现了有意思的一幕:在一对一通话的那组,有85%的人冲出工作间去报告有人发病;而在有四个人同时听到假病人呼救的那组,只有31%的人采取了行动!
相信很多人会愤慨于众人的冷酷无情,甚至抱怨道德日益沦丧。事实上,在不同的场合,人们的援助行为是不同的。当一个人遇到紧急情境时,如果只有他一个人能提供帮助,他会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责任,对受难者给予帮助。如果他见死不救会产生罪恶感、内疚感,这需要付出很高的心理代价。而如果有许多人在场的话,帮助求助者的责任就由大家来分担,造成责任分散,每个人分担的责任很少,旁观者甚至可能连他自己的那一份责任也意识不到,从而产生一种“我不去救,由别人去救”的心理,造成“集体冷漠”的局面。
伊利集团董事长潘刚说:“责任也是一种能力。”事实上也是如此,责任能够让一个人具有最佳的精神状态,精力旺盛地投入工作,并将自己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最重要的是,责任是由具体岗位或职务上的人来落实的,为了保证企业组织系统高效地运转,就必须把那些具有落实责任能力的人放到适合的岗位上来。大部分管理者的成功,都在于他们能够让合适的人做合适的事,能找到具有落实能力的人。因此,落实责任的能力,就越来越成为企业衡量人才的标准。
有一家家电制造有限责任公司曾发生过这样一起管理“事故”:在他们车间有一台机器出了故障,经过技术科的工作人员检查,发现原来是一个配套的螺丝钉掉了,怎么找也找不到,于是只好去重新买。可是根据公司内部规定,必须先由技术工作人员填写采购申请,然后由上级审批,之后再经过采购部部长审批,才能由采购员去采购。
采购员跑了市内好几家五金商店都没有那种螺丝,又跑了几家著名的商场,也没有买到。几天很快就过去了,采购员还在寻找那种螺丝,可是工厂却因为机器不能运转而停产。这还得了,于是,公司的其他管理者不得不介入此事,认真打听事故的前因后果,并且想方设法地寻找修复的方法。
在这种“全民总动员”的情况下,技术科才拿出机器生产商的电话号码。于是,采购员就打电话问哪里有那种螺丝钉卖。对方却告诉他:“你们那个城市就有我们的分公司啊。你去那里看看,肯定有。”
半个小时后,那家分公司就派人上门送货来了。问题解决的时间就那么短,可是寻找哪里有螺丝钉就用了一个星期,而这一个星期公司已经损失了上百万元。
很快,工厂又恢复了正常的生产运营。在当月的总结大会上,采购科长将这件事情又重新提了出来,他说:“从这次事故中,我们很容易就能看出,公司某些工作人员的责任心不强。从技术科提交采购申请,再经过各级审批,到最后采购员采购,这一切都没有错误,都符合公司要求,可是结果却造成这么重大的损失,问题在哪里?竟然是因为技术科的工作人员没有写上机器生产商的联系方式,而其他各部门竟然也没有人问问。”
现代公司管理的重大责任,就是谋求公司与员工的双赢。只有当员工个人心中长存责任感,把公司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集体的力量才不会被分解,才能充分发挥集体的强大力量,才能把每一项责任都落实到位,才能使企业发展得更好。
当企业的管理者把任务笼统地分配下去的时候,最容易让员工产生“责任分散效应”。因为在员工的心里总会去想:这件事没有点名让我去完成,别人会去完成。当每一名员工都这么想的时候,那么任务就没有人主动去做,从而形成“三个和尚没水吃”的局面:管理者如果不把“打水任务”分配到每一个“和尚”,那么企业就会被“渴”死。当管理者把任务分配到个人的时候,就会激发大家心里的责任感,从而顺利地完成任务。
所以,身为企业的管理者,就需要把责任层层落实到人。在竞争如此激烈的今天,企业要想在竞争中脱颖而出,那么就必须要避开责任分散效应。当每一个人都切实地完成了自己的责任,那么企业才能占据市场,共同发展。
破窗效应: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
犯罪学家凯琳每天上班的时候总会经过一座非常漂亮的大楼,有一天,她发现这栋楼上一扇窗子的玻璃被打碎了一块,整座大楼的整洁美丽使得这扇窗子极不协调,看上去非常刺眼。又过了一段时间,她惊奇地发现:那扇破窗不但还在,破了玻璃的窗子反而增加了……这一发现使她想到,如果一个建筑物有碎了玻璃的窗户且没有及时维修,别人就可能会去打碎更多的玻璃。久而久之,这个建筑物无序的样子就会形成,犯罪也就会滋生。
这就是“破窗效应”。通过破窗效应我们可以看到,环境对人有极大的影响力,如果你在一个异常优雅整洁、地面非常干净的环境中,通常你就不会随地吐痰,不会随手乱丢纸屑皮壳,但一旦有人丢了废纸且没有人及时清理,那么不久之后,你就会发现原本美好的环境已经充满了垃圾。
在我们周遭的生活中,这样的事情很常见。如果等在公交站的人都能够老老实实地排队上车,那么新来的人也会自觉地排队,但只要一有人开始破坏秩序,而且没有人或制度强制维持,等车的人就会受到暗示丢掉之前的一套个个争先恐后地往车上挤。所以,要想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就要及时修好“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也是这样。小问题不及时消除,不久之后,它就会形成无法挽回的损失。所以,防微杜渐是每一个管理者都应该注意的问题。
及时作好危机管理
企业必须十分注意塑造和维护企业在社会公众中的良好形象,打造良好的产品品牌和服务品牌,对客户的意见、抱怨、起诉、建议等要认真对待、及时反馈,一旦发现“破窗”就应果断采取危机管理措施,避免“破窗效应”发生,否则,企业难免要为“破窗效应”付出惨重的代价。
著名民营企业三株集团曾经红极一时,所以在一位客户将其产品告上法庭时不以为然,未及时对出现的“破窗”进行修补,结果一审败诉,经媒体报导后全国消费者都以为其产品有毒,信誉和形象一时尽毁,市场急剧萎缩。尽管三株积极补救,终审胜诉,但已太迟,三株因这场官司遭受经济损失数十亿元,原有市场已丧失大半,再也无力回天。
所以,一定要及时作好危机管理,在出现问题时要积极主动地采取措施,与社会公众沟通,澄清误会,以此来求得社会公众的普遍信任和同情。
在企业文化管理上防微杜渐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企业文化管理要树立强烈的危机意识,对于触犯企业价值观的原则性问题绝不姑息、纵容,一定要“小题大做”般地去严肃处理,有时候思想原则上的小小过错,造成的影响往往是根本性的,会在行为上产生严重的后果。
有一家皮包生产公司在几年的奋斗之后终于发展了起来,公司利润成倍增长,公司的员工也越来越多,这让老总很高兴。不过问题随之而来,员工多了就难免鱼龙混杂,老总有一次到车间去,当时正是下班时间,他无意中发现一个员工偷偷将一只新做好的皮包带了出去。老总很生气,但考虑到影响,当时并未声张,只是暗暗观察员工。结果让老板感到震惊,原来,公司里这样偷偷带走皮包的员工有好几个。相对几百人的公司来说,这几个人实在很有限,而他们偷出去的皮包也实在不值几个钱,但此风不可长,老总决定敲山震虎,给员工们立下规矩。
于是,在周一的员工大会上,老总没有像往常那样平淡地讲一些公司发展方向的问题,而是宣读了一条新的厂规,一旦发现有人私自拿公司的产品,无论什么原因,无论数量,一律开除。这条规定一公布,很多员工都没有什么特别的反应,而那几个偷过包的员工看上去有些惊慌,老总心里开始高兴起来。
果然,后来,老总再也没有发现类似的事情发生。
不要小看第一扇被打碎玻璃的窗户,如果不能及时修补,那么可能就会带来无法弥补的损失。只有建立起良好的防御和修复“破窗”的机制,企业才能永远窗明几净!
霍布森选择效应:管理要制度化,更要人性化
所谓人性化管理,就是一种在整个企业管理过程中充分注意人性要素,以充分开掘人的潜能为己任的管理模式。至于其具体内容,可以包含很多要素,如对人的尊重,充分的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给人提供各种成长与发展机会,注重企业与个人的双赢战略,制订员工的生涯规划,等等。
而制度化则是与此相对应的。在制度化的管理中,企业才是第一位的,任何时候员工的行为都应该围绕企业进行,脱离了这一点就是违反了企业的规则。但霍布森效应表明,如果管理僵化倒不如没有的好。
霍布森是英国剑桥的商人,他从事的是马匹生意,他在卖马时对顾客说:“你们如果想租我的马、买我的马,可以随便挑,价格都便宜。”顾客来到霍布森的马圈旁,发现大大的马圈里有许多马匹,然而马圈只有一个小门,高头大马出不来,能出来的都是那些小马、懒马、瘦马。霍布森只允许顾客在马圈的出口处选。顾客左挑右选,怎么也没有发现中意的马,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
显然,霍布森给的选择是小选择、假选择、形式主义的选择。顾客表面上有选择的权利,但实际上选择的空间很小。因为霍布森加上的条件使顾客没有选择的余地。这就是“霍布森选择效应”。
在企业管理中,如果管理者处处讲制度,就会让下属陷入了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束缚下属的手脚,不但会激起下属的不满与愤怒,还会严重制约工作效率,影响企业的发展。
普洛克路斯忒斯是在古希腊神话里的一个拦路大盗,他有两张铁床,一张很长,一张很短。他强迫过路人躺在床上,如果人比床短,就用一把巨钳夹住人的四肢把人抻长,抻坏人的筋骨;如果人比床长,他就用刀砍掉人的双脚。
联想到企业管理中,盲目的制度化就像是用一个呆板不变的标准来要求员工,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十分可笑,还会激起员工的不满与愤怒。管理者不应该让员工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更不能把他们约束在一张无形的铁床上。因为那样会使员工失去发展的空间,失去发挥想象力和独创性的机会。
在挑选人才的时候,也不能只局限在自己的圈子里挑选人才,否则选来选去,再怎么公平、公正和自由,也只是在小范围内进行挑选,无异于“矮子里拔将军”,很容易出现“霍布森选择”的局面。
那么,对管理者而言,怎样避免让员工和自己陷入霍布森选择效应的困境呢?以下几点值得注意:
首先,要克服思维方式上的封闭性和趋同性结构,充分认识客观的因素,科学拟制备选方案和优选方案。要知道,客观上存在着多种途径和方法。管理者要深入实际,广泛调研,在充分收集信息的基础上,找出解决问题、实现目标的最佳方案。
其次,对待员工的时候,要重视员工的能力,量才为用。管理者对员工要有包容的心态,要知道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缺点,如果员工果真有能力,而在其他方面有一些不足,比如生活习惯不好,抽烟、喝酒,等等,管理者要学会理解和包容。
再次,管理者要善于听取不同意见。一项选择的优劣,一种判断、决策的正误,关键不在于意见的一致,而在于以对立的观点、不同的谈论和不同判断的选择为基础,继而作出最好的选择、判断和决策。优秀的管理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他们在确定某项选择、作出某种决策时,总是尽可能地与其他人交流,听取反对意见,从而确定最终的选择。
事实表明,不同意见的刺激能给人一种压力,使决策者不得不想办法说服众人。这样决策就必须不断思考,有可能想到好的创意,有可能辨别出那些貌似有理、实则错误的想法,才能得到“另一方案”以供选择并作出决策,最终把正确的意见转化为最佳选择和决策。如此一来,“霍布森选择效应”也就不攻自破了。
榜样效应: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所谓榜样效应是指:具有代表性的先进人物在影响和激励人们的过程中能产生的效果。榜样的言行在追随者看来就是人贵言重。人们总认为榜样人物往往是正确的楷模,服从他们会使自己具备安全感,增加不会出错的“保险系数”,同时也愿意按照他们的行为模式去行事。
在企业管理中,企业管理者就是那个榜样。企业员工时时刻刻都在注意着管理者的言行,管理者如果能够严于律己,员工们就会自觉地遵从管理者的命令去行事;如果管理者自己尚且做不到而要求员工做到,员工可能表面上会遵从,心里却会不满。
在企业中,想当好领导必须做好榜样,否则就难以让员工心服口服。有人说:“有权就有威。”实则不然,真正的权威是靠领导者在身先士卒中建立起来的,是靠强大的人格力量、卓越的工作业绩逐渐塑造起来的。想更好地管理员工,领导者自己就要先做好,这往往比生硬的命令的效果更好。
有一段时间,日本《经济时报》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时,正坊地隆美作为新任总经理在危难中上任。为了使《经济时报》重振雄风,正坊地隆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并身体力行,最终使公司一步步走上了正轨。
年末公司大扫除的时候,正坊地隆美看到地上扔着几截铅笔头,就当着财务部长和众多下属的面把铅笔头捡了起来。随后,正坊地隆美严肃地告诉在场的下属们,如果不注意节俭,小浪费也会积累成大浪费,不管哪个公司都是经不起的。这引起了公司员工的重视:连经理尚且如此,自己怎么能不节俭呢?
管理的艺术就是做下属的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尤其是作为上司,要明白你的员工通常会把你当做学习的榜样。如果你能胜他们一筹,他们就会不由自主地向你看齐,这样无形之中你就有了影响力,管理企业也就变得容易许多。
韩女士在一家美妆杂志社当摄影部的总监,以前她领导的这个团队做事的时候总是拖拖拉拉,经常在拍摄的时候才发现要用的东西还没准备好。然而,韩女士通过榜样的力量,让团队员工在极短的时间内发生了改变。
一次,杂志社要采访一位专业模特,韩女士就带着四个员工去摄影。他们提前半个小时来到约定的地点,事先就对摄影场所进行了研究和布置,架设好了道具,一切准备就绪,就等那位模特的到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