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15273300000035

第35章 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人的生命是有时限的。成功人士所到达并保持着的高度,并不是一蹴而就,而是他们在同伴们都睡着的时候,在夜里辛苦地往上攀登……

诸葛亮一出祁山之初,连取三郡,屡败曹真,关中震动。魏明帝曹睿御驾亲征,率军从都城洛阳出发到西京长安坐镇;起用司马懿为平西都督,命令他调集南阳诸路人马,速到长安会合。被魏明帝革职而在宛城闲住的司马懿接到诏书,立即调集军队准备赶赴长安。忽然,金城太守申耽派人告知司马懿:孟达正在谋反。孟达原为刘备部将,因未发兵支援在荆州受困的关羽,害怕刘备治罪而降魏,领新城太守,镇守新城、金城、上庸等处。魏文帝曹丕死后,孟达深感自己不受曹睿重视,加之“朝中多人嫉妒”,便打算乘诸葛亮北伐累胜之机,起新城、金城、上庸三处兵马降蜀反魏,径取洛阳,与诸葛亮取长安的大军两相配合,以图克复中原。司马懿得到这一紧急情报,当即决定就近征讨孟达。长子司马师建议急写表章火速申奏皇帝,司马懿说:“若等圣旨,往复一月之间,事无及矣。”于是自作主张,一面派参军梁畿连夜赶往新城,传命孟达做好与司马懿同赴长安的准备,以稳住这个准备造反的将领,使其不作防备;一面传令全军向新城进发,“一日要行三日之路,如迟立斩!”梁畿先行,司马懿随后发兵,秘密倍道而进。孟达听信了先期到新城的梁畿的话,以为司马懿已去了长安,丝毫未加防范,正暗自得意“吾大事成矣”的时候,司马懿大军突然出现在城下。在作为内应的申耽等人的配合下,司马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一举平定了这场叛乱。

常有人抱怨老被时间追着跑,工作生活难两全。其实,只要懂得“挤”时间和“偷”时间的窍门,鱼与熊掌,是可以兼得的。

时间好像是一种用之不竭的资源,昨天和今天没什么大的区别,今天和明天也没有不一样,一年四季,春夏秋冬年复一年,任我们挥霍。当我们个子长高了,慢慢又变矮了,头发由黑变白了,才觉年华已逝,才发现人生有如此多的遗憾。但是过去的时间却再也找不回来了。

两个猎人一同打猎。

天空中一群大雁飞来,二人急忙张弓搭箭,准备把它们射落下来。

忽然,一个猎人说:“哦呀,伙计,你看这群大雁好肥呀,打下来煮着吃,味道一定不错。”另一个猎人听了,把举着弓箭的手放下来,说:“不,还是烤来吃好,烤雁又香又酥。”两个人各持各的理,争吵起来。后来请人来评判,才找到一个解决的办法:把大雁一半煮来吃,一半烤来吃。

争吵停止了,这才重新张弓搭箭,再去射雁。可是,那群大雁早已凌空远翔,飞得不知去向了。

这两个猎人,快到手的大雁也没吃成。他们犯了什么错误?

是他们没有抓住时间,是时间偷走了猎人到嘴边的大雁。谁抓住了时间,谁就抓住了生命中的一切。

成功的智慧就是管好自己的时间。不管是你的学习时间、工作时间还是休闲时间,每天都要有一个合理的安排,这样你的时间就不会白白漏掉。

凡是事业上有成就的人,都很重视对时间的利用。如果你想创造成功’

人生,事业上有所作为,你就必须在平时训练自己利用时间、追求效率的习惯。

时间似乎是个让人难以琢磨的东西,在一些人的眼里具有价值,在一些人的眼里却没有价值。

要想提高时间的利用率,就得给自己的时间估个价;然后就依据自己的时间价值,考量自己从事某个工作可以获得的报酬,来判断做事的时间价值,看看做哪个工作更有时间价值;而后选择去做,这样你就会成为高效时间的利用者。

下面这位家庭主妇就是一个精打细算而缺乏时间观念的人:

大家都知道她是一个很节俭过日子的人。她就像我们许多家庭主妇一样,并不知道怎样去计算时间的价值。例如,她经常花许多时间去不同的商店,只是因为那些商店在搞大拍卖。她为的只是能够自豪地说她去那里买来的纸巾便宜1元,而不去计算自己开车去那些商店却多花了10元的汽油费、过路费、汽车耗损费,更不论自己为了节省1元而多花了一个小时的时间。她并没有把自己的时间价值考虑进去。

让我们再看看这位白领,她是怎样合理利用自己的时间的。

有一次,她到超市买东西,挑了一包奶油。有位先生建议她说“现在先别买,明天再买就可省下1元”,但她还是在道谢之后买了这包奶油一一明天再回到这家超市,那么就得多花费至少20分钟的时间,而20分钟时间的价值远远超过1元。

她还说:“如果我们每小时可以挣得200元,而花一个小时到打折的购物中心只能省下9元,那我们当然要考虑时间成本,不如‘浪费’9元,从而赚取191元。”让我们再看看世界首富是怎样计算时间价值的。

比尔·盖茨很有钱,听说他掉了100美元都不会去捡。因为他说:“我弯腰去捡钱的5秒钟,就足以让我赚80万美元了,我宁愿弃卒保车,也要保全大局。”也许,成功人士与平庸人士的区别之一,就在于前者会花5秒钟去赚钱,而后者会花5秒钟去捡掉在地上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