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成大事赢在做人凭手段
15273300000059

第59章 忍耐,忍耐,再忍耐

忍耐是一种成大事的手段,更是一种做人的艺术。忍耐,实际上是让时间。事实来表白自己,这样做可以摆脱相互之间无原则的纠缠或者不必要的争吵。忍耐因此成为坚持的一个代名词。

古希腊著名哲学家苏格拉底就非常善于忍耐。他的妻子是一个众所周知的悍妇,性格冥顽不灵,心胸褊狭,是一个动辄破口大骂,而且喜欢大打出手的女人。有一次,苏格拉底正与学生们一起在探讨问题。他的妻子忽然闯了进来,对着他就是一阵破口大骂,接着又在他头上浇了一桶冷水。他的学生们本以为苏格拉底要对她怒声斥责。不料苏格拉底只是颇为幽默:地说:“我早知道打雷之后总是要下雨的。”这个故事听来确实很有趣,极具西式的幽默。也许除了苏格拉底之外,无论是谁遇到了这种情形,不大打出手,也会雷霆大怒。苏格拉底毕竟不同于常人,由此可见他超凡的智慧与精湛纯熟的人生修养。

他说精于马术的人,总是喜欢烈马的,而把自己的妻子喻作一匹烈马。

他选择了这样的妻子,只是为了练习自己的“马术”。我们称之为“忍耐的艺术”。

试想一下,如果在当时,苏格拉底对他的妻子“以彼之道,还至彼身”,那后果会怎样呢?这不但破坏了他与学生们作学术探讨的良好氛围,会弄得大家尴尬,使人心不快;而且还会变本加厉地激发妻子的怒气——这悍妇不知还能干出些什么来。而且,一个睿智的哲学家的完美形象已荡然无存。

在现实生活之中,有多少的口角、争斗与矛盾是失于忍而造成呢?诸如我踩你一脚,你回我一眼,而出言不逊,接着双方就怒目相对,仿佛是不共戴天的仇敌;或是在排队时争相推抢,一有得失,便恶言相向,甚至于当众出手……诸如此类的生活琐事,不胜枚举。其实这些小事,只要稍稍忍耐一下,便会烟消云散,这道理甚为简单。

不过,忍是一种妥协,是一种策略;但并不是屈服和投降,它其实是一种非常务实、通权达变的智慧。

一次,在公共汽车上一个男青年往地上吐了一口痰,被售票员看到了,对他说:“同志,为了保持车内的清洁卫生,请不要随地吐痰。”没想到那男青年听后不仅没有道歉,反而破口大骂,说出一些不堪入耳的脏话,然后又狠狠地向地上连吐三口痰。

那位售票员是个年轻的姑娘,此时气得面色涨红,眼泪在眼圈里直转。车上的乘客议论纷纷,有为售票员抱不平的,有帮着那个男青年起哄的,也有挤过来看热闹的。大家都关心事态如何发展。有人悄悄建议司机把车开到公安局去,免得一会儿在车上打起来。没想到那位女售票员定了定神,平静地看了看那位男青年,对大伙说:“没什么事,请大家回座位坐好,以免摔倒。”一面说,一面从衣袋里拿出手纸,弯腰将地上的痰迹擦掉,扔到了垃圾箱里,然后若无其事地继续卖票。

看到这个举动,大家愣住了,车上鸦雀无声。那位男青年的舌头突然短了半截,脸上也不自然起来,车到站没有停稳,就急忙跳下车,刚走了两步,又跑了回来,对售票员喊了一声:“大姐!我服你了。”车上的人都笑了,七嘴八舌地夸奖这位售票员不简单,真能忍,虽然骂不还口,却将那个浑小子制服了。

这位女售票员面对辱骂,如果忍不住与那位男青年争辩,只能扩大事态;与之对骂,又损害了自己的形象;默不作声,又显得太亏了。

她请大家回座位坐好,既对大伙儿表示了关心,又淡化了眼前这件事,缓解了紧张的空气;她弯腰若无其事地将痰迹擦掉,此时无声胜有声,比任何语言表达的道理都有说服力,不仅感动了那位男青年,也教育了大家。

在生活中,我们难免会碰到一些蛮不讲理的人,甚至是心存恶意的人,有时还会无缘无故地遭到这种人的欺侮和辱骂。每当遇到这样的事,常让人觉得忍无可忍。可是,有的时候不忍就会正好成了对方的出气筒,也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在一定意义上,可以说,忍耐是一种美德。它既能体现一个人的宽容大度,也能表现一个人的识时务。我国古代有一首《六忍歌》就是歌颂忍耐精神的:“富有能忍保家,贫者能忍免辱,父子能忍慈孝,兄弟能忍意笃,朋友能忍情长,夫妇能忍和睦。”为了事业,为了家庭,为了美好的人生,我们需要忍耐,应该学会忍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