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老三服药:起居、守静和粥
15285700000027

第27章 杂器

水晶眼镜护眼

眼镜是老年人的必需品。《蔗庵漫录》说:“眼镜的制造是明代中叶从西洋传来的,名叫叆叇。”镜片中间微微凸起,称为“老花镜”。用玻璃制作的镜片会损害眼睛,须用水晶制作眼镜。眼镜的光分远近,看书写字,各有其适宜之处,可以用镜片凸的高低来区别。制作镜片的水晶也不完全一样,晴朗明丽的天气,可用茶晶、墨晶制作的眼镜;阴雨天气和灯下,可用水晶、银晶制作的眼镜。如果在壮年时就用它来养目,视力到老年时也不会减退。如果镜片是中间凹下去的,那它就是近视镜。

“太平车”按摩酸痛骨节最妙

骨节发酸,有一种叫“太平车”的按摩工具可以按摩。或用玉石,或用檀木,雕琢成圆珠,大的直径一寸,扁圆形像算盘珠的式样,有五六粒,在中间钻个小孔,用铁丝穿过,将两头折回合拢,再用短柄连起来,手可以拿执。老年人觉得身体某个部位酸痛,令人执柄按摩,因珠动如车轮,所以叫“太平车”。听说喇嘛治病,有推拿疗法,这种车子也是他们的治疗工具。

“美人拳”捶背,“搔背爬”搔痒用手捶背,力的轻重不好掌握。解决的办法是:制作一个小囊,把棉絮填在里面,好像莲房,做两个缀在柄上,稍微有些弯曲,好像带柄的莲房,令人拿住捶击,轻软称意,人们将它称作“美人拳”。也可自己用手拿住,反肘捶击,也很方便。

隐背,俗名叫“搔背爬”,是唐代的李泌取向下弯曲的松树枝制成的一种按摩工具。原料选用象牙或犀角,雕成小兜扇状,边薄如爪,柄长一尺多。凡是手伸不到的地方,可用它去搔,最为快意。有的用穿山甲制作的,可搔癣疥,能解毒。

巧用唾壶固阳

《西京杂记》说:“广川王刘去疾发掘战国时期魏襄王的坟墓时,得到一个玉唾壶。这是最早的唾壶。现在家庭常用的,有的是瓷做的,有的是锡做的,这些物件可以多备一些,随处陈放。尤其要在卧室的枕头旁摆放一个,偶尔想唾,非它不可。有人说远唾不如近唾,近唾不如不唾。这是养生家的说法。”

《黄氏日抄》说:“鬼畏唾”。但我认为吐唾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在吐唾沫时要用力,这样会引动体内阳气,阳气会随之外泄而变少,所以不应该这样做。这种说法或许有些道理。养生看重不唾,正是害怕唾痰发泄阳气。

冬备“暖手”,夏置“风轮”冬天寒冷时,经常靠近炉火烘手,必然使十指干燥开裂。这时,须用银制“暖手”来保温。这种“暖手”大如鹅卵,质地很薄,开个小孔,注水将它装满,使用螺旋式的盖子,使水不渗漏。然后将它放到开水里加热,一会儿取出来暖手,只要不离袖口,就可以一整天暖和。还有玉琢的“暖手”,如鸡卵大小,手握得暖气,就终日温暖不断。

暑热天气,室中有湿热之气,非用风不能驱散。为了驱散湿热之气,可以做个风轮,样式如纺车,但要比纺车高一倍,中间有转轴,四面插入木板扇五六片,令人举柄摇动,不多一会儿就满室风生,湿热之气马上就除去了,但记住不可将身体对着风扇。明代王圻、王思义编撰的《三才图会》说,在军器中,有将这种风扇放在地窖内扇扬石灰的。

暖锅、暖壶保温热

冬天使用暖锅,将零碎食物放在里面煮熟食用最为方便。这是民间常用的方法,但中间必须分成四五格,使各种食物保留自己的味道。有的用锡制的碗,用铜架架起,下面摆个小碟,里面盛上烧酒,点燃烧酒来加热。

深夜偶尔想喝汤,仓促之间无法置办,可以预先准备一个锡制的暖壶,外面做一个布囊,装上厚棉絮将它裹住,放到木桶中,整夜都可以保暖。宋代王黼编纂的《博古图》里有一种“温酥壶”,像胆瓶一样,放入滚水内可以使它化酥。古代用铜制温酥壶,现在有时用锡制,把它借用来作为暖汤的备用物品,也是一会儿就可以了。按,宋代刘词撰写的养生专著《颐生录》说:“凡是器皿用铜做盖的,气蒸起来变为水滴,人吃了要生疮,如此一来,用铜制的就不如用锡制的,用锡制的更不如用瓷制的了。”

棕拂子驱蚊生香

棕拂子是用棕榈树叶分成细丝,下面连着叶柄,就可用手拿。在夏日里把玩,可以驱逐蚊蚋,棕拂子还有清香味,反而觉得比麈尾更雅致。杜甫有诗句说:“不堪代白羽,有足驱苍蝇。”老百姓消夏的用具,不可缺少这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