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老三服药:起居、守静和粥
15285700000026

第26章 鞋

祛病养生应重鞋底

鞋,就是履、舄。《古今注》说:“用木头做鞋底,用干蜡打过,不惧怕泥湿。”元末明初陶宗仪所著的《辍耕录》说:“舄,本是鹊字,舄的形象取之于鹊。这是想让人知道行走迈步应知方的道理,现在通称为鞋。”鞋与脚是否适合,全在鞋底。鞋底一定要平整,稍微有点弯曲就妨碍脚趾,鞋面则可以任意为之。白居易曾经制作过一种叫“飞云履”的鞋,黑绫做鞋面,素纱做云朵,这也是一种创制。

用毡子制鞋底最好,在夏天也可以穿,因为热气不能到达脚底。商铺中卖的布底及纸底鞋,都太过坚实了。自己家里制作的布底也很好。其制法是:底子向外的一层,薄薄地铺一层棉絮,再用布包起来,然后用针线缝合密实。这样的鞋子踩在地上十分软和,而且走路不会发出声音,十分适足。

底子太薄,容易透湿气,但薄也有可取之处,晴天干燥时可以穿,感觉很轻软;如果底子太厚,又硬又重,就不方便穿了。这就是唐朝和尚清珙诗中所说的“老年脚力不胜鞋”了。底子的下面,有用皮托的,皮质光滑,用大枣肉擦过,就涩滞了,这样总不如不用皮托妥当。

宋代高承编撰的《事物纪原》说:“用草制作的鞋称为屦,用皮制作的鞋称为履。”现在外国人的哈剌八,底面纯用皮制,内地也有很多地方销售,样式很雅致。黄梅季节气候潮湿可以穿,就是平常也可以穿,它并不是雨鞋。但这种鞋质地坚硬厚重,老年人不适宜穿。

但求稳当舒适

选择鞋子,要宽紧恰当。只有行远路,鞋紧才轻便快捷。老年人在家里适宜穿宽松的鞋子,使足与鞋相互无碍,这样才稳当舒适。《南华经》有所谓“忘足履之适”的说法,就是指的这种情形。古代有穿鞋用带子系的,如果太宽松了,不妨用带系上。按:元代的舆服制度,鞋子有两根带子,带子就是用来系鞋的。

冬鞋求暖,夏鞋防湿

冬月间脚冷,不要用火烘,应脱鞋打坐,这是暖脚的第一妙法。绵鞋也应当做,样式是:在鞋口上添两耳,可以盖住脚面。又有一种样式,如半截靴,用皮做里子,越宽大越温暖,鞋面以上不缝,联个小纽做扣子,这样脱鞋会很方便。

陈桥的草编凉鞋,质地很轻,但底子薄而且松,容易透湿气。暑天可暂时穿棕榈叶的纤维做的鞋,棕树性不受湿,梅雨天最适合穿。黄庭坚有诗句:“桐帽棕鞋称老夫”。张安国也有诗写道:“编棕织蒲绳作底,轻凉坚密稳称趾。”这些都是对棕鞋的实录。

打坐穿鞋应纯棉

制鞋有纯粹用绵的,将绵线捻为条状,染上色,鞋面鞋底都用绵条编制。这种鞋样式看似粗俗,但却柔软暖和,胜过其他样式,最适宜在卧室中穿,打坐也很稳贴。苏东坡诗中所谓“便于盘坐作跏趺”,指的就是这种情形。《本草纲目》也说:“用糯稻秆编制靴鞋,暖足去寒湿气。”

夏天洗澡刚出浴,两只脚还有湿气,可穿拖鞋。拖鞋的样式,有的无后跟,鞋尖部位留有空隙以通气。穿一会儿就应该用单袜将脚裹起来,不要使脚太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