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养生就是手边事
15286300000021

第21章 听“生物钟”的话就是明智之选

中医的内涵博大精深,古人说“朝而受业,夕而习复”,意思就是早上当太阳升起的时候,正是生机蓬勃之时,可以做很多事情,到了下午强调的则是不断重复温习了。古人的这种说法,体现出我国传统医学里面的养生观念,于是很多养生学家就将良好的生活方式与规律作息结合,制定了一日十二时辰养生法。因此说,十二时辰养生法是中国传统延寿方法的一个重要方面,明代石室道人称为“二六功课”,清代养生学家称为“十二时无病法”。

人体的生发之时从子时开始,这时,人体阳气开始生发,带来强劲的生命力。如果在此时人没有休息就会消耗掉一天的生机。所以古人讲睡“子午觉”、练习“子午功”正是在追求一个养生的境界,保持心肾相交,让身体和谐。同时,子时正值脏腑里胆气时分,而胆的情况直接关系到全身的生发,故有“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的说法。到了丑时,人体主血的器官肝开始管理全身气血的循环和流注,代表生发的时候也有收敛,升中有降。如果这个时候没有按照自然的规律进行休息的话,往往伤害的就是肝血。寅时是肺所主时,它处于身体的高处气血也归于肺,因此中医有个术语叫“肃降”,就是说不分理由地要降低,而肺输布于全身的姿态总是向下的,所以,在寅时人体的生机就是“肃降”的。这时没有保护好自己,还在刻意上调阳气就会对自身造成很大的伤害,违背人体的自然规律。

大肠在中医里面是主管“津”异常所出现的各种疾病,通常“津”异常指的就是身体进多出少或出多进少,如果“津”的力量过强,人就会大便干燥;反之,“津”的力量不够则会拉稀。所以,到了卯时天门初开,阳气开始现于地表,也正是大肠主时,此时大肠管理全身气血,相对于天门,地户也要打开。而在中医里地户就是指魂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肛门。因此,在卯时,人体需要及时排便,这样才能够达到良好的养生效果。

卯时过后,辰时已到。此前从子时到卯时一直都是在阳气运化,到这个时候人体最需要补充一些阴,而我们日常饮食中的食物就属于阴。辰时也是胃所主时,所以必须要吃早饭,摄取水谷精微,为接下来的脾主时辰做好准备。食物属于阴,所以需要属阳的脾胃运化功能来消化,这样就能养好身体元气。巳时就是脾主时,脾就会把经胃摄取的水谷运化成身体能够利用的物质,如果上一个时辰没有及时进食,那么这时脾就会白白消耗,长期下去会严重损伤脾,人更是会发胖。到了午时,是心主时,所谓“午”就是代表阴阳相交,人就要小憩一会儿,不能虚耗自己的精力。未时就是小肠所主,吃完午饭,水谷精华这时交由小肠吸收是最合理的养生之道。

下午的申时膀胱所主,膀胱经是人体覆盖体表最广的一条经络,从小腿肚后正中线一直往上经过脊柱的两旁到达头顶跟督脉相合,它主管的是人体气化功能,将肾精变为肾气。所以在申时,人会感到精力旺盛,也是头脑最活跃、最有灵感的时候。进入酉时开始由肾所主,肾通常重视闭藏,而人体的元气大都在肾,所以在这个时候肾就会把一天所运化和吸收的能量统统贮藏起来,如果这时没有遵守天序而在贮藏的过程出现问题就会让人元气大伤,损害身体健康。

戌时由心包主时,在上个时辰,肾贮藏好了身体一天中获取的能力,这个时辰就该好好地享受享受,所以中医里心包的功能是“喜乐出焉”,因此在这个时辰一定要让体内的气机畅达,千万不能处于憋闷和压抑的情绪之中,需要适当地放松心情,做些娱乐的事情。亥时就到了三焦主时,气血也被轮流掌控了一个循环。这个时辰就是人体气血流通最轻松惬意的时候,所以该是人体阴阳结合的最佳时候。

十二时辰养生法

1.卯时(上午5~7点):晨光初放即披衣起床,叩齿300次,转动两肩,活动筋骨;将两手搓热,擦鼻两旁,熨摩两目六七遍;揉搓两耳五六遍;再以两手抱后脑,手心掩耳,用食指放中指上,以中指叩击头枕部各24次,这叫“鸣天鼓”;然后去室外导引。

2.辰时(上午7~9点):导引结束后饮白开水或茶一杯;用手代梳,梳发百余遍,以醒脑明目,防止脱发;然后洗脸、漱口、刷牙;入厕排便。早餐宜吃饱吃好。饭后徐徐行走百步,边走边按摩腹部,以助脾健运。

3.巳时(上午9~11点):或读书,或理家,或种菜,或养花。疲倦时即静坐养神,或叩齿咽津(唾液)。老年人气弱,不宜高声与人长谈。因说话耗气,宜“寡言语以养气”。

4.午时(上午11点至下午1点):午餐,只宜吃六七分饱。食后用茶叶水漱口,可去油腻,但刚饭后不宜饮茶。静坐或午休。

5.未时(下午1~3点):或午睡,或练气功,或邀友弈棋。

6.申时(下午3~5点):或读书,或写作,或练字作画,或抚琴吟诗,或浏览报刊,或去田间小劳作一番。

7.酉时(下午5~7点):练一段导引;晚餐宜清淡、宜少吃,可饮酒一小杯。晚饭后可在庭院散步、观落霞、听鸟鸣。

8.戌时(晚7~9点):睡前漱口刷牙;用热水洗脚,以引血下行,防止老年人上实下虚,上重下轻,坐床上练静功,然后安眠。睡时宜“卧如弓”,向右侧,以防压迫心脏,以利胆汁排泄。

9~10.亥、子时(晚9点至次日凌晨1点):“睡不厌蹴,觉不厌舒”,即睡时宜屈膝卧,醒时则伸脚舒体,变换姿势,流通气血。环境宜静,安睡宁神以养元气。

11~12.丑、寅时(凌晨1~5点):此时精气发生,阴茎勃起。人以精气为宝,老年人宜节制房事,但又不宜强制。老年人以20日或一月行房一次为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