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中国古代名人传奇丛书
15297200000101

第101章 纪晓岚

清代才子纪晓岚,乃一代风流人物也。他文情华瞻,所出妙联绝对,天地万物,古今诗赋无不可入者,信手拈来,出口成章,浑若天成,堪称对句奇才。他处事圆达,既能体察圣心,又能智斗奸臣。虽经宦海沉浮,却可保命全身,实为隐之大者。他学究天人,前有《四库全书》之鸿篇巨制,后有《阅微草堂笔记》之奇闻佳作,实为一代文豪。观其一生,虽政绩平平,却才名远扬,为后人所传颂。

纪昀祖籍为应天府上元县,传其家为纪家边。明永乐二年(1404),奉命“迁大姓实畿辅”(乾隆《献县志》),始迁来献县,入安民里四甲籍,卜居献县城东九十里之景城镇。到纪晓岚,北迁已十四世。

有据可考,自纪晓岚上推七世,都是读书人。高祖纪坤(1570—1642),庠生,屡试不第,有诗名,著有诗集《花王阁剩稿》。曾祖父纪钰(1632—1716),十七岁补博士弟子员,后入太学,才学曾受皇帝褒奖。祖父纪天申(1665—1732),监生,做过县丞。父亲纪容舒(1685—1764),康熙五十二年(1713)恩科举人,历任户部、刑部属官,外放云南姚安知府,为政有贤声。其道德文章,皆名一时,尤长考据之学,著有《唐韵考》、《杜律疏》、《玉台新咏考异》等书。至纪容舒,纪氏家道衰而复兴,更加重视读书,遗训尚有“贫莫断书香”一语。纪晓岚为纪容舒次子,他就是出生于这样一个世代书香门第。

纪晓岚儿时,居景城东三里之崔尔庄。四岁开始启蒙读书,十一岁随父入京,读书生云精舍。二十一岁中秀才,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为解元。接着母亲去世,在家服丧,闭门读书。他才华横溢,文思敏捷,勤奋好学。博古通今。正如自谓的“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骋。”他襟怀夷旷,机智诙谐,常常出语惊人,妙趣横生,盛名当世。三十一岁考中进士,为二甲第四名,入翰林院为庶吉士,授任编修,办理院事。外放福建学政一年,丁父忧。服阕,即迁侍读、侍讲,晋升为右庶子,掌太子府事。

乾隆三十三年(1768),授贵州都匀知府,未及赴任,即以四品服留任,擢为侍读学士。同年,因坐卢见曾盐务案,谪乌鲁木齐佐助军务。召还,授编修,旋复侍读学士官职,受命为《四库全书》总纂官,惨淡经营十三年,《四库全书》大功告成,篇帙浩繁,凡3461种,79309卷,分经、史、子、集四部。纪并亲自撰写了《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凡二百卷,每书悉撮举大凡,条举得失,评骘精审,论述各书大旨及著作源流,考得失,辨文字,为代表清代目录学成就的巨著。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实际上是一部学术史,对每一部书和源流、价值等都作了介绍。它成为后来学者研究这些古书的一个切入点。很多大学者都承认,他们是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入手作学问的。同时,还奉诏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基础上,精益求精,编写了《四库全书简明目录》二十卷,为涉猎《四库全书》之门径,是一部研究文史的重要工具书。《四库全书》的修成,对于搜集整理古籍,保存和发扬历史文化遗产,无疑是一重大贡献。纪晓岚一生精力,悉注于此,故其他著作较少。

《四库全书》和《四库全书总目》毫无疑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纪昀在其中所起的关键作用丝毫不可忽视。以《总目》而言,全书行文风格一致,思想主旨贯通,都昭示了纪昀“笔削一贯”的重要作用。四库馆总阅官朱珪在纪昀墓志铭中写道:“公馆书局,笔削考核,一手删定为《全书总目》。”张维屏《听松庐文钞》云:“或言纪文达公(昀)博览淹贯,何以不著书?余曰:文达一生精力,具见于《四库全书提要》,又何必更著书!”“一手裁定”、“一手删定”、“一手编注”《总目》或者说纪昀“一生精力,萃于《提要》一书”,都说明纪昀对《总目》所倾注的心血得到时人和后人的公认。从这个意义上说,《总目》最大限度地反映了纪昀的学术文化思想就不是什么无本之木了。正如黄云眉所言:“就形式观之,《提要》似为多人心血之结晶品,其实此书经纪氏之增窜删改、整齐画一而后,多人之意志已不可见,所可见者,纪氏一人之主张而已。”

纪昀总纂的《四库全书》和一手删定的《总目》问世以来,得到历代学者的高度赞誉。阮元说:“高宗纯皇帝命辑《四库全书》,公(纪昀)总其成,凡六经传注之得失,诸史记载之异同,子集之支分派别,罔不抉奥提纲,溯源彻委。所撰定《总目提要》多至万余种,考古必求诸是,持论务得其平允。”江藩指出:“《四库全书提要》、《简明目录》皆出公手,大而经史子集,以及医卜词曲之类,其评论抉奥阐幽,词明理正,识力在王仲宝、阮孝绪之上,可谓通儒也。”有目共睹的学术价值还使得这部大著的文化影响历久不绝。晚清张之洞对读书士人谈到:“今为诸生指一良师,将《四库全书提要》读一过,即略知学问门径矣。”对该书有精深研究的余嘉锡说:“《提要》之作前所未有,可为读书之门径,学者舍此,莫由问津。”他还谈到清朝嘉道以后通儒辈出,“莫不资其津逮”,将其奉作指南,“功既巨矣,用亦弘矣”。他对《总目》的缺点多有指摘,但也承认自己“略知学术门径,实受《总目》之赐”。

纪昀在四库馆修书十年,“自始至终,无一息之间”,其辛劳不言而喻,却也是人生收获颇丰的十年。他既为恰逢“王事适我”的历史机遇而欣慰,又为“期于世事有补”愿望的实现而自豪。正如他在《自题校勘四库书砚》诗中所云:“检校牙签十余万,濡毫滴渴玉蟾蜍。汗青头白休相笑,曾读人间未见书。”“曾读人间未见书”只是一个表象,纪昀和他的同仁们为中国学术文化树立的一座丰碑才是看不见的永恒!在主编《四库全书》期间,纪晓岚由侍读学士升为内阁学士,并一度受任兵部侍郎,改任不改缺,仍兼阁事,甚得皇上宠遇。接着升为左都御史。《四库全书》修成当年,迁礼部尚书,充经筵讲官。乾隆帝格外开恩,特赐其紫禁城内骑马。嘉庆八年(1803),纪晓岚八十大寿,皇帝派员祝贺,并赐上方珍物。不久,拜协办大学士,加太子少保衔,兼国子监事。他六十岁以后,五次出掌都察院,三次出任礼部尚书。纪晓岚卒后,筑墓崔尔庄南五里之北村。朝廷特派官员,到北村临穴致祭,嘉庆皇帝还亲自为他作了碑文,极尽一时之荣哀。

纪晓岚还有口吃的毛病。当然,纪晓岚既然能通过各层科举考试,其间有审音官通过对话、目测等检查其形体长相以及说话能力,以免上朝时影响朝仪“形象”,应该不至于丑得没法见人,但无论如何,纪晓岚长相不好看,却是无疑的。长得丑,近视眼,口吃,这些生理特点都成为纪晓岚一辈子与乾隆貌合神离、不得乾隆真正信任的重要原因。

纪晓岚一生著述甚丰,既有以官方身份主持编纂的《四库全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热河志》等,也有以私人身份著述的《阅微草堂笔记》。但在纪晓岚生前,就有关于他平生不著书的说法流传。

有人说,纪晓岚认为自己的作品超不过古人,所以不重著述,不存作品。纪晓岚的门生刘权之就说他老师文名满天下,经常给人写文章,但都“随手散失,并不存稿”,原来纪晓岚总是认为这些文字不过是古人的糟粕而已,没有刊刻的价值。纪晓岚的另一门生陈鹤也说,老师自从主持纂修《四库全书》,纵观古今著述,知道该有的都已经有了,后来的人再怎么挖空心思,所著也不出古人的范围,而那些自谓超过古人的人,都是自不量力罢了。所以纪晓岚“生平未尝著书”,偶尔为人作序记碑表之类的文字,也都随即丢弃,未尝保存。陈鹤感慨地说,如今某些人偶尔写了一点小东西就四处炫耀,急欲表露,真是厚颜啊!

清代大学者江藩在其《汉学师承记》中却说,纪晓岚一生精力全都耗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一书,又喜欢写些稗官小说,故而“懒于著书”,他青少年时期的著作都藏在家中,未曾流传于世。

庄氏史案本末而按照纪晓岚自己的说法,与上面都稍有出入。纪晓岚晚年就曾讲起,“我早年就学习诗歌,其间意气风发,与天下同好互相唱和,总是不甘人后。如今我年纪差不多80岁了,却转而瑟缩不敢著一语,平生所写的稿子也不敢自存”。他说这是因为随着阅历的增长,回过头来看自己的得意作品,大多都是古人已经说过的东西,自己辛辛苦苦地著述,不过是徒自苦耳。从纪晓岚的话来看,他并不是“未尝著书”,早年还是勇于吟诗弄赋的,只不过后来他对自身所处的世道逐渐有了深刻的体会,越来越不敢从事写作了,而且也不敢保存自己的稿件。要说是因为怕超不过古人而罢笔,这个理由似乎很是勉强。这个理由背后还有着极大的社会政治背景,那就是乾隆年间思想控制的加强,文字狱屡见不鲜。

纪晓岚一生,有两件事情做得最多,一是主持科举,二是领导编修。他曾两次为乡试考官,六次为文武会试考官,故门下士甚众,在士林影响颇大。其主持编修,次数更多,先后做过武英殿纂修官、三通馆纂修官、功臣馆总纂官、国史馆总纂官、方略馆总校官、四库全书馆总纂官、胜国功臣殉节录总纂官、职官表总裁官、八旗通志馆总裁官、实录馆副总裁官、会典馆副总裁官等。人称一时之大手笔,实非过誉之辞。纪晓岚晚年,曾自作挽联云:“浮沉宦海同鸥鸟;生死书丛似蠹鱼”,堪称其毕生之真实写照。

纪晓岚天资颖悟,才华过人,幼年即有过目成诵之誉,但其学识之渊博,主要还是力学不倦的结果。他三十岁以前,致力于考证之学,“所坐之处,典籍环绕如獭祭。三十以后,以文章与天下相驰骤,抽黄对白,恒彻夜构思。五十以后,领修秘籍,复折而讲考证”(《姑妄听之》自序),加之治学刻苦,博闻强记,故贯彻儒籍,旁通百家。其学术,“主要在辨汉宋儒学之是非,析诗文流派之正伪”(纪维九《纪晓岚》),主持风会,为世所宗,实处于当时文坛领袖地位。纪晓岚为文,风格主张质朴简淡,自然妙远;内容上主张不夹杂私怨,不乖于风教。看得出,他很重视文学作品的艺术效果。除开其阶级局限外,其在文风、文德上的主张,今天仍不失其借鉴价值。纪昀对于文学的批评,主要见于《四库全书总目》与若干书序(如《爱鼎堂遗集序》、《香亭文稿序》、《云林诗钞序》、《田侯松岩诗序》、《挹绿轩诗集序》、《四百三十二峰诗钞序》等),另有《文心雕龙》评和《李义山诗集》评。他的文艺批评标准,虽仍不脱“发乎情止乎礼义”的儒家传统见解,但不甚拘泥,较为通达。承认“文章格律与世俱变”,“诗日变而日新”,认为文学的演变取决于“气运”和“风尚”,强调后代文学对于前代文学既应有“拟议”又要有“变化”。

在艺术风格上,肯定“流派”,而反对“门户”,反对“舍是非而争胜负”的朋党之习。纪昀晚年主持科举会试时,曾以文学史与文学批评内容出题策士,实为创格。纪晓岚以才名世,号称“河间才子”。但一生精力,悉付《四库全书》。只有笔记小说《阅微草堂笔记》和一部《纪文达公遗集》传世,十卷《评文心雕龙》、六十三卷《历代职官表》、四卷《史通削繁》三十六卷《河源纪略》、《镜烟堂十种》《畿辅通志》、《沈氏四声考》二郑、《唐人诗律说》一册、《才调集》、《瀛奎律髓》评、《李义山诗》、《陈后山集钞》二十一卷、《张为主客图》《史氏风雅遗音》、《庚辰集》五卷,《景成纪氏家谱》等。

他还参与编选、评点其它一些书籍,也参与了另外一些官书的纂修。《阅微草堂笔记》共五种,二十四卷,其中包括《滦阳消夏录》六卷,《如是我闻》四卷,《槐西杂志》四卷,《姑妄听之》四卷,《滦阳续录》六卷,自乾隆五十四年(1789)至嘉庆三年(1798)陆续写成。嘉庆五年(1800),由其门人盛时彦合刊印行。本书内容丰富,医卜星相,三教九流,无不涉及,知识性很强,语言质朴淡雅,风格亦庄亦谐,读来饶有兴味。内容上虽有宣传因果报应等糟粕的一面,但在不少篇章,尖锐地揭露了当时的社会矛盾,揭穿了道学家的虚伪面目,对人民的悲惨遭遇寄予同情,对人民的勤劳智慧予以赞美,对当时社会上习以为常的许多不情之论,大胆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和主张,在艺术上,文笔简约精粹,不冗不滞,叙事委曲周至,说理明畅透辟,有些故事称得上是意味隽永的小品;缺点是议论较多,有时也不尽恰当。

此外,评诗文,谈考证,记掌故,叙风习,也有不少较为通达的见解和可供参考的材料。不失为一部有很高思想价值和学术价值的书籍。当时每脱一稿,即在社会上广为传抄,同曹雪芹之《红楼梦》、蒲松龄之《聊斋志异》并行海内,经久不衰,至今仍拥有广大读者。鲁迅先生对纪晓岚笔记小说的艺术风格,给予很高的评价,称其“纪昀本长文笔,多见秘书,又襟怀夷旷,故凡测鬼神之情状,发人间之幽微,托狐鬼以抒己见者,隽思妙语,时足解颐,间杂考辨,亦有灼见。叙述复雍容淡雅,天趣盎然,故后来无人能夺其席,固非仅藉位高望重以传者矣。”(《中国小说史略》)。其《纪文达公遗集》,是纪晓岚的一部诗文总集,包括诗、文各十六卷,为人作的墓志铭、碑文、祭文、序跋、书后等,都在其中。此外还包括应子孙科举之需的馆课诗《我法集》,总之多系应酬之作。另外,二十岁以前,在京治考证之学,遍读史籍,举其扼要,尚著有《史通削繁》多卷,为学者掌握和熟悉中国史典提供了方便。

在政治上,纪晓岚也是很有见地的,惜为其文名所掩。他认为,“教民之道,因其势则行之易,拂其势则行之难”。主张“酌乎事势”,趋利避害。也就是根据实际情况,实行因势利导。其目的在于避免因矛盾激化而引起一决横流,出现明末农民大起义那种局面。纪晓岚的家族,在明末动乱中经受过严重的挫折和打击。纪晓岚重视民情,因势利导的主张,不能不说是一种经验之谈。同时也说明,他对当时在“盛世”掩盖下的各种社会矛盾,看得比较尖锐。正是由于这一点,他对民间疾苦比较关注。乾隆五十七年(1792)夏,北京附近遭受严重水灾,盗贼蜂起,大批饥民拥入京师就食,秩序十分混乱,大有干柴烈火,一点就着之势。纪晓岚看到这种情势,急忙向皇帝上疏陈情,剖析利害,奏请截留南漕官粮万石,到灾区设粥放赈,京师饥民不驱自退,社会秩序安定下来。虽然其主观上是为了维护朝廷统治,但在客观上帮助灾民度过了饥荒,不能不说是一宗善政。

在政治上提倡“酌乎事势”,因势利导,在理论上就不能不起来批判宋儒之苛察。自从宋儒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口号以后,流毒明清,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被抬到了吓人的高度,程朱理学成了杀人不见血的软刀子。一些道学家只会空谈义理性命,一遇实际问题,就茫然如坠五里雾中。等而下之的,更是一些满口仁义道德一肚子男盗女娼的伪君子。纪晓岚对道学家的迂腐和虚伪十分痛恨,其冷嘲热讽,但有机会,一触即发,措词也相当尖刻。在《阅微草堂笔记》的一则故事中,他甚至借冥王之口,向社会疾呼道:“宋以来固执一理而不揆事势之利害者,独此人也哉!”在他八十岁那年,还挺身而出,就烈女范畴问题向程朱理学展开了一场挑战。有司规定,妇女抗节被杀者为烈女,予以旌表;而对“捆缚受污,不屈见戕”者,不以烈女视之,例不旌表。纪对此大不以为然,以为纯属道学家不情之论。他公然郑重上表称:“捍刃捐生,其志与抗节被杀者无异。如忠臣烈士,誓不从贼,虽缚使跪拜,可谓之屈膝贼廷哉?”经他慷慨陈词,皇帝“敕下有司,略示区别,予以旌表”。纪晓岚无疑是胜利了。这虽然是在封建统治阶级内部的一场争论,但在如何看待妇女这个社会问题上,当时还是有积极意义的。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称纪晓岚“处世贵宽,论人欲恕”,是十分中肯的。他与那些虚伪的道学先生是截然不同的两种人物。纪晓岚及其作品,都是很值得研究的。

一、少年才子

在直隶的东南隅,河间府的辖境内,有一个历史悠久的县邑,名曰献县。这里,地势坦阔,平畴千里,江流密布,河渠纵横,道路宽广,是京赣通往东南地区的门户。雍正二年(公元1724年)六月十五日,一代才子纪晓岚就出生在这里的崔尔庄。在文人笔下,纪晓岚的出生充满了神秘的色彩。传说纪晓岚出生的前一天夜里,一个火球从天而降,落入纪府的门楼,但纪府并未着火。正在书房假寐的纪晓岚的祖父纪天申被惊醒后,看到书案上的蜡烛从烛芯里毕毕剥剥地一连爆出儿朵火花。俗云:“灯花爆,喜来到”。果然,第二天午时,一个男婴降生了。纪天申给这个孙子取名叫昀,号晓岚。

这纪府里的五公子纪晓岚,天资聪颖,禀赋异常,读书过目不忘,才思极为敏捷。不仅经史子集无所不通,而且工诗、善赋、能文,尤长于联语对句,有“神童”之称。到了九岁这年,纪晓岚到县里参加童子试。入考场前,他正拿着一截树枝和几个相识的考生玩耍。看见担任主考的教谕来了,纪晓凤赶忙把树枝藏在袖筒里,恭恭敬敬地向教谕大人问好。教谕看着这个小顽童,心中喜欢,便想考考他。于是把纪晓岚叫到身边,出了一联,要他来对,上联是:“小童子暗藏春色。”纪晓岚听了,心想先生定是看到了自己刚才顽皮的样子,便赶快对了一句下联:“老宗师明察秋毫。”教谕听了含笑点头,没想到纪晓岚对得如此巧妙,不禁连连称赞。

后来,纪晓岚到河间府参加童生试,考官三年前刚中举,正踌躇满志,听说这个纪晓岚就是有名的小神童,便有心要考较考较他的才思。考官出了一句上联:“十岁玩童,岂有登科大志?”谁知纪晓岚不但丝毫不胆怯,而且反唇相讥,对了一句下联:“三年经历,料无报国雄心!”考官听了,心中不悦却又无奈,猛然抬头看见门上贴着的门神,一句上联脱口而出:“门上将军,两脚未曾着地。”纪晓岚不假思索地答道:“朝中宰相,一手可以托天。”考官看这“神童”对得如此工整巧妙,心中叹服。

半年之后,这位考官升任河间太守。这天路过崔尔庄头的官道,看见路边有一群小孩正在玩耍,恰巧他们玩的球打进了轿子,太守身边的衙役厉声喝斥,吓得一帮小孩四散而逃。只有一个小男孩不但没跑,反而上前拦轿索球,太守仔细一看,认出他正是纪晓岚。纪晓岚此时也认出了这位太守就是他参加童生试时的主考,于是上前施礼问好。太守晃一晃手中的球说道:“好吧,我给你出一上联,你若能对得出,就把球还给你。”纪晓岚笑着答道:“请大人指教。”太守说道:“童子六七人,惟汝狡。”纪晓岚脱口而出:“太守两千石,独公……”最后一字却迟迟不说出口。太守讶然追问:“独公怎样?”纪晓凤笑答:

“太守大人如果把球还给我,就是。独公廉,假如不还……”

“不还怎样?”“那便是。独公贪啦!”太守闻此言,哈哈大笑,心想这孩子聪慧狡器,胆大过人,将来必成大器,心中高兴,便将球还给了纪晓岚。

时光飞逝,纪晓岚在后来的童试、县试、府试、科试中连战连捷,二十四岁应顺天府乡试,中解元。但乾隆十五年,纪晓岚的生母张氏去世,纪晓岚因服母丧,错过了两次参加会试的机会。直到三十一岁时,纪晓岚才等到了机会。他连闯三关高中进士,被选为庶吉士,人翰林院,从此开始了他的仕途生涯。

二、初入翰林

纪晓岚得人翰林,自然春风得意,他虽不善交际,但也常到儿位前辈府上行走,在他们的指导下,学问日长,阅历渐深,很快地适应了官场生涯。但纪晓岚自幼喜欢恃才逞强,虽已迸人官场,这一性格仍未改变。

一天,纪晓岚和刘墉等几位文友聚会,刘塘提出要集诗对句,各位文友一致赞同,儿联对出以后,人们慢慢地失去了兴致。因为这种应酬之作,早已是这帮才子的老生常谈,可以说个个都是行家里手,毫不耗费心力。这时刘墉想起了一件事,对大家说道:“大栅栏的一家剃头店掌柜,前日到我府上请题愿额,我为他写了。整容堂三字,却一时没有想出上好的对联,烦劳诸位兄台代为撰洪。各位意下如何?”刘墉话声刚落,纪晓岚便答道:“石庵兄,缴有一现成联语,写出就可应付了。”说完他就吟出了这副对联:“虽然毫发技艺,却是顶上功夫。”大家听了,齐声叫好,只是嫌他对得太快。这时,又一个人说道:“我也有一联,虽不如纪兄之联工巧,但作为剃头店的门联来用,却也使得。”此联便是:“不教白发催人老,更喜春风满面生。”大家也很欣赏这副联语,正要请刘墉写出。纪晓岚却又道出一联:“到来尽是弹冠客,此去应无搔首人。”众人虽觉此联甚妙,但嫌纪晓岚只顾自己逞才,不管他人颜面,心中都有些不悦。不过纪晓岚脱口对句的事情也一时传为佳话。

这年冬天,正逢纪晓岚在南书房当值,一位太监总管走进来。他听人谈论过新科翰林、河间府的纪才子,便走到纪晓岚身边,上上下下地打量起来,看他身材魁伟,英俊啸洒,不像人们传说的谈谐滑稽的样子。但看他身上穿着皮袍,手里却拿着一把折扇。这是当时文人的一种雅好,不少文人学士都是这样,本不足为奇,但大冬天的,手里拿着把扇子,实在有些好笑,便上前冲纪晓岚笑了一笑,操着南方口音说:“小翰林,穿冬衣,持夏扇,一部春秋曾谈否?”纪晓岚听了总管的话,看看自己的打扮,也觉得有些滑稽。但他惯于恃才戏墟别人,哪里肯让别人开玩笑?正要出言回敬,忽然明白这老太监是给自己出了一联,里面嵌了春、夏、秋、冬四季之名,想到这里,站起来假作恭敬地施了一礼,说道:“老总管,生南方,来北地,那个东西还在么?”南书房里立即爆出一阵哄堂大笑,老太监被戳到痛处,哭笑不得,十分难堪,苦笑着指点了纪晓岚几下,却又没说出什么话来,转身悻悻而去。

自此,纪晓岚在朝中不仅才名远扬,而且他好用文才戏弄别人的名声也传了开来。

三、结怨和珅

乾隆帝晚年,宠信大贪官和珅,一时间,和珅位高权重,几乎一手遮天。而朝廷内外大小官吏,也大多趋炎附势,逢迎奉承,奔走门下。纪晓岚此时也是朝中大员,但他始终保持清廉正直的品格,坚决不与他们同流合污,并且不时借机讽刺和珅。

话说和珅新造了一座府邱,在花园中建了一座凉亭,要在亭上镶一亭额。纪晓岚是文章圣手,他便求纪为之题写。纪晓岚虽不愿轻易得罪这个势利小人,但又看不惯其所作所为,见和绅这次有求于自己,便想暗中嘲弄他一下,让这位目中无人的权贵不要太张狂了。于是纪晓岚谦和地接待了和珅,又郑重其事地为和绅题写了两个大字:“竹苞。”这“竹苞”二字,本是《诗经·小雅·斯千》中的词语,其原句是“如竹苞矣,如松茂矣”,人们常以“竹苞松茂”颂扬华屋落成,家族兴旺。现在纪晓岚只写“竹苞”二字,和绅以为文简意丰,别有韵味,心想纪晓岚的学识确有过人之处,又看纪晓岚平日很少给人题字,今日却对自己恭恭敬敬,心中自然有儿分得意,也不怀疑他在戏弄自己,便兴致勃勃地拿回府去,制成金匾,端端正正地挂在亭上,并且常常向别人炫耀。

一天,乾隆想起和珅新盖的府耶,便来到和府参观。到了和府花园,乾隆看见亭上的匾额,便问和珅是何人所书。和珅告知后,乾隆哈哈大笑,说道:“是啊,也只有纪晓岚才能写出这个词儿来……”和珅见皇上笑得古怪,不解其意。在场的刘墉对和珅笑道:“依鄙人之见,这是纪春帆(纪晓岚别号春帆)在和你开玩笑!”和珅追问:“他和我开的什么玩笑?”刘墉笑道:“你把‘竹苞’二字拆开来看,岂不是‘个个草包’吗?”和珅这才恍然大悟,心中义羞又恼,虽然当众不便发作,但心中恨得咬牙切齿,暗暗下定决心要报此仇。自从这一回,纪晓岚便与和珅这个专会巴结奉承的权臣结下了仇怨。

四、谪戍天山

果然时隔不久,纪晓岚同和珅的关系便紧张起来,和珅几次进谗言,参奏纪晓岚。但纪晓岚也是乾隆的爱臣,乾隆见只是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便劝慰和珅一番后了事。

和珅的阴谋不能得逞,哪里会善罢干休。终于,在乾隆三十三年夏天,和珅找到了报复的机会。这年春天,尤拨世当了两淮盐政,到任后风闻盐商积弊,也想趁机捞一把,但他居然索贿不逐,气恼之下向朝廷奏报前一任盐政普福借盐引贪污索贿。乾隆大惊,因为两淮盐引一项,己有二十多年没有上报备案了,其中说不清会有多少蒙混侵蚀的情弊。乾隆于是密派江苏巡抚彰宝会同尤拨世进行清查。两淮盐引案就这样悄悄地拉开了序幕。这是乾隆一朝著名的大案之一,其株连之众,史所罕见。

彰宝、尤拔世接到皇上谕旨,立刻加紧盘查,不久即查出多起大案。纪晓岚的亲戚原任运使卢见曾也牵连在内。早在案发之初,和绅即得知此案牵连到卢见曾,心中暗自得意,便派人秘密监视纪晓岚的动静。此时纪晓岚也是左右为难,最终想出一个绝妙的办法。他拿了一撮食盐、一撮茶叶,装进一个空信封里,用浆糊把口封好,里外没有写一个字。然后差人连夜送到卢家。卢家细想之下,明白了信封的用意:“盐案亏空查(茶)封。”于是急忙补齐借用的公款,并将剩余的资财,转移到别处。查抄的人来时,己经是半月之后了。

和珅不肯善罢干休,便三番五次地向乾隆状告纪晓岚泄露查盐机密。乾隆也觉此事有些溪饶,便亲自查问纪晓岚。纪晓岚看自己否认也无益,索性坦承其事。乾隆虽有些不悦,但又钦佩纪晓岚才智过人,于是将他从轻谪戌乌鲁木齐。和珅本以为,这次能将纪晓岚置于死地,没想到他竟然能死里逃生。不过这次报复得手也使他暗吐了一口气。

五、奉旨修书

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十二月,乾隆帝下旨赦免并召还在乌鲁木齐戍边的纪晓岚。次年正月,乾隆下诏令其编修《四库全书》。

《四库全书》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一部丛书。在时任大学士、军机大臣刘统勋的大力举荐下,纪晓岚被任命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与陆锡熊、孙士毅一道,负责全书的编纂审核工作。《四库全书》的编修,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件大事,也是乾隆年间的一个盛举,对于纪晓岚来说,更是他一生的主要成就。

开始编纂后,纪晓岚日坐书城,博览群籍,寻章逐句。首先根据纂修官撰写在初步清理甄别书籍后提出了“应刊刻”、“应钞录”、“酌存目”、“勿庸存目”等意见,经乾隆帝过目之后,再对纂修官撰写的各篇书目提要进行认真细致的考订。从作者的年代、生平事迹,到著作的内容要旨、长短得失,乃至别本异文、典籍源流,都在纂修官原撰的基础上,或增或删,或分或合,反复予以修改。最后再按照传统目录学的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体例,通盘筹划,排序编次。如此浩繁的工程,前后共用了十几年的时间,终于编成《四库全书》三千五百零三种、七万九千三百三十七卷。由于孙士毅在《四库全书》馆时间较短,编修工作大多依靠纪、陆二人之力,而尤以纪晓岚的功劳最大。

此外,在编修过程中,纪晓岚还闹出了不少笑话。有一次,乾隆驾临圆明园,巡视《四库全书》的编纂情况。纪晓岚正一边吸烟一边不停地忙碌,一锅烟刚吸到一半,忽然听得“万岁爷驾到”的喊声,匆忙之间忘了磕去烟锅里的火,随手将烟袋插人靴筒里,跪倒在地给万岁爷请安。站起向皇上回话时,觉得脚躁上火辣辣地疼,原来是吸燃一半的烟火将他的袜子烧着了,但皇上正说着话,又不好打断,他只好咬牙忍着,疼得站立不稳,腿直打颤。正要跪倒禀明,乾隆看他举动失常,满脸是焦灼难耐的表情,奇怪地问道:“纪爱卿,你是怎么了?”“臣……臣靴子里,走……走水(失火)啦!”纪晓岚强忍着钻心剧痛答道。“啊?”乾隆一听急忙挥手道:“快点出去!”纪晓凤跑到殿外,顾不得有失体面,坐在台阶上,一下子扒掉鞋袜,一股黑烟立刻冒起。看看脚上的皮肉,己经烧焦了一大块。乾隆和殿内的人出来看时,纪晓岚的烟锅还插在靴筒里,与靴子一同冒着烟,人们一时被逗得笑弯了腰。

六、扈驾南巡

乾隆在位期间曾多次南巡,或是称奉皇太后旨意,查阅海塘,或是称带皇子巡视,考察吏治,理由都是堂堂正正。这次,乾隆想让纪晓岚陪他南巡,又怕他出言劝谏。于是把纪晓岚召到宫中间道:“纪爱卿,肤来问你,江南山水,秀甲天下,你可愿去游览一番?”纪晓岚见皇上突出此言,一时不知是什么意思,以为皇上要放他外任,心中倒有些高兴,便答道:“江南山青水秀,人杰地灵,臣督学福建时就曾领略过江南美景。如蒙皇上垂爱,微臣愿意供任江南。”哪知道乾隆笑道:“朕怎么舍得让你离开朕呢?既然你对江南也有向往之意,正好陪朕去南巡。”纪晓岚一听,心中连呼上当,但已中了乾隆圈套,几次出言劝谏,隆只是不听,无奈只好扈驾出游。

这一日,君巨游到杭州西湖,见湖水碧绿如玉,波澜不惊,靠近湖边的水面上,荷花亨亭玉立,煞是好看。乾隆见此美景,不由诗兴大发,脑中出现一句绝妙的上联,便对纪晓岚说道:“朕有一句上联,不知纪爱卿能否对上?此联便是:湖里荷花攥红拳打谁?纪晓岚听了,看见湖岸上种的蓖麻,不由脱口对出下联:“岸边麻叶伸绿掌要甚?”乾隆一听,立刻沉下脸来,他本想借此联为难一下纪大才子,戏弄戏弄他,谁知纪晓岚答得这么快,心中甚是不悦。纪晓岚一见乾隆变了脸色,马上明白了原因,心中暗骂自己不小心,只得默默无语地跟在乾隆身后,打算找机会弥补过失。

到了八方亭,乾隆登到亭上,向远处眺望,西湖美景尽收眼底,又有清风拂面,令人心旷神怡。乾隆心中盛赞此美景,又想到一句上联,自觉十分绝妙,便朗声吟道:“八方亭,亭八方,孤立于亭上观八方八方八八方!”纪晓岚正愁没有机会弥补前罪,闻听此联,扑通跪倒在地,惶恐地高声说道:“万岁爷,爷万岁,臣跪在爷下呼万岁万岁万万岁!”乾隆一听大喜,说道:“爱卿平身!肤赏你黄金百两!”纪晓岚站起身,心中松了一口气。

由此一端,可见纪晓岚的机敏圆滑和应对之捷,亦可见其极善体察圣心。

纪晓岚出身富贵,足登显宦,不会忠实地谋求贫苦百姓的利益,但他为人正直,也确实为百姓办过一些好事。乾隆五十六年(公元1791年)夏,京城一带大旱,次年又逢春旱,可谓赤地千里,颗粒无收,百姓饥渴号呼,难民沿路乞讨。纪晓岚得知并亲见此景,于是上疏请求放粮贩灾,言辞十分恳切。乾隆批准了奏议,放粮赈灾。纪晓岚还亲自监督放粮的官吏,以防他们中饱私囊。纪晓岚政绩平平,这种赈灾的义举成了他仕途上的一个亮点。

七、阅微之著

嘉庆五年八月,纪晓岚的笔记体小说《阅微草堂笔记》有五种二十四卷编订刊行,由门人盛时彦作序。

纪晓岚历任礼部尚书、兵部尚书、左都御史、协办大学士等要职,总是一心秉承圣意,心事主,因而无甚政绩可言。但他毕竟还有不甘寂寞的一面,《阅微草堂笔记》便是在这种心态下写就的。其中的作品是纪晓岚追忆往日见闻的杂记之作,采访范围极广,上自官亲师友,下至皂隶士兵。内容极其繁杂,几地方风情、宦海变幻、典章名物、医卜星相、铁闻逸事、狐精鬼怪,几乎无所不包。全书共四十万字,收故事一千二百余则。

纪晓岚学宗汉儒,对道学虚伪有所抨击。《阅微草堂笔记》中有多处以嘲弄口吻讽刺所谓道学家的迂腐虚伪。

嘉庆十年二月十日,纪晓岚受了风寒,从此一病不起。二月十四日,纪晓岚昏睡一天后,醒来精神异常振奋,儿子、儿媳赶忙送来了莲子羹。喝了一小半,纪晓岚摇头示意不喝了,用微弱的声音说道:“我想了一个对子,你们对对吧!”接着就吟出一句:“莲(怜)子心中苦”。儿子、儿媳哪有心思对对联?只得佯装思考。纪晓岚此时又用更低的声音说道:“何不对、对。梨(离)儿……腹……内……酸……”说罢,闭上了双眼。一代文豪、风流才子结束了他的光辉一生。